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正常的錄取規則來看,一本院校都是全國重點性的大學或者是實力比較強的省屬大學,所以每年都是高分學生報考的對象,生源質量非常的好,不會出現沒有學生報考的局面。
在2020年的高考招生工作當中,許多的一本高校卻出現意外。不僅在正常批次的錄取當中,沒有完成招生的任務。在進行多次的徵集志願後,依然沒有學生願意報考,直到招生工作結束,也沒有招滿人。
今年一有4所一本類的高校是比較慘,兩次徵集志願都沒有人報,最終連招生計劃都沒有完成,讓人感到可惜。具體的大學名字如下:
通過這份表格,大家應該能夠看到有4所大學是沒有投檔線。這些大學分別是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溫州肯恩大學、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東北財經大學(中外合辦)。這4所大學沒有學生報考,所以在文理科的投檔分數線才會顯示空白。
這是廣西第二次的徵集志願的投檔線,也就是說這批大學都是經過正式錄取,然後第一次徵集志願,第二次徵集志願,才有現在這樣的投檔線。一共經過三輪的志願填報,這4所大學卻依然沒有招滿人,確實讓很多網友感但意外。
通過這4所大學投放的專業以及學校背景來分析,筆者發現這4所學校都有很多共同的特點,這也是導致無人報考的重要原因。
一、學費十分昂貴
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北京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溫州肯恩大學每年的學費都在10萬元左右,如果把住宿費以及其它的費用進行累加,估計每年需要12萬。而中國內地普通公辦院校的學費為每年5000元左右,差距是非常的大。
因此,很多學生看到這樣的學費,都會衡量自己的家庭是否能夠承擔得起。特別是今年遇到疫情的特殊情況,許多家庭的收入都銳減,所以學生以及家長在考慮大學的時候,都會把中外合辦類大學以及中外合辦類的專業排除在外。
二、需要英語基礎,都要到國外進行學習
溫州肯恩大學以及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都要求學校的外語成績在110分以上,而且都是實行全英文的授課。這個硬體的條件,就把許多的學生都擋在門外。本身廣西的教育水平比較落後,在英語方面更是如此,所以這也是導致很多學生不願意報考的重要原因。
另外,受疫情的影響,大家對國外的大學都是有一定的畏懼心理。特別是要到國外進行學習,或者是交流,也變得更加謹慎。在這個特殊的時期,中外合辦類型的大學就沒有那麼吃香。
因此,今年在各個省份,中外合辦類型的大學都「遇冷」,沒有人報考或者沒有完成招生計劃,也是屬於正常的事情。畢竟許多學生和家長都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並不想盲目冒險,到國外進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