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西和縣中醫院候診大廳,家長們帶著患有視力障礙、聽力障礙的孩子正在等待醫療篩查。由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組織協調的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的醫療專家及志願者等共22人組成的精準扶貧醫療團隊剛剛抵達這家醫院。接下來,他們將走進村鎮,為當地近1300多名兒童進行視力及聽力免費篩查。
來自西和縣山區的張露是一個剛滿8歲的小姑娘,兩條羊角小辮襯,一雙大大的黑眼睛,顯得格外聰明伶俐。很遺憾,由於受先天的聽力障礙影響,張露從出生至今從未開口講話。張露是單親貧困家庭,20多萬元的治療費,對張露家庭來說,負擔極重,張露的病情拖延至今,而這次的篩查令她看到了希望。
近年來,我國兒童視、聽力問題呈現多發、多樣化、低齡化趨勢。根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數據顯示,我國聽力障礙人數已達到2780萬,其中0至14歲聽力障礙兒童總數超過200萬。據西和縣殘聯統計數據顯示,西和縣有2歲至10歲聽力障礙兒童160名,還有10名兒童患有先天性白內障、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眼瞼下垂、斜視、弱視等不同程度的視力障礙。由於家庭的經濟狀況及患兒家長的相關意識不足等多方面原因,很多視、聽障兒童沒有到醫院登記治療。
為助力國家精準扶貧,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在甘肅啟動兒童聽力、視力篩查項目。此次篩查項目首期將對西和縣0歲至10歲聽障兒童重點篩查救助,以及對6歲至12歲適齡兒童進行視力拉網式篩查,在最佳治療期實現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提升當地兒童健康水平。
此次篩查,由當地醫護人員和志願者配合北京兒童醫院的醫療專家,對西和縣殘聯登記在冊的聽力以及視力障礙兒童及家庭提供醫療諮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張杰告訴記者,今年「愛耳日」的主題是「聽見未來,從預防開始」,如果進行早期幹預,很多聽障孩子都能擁有正常人的生活。例如,新生兒在42天和3個月大時接受檢查,在言語發育期進行治療,能夠有效避免一個又一個令人痛心的結果。
在1月21日舉行的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兒童聽力、視力篩查及治療資助項目啟動儀式上,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秘書長朱錫生介紹,此次篩查將對西和縣已經建立檔案的聽障兒童進行重新檢查和確認,對已經確認的部分聽障兒童及兩個鄉鎮的適齡小學生進行拉網式篩查;對符合醫療手術的聽障、視障兒童,將在2018年春節後分批分期進行人工耳蝸植入等手術;篩查活動結束後在西和縣建立固定的兒童聽力及視力健康醫療點。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副院長謝向輝表示,北京兒童醫院將努力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把國家兒童醫學中心的兒科優勢資源下沉到縣、鄉乃至學校,盡力創造條件為需要救治的聽障、視障兒童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啟動儀式上,西和縣教育局相關工作人員接受了中國工商銀行向當地小學捐贈的《眼-兒童視力保護讀本》,這批手冊將對當地兒童眼健康保護起到積極作用。未來一年,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計劃為西和縣嬰幼兒及小學生的聽力視力進行全面篩查。(光明融媒記者王海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