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長們,開學在即,學校的心理室遊老師和校醫王醫生有話跟您說。
疫情還沒結束呢!
防控要注意些什麼呢?
王醫生說防疫期間開學前有幾件事情要大家一起做!
01正式開學前
(1)請做好對孩子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護知識的宣傳教育,指導孩子正確佩戴口罩,養成良好防護習慣。家長可為孩子準備適量口罩、含.75%的酒精消毒溼紙巾,以備開學後使用。
(2)開學前家長需做好孩子每天的晨、午測溫並完成各班電子登記上報填寫工作。如有發熱、乏力、咳嗽等症狀請及時就診,並按照防疫部門要求進行隔離觀察,學校將嚴禁帶病或未解除醫學觀察的學生返校。
(3)根據上級相關部門疫情防控要求和廈門市教育局《關於做好各級各類學校2020年秋季開學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目前還在廈門市外的師生,無特殊情況,8月16日前必須返回廈門;目前已在廈門市內的師生,8月16日起如有特殊情況需要離廈,應第一時間向學校報告,返廈後經學校核查落實相關防控措施後方可返校。
(4)近期從中高風險地區、境外返回的學生,嚴格落實管控措施,解除集中隔離觀察後,持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閩政通」APP健康碼報學校批准後可返校報到。
(5)儘可能減少在出入人口密集場所,不參加室內大聚餐活動,確實需要參加的,應提前了解參加人員的健康狀況和近期外出史,避免陌生人參與,如出現體溫異常或咳嗽等呼吸道症狀,一定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到就近醫療機構的發熱門診規範就診,或者主動找就近的疫情防控人員尋求幫助,並及時向學校報告。
02正式開學後
(1) 學校實行全封閉管理,禁止一切無關人員進入校園。所有人員進校一律核驗身份、查驗健康碼、測量體溫,體溫達標者方可入校。
報到前請學生及共同居住人在閩政通APP上下載個人健康碼發送給班主任,健康出行,報到當天每位學生需上交學生本人及學生監護人籤字的《師生健康聯繫卡》。
(2)教育孩子注重個人衛生,加強體育鍛鍊。養成勤洗手、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捂住口鼻等良好衛生習慣,提高自我防護能力。使用過的口罩請丟入學校專門設置在走廊處的黃色的廢棄口罩專用垃圾箱。
(3)返校當日,有感冒、發熱、乏力、嘔吐、腹瀉、乾咳等身體不適症狀,一律不能返校。
(4)開學前48小時有發熱、咳嗽、腹瀉等症狀,且排除新冠病毒感染的學生,暫不返校,待治療無症狀,報學校批准後可返校報到。
(5)提高防病意識,防止疾病傳播。如孩子出現發熱、咽痛、咳嗽、腹瀉、胸悶等身體不適的情況,請先轉移至學校隔離室,聽從學校保健室安排。在保健室經過初步診斷後,如無發熱燒,學校將根據學生的情況通知家長,請家長及時帶孩子前往就診並進行居家隔離。如有發燒、咳嗽症狀者將一律由學校撥打120轉運至定點醫院,同時通知家長到醫院配合後續診治。學生病癒返校需提前聯繫班主任以及校保健室並攜帶相關醫學證明資料由校醫審核同意後方可返校。
(6)學校將嚴格落實學生每日晨、午、晚檢制度,切實做好體溫檢測登記工作。全體學生務必配合學校做好健康監測工作,嚴禁謊報、瞞報、漏報。
(7)上、下學途中保持家校點對點出行。儘量減少或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建議乘坐私家車上、下學。如需乘坐公共運輸工具,請務必全程佩戴口罩。放學後儘量少去人多的地方,如商場、超市、遊樂場等,與人接觸儘量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
遊老師也有話說!
那我們一起來瞧瞧看吧!
