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假面膜,瘋狂刷朋友圈,一些微商就這樣進入了朋友的黑名單。然而,在另一些人看來,這樣的境況正恰恰反映了微商發展勢頭之猛。月入百萬甚至千萬的神話,吸引著那些渴望一夜致富的人們。即使賺不到那麼多,一些家庭主婦、學生和小白也嘗試著在微信上賺點零花錢。就在大家都做著微商致富夢的時候,市場反應更靈敏的那群人把觸覺伸向更遠處——做起了微商貨源平臺的開發。有貨缺渠道,可以去試試;沒錢想做點小生意也不妨去看看適不適合你。
什麼是微商貨源平臺?
簡單說,就是連接起批發商與零售商
微商的傳統進貨渠道主要分兩種,服裝類從批發市場進貨,護膚品、保健品從廠家拿貨。隨著微商的日益發展,上述進貨渠道的弊端逐漸顯現出來,售後無保障,不能退換貨,沒有擔保平臺……
一些人從這些問題中看到了商機,紛紛成立微商貨源管理平臺,目前為人所知的包括微盟、微商貨源網、微商域、口袋通、貨多多等。阿里巴巴近日也在無線賣家端推出戰略級工具「小鋪」,每個店鋪可生成二維碼名片,通過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進行推廣。
以今年3月推出的「貨多多」為例,其是一款廣州本土公司開發的微商貨源APP。該平臺匯聚了全國各地專業市場品牌、工廠、檔口的一手貨源,主要涉及服裝、護膚品、鞋飾、箱包等領域,每天上新2000多個新款。
而在這些微商貨源平臺主要活躍著三類人,批發商、買手、微商。批發商在平臺提供貨源;買手根據市場需求,幫助批發商選款組貨;微商從平臺進貨,平臺還負責下單、支付、發貨、佣金結算等服務。
微商界資深人士劉傑認為,這兩年微商運營模式大多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景下進行,很多想做微商的人很難直接找到品牌商和靠譜的供貨商;另一方面,擁有貨源的批發市場也遭遇行業瓶頸,亟需轉型升級。有了微商貨源平臺後,微商可以直接在上面找貨源,省去中間環節。同時,貨源平臺也為批發市場轉型升級開拓了一條新路子。
風險到底有多大?
賺錢主要靠代理,當心別成了「接盤俠」
新快報記者了解到,大多數微商貨源平臺對微商並沒有什麼要求,普通的學生、白領和家庭主婦都可以參與拿到貨源。26歲的蔡小姐就與某平臺建立合作關係,交了2999元的保證金,對創業者而言,投資可謂非常小。
但關鍵在於進了貨賣給誰?記者隨機採訪了10名直接從平臺進貨的微商,發現他們的客戶以代理商為主,直接賣給終端消費者的量只佔總量的十分之一。被問及代理商能否把商品都賣出去,直接對接貨源平臺的微商們回應都比較含糊,「大多數都可以賣出去,因為我們的產品好,我們有信心。不過具體情況也因人而異。」
但一個服裝二級代理商向記者坦言,她的上遊和下遊均還有代理,「衣服沒有我想像中的好賣,有時三四天也賣不出一件。」她認為,越往上的代理商銷售的成功率越高,越到下面越不好賣,因為價格在層層疊加。很多貨其實都壓在了底層代理商手上。
此外,雖然朋友圈是熟人社交,但微商交易還是存在諸多風險。由於沒有實名認證,信用擔保以及第三方交易平臺,買家與賣家達成交易更多的是靠信譽,買到假貨,貨不對版,甚至付錢後賣家不發貨的情況時有出現。雖然針對這些風險,一些貨源平臺也做起了擔保,有的還提供7天無理由退換貨服務,但資深商業人士宋愛斌認為,這些平臺都還屬於小打小鬧的階段,並沒有形成一個類似於阿里巴巴、淘寶、京東商城,這樣有規模有知名度的大平臺,管理是否規範有效,短時期內很難看出來。即使未來出現大規模的第三方平臺,如何保證不假貨泛濫,也是難題。
●支招
新手如何做微商?
