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必須記住這17句古語!

2021-02-19 收藏馬未都

人是動物之中最高級的,當然要好好做人。

一輩子都要學做人

彰顯做人的尊嚴

體驗做人的快樂

實現做人的價值

永遠不要忘記

自己是一個大寫的「人」

——摘自《人生寶典》

朱熹說:「聖人千言萬語,只是教人做人」。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前人給我們留下哪些做人的警示?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位飲,耕田為食,

帝力於我何有哉!

——《擊壤歌》

 

我每天太陽出來的時候幹活,太陽落山的時候休息,打井喝水,種地吃飯,帝王的力量對我有什麼影響呢?

 

中國是幾千年的農耕民族,自給自足,山高皇帝遠。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傳統,造就了中華民族穩重、內斂、含蓄、偏保守的性格。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道德經》

 

人們依據於大地而生活勞作,繁衍生息;

大地依據於上天而寒暑交替,孕育萬物;

上天依據於大「道」而運行變化,排列時序;

大「道」則依據自然之性,順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

 

「道法自然」揭示了整個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間所有事物的屬性,宇宙天地間萬事萬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規律,道以自己為法則。

其中「道」、「法」二字蘊含多少深邃的文化精神。

 

仁者愛人。

——孟子《仁者愛人》

 

「仁」是中國幾千年來的核心思想,更是中國魂。仁愛、道德、禮法三位一體,最終的目標是社會和諧,直到今天仍是時代的主題。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孟子》

 

這是中國人普遍信奉的一種人生奮鬥目標和行為準則。

這句話其實是中國文化精髓的「儒道互補」的體現,前半句表達了儒家的理想主義和入世精神,而後半句顯示出道家的豁達態度與出世境界。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陳勝《陳涉世家》

 

難道那些做王侯將相的,都是天生的貴種嗎?

 

這是人性的解放,更是積蓄已久的力量的迸發,不甘於命運,不甘於平凡。面對現實的不公平,勇於發問,用自己的行動探尋真理,實踐真理。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司馬遷《報任安書》

 

這句話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價值觀與現實選擇。

古往今來,不少仁人志士因為這句話,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不論前路多麼艱辛,都繼續走下去,直到迎來光明。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誡子書》

 

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安詳全神貫注地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

中國文人崇尚的人生境界。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追求內心的平靜。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真是讓人嚮往的生活態度和精神境界。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顧炎武《日知錄》

 

國家天下的興盛與衰敗,是每一個老百姓的責任。

將個人命運同國家民族的命運緊緊聯繫起來,架起個人自我實現和社會價值的橋梁,這句話永遠是時代的主旋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

 

君子自勵猶如天體之運行剛健不息,不得一曝十寒,不應見利而進,知難而退,而應不屈不撓,見義勇為,不避艱險,自強不息。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三國志》

 

對任何一件事情,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的,對於一些微小的,卻有益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的意義不大就不去做。

「小」中有大,「小」,如水滴不斷滴下,卻力可透石;如火星足以燎原。

「小小」的一句話,足以影響一國之興衰。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小人反是。

——《論語》

 

君子總是從善良或有利於他人的地方出發,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良好的意願和正當的要求,不會在別人有失敗的時候推波助瀾。小人相反。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論語》

 

見到別人有方面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就虛心請教,認真學習,和他達到同一水平:

見別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有沒有那樣的缺點。

後半句「見不賢而內自省」常被人忽略,「每日三省吾身」,通過自我的修煉來保持心靈的平衡,尤為重要。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

 

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強加到別人身上,是最早由儒家始祖孔子的一種準則。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周易》

 

同心協力的人,他們的力量足以把堅硬的金屬弄斷:同心同德的人發表一致的意見,說服力強,人們就像嗅到蘭花的香氣,容易接受。

 

當仁,不讓於師。

——《論語》

遇到應該做的事情,不要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身旁,也要搶著去做。後來發展為「當仁不讓」。

朱熹作過一個注釋:

「當仁,以仁為己任也。雖師亦無所遜,言當勇往而必為也。蓋仁者,人所自有而自為之,非有爭也,何遜之有?」

 

