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上了年紀,老花眼很常見,很多人發現自己眼花了,可能是從看不清楚手機屏幕上的字開始...
於是就想隨便應付下,上某寶隨便淘一個戴上,心裡想著老花鏡不是很便宜嗎?買一送一還能包郵!
為什麼要去醫院驗配,還要花幾百甚至上千買一副花鏡,有必要嗎?
1
什麼是老花眼
老花是隨著年齡增長出現的一種生理現象,就像年紀大了會出現白頭髮一樣,全球約有11億老視者,35歲及以上人群老花眼患病率為35.6%,50歲及以上老年人老花眼的患病率為40.3%
初期症狀為看近處困難且難持久,閱讀時需要更強的照明,必須把東西拉遠才能看得清;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症狀越來越嚴重;
這是因為人在看東西時,需要晶狀體來聚焦,靠晶狀體的調節來看遠看近,年輕時晶狀體的彈性比較好,調節能力強,看遠的時候會變薄,看近的時候會變厚;40歲以後晶狀體彈性功能降低,調節能力下降,看近處越來越困難,這種現象就叫老花,這時候就需要配一副老花鏡了;
2
為什麼不能隨便淘一副?
1、雙眼度數一致
當我們在網上購買花鏡時不難發現,度數幾乎都是固定的,類似100度、200度這樣的成品老花鏡,不能根據自身度數量身訂製,但現實情況是每個人老花的度數是不一樣的,甚至兩隻眼睛的老花度數也是不一樣的,就像近視兩眼度數不同一樣,在這種情況下靠盲猜度數買是不靠譜的;
2、瞳距固定不變
瞳距,指的是雙眼瞳孔間的距離,是配鏡參數中重要的指標之一,大部分成品老花鏡的瞳距是固定的;一副適合自己的老花鏡,需要測量準確的瞳距,如瞳距不準確,容易造成光學中心距離偏差問題,發生視疲勞、視物變形,甚至引發眼脹、頭暈等不適症狀;
3、忽略散光度數
隨著年齡的增長,上眼皮逐漸變鬆弛,對角膜垂直方向的壓力會降低,使之變得相對平坦,角膜水平方向的弧度隨之變大,導致黑眼球不再一個正圓球形,進入眼睛的平行光線經過角膜和眼後部的屈光介質之後不能匯聚成一點,只能成為一線;出現看東西重影、視疲勞等症狀,稱為老年性散光,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這種情況需驗光測量準確度數後再配鏡矯正;
3
如何選擇一副合適的老花鏡
要想配一副合格的老花鏡,需要進行一系列檢查,老花鏡的度數,是在自身眼睛度數的基礎上,再結合日常的用眼需求加以調整;
包括視力、眼壓、裂隙燈、眼底、測量瞳距等檢查;如果配鏡者自身伴隨有近視、遠視和散光,那麼近用時的度數可能會有變化;如果盲目購買了,別說清晰度了,連最起碼的舒適度也無法保證;而且由於年齡的增長,老花的程度也會進一步加深,通常一到兩年就應該複查一次,調整老花鏡的度數;
1.可以量身定製
傳統的單光老花鏡看近戴、看遠摘,特別是有工作時需要的人,經常摘戴眼鏡,除了不方便,還很容易丟失。
漸進多焦點鏡片,顧名思義就是一隻鏡片上有多個焦點。我們一般所配戴的鏡片就是普通單焦點鏡片,只能看遠或者看近。而漸進多焦點鏡片是一種上方用於看遠,下方用於看近,上下度數不同的鏡片。從鏡片上方固定的遠用度數到鏡片下方固定的近用度數不是突然改變的,而是在兩者之間通過屈光力循序漸進的變化而逐漸過渡的。
2.漸進鏡片適合的人群
(1)年齡在45歲以上,工作及生活中有遠用、近用、中距離用眼要求的患者。尤其教師、醫生、領導幹部等專業人士。
(2)屈光不正狀態:單光≤±8.00DS散光≤±2.00DC 垂直屈光參差≤±2.00D
漸進鏡片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配戴,需要考慮的因素除了近視、老花的度數外,還應考慮到配戴後的日常使用情況。所以,在配戴漸進鏡時,一定要選擇正規的、有資質的驗配機構,由專業視光師進行驗配。
以下有些眼病的初步症狀,可供參考;
老花眼:看近吃力、看遠清晰,視物沒出現黑影或變形等症狀;
白內障:視力下降、復視、眼前朦朧感;
青光眼:眼痛頭痛、視力下降明顯或視野缺失;
眼底病:視物有遮擋或出現黑影、變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