手是人體重要的組成部分,打從一大早醒來,揉眼睛就得用到它。
這麼常用的一個「工具」,偏偏還嬌嫩得很,冬天可能會長凍瘡,溫暖的季節裡還可能長汗皰疹。
汗皰疹這個病,不僅經常伴隨著明顯的瘙癢,而且容易反覆。體驗過的人,都懂其中的痛楚。
李錦
駐丁香醫生醫師
皮膚科主治醫師
什麼是汗皰疹?
汗皰疹是溼疹的一種,通常出現在手上,輕微的只長在手指側面,明顯一點的會出現在手掌和背面。運氣差的,腳底也會出現。
圖片來源:《皮膚性病診斷圖鑑》(張建明、李海英主編)
相應部位會長出一些米粒大小的小水皰,有的稍稍高於皮膚,有的好像藏在皮膚表層下面。個別時候小水皰會變成大水皰,直徑超過 1 釐米。這些水皰通常會逐漸消退,然後出現脫皮現象。
汗皰疹有「對稱性受累」的特點,這意味著一旦一隻手出現了症狀,另一隻手也會出現。
發作期間,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感,嚴重的會影響日常生活。
有的患者發作沒幾天就痊癒了,有的患者病程較長而且容易反覆發作,尤其是氣候轉暖時,可能間隔 3~4 周就會復發,並且持續數月甚至更久。
為什麼會得汗皰疹?
以往認為汗皰疹的發生和多汗、出汗不良有關,但這種說法已經被質疑和否認。
目前的研究認為,汗皰疹的發生並不涉及汗腺,而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首先,患者可能具有這種疾病的易感性,或者說是有這樣一種「體質」,表現在表皮屏障功能較差,表皮完整性受到影響。
其次,患者可能接觸到了某些特定的刺激物。比如經常接觸水(如醫務工作者)、使用肥皂等清潔劑(如家庭主婦)、接觸各種建築材料及土壤(如相關工作人員)等,都可能引發汗皰疹。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還有一些患者,因為對某些物質(如金屬鎳)敏感而發生過敏反應,也會導致汗皰疹的發生。
此外,精神壓力大也可能更容易發作。總體而言,導致汗皰疹的原因非常多,有的人未必能找到明確的原因。
汗皰疹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在春末夏初時開始出現,天氣炎熱時加重,當天氣轉冷時往往可以自行好轉。
汗皰疹發作很難受,該怎麼辦?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汗皰疹怎麼治療?
一般我們首選外用藥物進行治療。
可以外用糖皮質激素(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激素藥膏),比如艾洛松、滷米松等,一開始可以每天塗抹 1~2 次,皮疹改善後,逐漸減量使用。
如果水皰破了,可以加強局部清潔或消毒,避免感染。如果出現化膿、臭味,就提示已經感染,可以考慮外用莫匹羅星軟膏,每天塗抹 2 次左右,用到感染消失。
瘙癢明顯的話,可以配合口服抗組胺藥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來止癢,每天 1 片,好轉後減量。
汗皰疹發作期間,日常應該注意什麼?
首先,要避免接觸可能的誘因。儘量避免長期泡水,不宜用熱水燙洗手部,而且最好不要使用鹼性肥皂。
其次,日常做好保溼工作。洗手後可以及時塗抹凡士林或尿素乳膏等,以達到保溼、修復皮膚屏障的作用。
飲食上不用特別忌口。
汗皰疹能夠預防嗎?怎麼預防?
對於汗皰疹的預防,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避免上文中提到的一些誘因。
平時做好手部的防護工作,比如進行溼性工作或需要接觸刺激物時儘量佩戴手套、每日多次塗抹保溼霜等。
當然,手上有水皰
還可能是這 2 種情況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水皰型手癬
水皰型手癬患者也會在手部出現水皰、脫屑,並且也伴隨著不同程度的瘙癢感。
不同的是,手癬一般只有一隻手發病。
此外,患有手癬的人同時也可能會患有足癬(俗稱「腳氣」)和甲真菌病(俗稱「灰指甲」)。如果對手癬患者進行真菌檢查,結果多為真菌陽性。
手足口病
如果是小朋友手上有水皰,我們還要排除手足口病的可能。
手足口病是病毒感染導致的,也可以表現為手部出現一顆顆丘疹水皰,但是手足口病的水皰瘙癢感不明顯。
如果說小朋友的腳上、屁股上、嘴邊、口腔內也出現了水皰,並且還有發熱、飲食不佳等症狀,就要考慮是不是得了手足口病。
- 廣告 -
汗皰疹發作很難受?
手上長了水皰,不確定是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