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

 

自滿於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並時感到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得益。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論語》

 

孔子杜絕四種毛病——不主觀臆測,不絕對肯定,不拘泥固執,不自以為是。

 

實際運用就是:

講事實,不憑空猜測;

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

行事要靈活,不死板;

凡事不以自我為中心,與周圍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務。

 

生活只有一次,希望你,也希望大家,珍惜這僅有的一次生活歷程,學會做人,認真做人。

相關焦點

  • 老祖宗的忠告:沒錢沒人脈時,記住這3句古話,餘生順風順水!
    老祖宗的忠告:沒錢沒人脈時,記住這3句古話,餘生順風順水! 第1句話:「一天一根線,十年積成緞」 古語有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 崇尚實幹,習近平用這句古語深刻闡明
    唐甄的這一觀點,主要是針對當時官場中公文泛濫、有令不行的弊端提出的,並非一概否定發布文告推行政令的作用。【解讀】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工作時強調:「面向未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靠實幹,基本實現現代化要靠實幹,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靠實幹。」
  • 天天學習 | 崇尚實幹,習近平用這句古語深刻闡明
    唐甄的這一觀點,主要是針對當時官場中公文泛濫、有令不行的弊端提出的,並非一概否定發布文告推行政令的作用。 【解讀】        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工作時強調:「面向未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靠實幹,基本實現現代化要靠實幹,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靠實幹。」
  • 四十歲還沒發財,記住這三句話,踏實做人,聰明做事!
    我對羅永浩的一番話記憶猶新:如果你一生耿直,沒做任何對別人造成傷害的事情,沒有成名,沒有發財,沒有成就偉大的事業,你這一生是不是沒有改變世界?你還是改變世界了,你把這個世界變得美好了一點點。因為你,這個世界又多了一個好人。
  • 表白別再說「我喜歡你」了,00後用這3句「古語」,表白即脫單
    表白別再說「我喜歡你」了,00後用這3句「古語」,表白即脫單 相信每個人的青春中都曾經暗戀過一個人,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你總是想要跟靠近他,在最後忍不住的時候就會想要向他表白,一般來講像喜歡的人表白的時候都會說我喜歡你,不過現在00後們表白的時候不在說我喜歡你
  • 激勵中小學生的30句勵志古語:孩子不想學習的時候,就讓他看看!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激勵中小學生的30句勵志古語,家裡有中小學生的家長都存下來吧,當孩子不想學習的時候,就讓他看看這些古語,每一句都很經典,太勵志了!每個孩子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遇到懈怠的時候,找不到努力的動力,甚至會「厭學」,對未來失去信心,家長在陪孩子學習的時候,要多給孩子一些正能量的鼓勵,多激勵孩子積極向上,重新找到努力學習的動力。
  • 做人的底線,就這4句
    底線是我們做人的尊嚴,是我們為人的骨氣,更是一個人的高貴品格。 它是我們做人的根基,更是我們的最後一道道德防線。 守住我們的底線,就是守住了我們的人生,守住了我們的未來。 人這一生,必須謹記四條底線,一定不能突破。
  • 做人的底線 ,就這4句
    底線是我們做人的尊嚴,是我們為人的骨氣,更是一個人的高貴品格。它是我們做人的根基,更是我們的最後一道道德防線。守住我們的底線,就是守住了我們的人生,守住了我們的未來。人這一生,必須謹記四條底線,一定不能突破。親人是天定的血緣,朋友則是自己選擇的親人。人生在世,有兩三個朋友,才不至於孤單。
  • 30句古語,字字珠璣!
    ——《論語》【譯文】別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氣,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3.言必信,行必果。【譯文】說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要幹的事,就一定要辦到。4.毋意,毋必,毋因,毋我。17.千經萬典,孝悌為先。——《增廣賢文》【譯文】千萬種經典講的道理,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是最應該先做到的。18.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
  • 20句經典古語,讀懂中國人的「家」與「國」
    今日國慶節,也是中秋佳節, 家國同慶,我們一起重溫20句經典古語, 感悟獨屬於中國人的家國情懷。 這句話論述了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古時想要彰顯美德於天下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大學》中的「八目」,也是其核心思想。 在儒家所倡導的人格階梯中,進退有序、長幼有序的「齊家」是一個人成年所必須經歷的過程。
