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一段歲月,守一份清靜

2020-12-16 坦然的狐狸

01夜,很美

冬日的夜,總是格外的安靜。

抬頭看天空,高大的梧桐樹,樹梢上的葉子已經掉光了,上方一望無垠的夜空清晰地呈現出深邃的墨藍,讓人不禁一顫。

仿佛用針尖刺出的星星,高掛在一片靜默裡,又高又小,閃著光亮。

日子就這樣在四季的輪迴裡穿梭,從一抹青蔥的翠,到無邊雪白的素,仿佛在用微風和歲月悄悄地對話,將胸中藏著的心事,一點點訴說。

或許在這安靜無聲的夜裡,看著窗外枯枝被微風吹動的抖動,總會想起思念的人來。

還記得小時候,不懂事,家鄉的小城剛剛有了夜市,和媽媽還有阿姨晚上去逛。那是剛剛入秋的日子,白天還冒著熱氣,但夜晚已經開始變涼了,我穿著短袖T恤,又纏著阿姨買了支冰淇淋,吃完,渾身涼透。媽媽也只是襯衫外面多穿了件坎肩,她把坎肩脫了給我披上,自己抱著胳膊,她也冷啊。

那晚真的很美,月亮很圓很圓。

她已離開多年,可是每每想起這些細碎的片段,總會有絲絲暖意湧上心頭。

歲月流轉間,已經過了那麼多年,夏花依舊絢爛,秋收依舊豐厚,冬日依舊寒涼。時光的韻腳裡,每天都奔走在路上,從花開,到花謝,從日出,到日落。

人心如此詭譎善變,比任何天險還要可怕。越來越喜歡看溫暖的文字,不是脆弱,是不希望虧待每一份熱情,每一份情感,也不想特意去討好每一份冷漠。

無論歲月賦予的是溫暖還是薄涼,悲傷還是歡喜,都不會忘記,曾經兒時幸福的模樣。

02生活,簡單

生活,或許還是要從簡單開始,然後一步一步地走向平和,走向美好。

電視劇《三十而已》裡,有一句獨白:長大後的重要標誌就是把好聽的說給外人聽,那些傷人難聽的或者沉默不語的都說給了最親近的人。

想想,人生不過百年,不能總是在風雨中奔跑吧,總會有風和日麗的時候,一場磨礪,就會多一絲圓滑,只希望經歷得越少越好。

在晨起的陽光裡深呼吸,讓清冷的空氣慢慢入肺,讓陽光的味道瀰漫心房,心中無閒事,風清月自明。

看到一句話,別想太多,活得像個旁觀者,會輕鬆很多。

很多時候,生活其實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需要你用心呵護,灌溉,才能在陽光照耀下,享受花開時的那一抹清香。

內心簡單,抬頭所見皆是溫柔。

03安靜地,安放自己

《皮囊》裡曾說,人的外表什麼都不是,皮囊而已。在時間裡,皮囊終會老去。最後所有的光鮮,都會被褶皺吞噬,而靈魂不會。這靈魂包括你走過的路,經歷過的事,還有你一生的思考。

有時候,我們只是需要一個安靜的角落,安放自己。

用一顆安閒的心,享受繁忙過後的靜謐和安寧。心大了,大事就小了,心小了,小事就大了。

任憑外面風浪再大,如果內心平靜,曾經所有的經歷,不過是給人生的水彩畫上添上精彩的一筆。

心中能裝事,就是有格局。踏雪無痕是理想,泥足深陷是皮囊。

曾經玩耍歡笑的過往,七月未央的夏夜,清晨餘暉中飄起的浮沉,夜晚闌珊嫵媚的燈海,歲月的痕跡,讓人沉淪。

如若,能放下就是得自在,心結能解開就是得釋然。

往昔總會成為過去。

在繁華中安享寧靜,在塵埃裡清淨自然,沒有任何都比不上心思沉靜。

04看透生活,心存熱愛

曾經有一句話風靡全網,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真相以後依然熱愛生活。

《人生海海》裡說,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

讀來沉甸甸的,讓人壓抑,卻又忍不住噓出胸中的一口氣。

道德經裡說,五色令人目盲,無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聘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真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為此。

