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裡一日三秋的相思,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怎麼解釋?讀完我笑了

2020-12-11 賢賢話詩文

愛情作為人類情感世界中最重要的一種,古來今來一直都是人們熱衷探討的話題,更是被無數雅人韻士納入筆下的文學題材。在我國最古老的詩歌總集,《詩經》一書中,便有多首歌頌愛情的詩歌。如《卷耳》中的「嗟我懷人,寘彼周行」,是描寫妻子在採摘蒼耳嫩苗時,因為思念丈夫無心工作,懊惱地將竹筐扔在了大路上的場景;也有《靜女》中的「愛而不見,搔首踟躕」,是形容有情人約會時,女孩故意躲起來,急得男孩抓耳撓腮的模樣。

如此看來,《詩經》作為古時從民間搜集而來的詩歌,就算是描寫聖潔的愛情,也確有其世俗有趣的一面。而今天我們要讀到的這首《採葛》,同樣以其直白而真實的語境流傳了幾千年。此歌只有短短的36個字,卻能將男子思念意中人時字短情長的感情色彩描摹得入木三分。

讓我們來一起讀一讀:

《採葛》先秦 佚名彼採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採葛》一詩出自《詩經》中的國風篇,全詩描寫陷入熱戀的情人,因為不能每時每刻在一起而痛苦不已。作為一首愛情詩歌,並沒有任何纏綿的字眼,只用了6個不同的字,再採用反覆的寫法,即把相思的濃烈還原而出。更是將時間的漫長呼之欲出。

是怎樣的女孩讓這位男子相思成疾呢?原來是一個勤勞能幹的女孩,她幫助父母上山採收葛藤,在河灘採收蒿草,在田地中採收艾草。這個女孩一定正處於妙齡之年,有著姣好的容顏,羞怯的神態,如此才能成為男子暗裡傾慕的對象。此處的葛,其根可食用,其幹可制麻,是紡線織布的原料;蕭則是青蒿一類的野草,可祭祀;而艾,屬陳艾類植物,可入藥。勞作中的女孩更添了幾分韻味,才使得男子如此喜愛。

那這個男子的這份相思有多深呢?採葛的時候,一天不見女孩,猶如三個月;採蒿的時候,一天不見,猶如三個季節;採艾的時候,一天不見,更是猶如三年之遙。這相思之情,其苦狀堪稱叫人度日如年。此詩中採用層層遞進的關係,用誇張的寫法,將一天的時間,比作月、季、年,足可見相思之深,離別之苦。「秋」,處於「月」與「歲」之間,其時間上的厚薄程度安排相當巧妙。

按照前後句的邏輯關係,這個「秋」是季節之意。且在我國的江南,自古便把糧食耕種時的播種、管理、豐收三道工序稱為「三秋」,且唐朝時的《孔穎達疏》一書中也曾記載,「年有四時,時皆三月,三秋謂九月也。」故而,「三秋」即三季,九個月的意思。此處的詩句更是演變出了「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成語,常被後世用來形容難捨難分的思念之情。