轉眼,暑假已經入尾聲,開學的腳步正在一步步逼近。不少家長開始焦慮,我們家的孩子還是作息不規律,最愛睡懶覺,手機不離手,作業沒動靜……面對以上種種情況,該怎麼做呢?以下提供一些小妙招供家長朋友們參考~
心理室遊老師
一、心理關懷
對於開學,大多數孩子是不樂意的,畢竟一旦開學,就沒了舒適自由的空間,不能想躺就躺,想吃就吃,每天還得早早起床,面對一大堆作業。因此孩子不想開學的心情也是正常,畢竟誰都不想面對壓力和束縛!
所以當孩子產生情緒低落時,家長最好別再說一些刺激孩子的話,如「你看你作業都沒完成,等著開學老師來收拾你」之類的話語來加深對開學的厭惡和恐懼。
相反的,我們應該多和孩子進行溝通,了解一下孩子對開學的想法,引導孩子多關注一些開學後可能會發生的有趣事情,激發孩子對開學的期待!
二、少說,多做
我們希望孩子調整生活作息,與其在孩子耳邊不停的嘮叨,不如我們自己以身作則,悄悄的把早上起床時間和晚上睡覺的時間每天往前挪一點點。
我們希望孩子減少看電視和玩手機的時間,那我們就有意的製造一些有趣的事情來使喚孩子,讓其減少看電視和玩手機的時間。
我們希望孩子能夠多看書,我們不妨自己也拿出一本書來讀,或者利用手機軟體來聽書。
我們還可以悄悄的把一些玩的物品收起來,在孩子醒目的地方擺上一些書籍。
我們還可以翻翻孩子的作業,以請教的方式讓孩子來為我們當小老師解答題目。
三、利用儀式感
儀式感是人們表達內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法國童話《小王子》裡說,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所以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來個開學前家庭會議。
在會議上,讓孩子描述一下他的假期生活,然後給假期做一個書面總結,就代表著假期結束啦。
接下來他需要收心,重心必須放在學習上,想一下自己的暑假作業哪些還沒有完成呢?新學期對自己有什麼要求沒?
最好列一份詳盡的學習計劃。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在暗示孩子,假期快要結束了,新學期就要開始了,要回歸到學習當中去。
總之,在收心的過程中,孩子們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反應:比如雖然已經投入了學習,但是不認真,仍舊未達到效果。剛開始需要家長每天檢查督促,以後孩子習慣了,就可以抽查,如果不合乎要求,溫和而堅定地要求孩子必須重做,達標為止。記住,只有家長足夠堅定,孩子才可能足夠堅持!
最後,
推薦一些關於電子產品自控主題的繪本
《要是你給老鼠玩兒手機》
小男孩因為忍受不了小老鼠沒完沒了的碎碎念,想讓它安靜一會,所以給了它一部手機讓它玩。從此小老鼠就完全沉浸在手機裡了而且「越走越遠」……不論它走到了哪都對周圍發生的事情渾然無知。小老鼠在經歷了一番「旅行」後,竟然不知不覺來到了一座小島上。
這個故事呈現出一隻低頭族老鼠兜兜轉轉、多米諾骨牌式環環相扣的奇趣冒險旅程。這種誇張的講述方式生動形象的展示出老鼠玩手機的痴迷與荒誕,讓孩子從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引發思考,主動放下手機。
《這是一本書》
生活在數字時代的驢子,只知道計算機與網絡世界,不知道「書」是什麼,因此,他很好奇地看著猴子手上的「書」,並從計算機使用者的立場問了猴子一連串的問題。最後,驢子拿走了猴子手上的「書」,一邊抱怨字太多,一邊不自覺地沉迷在故事當中,忘了時間的流逝……
《再見,電子遊戲》
查理很喜歡玩電子遊戲,對其他事物都沒興趣。一天雷電擊垮了他們附近的電站,電腦沒電了。驚慌失措的查理找到了一臺破舊的遊戲機,希望它能解救自己,幫自己度過危機,但是發現電池沒有電了。查理突然搶走妹妹的玩具娃娃,把裡面的電池取出來裝到自己的遊戲機裡。他會採取孤注一擲的措施,讓他的妹妹崩潰嗎?或者他會從他的電腦狂熱中跳出來,意識到和他的妹妹一起玩可能會更有趣?
來源: 福建省廈門市蓮花小學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