聖人尚且如此,何況我們這些凡人?不妨學一學聖人,捨棄多餘的,只留下有用的。

真正的人生,高級處事,靜水流深。

享受冬日暖陽,如一把大手慢慢地拂過發梢,拂過皺紋初起的額頭,拂過青春不再的面龐,把不安和傷感剔除,只留下溫暖相依的歲月。

所謂成熟,就是習慣了任何人的忽冷忽熱,看淡任何人的漸行漸遠。人生最美好的不是相遇,而是久別重逢。

一季花開,一季雨落,一季枯黃,一季冬雪。

讓我們一起拾一段歲月,守一份安靜。

用文字養心,用詩書養魂!感謝您的關注!——坦然的狐狸

原創散文:微笑著,去擁抱美好

冬日感懷:歲月從來不言,卻見證了所有真心

冬,讓安靜與人生相遇,恬淡自雅

相關焦點

  • 時光靜好,歲月安然,願一生一世一雙人,半夢半醒半浮生
    荒寒的季節,披一件夢的衣裳,去往煙雨的江南,看新月孤舟,寂寞輕染,有如一段凋零的愛情。一剪清靜的時光,讓涼薄的心,遲來的夢,都有了一種無言的美麗。月上柳梢,茶涼言盡,每個人的生命裡,都曾有過那樣一場涼薄的風,吹落憂傷,埋於月影眉彎。
  • 上遊•文薈丨夜讀丨擁一份清靜,度一場清歡
    在這最後的盛夏,不妨靜下心來,領悟那「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境界,在這熱烈、張揚的人世間,擁一份清靜,度一場清歡。大暑,身清心靜暑自消。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 歲月的山路‖沿著歲月的臺階拾級而上,是我們再也無法返程的人生
    歲月的山路‖沿著歲月的臺階拾級而上,是我們再也無法返程的人生 歲月的山路 卻顧所來徑 往事荒草叢生 故人不見蹤影
  • 餘生,守一份淡然唯美自己的心境
    這段時間,兒子還沒有放假,手頭上的一切工作都挺了下來,享受著一年中最清靜悠閒的時刻。每天的我,更喜歡坐在家裡,淡淡的獨守自己的一方寧靜,讓悠然靠近自己,寂寞的喜歡,安然的微笑,盡情的讀書,快樂的寫字。放空心靈,不受欲望的牽纏,拋開固有的偏見,在滾滾紅塵中,守住心底的一片清涼,從容不迫地享受平凡而愜意的人生。往後餘生,學著沉澱自己,曾經的快樂與悲傷只是人生路上的一道風景有陰有晴!沉默安靜,淺笑安然!餘生,好好愛自己,守一份淡然唯美自己的心境!
  • 守得時光半生輕閒,覓得歲月一世安暖
    光陰飛縱,歲月流逝,來不及抹去青春的憂傷,就已感受了中年的落寞與蒼涼。經年悲喜,往事或濃或淡,或輕或淺,總會在你不經意間悄無聲息地湧上心頭,那些久違的青蔥容顏,那些遠去的似水流年,那些滄桑的如煙過往,心似流水,緩緩地蕩滌著凡世塵埃,心念如花,幽幽的在生命裡綻放。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杜光庭)
    此一段四句,明修行之功,遣欲澄心,自然清靜也。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遣者,去除之喻也。人能去其情慾,內守元和,自然心神安靜。心既安靜,世欲豈能生焉?故引《西升經》之言,所謂教人修道,即修心也;教人修心,即修道也。故以令人絕利一源,修真養性,次保心神安樂。
  • 《陳情令》集一路歲月馨香,寄一份歲月靜美,淺念一份遠方的遇見
    我想,相對於因別離而憎恨,因別離而懂得珍惜更加有意義,那樣,等候的歸人如約而至時,才能歡喜著輕拾歲月的暖,淡去因他而去的憂傷和惆悵。這樣屬於彼此的時光,才沒被辜負,且集聚了歲月的繾綣,延伸了專屬於彼此的歲月靜好。其實,無論是誰的人生,都是難以預測的。
  • 【陝西】高 鴻|喜歡清靜的日子
    等我們劈哩叭啦長大,結婚生子成家,不再在他們身邊吱哇喊叫了,父母終於過於安度晚年過上清靜的日子,只是這個時候,父母年歲己高。父母生活的村子,以前是緊貼著公路沿線,一年四季,一天到晚都是熱熱鬧鬧的,後來改河道,公路重新規劃,原本吵鬧的鄉村公路就被晾到一邊,成了一條安靜的便道。
  • 歲末將至,願歲月靜好,流年不負
    世間喧囂,或許是因為我們,面對浩蕩風雲,少了一份靜心;面對花紅柳綠,總是趨之若鶩;面對千杯萬盞,總是受不了誘惑。一份心境,享一份安寧。冬的簡約和瑩白,給了我們時光畫卷上最美的總結。人到中年,沒有了太多的顧慮,見慣了離合和偽裝,多了幾分瀟灑和從容。
  • 歲月勾陳:七十年代拾麥穗
    這時,老師們就要組織孩子們,去給各個生產隊去麥田拾麥穗。那時的老師們多是本村的民辦教師,也是要靠集體補助的工分吃飯的!記得有年我們生產隊隊長說,我們隊人多孩子多,讓孩子們脫離學校組織,給自己隊裡拾,每個來隊裡拾麥穗的,一人獎勵一小碗花生豆。家長們回家給孩子們一說,貪吃那碗花生豆的孩子們動心了,第二天就跑到自己隊裡領了任務,浩浩蕩蕩出發了!但是,拾了一天,隊長每人只給了半碗,而我呢,說我拾得少,一顆也不給!出了倉庫們我們就「罵開了」,說他「話不算數是放屁」。
  • 寧靜歲月 悠然人生
