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有人小規模納稅人一季度開票30萬但沒有發票怎麼納稅,這還真是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話題。一般企業在核稅種時常見的稅費有增值稅、印花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等。該怎麼交稅首先應當確定30萬是否含稅,這裡面是否包含自開專票及稅局代開專票。根據現行政策規定,小規模納稅人月銷售額不超過10萬元(不含稅)或季度超過30萬元免徵增值稅;如果有自開專票及稅局代開專票,需要繳納對應的增值稅。企業開票收入全是普票則免徵增值稅,同時也不會徵收附加稅費。如果30萬中含有專票則需要繳納對應專票的增值稅稅額,在下季度初申報稅費時一併申報附加稅費並繳納城建稅。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要看主管稅務機關是否核定對應稅目的印花稅。
沒有成本發票最大的問題繳納的所得稅可能較多及稅務風險較大。如果公司主要業務是銷售貨物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所得稅核定徵收;如果主要業務是提供現代服務那麼能夠批准核定徵收的概率較小。以本人所在地的一四線城市為例,專管員明確提示現代服務業不能核定徵收。如不能核定徵收,在不能提供成分費用發票的前提下根據實際利潤預交所得稅相對較多同時也存在虛開發票的嫌疑。
不管企業能不能申請核定徵收,都建議企業索取發票。這不僅是證明成本費用的主要依據,也是日後維權的主要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