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燈》之類的電影看多了,讓人有點分不清虛幻和現實了,這世上是不是有胡八一這個可以上天入地的摸金校尉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九層妖樓」卻真實存在。
不過這不是官方的稱謂,它其實應該叫「血渭一號大墓」,是迄今為止中國首次發現的吐谷渾墓葬,位於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察汗烏蘇鎮東南部約10公裡的熱水鄉。
既然是墓葬,為什麼叫「九層妖塔」?它到底哪裡「妖」?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吐谷渾一族
我們先來看看這墓的主人——吐谷渾一族,吐谷渾是在西晉時期由慕容部後代建立起的一個國家,總共存在了350的時間,後來被唐朝徵服。
雖然存在時間很短,但是吐谷渾的王族卻積累了可觀的財富,因為它位於古絲綢之路青海道的幹線之上,是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
憑藉這樣一個交通樞紐的位置,吐谷渾王族享盡榮華富貴。所以王族墓葬及陪葬品也非常壯觀奢華,這讓許多盜墓者蠢蠢欲動。
「九層妖塔」的形態
在熱水鄉分布著200餘個墓葬,在這龐大的古墓建築群中,「九層妖塔」是最大、最顯眼的一個。
「九層妖塔」坐落在一座山丘之上,背靠熱水山,前面有察汗烏蘇河緩緩流淌,大墓高出地面約30米,封土堆高11米,長55米,寬37米,遠遠看去像一座金字塔。
墓堆底部四周,有3層用泥石夯制的墓牆,墓冢從上到下,中間用整齊排列,橫穿冢丘的柏木分為了9層。
從結構上來說,和「九層妖塔」的名字還真的是很匹配。這墓葬的結構和布局顯示出當初吐谷渾一族的強盛。
「九層妖塔」的傳說
古往今來,人們總是賦予墓穴以神秘色彩,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讓盜墓者心生恐懼,不敢前去盜墓,從而使墓葬主人不被打擾。
在熱水一帶流傳有一個古老的傳說,說九層妖塔之內聚集了許多妖魔鬼怪,它們將陪葬品據為己有,同時不斷掠奪財物,危害人間,藏族英雄格薩爾王,帶領了一幫藏族勇士,衝入了妖塔之中,趕走了妖魔,留下了寶物。但是妖魔卻不甘心離去,始終在「九層妖塔」附近徘徊。
塔中附近有妖怪的說法很可能是吐谷渾遺族為了嚇唬盜墓者故意編出來的。但是「九層妖塔」的傳說不脛而走,大家以訛傳訛,讓這座墓葬變得更加神秘。
「九層妖樓」前兩層的修復整理
「九層妖塔」的傳說讓當地百姓很恐懼,甚至都不敢靠近,但是盜墓賊可是無所畏懼的。在被發掘之前,大墓早已經被盜墓賊光顧了多次。而墓葬被破壞最嚴重的就是上面的兩層。
所以,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考古工作者開始對「九層妖塔」進行保護性發掘,也就是我們不是向下繼續挖掘,而是將已經被盜墓者破壞過的墓穴進行修復整理。我們來看一看,考古學家都發現了什麼:
考古工作者在墓中第一層發現了大量的陪葬動物骨架。第二層是一個十字形陪葬層,除了陪葬者的棺木之外,還有大量獸骨、毛織物、古代皮靴、木碗碟、木鳥獸,以及大量絢麗多彩的絲綢、絹、紗、緙絲等織物。
因為這些東西與墓穴中的金銀珠寶比較起來太不值錢了,所以盜墓者「慷慨」地把它們留下來。
對考古工作者而言,這些都是無價之寶。考古工作者發現許多寫有古藏文、古蒙古文的木片,有些木片還是彩繪的,這對研究早期文字有重大作用。
其中,一塊錦緞之上竟然繡有古波斯人使用的缽羅婆文字,這是目前所發現的世界上僅有的一件確鑿無疑的8世紀波斯文織錦,其價值無可估量。
挖掘了兩層,已經出土了這麼多珍貴文物,為什麼考古人員不繼續向下挖掘?
並不是因為人們傳說中的「妖魔鬼怪」的幹擾,也不是因為「九層妖塔」毫無挖掘價值,相反,正因為它太寶貴,所以我們才停止了挖掘。
(一)九層妖塔的上面兩層被盜墓者破壞比較嚴重,而第三層以下的各層,基本沒有受到什麼破壞,不得不說「九層妖塔」的傳說誤打誤撞對墓穴可能起了一些保護作用。
鑑於當時對於文物的挖掘技術還不成熟,為了避免文物在發掘過程中被破壞或者出土的文物無法妥善保存,考古工作者在發掘完了妖塔的前兩層之後,就停止了繼續發掘。
(二)其實,通過對前兩層的挖掘整理,考古工作者發現,「九層妖塔」內部構造極其複雜,而且每一層的構造都不太相同,所以沒有足夠準備貿然向下挖掘,風險非常大。
(三)另外,由於「九層妖塔」的傳說在當地已經廣泛流傳,所以當地百姓對於挖掘工作表現得憂心忡忡,生怕有什麼詭異的事情發生,考慮到這一點,挖掘工作不得不暫緩。
如今,我們對「九層妖塔」進行了合理的保護,關於「九層妖塔」的謠言也不攻自破。
現在的「血渭一號大墓」在背後兩條山脈的簇擁之下,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輝,成了當地著名的旅遊景點,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去看一看。
結束語
上世紀90年代,考古工作者對「九層妖塔」的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發現了許多珍貴文物,成為了1996年全國十大重大考古發現之一。
以前對「九層妖塔」的挖掘,現在對「九層妖塔」的保護都是非常審慎的選擇,這體現了我國考古工作者對歷史古蹟高度負責得態度,除了「九層妖塔」我們還有許多其他古蹟未被發掘,比如秦始皇陵,現在技術不純熟,與其暴殄天物,倒不如讓這些墓葬長眠地下,這才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