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條令人困惑的路,沒有可供循跡的線索。然而,若你在它的中心不被其吞噬的話,儘管百轉千回,它的確可以通回起點。」——柏拉圖
走迷宮慢慢演變成益智健腦的智力遊戲,有助於兒童思維培養。4歲左右的孩子常常對迷宮遊戲有濃厚的興趣,這個年齡的孩子具備了基本的辨別和分析能力,也是思維培養的啟蒙時期。
那麼玩迷宮遊戲除了培養思維對孩子還有什麼好處呢?
1.提高書寫能力
迷宮可以幫助孩子學會如此使用他們的手指,鍛鍊手部肌肉的發育。4歲左右的孩子可以開始拿筆書寫,手部和手指有一系列的肌肉需要去訓練。像迷宮這樣鍛鍊精細動作的活動都是非常棒的鍛鍊這些肌肉的方法。這樣能培養孩子的運筆能力,為寫字、繪畫打下良好的基礎。
2.空間能力和方向感
迷宮遊戲是一個二維或三維的空間結構的精簡,是城市大小道路的一個縮影。走迷宮的遊戲可以促進孩子的空間推理能力,同時還有助於提高方向辨別的能力。
3.觀察能力、注意力和耐心
迷宮遊戲需要仔細觀察整體和局部來判斷通往出口的正確線路。這樣它能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時也可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注意力,鍛鍊孩子的耐心,如果是性格急躁的孩子,可以通過迷宮遊戲來提高ta的專注力。
漲姿勢
美國國家建築博物館「迷宮展廳」
開放時間為2014年7月4日至9月1日
英國利茲城堡的迷宮與洞穴
英國朗利特樹籬迷宮
北愛爾蘭Castewallan森林公園和平迷宮
法國雷尼亞克迷宮
美國Treinen農場迷宮
夏威夷菠蘿花園迷宮
澳大利亞阿什科姆迷宮
義大利皮薩尼別墅花園迷宮
奧地利美泉宮樹籬迷宮
北京圓明園「黃花陣迷宮」
?迷宮怎麼才能走出來?
!終極大秘技放出!
第一種,最簡單的方法:入口處用一隻手緊貼牆面,一直手不離開前面,直到找到出口,這被稱為迷宮第一定律。
第二種就是進入迷宮時,沿途留下記號,以便原路返回。這種方法最終可以找到出口,但會走很多彎路。
動手DIY
迷宮很有趣,雖然看上去很難的樣子,其實設計上是有一定方法和套路的,前提是需要知道如何搭建迷宮,這樣自己在家就可以和孩子玩起來
在一張白紙或者硬紙板上畫出簡單的線條和障礙物,先想出正確的路徑,然後反其道而行之,設計一些錯誤的路徑,這個過程需要多加揣摩,可以和大一點的孩子共同完成。
下面是兩個迷宮的範本
這樣一圈下來,你會發現設計迷宮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你需要腦子裡有個全局的圖,知道入口在哪,出口在哪,道路的主線是什麼;其次,當主線明確後,你需要根據這個主線設計一些岔路,有些岔路可以繞遠,有些岔路就是死路;最後,你就要走一遍你的迷宮,也就是調試,看看是不是哪邊設計的有問題,如果有問題的話還需要修正。
在這個過程裡,孩子的邏輯思維和空間思維是得到很大鍛鍊的。設計這麼一個迷宮,孩子可以一個人坐在地上搗鼓了1個多小時,對專注力培養也是很有幫助呢!
很多孩子對於迷宮的迷戀都是不要不要的!有很多方法可以和孩子一起設計迷宮,樂高就是一個非常棒的工具。很多人家裡都有一些零散的樂高積木,配合樂高底板,很容易就能搭出一個簡單的樂高迷宮!
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適當增加一下難度,多設計一些錯誤的路線:
還可以把幾塊底板貼在牆上,玩這種掛起來的垂直迷宮:
將彈珠放在最上端的入口,隨著重力的作用,它會順次往下滑
最有意思的是,可以在裡面設置一些轉盤、彎角、橋洞之類的
這樣滾珠滾下來的時候,就可以改變方向,計算軌道,而且還會拉動機械連軸轉,特別有意思!
當然,剛才那個還不是最酷的,有位仁兄用樂高建了一個大大的迷宮,他把一隻可愛的小倉鼠(他管她叫做Hitler小姐)放了進去,看見小倉鼠像只沒頭蒼蠅一樣在裡面亂轉,看得人~心都化了 …
嫌麻煩的可以直接來下面這個
LEGO 21305 迷宮
這個遊戲一共分為兩部分,一個是迷宮本身
用綠色區域表示起點,紅色區域表示終點,黑色表示陷阱,球滾進去就輸了,灰色凸起部分是迷宮內的牆。遊戲的目的就是讓球從起點滾到終點去。
另外一部分就是這個樂高迷宮的操作臺:
一共有兩個操縱杆,分別負責將底盤傾斜不同的角度,這樣就能實現球在不同方向的滾動。操縱杆的實現原理是下面這樣的:
將一系列的連軸和操縱杆相連接,通過轉動操縱杆,從而拉動連軸並帶動底盤的傾斜。最後將樂高迷宮放在操作臺上,轉動操縱杆,球就能滾起來啦!是不是很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