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照片,太原,2014年5月22日
5月21日,在山西省兒童醫院病房裡,王志華在給女兒餵食,還沒等父親嚼碎,王可然就張大了嘴,如同一隻待哺的幼鳥。
山西左權縣澤城村的村民王志華被人們稱為「餵食爸爸」。他3歲的女兒王可然患了一種罕見的疾病——「賁門失馳緩症」。自2012年起,王可然開始出現嘔吐,之後愈發嚴重,因為營養不良,牙齒也逐漸脫落,無法咀嚼進食。為了讓女兒能吃點東西,王志華就將食物嚼爛後再嘴對嘴餵給她。由於王可然不停地嘔吐,這樣的餵食動作每天要重複無數次。500多天來,天天如此。王志華說,只要女兒能多吃一口,他再苦再累也心甘。王志華的父母均患病在身,全家僅依靠他在附近打零工度日。2012年王志華的妻子不辭而別,更是讓這個家庭雪上加霜。因為無錢治療,王可然的病情惡化,胃部嚴重萎縮,體重僅7公斤。若不及時手術,就有生命危險。但巨額的醫治費用對於這個來自太行山區的貧困家庭來說,是個難以承受的負擔。王志華說,照顧女兒是他一生的責任,哪怕只有一線希望,他也不會放棄。目前,王可然正在山西省兒童醫院接受救治,社會各界已經向這位可敬的「餵食爸爸」伸出了援助之手,為小可然捐款6萬餘元。
新華社記者 燕雁攝
新華社太原5月24日新媒體專電 題:「哪怕只有一線希望,我也絕不會放棄」——「餵食爸爸」不離不棄照顧患病女兒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王學濤 劉翔霄
在動物世界裡,鳥兒通常會用嘴銜來食物,餵到嗷嗷待哺的幼鳥口中。然而在太原,有這樣一位父親,他每天要用嘴餵食3歲的女兒多達幾十次,並且已經堅持了500多天。
「照顧女兒是我一生的責任。哪怕只有一線希望,我也絕不會放棄。」這位名叫王志華的父親說。
每天不知要嘴對嘴餵食多少次
24日,記者在山西省兒童醫院見到了王志華。面容憔悴的他正在為女兒梳理頭髮,3歲的女兒王可然在父親懷中天真爛漫,全然不知生活的苦難。
王志華家住山西左權縣澤城村。他告訴記者,2012年女兒患病後,開始吃什麼吐什麼,病情發展到後來,女兒牙齒開始脫落,無法咀嚼進食,導致嚴重營養不良。王志華的父母親因病需要常年吃藥,一貧如洗的家從此雪上加霜,妻子也不辭而別。
自此,27歲的王志華就挑起了家庭重擔,全家人靠他在村附近鐵路上打工一年2萬元過活。為了讓女兒多吃點東西,只要有時間他就將食物嚼爛,嘴對嘴餵女兒吃飯。由於小可然進食後就嘔吐,每天這樣的餵食動作要重複無數次。
這對王志華來說根本不算什麼,讓這位七尺男兒落淚的,是女兒遭受的痛苦和不知怎樣才能治好孩子的病。「由於餵食的原因孩子跟我特別親,我買餅乾餵她吃,可不到5分鐘就吐出來了。」王志華心疼地說,「女兒進食後脖子憋得老粗,不停拍胸脯,有時候吐不出來臉都紫了。」
他也曾兩次帶女兒到省城看病。但面對一個星期三四萬元的住院治療費用,王志華跟母親拿著從親朋鄰裡那借來的一萬元,流著淚回了家。「我結婚蓋房還欠別人四五萬元,所以沒人再借給我們錢了。」王志華說。
雖然罕見,但有治療的希望
近日,在好心人的幫助下,王志華和女兒第三次走進了山西省兒童醫院。心胸外科副主任醫師陳瑞說,他們初步考慮孩子身患「賁門失弛緩症」,雖然發病率不高,但卻有治療的希望,「食道和胃交界處有個賁門,但她的賁門四周肌肉肥厚,食物堵在食道裡進不了胃,導致現在重度營養不良。先給孩子補充營養,然後再考慮手術。」
現在小可然的嘴裡、鼻子裡,都插著管子,其中鼻子裡的管子直通胃,用來輸營養液,而嘴裡的管子插到食道裡用來抽痰。她時不時就偎依在爸爸懷裡,摟住爸爸的脖子親親。
雖然現在直接用管子輸送營養液,但小可然特別希望「過嘴」,品嘗下味道。奶粉衝好後,她用小手緊抓住碗和勺子就開始「狼吞虎咽」,最後端起碗揚起脖子喝個精光。小嘴吧嗒吧嗒,親親好心人送的熊寶寶,又伴隨「大黃鴨」的音樂做跳舞狀,而她卻不知道,剛才自己喝下去的奶粉都順著嘴裡的管子流了出來。
「吃不下東西,現在只有7公斤。」60歲的奶奶趙彩魚一轉臉,眼淚流了出來。小可然察覺到奶奶的情緒,懂事地拉了拉趙彩魚的衣袖,艱難地說出「奶奶不哭」。
趙彩魚說,由於平躺下來食物就往外溢,為了讓孫女睡個好覺,自己就靠在床頭,讓孫女坐在自己腿上睡覺。「我一動她就醒了,為了讓她多睡會兒,我每晚睡眠不足3小時。」常年患心臟病的她,只能白天忙裡偷閒睡一會兒。
幫幫孩子,幫幫偉大的父親
小可然的遭遇經新華社報導後,被紛紛轉載。其中一張王志華像哺餵幼鳥般嘴對嘴餵食的照片感動了無數網友,包括媒體人在內的各界人士不僅通過網絡為父女加油,而且紛紛慷慨解囊,以實際行動援助「餵食爸爸」。
網友「輕狂志」說:父愛不但如山般宏偉高大,還可如細水一般綿延長流。「餵食爸爸」帶給你我溫暖與感動,轉起!幫幫他們!網友「川子的春天」說:請告訴大家幫助的渠道,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
在小可然的老家,村委會幫忙給她上了戶口,並辦理了新農合。而更多的捐款則來自省內外素不相識的好心人,有企業家、大學生、80多歲的老人、一對對夫婦以及懷孕的準媽媽們等。
近日,一位名叫李遙的好心人專程從陝西趕到太原看望小可然,並和朋友們共同捐出1.5萬元錢。這位「90後」爸爸告訴記者,他的孩子和小可然年齡相當,他希望儘自己的微薄之力幫助小朋友度過難關。「看到新聞後我就哭了,這種感情只有做了父親後才能體會到。父愛往往被忽略,但其實很偉大。」
連日來,王志華的電話一直沒斷過,有直接要銀行帳號捐款的,有來看望孩子的,也有提出免費給孩子治病的醫院。目前,來自各方的捐款已超過10萬元。王志華說,是好心人的捐助讓他們一家燃起生活的希望,他希望女兒快點好起來,健康長大後能夠回報社會和這麼多好心人。
雖然不知道後續治療還需要多少錢,但王志華以一名退伍軍人的名義寫下保證書,並按了手印。他說,女兒康復後的所有剩餘愛心款,將捐給需要幫助的人或慈善機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