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想重點研究下小銀行。
年前都說郵政卡放水,我就順手申請了小熊卡,不料是張普卡。
小激動,跟信用卡打了十幾年的交道,終於讓我碰到普卡了。
有個星巴克的段子,老羅好像講過。
星巴克只有中杯、大杯、超大杯,沒有小杯。
而現在的銀行,只有金卡、小白金、大白金,沒有普卡。
有些更激進的銀行,乾脆連金卡都不發,上來就是白金卡。
浦發業務員跑卡,開口特好聽:
無條件免年費的白金卡,你要不要來一張?
在這一兩年內,這種信用卡的浮誇風愈演愈烈,舉三個例子:
一、交行
交行是家很正經的銀行,就是太老派。
額度很摳門,白金卡又壓得緊。
客戶不高興了,你不給我白金卡,我去別家辦去!
終於交通妥協了,搞出了張優逸白,市場反響熱烈。
嘗到甜頭後,交行再接再厲,又推出了魔都白、kindle白。
二、農行
老農家的白金卡,一向是端著的。
除了悠然白,也就是PLMM。
而這一年來,新推出的卡種,大都是小白金。
電信白、燃夢白、樂絢白、詩經白。
三、民生
民生的標白,原本額度是5-10萬。
後來額度也水了,淪為1萬起步的街卡。
去年又推出了精英白,額度5萬起步,填補了原標白的額度空間。
那人人都有白金卡,如何區分真正的白金卡呢?
通常,偽白金或小白金會被叫做:
簡約白、精英白、優逸白。
下面來講講,各家銀行的白金卡(不含私行鑽石卡等級):
1、工行除了奮鬥白、星座白、深圳mini白等個別,其他都是大白金。
工行的白金卡,絕對值得擁有。
2、農行除了尊然白(分精粹、典藏)、航空白,其他都是小白金。
近年新卡以小白金為主,如電信白、燃夢白、詩經白等。
3、建行的白金卡很多,但權益都很普通。
唯有尊享白金卡(大山白),權益特別棒,屬於大白金。
4、中行的白金卡特不值錢,我見過100額度的白金卡。
但中行白金卡確實得備一張,薅延誤險的好工具。
另外圈內流行的,是世界之極配銀聯鑽石卡。
5、交行的白金卡權益不錯,就是額度不高,且風控很嚴。
去年開始推小白金,有優逸白、kindle白、魔都白3張。
交行小白金的好處,在於可以換裡程。
6、浦發都是白金卡,以簡約白和夢卡白為主。
浦發的大白金有AE白、御璽卡、沙宣藍。
AE超白屬於私行鑽石卡範疇。
7、招商是個好傢夥,堅持白金卡不放水。
8、廣發有基礎白、臻享白、增值白。
一般而言,增值白才算大白金,但性價比不高。
反倒是高鐵白、國壽白等低端白金卡,值得推薦。
9、平安也喜歡推白金卡,有好幾個等級。
年費跟額度、權益成正比,很乾脆利落。
一般2800年費的,才叫大白金。
目前也有幾款免年費的白金卡,如紅魔白、愛奇藝白。
10、興業也主推白金卡,剛性年費。
門檻不高,額度自然也不高。
權益一般,也就行悠白、行標白可以回血。
難度差別不大,肯出年費就好。
11、民生的標準白金卡,已成水貨。
高端的豪白、百夫長還行,就是剛性年費。
目前車車暫停加油金、百夫長停發香豪白,性價比確實不好。
民生目前的主力,應該就是精英白。
12、中信很奇葩,拼命邀請大白金。
問題是,他家的大白金,實屬雞肋。
一沒額度提升,二沒好權益。
13、光大的白金卡,是剛性年費,額度也有保障。
就是門檻特別低,同樣是3萬白金卡,跟交行麒麟白相差甚遠。
14、華夏在卡圈存在感很弱,白金卡也沒啥特點。
不用年費,額度也三五萬,乏善可陳。
銀行把白金卡當水貨,最虧的估計是銀聯。
銀聯可是把白金卡當高端信用卡的,
今年的1元CIP,那是真金白銀啊。
今天就扯到這,
最後說一句:
招商,我看你能挺多久,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