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蘭州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今年的本科畢業生,自申請美國研究生以來,他拿名校錄取通知書拿到手軟,共收到卡內基梅隆大學、喬治亞理工學院、普渡大學、馬裡蘭大學、華盛頓大學、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六所美國名校錄取通知書。
如此成就,是不是讓人瞬間聯想到一個戴著厚厚的眼鏡整天泡在圖書館的書呆子形象,可真正的他喜歡運動和旅遊,生活積極灑脫,喜歡電影和音樂,完全是一個陽光大男孩。這就是來自河南鄭州的小夥兒李澤源。
明確目標開始奮鬥
有課上課,沒課打遊戲,剛走進大學時的李澤源並不是學霸,成績一般般。大一結束時,他好好的反思了自己的狀態,未來到底要做什麼?難道真的要這樣度過大學四年嗎?不甘於本科結束直接工作,讀研是必然的選擇。擺在眼前的是出國和考研兩條路。「英語一直是我的強項,會讓我在申請環節佔優勢。更重要的是申請出國,全世界的學生在一個平臺上競爭,這種感覺讓人很興奮。」李澤源說,就這麼,想出國繼續深造的計劃讓他開始改變自己的學習生活狀態。
從大二開始,他用實際行動開始為自己的夢想築路,「當有了目標,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之後,生活狀態就會發生很大的轉變。學要學的認真,玩要玩的徹底。避免一邊學一邊玩的狀態,覺得自己努力了一整天,而實際有效學習時間並沒有多少,只是感動了自己。每個人的未來都是靠自己爭取的,少抱怨多付出,付出和回報是成正比的。」李澤源覺得學習需要講究效率,不一定非得搞疲勞戰。
「我的課餘時間基本上都是運動旅遊。我喜歡運動和與運動相關的賽事,諸如NBA,歐洲杯,世界盃等。所以空閒時間會更多的與同學去籃球場打打球出出汗,每次打球對我來說都是一種發洩,會讓自己很放鬆。基本上一有假期我就會出去旅遊,對我來說,了解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張弛有度,學習和娛樂的界限分明,這也許也是李澤源的秘訣之一。
學習中每個人都會有困惑、有壓力的時候,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解決方法。「相信很多和我一樣的同學都會有這種感受,壓力很大,什麼都不想做,但什麼都不做又感覺特別慌。在這個時候我會有兩種解壓方式,一是打籃球,去尋找那種投入的感覺,不去想其他事情只是專注於當下的運動,拼的大汗淋漓會讓自己舒服很多。其次是放空自己,記得我上次壓力很大,心情很糟糕的時候,我晚上從東方學苑一個人戴上耳機走到學院新修的西大門,在門口坐了二十分鐘,什麼都不想只是單純的吹吹風,回來之後心情好了很多。」李澤源說。
考研路上對自己影響深刻的人
李澤源大一的暑假還前往柬埔寨當國際義工。「我在那裡給無家可歸的孩子們教英語和數學,同時參與一些社區建設。這是讓我印象很深刻的一段回憶,我第一次覺得雖然自己做的事情看起來很小,但對別人原來那麼有意義。當我離開柬埔寨時,一個小女孩用中文對我說了一句謝謝,當時我特別感動,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對於這段經歷,李澤源覺得書本上的知識是死的,有時候會覺得枯燥無味,但當自己在某一特定情境用到這些知識時,就會發現原來學習是有真實意義的,而不止是單純的為了考試,也更有了學習的動力。
從確定目標要出國深造開始,李澤源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有學院老師無微不至的指導,從事項目研究時老師和學長的幫助,通過論壇等平臺認識的前輩們分享的經驗和資料介紹,舍友形成的「考研小隊」每天的互相監督和鼓勵,最重要的當然還是家人給予的鼓勵和支持。
在考研期間,李澤源女朋友給予他的幫助也不少,李澤源說,「我和她是高中同學,那時學習上她是學霸我是學渣,時常因為學習上拼不過她而感到壓力山大,但她真的是個好老師,幫助了我很多,之後我考到蘭州交大,她去了武大,我們開始了四年的異地戀。我們之間永遠不缺乏話題,學習上我們更多的是相互陪伴,都在為了讀研而努力,所以經常相互鼓勵和支持。」
在眾人眼裡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成為很多人榜樣的李澤源自己感受是這樣的:「說實話我覺得這並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每個人選擇的路不同,我只是因為碰巧英語佔了些優勢,並且家裡面比較支持才走了這條路。但在申請這條路上我還是有很多感受,每個人不能把自己局限於舒適區內,要使自己的眼界變得開闊,你會發現實際上自己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優秀,這也會更加激勵你奮鬥。」
全力以赴迎接即將到來的全新生活
同時收到美國六所名校錄取通知書,該如何做選擇?李澤源說,選擇學校首先要從項目考慮,他拿到的學校項目間區別較大。而他更傾向於交叉學科,多樣化發展,從這點考慮,卡內基梅隆大學的項目本身是數據+土木的形式,很具特色,符合未來發展。同時無論是綜合排名還是工學院排名,它都是最好的一個。並且他也很喜歡匹茲堡這個地方,不大不小,不喧不鬧,能夠更加安心的學習,所以他選擇卡內基梅隆大學。
因為有過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參加暑校和暑研的經歷,所以對於接下來的學習生活他並不是很擔心,而更多的是期待和興奮。但同時他認為自己需要提升的地方還有很多,首先是項目本身會跟計算機有交集,在這方面,他非常不合格,因此他首先要提升編程能力。針對這一點,李澤源最近在畢業設計之餘還在慕課等平臺觀看計算機課程,希望提前打好基礎。 其次,英語口語尤其是生活用語方面還需要提升,經過上一次的美國交流經歷,李澤源發現雖然自己上課時沒有障礙,但與當地人日常交流時,經常會出現話到嘴邊說不出來的情況,這是他需要去克服的。
從小學開始,李澤源的偶像就是科比。他喜歡科比那種對勝利的渴望甚至可以說是固執,喜歡那種「既然總有人會贏,為什麼那個人不是我」的自信。這種自信也一直鼓舞著他,勇敢而堅定的向未來出發。
既然總有人會贏,
為什麼那個人不是我。
要對生活全力以赴,
說勇敢的話,
做有用的事,
擁有閃閃發光的青春,
這是李澤源的人生信條。
文圖|甘肅新媒體集團·掌上蘭州記者夏苗 通訊員李凡 石繼維
編輯|蔣學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