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勢所趨,北湖市場馬家坪市場搬遷在即
編者按:近日,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關於推進市中心城區專項市場轉型升級的總體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了「為提升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改善人居環境,有序引導專項老市場轉型升級外遷」,將按照「成熟一個,搬遷一個」的原則,堅持公開、公平、公正,依法依規推動市場轉型升級,於6月啟動北湖市場、馬家坪市場搬遷工作,計劃在今年12月全面完成。目前,已經制定了市場搬遷工作相關方案和預案,情況摸底、市場承接準備等基礎性工作已經完成,搬遷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就緒。在此背景下,我市北湖市場、馬家坪市場搬遷工作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為此,本報記者多方走訪調查,為讀者講述北湖市場、馬家坪市場「不得不搬」的原因以及新市場的發展前景。
說起郴州最老的市場,郴州人都會想到北湖市場、馬家坪市場。它們是郴州較早、較大型的綜合批發市場,從小百貨、針織、服裝到五金、家電、鐘錶、布匹、床上用品、漁具、鋁塑製品等十幾類商品應有盡有,上萬個花色品種,隨市民挑選。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北湖市場、馬家坪市場為郴州商品流通市場的繁榮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成為郴州市城區極具規模的專項批發市場,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動了郴州經濟的騰飛發展。
隨著城市發展的不斷變化,老舊市場對城市發展的制約越來越凸顯,這兩個市場已經不再適合城中心的發展需要,並逐漸引發城市擁堵、消防安全等一系列問題,社會對老舊市場外遷的呼聲也越來越高。老舊市場外遷升級,迫在眉睫。而老舊市場外遷整合,減輕市城區壓力是每一座城市發展的必經之路。
安全隱患眾多 老舊市場「不得不搬」
記者走進北湖市場,一個個豆腐塊似的店鋪映入眼帘。店鋪一個挨著一個,來往的行人也一個挨著一個,行人在不足兩米的過道裡穿梭。放眼望去,密集的人群與各類商品交雜在一起,給人一種非常混亂甚至窒息的感覺。
市場外,臨街店鋪旁或路面上大多堆放著商品,三輪車、電動車等車輛隨意停放著,外來車輛進出市場需要格外小心翼翼。
宋先生於1990年搬進北湖市場內的網貿商城樓上的住宅樓居住,目前在北湖市場內的停車場工作,他的工作和生活都與北湖市場緊密相連。談起北湖市場等老舊市場的搬遷,宋先生表示理解。他說自己在北湖市場待了快20年,見證了它的繁榮,也親歷過它的危險。
「就我住的那棟商住樓,發生過兩次火災。當時裡面是個家具城,一把火燒得精光。我們當時感覺天空是灰濛濛的,呼吸都比較困難,老老小小擠在樓上,心慌得很!」宋先生說。
說起火災,原富民市場的商戶楊先生深有感觸。富民市場2017年7月16日那晚的大火讓他辛苦多年的積蓄,一夜之間化為烏有。
「當時店裡備了很多冬款衣服,損失在30萬元左右,特別痛心,那一晚徹夜未眠。」如今,楊先生轉租於北湖市場。當記者問到他是否擔心搬遷會對生意造成不良影響時,楊先生告訴記者,相比於賺一時的錢,安全、舒適的市場環境才是長久之計。「如果大家都集中搬到那一塊去的話,應該不會有很大的影響。就是怕有些人不配合,搬一部分、不搬一部分,這樣不集中的話,肯定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楊先生說。
由於北湖市場年代久遠、內部設施陳舊、先天布局不合理、管理不到位等原因,該場所動態性火災隱患反覆出現,新的隱患問題日易滋生。據市公安局消防支隊防火監督指導科科長江永峰介紹,儘管北湖市場進行過整改,安全方面有所改善,但由於老舊市場的先天不足,無法從根本上杜絕火災等重大安全隱患的發生。加之市場經營大量服裝、鞋襪等用品,內部火災載荷非常大,稍有不慎極易發生群死群傷火災事故,今年6月省消安委再次向市政府發出了《關於加快整改北湖市場和馬家坪市場火災隱患的督辦函》,要求務必高度重視,按照省委、省政府安全生產「八條斷然措施」要求,落實消防安全責任,迅速專題研究部署,明確整改責任人員、整改措施、整改時限,強力推動整改,堅決徹底消除火災隱患,嚴防重特大火災事故發生。
同時,由於北湖市場緊鄰火車站,道路較窄,行人、車輛眾多,三輪車、電動車等亂停亂放現象嚴重,因此這一路段的交通壓力也十分大。市交警支隊一大隊副隊長熊武告訴記者,2017年僅在北湖市場和馬家坪市場周邊發生的交通事故就有10多起。