關於這首詩,還有個有趣的環節。曾經有人說,如果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來解釋一日三秋的含義,該當如何呢?雖然這只是一個腦洞問題,但也引起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其實在愛因斯坦的人生中,同樣也遇到過無數人問他,「用通俗的說法該怎樣解釋您的相對論呢?」這個問題可難不住愛因斯坦的天才大腦,他說,這就如同兩個相愛的人,坐在一起說笑,幾小時就像幾分鐘那麼短暫;但是如果只有一個人坐在火爐邊,幾分鐘卻如同幾小時一樣漫長,這就是相對論。這樣的說法,似乎跟《採葛》這首詩歌裡表達的意思有異曲同工之妙,看來愛因斯坦其實也是一個會為了戀人度日如年的浪漫男子呢。關於這一點您同意嗎?歡迎關注,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通俗的解釋愛因斯坦相對論到底說的是什麼?
    在19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人們認為光是以波的形式通過一種稱為以太的普遍物質傳播的,以太本應算作一個單獨的參照系(類似於上述例子中的火車)。然而,著名的麥可遜-莫利實驗未能探測到地球相對於以太的運動,沒有人能解釋為什麼。當狹義相對論應用於光時,發現經典解釋出了點問題。因此,當愛因斯坦出現時,為該領域帶來了新的解釋。
  • 通俗解釋一下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
    已獲授權編輯:吳偉雖然相對論確實很反常識,但是還是可以試著通俗的講一講的。而且,不光是人在裡面行走,似乎不論什麼東西,你在火車了仍飛鏢也好,打槍也好,都會滿足這種簡單的加法,也就是說地面上的人觀察到的速度一定是 火車的速度加上火車裡面東西的速度。但是,當實驗對象換成光的時候,這一切就變了。我們現在都知道光速的大約是30萬公裡每秒(後面的光速用字母c代替),如果我在火車裡打開一個手電筒,我在地面上的人測量這個光速,它居然不是c+100,而是依然還是c。
  • 通俗的解釋一下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
    如何處理不聽話的光科學家們做了很多實驗,最後的結果都是一樣的:光這個頑固的小子不論誰在哪裡測量,他都是c,完全不符合牛頓力學裡最基本的速度疊加原理,這個事怎麼處理?有一大批人試圖用以太來解釋這個,後來這一批全部陣亡,不解釋。愛因斯坦想,光這小子好像確實與眾不同,不同參考系下的光速確實都是一樣的,不符合以前的疊加原理,這種事情要怎麼辦呢?
  • 愛因斯坦:相對論
    昨天說到物理界四大神獸,今天填坑愛因斯坦吧;現代物理已被兩大物理學佔據: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今天來說相對論,為了讓大家好理解部分理論內容,先舉幾個看似不可能,但是可能存在的例子吧。相對論嗎,不就說的是相對麼。這是存在狹義相對論裡面的,(我的理解是可以實際證明的,但是沒人和你這麼說,因為物理界非常嚴謹,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我統稱為相對論)。
  • 專訪《相對論之路》作者:最早科普相對論的正是愛因斯坦本人
    這本書主要就是基於剛才我所說的愛因斯坦解釋廣義相對論的手稿,手稿的每一頁都出現在了我們這本書中。我們在每一頁手稿之後都寫作了對其內容的解釋說明。這些解釋淺顯易懂,只要有一定的物理基礎,基本上都能夠看懂,不一定要是物理學專家。另外,我們還探討了愛因斯坦在1905年推導出狹義相對論之後怎樣在十年時間裡最終推導出廣義相對論的過程。
  • 愛因斯坦是如何發現狹義和廣義相對論的?很多人都不搞錯了!
    跟麥可遜-莫雷實驗無關很多人和教科書喜歡把麥可遜-莫雷實驗當作是相對論創立的背景,這種看法雖然貌似很「科學」(一個人從不符合常理的實驗裡開始研究,然後發現新的理論),但是卻不符合事實。愛因斯坦在1954年給達文波特的信裡寫到:「我本人是思想發展中,麥可遜-莫雷實驗並未引起很大的反響。
  •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什麼?
    它基於空間的「彎曲」能力來解釋引力,或者更準確地說,它將引力與時空的幾何變化聯繫起來了。1915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創立了廣義相對論(GRT),即這個「特殊」理論誕生十年之後,應用光速,並假設物理定律在任何給定的參照系中保持不變。但是,乍一看,GRT是不是真的很複雜?如何理解廣義相對論?
  • 愛因斯坦升級了牛頓的萬有引力,「他」升級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而愛因斯坦之大名,更是婦孺皆知,他不但是時空相對論的創建者,還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而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是推動人類科學向前大跨越的兩大支柱,直至今日,依然伯仲不讓。牛頓和愛因斯坦,都對物理科學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但對時空的理解上,愛因斯坦更勝牛頓一籌。
  • 民科為啥總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過不去?
    於是,他靈機一動,想到自己是不亞於愛因斯坦的「科學家」,又蟄伏於民間,不就是民間科學家嗎?簡稱「民科」。想通之後,他便在履歷表上欣然寫上「民科」二字,作為「學歷」一欄的自我解釋。自此,「民科」的說法一炮而紅,流傳於大江南北。當初該職工填寫「民科」一詞時,大約是以之為褒義詞,民間輿論對這一群體也多抱以同情。畢竟,「四個現代化」建設最難實現的就是科學現代化。