    盆景是為數不多擁有豐富色彩,同時給人寧靜與歲月凝結的物件。註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後,那一朵花開的時間。紛繁喧囂的塵世難得有幾許清靜,閒暇之時,找個安靜的地方,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倒上一杯淡淡的清茶,聽鳥兒婉轉的歌唱,感受融融春風的輕撫,沐浴暖暖陽光的洗禮,盡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賜,能有一份寧靜,真好!內心的靜為人們開啟了思考之門。人生的成功與失敗,得失與榮辱在清靜中得以反思,人生的智慧在清靜中得以升華。
  • 己拾己:度過一段悅己時光|設計絲路網
    來『己拾己』既是自由的,也是充滿未知的:可以海闊天空,也可以獨自發呆……想辦場沙龍也沒問題,這兒有好茶、紅酒、咖啡,還有義大利VORO手工冰激凌;如果你熱愛藝術,牆上可能會掛上你的畫,如果你熱愛收藏,大廳可能因為你送來的舊物而換了畫風……十有八九,你會遇到初次相逢就惺惺相惜的朋友……」
  • 一份流連,詩意闌珊
    時光匆匆而過,守一份寧靜,用一顆安定祥和的心去朝觀日出,暮賞日落。世俗的繁華與紛擾,終將會付諸東流,消失殆盡,最後留給我們的只是一抹塵埃。拋開內心的糾結與牽絆,曾經的輝煌與榮耀,終究是曇花一現,總有一天我們會洗去鉛華,褪去光環,那些鑄造夢想的美麗神話也註定將破碎。
  • 修行,我們應該「常清靜」
    經文中說,「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是講如果人們能夠始終保持清靜的本真狀態,那麼就能與整個天地大道齊合為一。道教認為道包含著清和濁,靜和動等對立的兩個方面,其中清靜是本,濁動是流。因為清是濁的根源,靜是動的基礎。所以,不論是治國治身都要清靜。學道者如能清靜,則與天地同壽。
  • 20條唯美的短句:淡泊寧靜的時光,是歲月奢侈的饋贈!
    4.唯美短句:有一味清淡,透出清境;有一味清靜,透出心靜;有一味清心,透出閒情;有一味舒心,透出平和。品茗中敞開心菲,讓清香沁入肺腑,潤澤心田;品茗後關閉心窗,讓清香繚繞心房,回留味甘。茶的清淡怡神,茶的清靜養心,茶的平實質樸,茶的平和慧暢。
  • 惟願,歲月靜好,流年無恙
    若緣分能讓我們自己選擇,你我寧可守在紅塵的渡口,任時光如梭,任容顏滄桑,也要等到彼此那多情的眼眸落在對方的心上。心與心相連,情與情交融,不辜負宿命,不錯失情緣。時光靜好,歲月如藍。想念,安靜而絢爛,仿佛在時光之上開出了一朵絢爛無比的花,如此明媚搖曳。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無名氏)
    清淨而柔和者,吾之守也。清淨應化而無窮者,吾之變也。清淨而澹泊者,吾之德也。吾能守此清淨,而變化無窮,又何懼火災?時清則清,則濁則濁,時動則動,時靜則靜。吾能行此道,何懼火焉?孫壽聞道,乃棄弧矢而禮,授其經,悟其道,亦名於世。蓋大道者,有清則有濁,有動則有靜。
  • 南懷瑾先生: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道家《清靜經》
    同樣的,唐、宋以後的道家,也與禪宗互有關聯,例如道教《清靜經》的主旨,也說:「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清靜經》上說「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一個人能夠常清靜,天地的力量會回到你生命上來。所以一念清靜有如此之重要,比佛家講的功利一點。佛家講了半天空啊,好像我們做生意一樣,誰願意抓空的!
  • 八方公園:拾一段尋常訴與你聽
    水象徵生命,綠代表生機。拾階而上,清爽的氣息、熱鬧的氛圍撲面而來。園內,有人在翠得滴綠的草地上,搭了個帳篷,人卻坐在外面曬太陽;綠色的跑道上,孩子們三五成群,迎著春風嬉鬧奔跑。還有一些父母, 帶著孩子在跑道上學自行車,膝蓋、手肘全副武裝。他們扶著車尾,一旦鬆手,便引起一陣「呀呀呀呀」的驚呼聲。 沿整潔的小道向深處走。道路兩旁,大自然裡的一切元素,都提醒著我春天來了。
  • 一首老歌 一段歲月
    影片真實地反映了那段蘇區的革命歲月,讓觀眾產生了歷史的共鳴。同時影片在藝術上也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青山翠谷、風景如畫、小小竹排、清澈的溪流、雄鷹展翅等鏡頭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許我們的內心並不一定是在聽歌,就是為了懷念青春,懷念那一點時光,懷念激情歲月裡的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