除此之外,不少小攤小販集中在北湖市場周邊,給城市管理也帶來了極大挑戰。「特別是下班高峰期,商戶、攤販都集中在北湖市場周邊賣菜、賣水果等。一旦出現險情,短時間內很難疏散,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市城管局北湖大隊隊長陳雪生說。
市場區域面積狹小、基礎設施落後、配套功能不完善,佔道經營、違規停車等現象普遍存在,周邊老舊道路已無法滿足巨大的交通壓力,消防通道被佔用、堵塞情況十分嚴重。種種跡象都表明,北湖市場到了不得不搬的地步。
各方呼籲 北湖市場馬家坪市場搬遷提上日程
隨著時間的過去,老舊市場問題不斷出現,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紛紛提出建議和提案,規劃部門也進一步提出方案,進一步加快市城區老舊市場的搬遷。
老舊市場的搬遷並不能一蹴而就。其主體的多樣性、問題的複雜性等都決定了它是一項需仔細規劃、分段推進的工作。市人大代表黃少華在《關於儘快推動中心城區老舊市場外遷的建議》中提出加快老舊市場搬遷進程等相關內容的建議。他認為,市委、市政府要加大宣傳、正確引導,讓廣大群眾、商戶、產權戶等從思想上意識到,老舊市場的提質改造搬遷是大勢所趨,對大家的生產生活都有好處。
市政協委員羅永周也表示,他們深入到市城區周邊新建的市場進行調研,發現這些市場定位更加準確,能夠起到方便消費者採購的作用。同時,消防、停車場、物流等配套設施更加合適和完善。「我覺得還是要分批分次搬遷。政府也要好好引導,該支持的、該賠償的都要做好,制定相關的政策去推進搬遷。」羅永周說。
記者從市規劃部門了解到,在2010年我市編制中心城區市場布局專項規劃時,就提出了批發市場郊區化、郊區市場專業化的思路。當時的條件並不成熟,如今各方麵條件都趨於成熟了,北湖市場、馬家坪市場的搬遷工作也開始提上日程。
多項優惠政策 解決商戶後顧之憂
據了解,目前北湖市場有商戶門面2400多戶,馬家坪市場有1800多戶。現有的北湖商圈人流量非常大,處在交通樞紐位置。不少商戶擔心,搬往新市場後,會對他們的經營、生活產生不良影響。
老舊市場的淘汰,新市場的不斷發展,可培育市場主體做強、做活、做大,讓商戶有更好的發展。北湖市場、馬家坪市場的商戶往哪搬,黨委、政府又會提供哪些服務、哪些優惠政策?
據介紹,華泰城是承接北湖市場、馬家坪市場搬遷的主要項目,項目規劃總用地660多畝,總建面積150萬平方米,是集電子商務、貿易購物、物流倉儲、文化休閒、餐飲娛樂、辦公居住等於一體的商貿市場集群。項目將於2018年10月正式試營業。
江永峰告訴記者,華泰城是按現行國家消防技術標準規範設計建設的新市場,市場消防安全布局更加科學,安全疏散、消防設施器材配置更加完善,整體消防安全狀況是老舊市場無法比擬的。
市商務局副局長何廣恕介紹,新建市場根據功能定位,分別承接了不同的老舊市場,並對老舊市場經營戶提供相應的優惠服務。「可以採取稅後獎勵、稅費減免等政策。從金融、就醫、入學等方面提供一些便利的措施。同時,進一步加快完善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比如公交站臺的建設、公交線路的新增、以及環衛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等。」何廣恕說。
而對於商戶所憂慮的問題,相關部門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目前我們已經在對到華泰城的公交線網進行優化和調整。規劃設計部分線路,並對整體客流進行摸底調查。」市公汽公司總經理助理羅媛說。
為了吸引商戶儘快進行搬遷,新建市場方也提出了較大力度的優惠政策。「首先,在租金減免方面,根據租賃時間的長短,分別給予兩年、三年的租金減免,具體的方案以最後公布的文件為準。其次,我們的租金比原來的市場租金還要低很多,商戶進來的門檻也相對較低。同時,我們這裡的經營戶子女,可以就讀高壁小學。還有恆大物流已經進來了,我們還將引進國內外一流的商業物管公司,對整個市場提供優質的服務管理工作,我們各方面的配套設施已經完善,達到了承接條件。」湖南華泰嘉德投資置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之陽告訴記者。
北湖市場、馬家坪市場等老舊市場搬遷出去後,政府也會對原市場所在區域進行優化、調整,進一步完善該地區配套設施和生活環境。「在原老舊市場區域規劃社區用房、廣場綠地,特別是停車場這些設施。老舊市場搬遷後可以有效化解停車難等城市問題。通過北湖市場、馬家坪市場的轉型升級、提質改造,可以提升城市形象,把這個區域建設成為城市建設的精品。」市規劃局總工辦主任曹建雄說。
(郴州日報記者 曹琛 李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