  • 愛因斯坦相對論PK北鬥衛星,結果是相對論被五五開了
    在人們大腦裡已經存在愛因斯坦相對論這種有爭議舊知識的情況下,人們可以把北鬥衛星知識學進大腦裡,同時再往大腦裡學進一些有關的知識。然後,人們可以對北鬥衛星等新知識,愛因斯坦相對論等舊知識,綜合分析,對比推論,獨立觀察,獨立思考,有膽有識,獨立判斷,這就是發揚科學精神和科學智慧。由此,人們就能發現更多真相,糾正錯誤假象,推動認識進步,實現科學創新,超越愛因斯坦相對論,把相對論五五開。
  • 愛因斯坦相對論錯了?超弦理論又是什麼
    大家都知道愛因斯坦創立的兩大複雜的理論,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這兩大理論構成了當代關於地球認識的基礎,有一個形象生動的比喻,就是兩兄弟對坐在火爐面前,如果此時有一個美女,那麼他們就不會覺得這個火的溫度是烤人的。
  • 愛因斯坦用相對論證明勾股定理?光明日報:課本錯誤不可原諒
    愛因斯坦用相對論證明勾股定理?網友上傳的圖片顯示,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數學自讀課本的一節內容稱,勾股定理曾經引起愛因斯坦的濃厚興趣,「愛因斯坦用相對論來證明勾股定理」,並附上用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2;)證明勾股定理的推算過程。稍有常識的人都應該知道,相對論和勾股定理兩者應該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 愛因斯坦竟不是由於相對論而獲得諾貝爾獎
    後來又有許多實驗支持了上面的結論 同時,根據麥克斯韋方程組,科學家也發現電磁波的傳播不需要一個「絕對靜止 的參照系,因為該方程裡兩個參數都是無方向的標量,所以在任何參照系裡光速都是不變的。 因此,愛因斯坦大膽拋棄了以太學說,認為光速不變是基本的原理,並以此為出發點之一創立了狹義相對論。
  • 極簡科普:什麼是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
    有一大批人試圖用以太來解釋這個,後來這一批全部陣亡,不解釋。愛因斯坦想,光這小子好像確實與眾不同,不同參考系下的光速確實都是一樣的,不符合以前的疊加原理,這種事情要怎麼辦呢?為什麼光速會不變呢?總不能讓一種理論永遠只存在於理想環境裡吧?於是愛因斯坦就絞盡腦汁,把相對論從慣性系推廣到非慣性系,要讓這一套思想真正的在不管有沒有加速度都能使用,愛因斯坦成功了,後面這個在非慣性系裡也能用的就叫廣義相對論。
  • 讀不懂相對論,卻努力讀懂愛因斯坦
    我不是一個喜歡旅遊的人,在英國呆了這麼久,我甚至連蘇格蘭都沒有去過。但是這次回國卻刻意買了蘇黎世的中轉機票,我要去瑞士首都伯爾尼看看,那裡有一條叫做克拉姆的街道,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曾居於此,並寫出了《狹義相對論》。對於一名理論物理學愛好者來說,那裡不啻於我的麥加。
  • 什麼是相對論?愛因斯坦到底破解了什麼秘密?
    愛因斯坦沉思了片刻,對他們說,現在我和一位漂亮的妙齡金髮女郎坐在一起聊天,哪怕時間過去了1個小時,我也感覺僅僅過去了3分鐘。我又面對著一個燃燒著熊熊火焰的火爐,雖然才過去了3分鐘,但是我感覺過去了1個小時。愛因斯坦的這個有趣的比喻引發了哄堂大笑,大學生們紛紛鼓掌。
  • 從牛頓到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起源
    導語:2015年11月是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的百年紀念。本文介紹了廣義相對論的起源,從牛頓物理學與電磁學的矛盾到洛倫茲變換,從只適用於慣性系的狹義相對論到可適用於非慣性系的廣義相對論。
  • 愛因斯坦系列之七:戰爭下的廣義相對論
    狹義相對論把相對性擴展到時間與空間,即時間的快慢取決於運動的速度;而廣義相對論再進一步,把相對性擴展到慣性系與非慣性系,於是,時間的快慢不僅取決於運動速度,還要取決於物質分布的密度。廣義相對論用空間結構的幾何性質來描寫引力場,一統幾何與物理。在這個四維時空中,引力速度等於光速。廣義相對論證明,我們之所以只能看見三維空間,是因為人類思維早已習慣三維空間,我們只想看見三維空間。
  • 愛因斯坦用相對論來證明勾股定理?課本現低級錯誤不可原諒
    網友上傳的圖片顯示,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數學自讀課本的一節內容稱,勾股定理曾經引起愛因斯坦的濃厚興趣,「愛因斯坦用相對論來證明勾股定理」,並附上用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證明勾股定理的推算過程。稍有常識的人都應該知道,相對論和勾股定理兩者應該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 怎樣理解愛因斯坦相對論所說的時光可以倒流?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可從來沒有說過時光是可以倒流的,狹義相對論的確是告訴了我們隨著運動速度的不同,時間的快慢也就有所不同,但是愛因斯坦卻沒有直接告訴我們時光可以倒流。其實在物理學家看來,穿越也是有可能實現的,而跟時光穿梭牽扯上的理論就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基於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時間膨脹效應可以解釋時間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