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很多家長朋友都忙著給孩子填報志願,高考志願,中考志願,無論是哪個志願,家長都是焦頭爛額。不要以為中考不那麼引人注意,其實,中考競爭更加殘酷,因為中考失敗,意味著考大學機會可能就沒有了。
俗話說,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不當父母的,不到這個份上,真不知道那種經常半夜睡不好覺的煎熬。高考雖然結束了,志願也在填報,甚至有的地方開始錄取,但是對於那些還在奮鬥的高一高二的學生,對於那些準備要踏入高中的學生來說,高考終究是過不去的坎。
一、網友劃分5種模式
縱觀全國各省市高考,雖然地域不同,考生人數不一樣,但是每一年的考試題總會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尤其在高考試題的命題特點,命題難度方面更是引起很多人的熱議。
有網友總結了全國各省市這些年來高考試題的難易程度,並做了一個表格,大體上分成5種模式,分別是「優惠模式、普通模式、困難模式、噩夢模式、地獄模式」。
其中,北京、上海、天津、西藏、青海、寧夏、吉林、遼寧8個省市區屬於優惠模式,福建、海南、湖北、陝西、黑龍江、內蒙古、新疆7個省市區屬於普通模式,重慶、浙江、湖南、江西、河北、江蘇、貴州、甘肅8個省市區屬於困難模式,山東、四川、雲南、安徽、廣西、山西6個地方屬於噩夢模式。
最後還有兩個地方,分別是廣東和河南,都是「地獄模式」。對於這樣的排名,當然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各執一詞,但是,大體上還是可以接受的。總體來看,這些年高考試題難度上北京、上海、天津三個直轄市差不多,基本上對本地考生很有利,錄取率也高。試題總體難度不是很大。
而西藏、青海、寧夏等邊遠地區,由於教育條件稍差,教育資源相對睏乏,每年的錄取分數是比較低的,這也在情理之中,所以,試題難度不能太大。所以,那些在外省市借讀的青海班、西藏班學生,回去考試都是很厲害的。
二、不一樣的「蘇大強」
其它省市不多說,江蘇省咱們多說說。這些年江蘇高考改革,與眾不同,可以說特立獨行,就連考試內容、考試模式都和其他省市不一樣。這些年江蘇高考試題以「難」著稱,開放性十足,外省市同學感覺很彆扭。所以,不少網友很是同情江蘇的考生,就連今年江蘇的文科狀元白湘菱因為歷史等級考了B+,而被北大清華拒絕,這也是活久見。
說到競爭激烈的莫過於山東、河北、河南了,尤其是河南地區考生,人數眾多,儘管山東省、河北省每年高考人數都在55萬左右,但是相對於河南省那是小巫見大巫,近幾年河南高考人數都是突破100萬,如此龐大的高考大軍,真是讓人震撼。
三、河南考生「有多難」?
但是,人多也有煩惱。一方面,高考是選拔性考試,所以,這麼多人不可能都有大學上,這也就意味著每年基本上都得通過試題來淘汰相當一部分學生,難度往往就不會太小;另一方面,人多佔的位子就多,而河南省又沒有太多好的大學,尤其是985、211類大學更是屈指可數,鄭州大學、河南大學這些算是好的了。
可想而知,河南的考生面臨的競爭壓力有多大?今年河南省高考700分以上169人,600分以上44000多人,這是多麼恐怖的數字。看樣子今年河南高考試題難度應該是小不少,但是都考這麼多,面子上好看,錄取的時候愁人。
北大、清華今年在河南的錄取分數線理科分別是703分和704分。看看吧,700分都上不了北大、清華,這是多麼不可思議。600分以上很多人根本上不了211大學,更不用說985了。所以,河南這個「地域模式」,一定程度上不是高考試題難度,而是考生的生存環境,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我們希望,河南省能夠有更多的名牌大學走出來,這樣對本地如此眾多的考生肯定是福音。報考外地變數很大,招生計劃數少,院校了解少,優惠政策更少。
此外,我們也發現,越是發達地區,上大學越容易,更落後的地區由於有政策照顧,所以優惠不少,最難受的就是中間群體。這難道公平嗎、合理嗎?您怎麼看?歡迎各位朋友暢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