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全羊是蒙古族傳統名菜,為招待貴賓或舉行重大慶典時的盛宴特製的佳餚。一般選用草原上膘肥、體重40斤左右的綿羊宰殺後,去毛帶皮腹內加蔥、姜、椒、鹽等佐料整體烤制而成。此羊形完整,羊跪在方木盤內,色澤金紅,羊皮酥脆,羊肉嫩香。
烤全羊特色:內蒙烤全羊外焦裡嫩,皮脆肉滑,色澤金黃,鮮香異常,吃起來肥而不膩,穌脆香美,與平時吃到的本地羊肉有很大的不同。
據說烤全羊要選擇膘肥體壯的1~2周歲左右的綿羊作原料,製作出來的烤全羊是公認的味道最美的,肉不僅嫩而且營養價值高,嚼在嘴裡滿口香,用較老的羊做材料是不適合的。近些年來,內蒙推行小尾寒羊與大尾羊(烏珠穆沁大尾羊、阿勒泰大尾羊)進行雜交,肉質肥瘦適宜(小尾寒羊肉質瘦,大尾羊肉質肥,雜交後肥瘦合適),是製作烤羊肉的好原料。
這次來到蒙古是跟朋友一起來的,朋友說要開一家烤羊腿店,特意從湖南千裡迢迢來到蒙古看看這些肥羊,打算從這裡拿新鮮的。這次也總算沒白來,來到這裡讓我感受到了蒙古族人的熱情和品嘗到了這裡的美味,特別開心。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這裡喝酒特別注重禮儀講究,接酒時要左手捧杯,用右手的無名指蘸一滴酒彈向頭上方,表示先祭天;第二滴酒彈向地,表示祭地;第三滴酒彈向額頭,表示祭祖先;隨後就把酒一飲而盡。
分享下蒙古族人烤全羊的做法:首先要準備食材:植物油、水(適量)、胡椒粉(四兩)、辣椒粒(適量,帶籽的那種)、姜粉(二兩)、鹽(四兩)、蔥(半斤)、蒜(五頭)、不去皮姜(二兩)、紅糖(二兩)、老抽(七兩)、木炭(適量) 、鐵釺(自製)、還有烤架
以下就是跟蒙古族人學習的烤全羊做法啦
做法:嫩羊在宰殺前的過程詳細的就不必說了,將羊處理好,除皮外,內臟,羊血等都可以自留,做羊雜湯,羊血羹很是不錯。
1、將配料按原始比例調配在一個料盆內,備烤用,醮料四兩左右就足夠用,事先配好。
2、木炭燒熱。
3、將羊用鐵釺穿起,頭部用鐵絲綁在鐵釺上。
4、將料均勻的用毛刷(烤制時刷料用)刷在嫩羊上,塗一層植物油,前腿與後腿部分用刀按羊肉紋理劃幾個口子,將料刷在裡面。
5、烤制時每五至十分鐘翻一次面,烤制時間小羊大概在三個小時左右,大羊在5個小時左右,本次做的烤全羊為小羊,調料為小羊的份,大羊要適量添加料,大羊和小羊的比重,問當地的賣羊人他們會回答就是兩種,大的和小的,小的有一個價格,大的有一個價格,小羊的話,我們八個人吃足夠。皮脆翻起時即可食用。不要烤過了,不然很懈口。
6、烤制好後,直接放在鋪上一次性餐布的石臺上,備水果刀和叉子,手套,用刀切羊肉,醮料吃,喝啤酒,吃羊肉,人生一大樂事。
關注我,我會分享更多美食及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