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網際網路浪潮的新時代,我們的步伐變得越來越快。
不管是生活的節奏,還是感情的節奏,似乎都和以前不大一樣,甚至有一些人發生了天差地別的變化。
再加上如今可以修飾感情狀態,包裝情感缺口的形容詞越來越多,很多人在遇到真正的情感問題的第一反應就是分手,當機立斷。
又有一小部分人,他們根本不會和另一半發生衝突或者是矛盾,甚至連最基本的親密接觸或者是正常相處都很難維持一個「正常水平」。
因為這一小部分人會在戀愛的過程中慢慢後退,給人一種捉摸不透,又忽遠忽近的感覺。
今天,海楠老師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情感之中的這些「逃避者」。
很多人說,和一個有迴避型依戀的人戀愛,像在玩一場緊張刺激的捉迷藏遊戲。
那麼,提到迴避型依戀,大家首先會想到什麼呢?
渣男?渣女?還是追到了就跑呢?
其實都不是,最初的依戀被分為三大類型:安全型依戀(secure attachment)、焦慮矛盾型(anxious preoccupied attachment)、迴避型(avoidant attachment)。
其中安全型依戀的人群佔據了60%,而焦慮矛盾型以及迴避型分別佔了20%。
那迴避型依戀者在親密關係之中,都有什麼具體表現呢?
迴避型依戀者們,通常對於戀愛之中的某些親密行為很抗拒,比如擁抱,親吻,牽手以及性接觸等等。
有小部分人群也會因為對方關心自己而感覺到不適感,想下意識的躲開,不給對方這樣做的機會。
因為他們大部分人對於私人空間的要求特別多,如果兩個人之間距離過近會讓他們有一種即將被控制,甚至是已經被控制的恐懼感和窒息感。
就算他們已經開始了親密關係,他們也會時刻保持防禦的狀態。
當自己單方面感受到對方的「過度侵犯」,或者是自己無法承受這段壓力的時候,他們可能會馬上結束這一段關係,用最快的時間撤離。
迴避型依戀者們會經常說「我對談戀愛根本不感興趣」、「我覺得談戀愛太麻煩了」、「我對異性根本就沒有任何興趣」等等之類的話。
這是因為他們會經常性的壓抑著自己對於親密關係的需求,又或者他們看起來可能特別獨立,可以自己一個人做任何事情。
在給別人留下這樣的印象之後,想要進入一段親密關係會更加不易。
而且就算他們在戀愛的過程之中遇到了極其極端的突發事件,他們也會盡力擺出一副漠不關心,事不關己的一顆「看客心」。
比如:在面對自己的另一半提出分手的時候,他們可能也會特別無所謂的隨口一句「隨便你,你想分就分嘍」。
迴避型依戀者們,還有一種非常奇怪的表現是:仿佛時刻都在尋找親密的關係,但是卻一直是單身的狀態,總是撩了就跑。
他們在一段感情開始的初期,會拿出特別高的熱情和投入感。
但是這段感情一旦有了一些進展,或者達到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他們內心想退縮的想法就會馬上出現。
他們會嘗試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來逃避,或者是延緩這段關係的正常發展,又或者是找一個藉口果斷分手。
那迴避型依戀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大部分的迴避型依戀,在童年時候可能會經常受到自己父母的忽略,忽視。
久而久之,他們出於對自己的一種保護和偽裝,他們會選擇大部分人都不會選擇的,又無可奈何的選擇:
乾脆迴避一切親密的接觸和所有對於依戀的需求,並且盡全力說服自己「我沒有感覺,我並不需要」。
而迴避型依戀的人群,非常容易遇到焦慮矛盾型依戀的人群。
這兩種人,一種對於親密關係有著非常大的恐懼,兩個人之間一定要有適當性的距離。
另一個又對被拋棄有非常大的恐懼心理,想拼命的去拉近兩個人之間的距離。
當兩個人都在強迫性的重複自己的戀愛方式的時候,就會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戀愛狀態。
而這兩個人真實的情感需求都被表面的追逐,疏遠,拒絕和焦慮所掩埋。
他們之間並不會意識到對方身上的痛苦,所以會導致在溝通的層面出現很大的問題和障礙,通常會因為一件小事而造成更大的爭執。
那問題來了,我們如何和一個具有迴避型依戀人格的戀人相處呢?
如果說我們目前階段正在交往的人,或者是我們正在喜歡的人偏向於迴避型依戀,那我們可以在和他們相處的時候,多多注意一下下面的這幾點。
如果我們的伴侶,對於自己是一種若即若離的狀態,他不和我們過度親近,會很排斥我們的接近,但同時又從不會和我們提出分手。
那麼,我們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不要強迫對方去接受。
我們的強迫,怒火,打壓,質問等等,都只會讓對方長期處在壓力之下,變得更加恐懼,同時更加逃避以及退縮。
我們需要給予自己和對方充足的耐心,也要相信你是可以帶領他回歸正常狀態的。
我們在和對方在一起的過程中,可以幫助對方更加深刻的了解自己,並且認可自己。
要慢慢讓對方意識到,哪些針對性的行為和情況會引起他們的迴避。
又是哪些舉動會讓他們認為無法接受,想要逃避。
與此同時,你們雙方也可以一起去尋找他處理感情的規律等等。
如果我們在和對方相處的過程中總是會產生不適感,經常在這一份不適感中結束感情,而這種情況有反覆發生的時候,那可能是我們經常在和對方進行心理上的博弈。兩個人一直都在進行「套路」和「反套路」的過程當中,無法建立正確的有效溝通。總之,如果想要去打破這一種模式,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勇於表達自己的感受以及需求。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當下正在進行時,而不是頻繁反覆的用曾經的經驗去對付對方。意心情感特開通免費微問答功能,因為很多來訪者的問題比較簡單或者簡短,無需進行付費諮詢。
所以,我們可以點擊下方寫留言,留下你們的問題。會有專業導師進行回答,並開通專門文章來詳細解答大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