先確定市場定位和需求。微商主要做朋友圈的生意,應提前對朋友圈的人群、市場做一個分析,看他們主要有哪些需求,然後根據需求確定拿什麼貨;
貨源很重要,多挑多比較,好的產品是做微商成功的先決條件;
注意營銷技巧和策略。首先要學會如何引流,不要盲目刷屏打廣告,要努力經營朋友圈,發的內容要讓朋友覺得有價值。如賣衣服,可以多分享服裝搭配技巧,做童裝的可以分享類似「哪些衣料對寶寶皮膚傷害最小」的文章。同時,還可以發起有意思的投票,轉發抽獎等活動,加強與朋友圈的互動。
批發商看這裡
●案例
批發商入駐微商貨源平臺 3個月累積近3萬客戶
2002年,餘銀英創立服裝品牌sevendoor。十幾年間,她把服裝從一家小店做成20多家連鎖店。但從去年起,她的服裝店經營遭遇困難,其中有兩個店虧了五六十萬。2014年年底,她開始接觸微商,在某微商批發平臺提供貨源。短短3個月時間,她積累的客戶資源包括約5000個實體店主及2萬多微商。
「實體店投資大,回本慢。做微商批發只要投入一部手機和一個人工,每月營業額就能達二三十萬,純利也有五六萬元。」餘銀英說,一開始在微信朋友圈賣衣服,但很快發現了弊端,一個手機只能緊跟一個微信朋友圈,打訂單、做財務都跟不上,每月只能做幾萬元業績,很難突破十萬元。
「入駐微商批發平臺後,每天接單兩三萬很輕鬆。」餘銀英認為,這與該平臺能提供的服務分不開,一鍵分享,平臺直接支付、結算佣金等服務,大大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在微信朋友圈的訂單需要公司開單、做帳,五六個人都忙不過來。平臺提供直接下單、佣金結算等服務,公司只需要利用微信引流客群,1個人就足夠了。」
●分析
一鍵即可分享貨源也並非每個人都適合
按照傳統的經營模式,專業批發市場有兩個難以擺脫的難題:一是被動等待銷售,二是現場採購帶來的高成本。微商貨源平臺及移動端應用的發展,為批發市場的經營模式帶來了轉機。
廣州酷有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酷有公司」)CEO胡楊介紹,其公司去年初推出移動分銷工具「微鋪」,部分批發商戶不懂電腦和電商技術也沒關係,只需要在手機裡安裝APP工具,用手機對著檔口的服裝樣板一拍,輸入顏色、尺碼和價格,圖片和信息便立即上傳到微鋪平臺,一鍵即可轉發至朋友圈、微博、QQ空間等分銷渠道。
阿強是最早使用該軟體的供應商之一。他在廣州十三行商圈開檔口,近兩年由於零售行業不景氣,整體利潤呈下滑趨勢。去年,他嘗試轉型,在微鋪做起了服裝供應商。由於該平臺具有一鍵分享功能,阿強每天可以在上面更新20—50個新款。短短三個月時間,他已開發了數百個微商資源,每個月能為他創收一萬多元。他告訴記者,如今,周邊不少檔口主紛紛入駐各種微商貨源平臺,和微商成為了合作夥伴。
不過,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另一檔口老闆梁女士卻稱,入駐某微商貨源平臺一個月後,並沒有取得多大的效果。
「微商貨源平臺為批發商戶帶來了新的銷售渠道,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適應。這就跟淘寶一樣,有的賣家業績很好,有的也很慘澹。」資深商業人士宋愛斌說。
微商看這裡
●案例
不用進貨囤貨 「動動手指」月入三千
蔡小姐去年開始做微商,主要在朋友圈賣中高端服裝。去年底,她發現一款為微商提供貨源的APP,便下載使用至今。有了這款APP後,蔡小姐告別了去批發市場進貨的歷史,每天拿著手機直接在APP上選款。「這裡的款式多,質量較好,價格也比較平,還解放了人力。」
蔡小姐介紹,該平臺提供「一件代發」服務,不用囤貨,只要將平臺的衣服分享到朋友圈,若有朋友看上可以直接在APP上下單,除去進貨標價後的部分,就是她所賺的金額。比如,一件衣服在平臺標價100元,蔡小姐提價至120元賣出,她的利潤就是20元。下一級代理可能提價至150元,賣出去就能獲得30元佣金。
如今,蔡小姐每天在家打開微信「動動手指」,每個月「利潤」就超過3000元。不過她不否認,客戶主要是下一層代理商。上個月,她賣給代理商的服裝有幾百件,但賣給終端消費者的服裝僅幾十件。
蔡小姐說,入駐上述APP平臺交了2999元保證金,平臺推廣也需要繳納費用,但與利潤比起來都是很小的支出。她認為做微商,更多的是靠個人的努力和展現,「只要你產品好,講究營銷技巧,總找得到買家。」
●分析
可賣貨也可引流賺佣金關鍵在發展下線代理
平臺供應商的貨源主要供給微商,部分實體店也從平臺進貨。據蔡小姐介紹,她拿貨有兩種模式,一是「一件代發」,這只是虛擬意義上的「拿」,看上某款無需提前付錢,只要轉發供應商提供的圖片至朋友圈,若有客人要買,直接在平臺下單,平臺負責發貨,交易完成後佣金自動進入微商的帳戶。
第二種是「五件起批」,這需要先付錢把貨買回來,再通過自己的微商小鋪出售。「五件起批」的服裝款式與「一件代發」的不重複,由於微商能看到「五件起批」的商品,品質相對更有保證。
「怎麼把貨賣出去,這是微商當前面臨的最大問題。」資深微商界人士劉傑稱,微商提供的商品尤其是化妝品,其實大多都壓在代理商手上,並沒有流向終端消費者。很多一夜暴富的微商賺的都是代理商的錢。
劉傑所說的模式在業界被稱為微商1.0版本,下級代理向上級代理付款拿貨,然後將貨零售或賣給下一級代理。當找不到下線代理時,你就要為手上的貨品埋單。
如今,微商模式已經發展到2.0版本,即代理商不用付款拿貨,商品由平臺或最頂端微商提供,代理商利用自己的信譽在朋友圈「拉客」引流,從中賺取佣金。貨源、支付、發貨、佣金結算售後均由平臺負責。代理商的銷售動力來自於商品的差價。蔡小姐告訴記者,每層代理商會將商品價格疊加20%左右。
(責任編輯:DF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