  • 古語造句和解釋_古語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古語(gǔ yǔ)。反義詞有:新語。 [葉聖陶《多收了三五鬥》:「『穀賤傷農』的古語,成為都市間報上的時行標題。」] 古代語言。 [魯迅《在鐘樓上》:「(章太炎)曾說《山海經》上『其州在尾上』的『州』是女性生殖器。這古語至今還留存在廣東。」]
  • 讀懂這十句古語,提高你的人生境界
    人是社會的動物,以言語溝通,這是人區別於動物的基本特徵。言語能傳達信息,我們也在不斷交流中了解彼此,表達信任。所以說,「信」是社會交往的基本道德。現實中,我們碰到不少人,好為浮言高論,卻不能取信於人,不能落到實處,這些漂亮話越多,越是透支信任。2、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御也。
  • 鬼谷子教你如何做人:這6句金言,值得一生銘記!
    鬼谷子就是當之無愧的縱橫家之鼻祖,他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具神秘色彩的人物,尤其擅長於修身養性,精通人的心理研究,他說過的金句可謂數不勝數,今天我們就來簡單的列舉6句,值得大家一生銘記。1、覺人之詐,不憤於言。翻譯:察覺出來別人的狡詐之處,不憤發在言語上。
  • 做人應該具有哪些修養?
    常言說:低調做人,高調做事.這說的就是人的修養問題.人生於世,怎樣才能和諧相處,怎樣才能留芳名於後世,這與人的修養有很大關係,注重個人修養不僅能給別人帶來善的行為,同時也能使自己的人格得到提升,做人應該具備哪些修養呢?
  • 40句古語,教你怎麼做人
    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14.言必信,行必果。--《論語》譯:說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幹的事,就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幹下去。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17.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譯:君子總是責備自己,從自身找缺點,找問題。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別人,找別人的缺點和不足。1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譯: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淨,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
  • 天天學習 | 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習近平用這句古語鞭策領導幹部
    總結大會上,總書記在講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必須堅持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帶頭」時,引用了「人不率則不從,身不先則不信」這句古語。他指出,領導機關是國家治理體系中的重要機關,領導幹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關鍵少數」,對全黨全社會都具有風向標作用。在上面要求人、在後面推動人,都不如在前面帶動人管用。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帶頭衝在前、幹在先,是我們黨走向成功的關鍵。
  • 讀懂這10句古語,提高你的人生境界(精闢!)
    這是反身而誠、反求諸己的修養工夫。05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詩經·小雅》君子修身講究謹慎,猶如腳踩在薄薄的冰面上,或站在懸崖邊上一樣,時時唯恐失墜。《詩經·小雅》裡的這句話常被後人用來形容審慎的品格。做人做事應該在內心保存一份敬畏心,慎之又慎,絲毫不能懈怠。06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 三句古語被推到了前面。林嘉誠的神作九分七
    有了這兩點,在五代十國時期,不僅姜宓和姑娘們相處得很好,而且天才的所謂智慧計劃無雙,第一個藏在她家裡的公子,甚至暗戀上了她的……姜宓也讓我心酸。很明顯崔子軒這個人品行不好,脾氣不好,但只有她知道這個!亮點:《好事多磨》已過期。三句古語得到大力推廣。
  • 常見的幾個教學原則所對應古語
    教學原則在陝西特崗考試當中是一個全題型考點,需要熟記常用的幾個教學原則以及貫徹要求,其中單選題和多選題常考題型就是古語或名人名言去對應原則,所以對這一知識點進行總結,方便同學們進行歸納識記。古語及名人名言:1.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陶行知2.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3.你要滿足你的要求和願望,你必須認真思考,但為了這個目的你也必須行動,知行緊密結合。——裴斯泰洛齊4.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 天天學習 | 奮鬥新時代,習近平用這句古語深刻詮釋
    在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還用「不惰者,眾善之師也」這句古語,深刻詮釋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實質,指出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