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的大部分老人對睡扁頭情有獨鍾呢?這還要從我國古代文化說起。在古代,人們講究天圓地方,認為「天庭飽滿,地閣方圓」是福相。而扁頭相比圓頭更符合人們所認為的福相。確切來說,睡扁頭這一習俗來起源於清朝,來自滿族撫養嬰兒的習俗。滿族人在嬰兒出生後就讓其仰面睡覺,並在其枕頭內裝上小米之類的,更有甚者,給嬰兒頭部下方墊書籍等,(我婆婆就在我兒子的頭部下方墊過約三釐米厚的書,好在我及時發現並阻止了,)這樣久而久之,孩子的頭骨就睡成扁平狀了。
睡扁頭這個習俗在如今的北方地區也普遍受到人們的關注,一些老人仍然認為扁頭的人天庭飽滿,有福相。事實上扁頭真是這樣嗎?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扁頭的人並非由福相,而且對人的身體危害很大。扁頭都有哪些危害呢?相信你看完這篇文章再也不會給孩子睡扁頭了。
1.影響美觀
在現在人們的眼裡,扁頭真的不美觀,尤其是從側面看時,後腦勺就像被削平了一樣,垂直下來,一點也不美觀。尤其是女孩,扁頭扎馬尾和做髮型實在太醜了。嚴重的,還會影響五官,引起臉部變形。
2.頭部變形,影響發育
睡扁頭會改變顱骨的形狀,原本向外突出的顱骨被迫睡平之後,不但會擠壓到顱骨裡面的軟組織,對其造成損傷,而且還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甚至會阻礙寶寶的智力發展。醫學上有一個「扁頭綜合症」,講的就是扁頭的危害。扁頭症候群不僅會影響嬰幼兒的外觀形象,還會導致嬰幼兒視神經發育不平衡,頭部兩側肌肉發育不平衡,精神發育相對遲緩等,甚至還會影響智力發育。
作為家長,我們該如何避免寶寶睡出扁頭呢?
1.多調整睡眠角度
剛出生的嬰兒,大部分時間都是睡眠中度過的,而且寶寶的骨骼比較軟,這時候儘量不要讓寶寶一直保持一個姿勢,可以平躺和側臥交替進行,這樣就有利於寶寶睡出圓圓的腦袋。
2.和媽媽調換位置
媽媽在給寶寶餵奶時,寶寶總是習慣性地把頭轉向媽媽一側,睡覺時也習慣面向媽媽,為了不影響寶寶頭骨的發育,媽媽和寶寶同睡時或日常溝通時,應經常和寶寶變換位置,不要讓寶寶老是睡在媽媽的左側或右側,這樣容易把頭睡偏。還有寶寶出生的前三個月不需要枕頭,新手媽媽一定要注意。
如果寶寶的頭部睡扁了,或者睡偏了,一定要及時矯正。可以在寶寶頭部的一側墊高,和寶寶變換一下體位,還可以用定型枕來固定體位。只要媽媽肯花心思,相信每一個寶寶都能睡出漂亮的頭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