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魯棒H ∞ 控制器的磁懸浮系統控制設計

2020-12-20 電子產品世界

  李亞琦,秦 斌,王 欣 (湖南工業大學 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8)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909/405212.htm

  摘 要:研究了磁懸浮小球系統的控制問題,為了解決傳統PID控制方法在磁懸浮小球控制過程中調節效果不理想,魯棒性較差,易受外界擾動而失去穩定的問題,採用了一種基於魯棒控制的方法來進行系統的控制,魯棒控制算法能解決磁懸浮系統在外界幹擾的情況下使系統保持預期的性能要求。將傳統PID控制與現代H 魯棒控制進行仿真比較,通過仿真結果表明利用魯棒H ∞ 控制系統能夠提高磁懸浮系統的響應速度,降低系統超調量,較少外界幹擾對系統的影響,更好地改善了磁懸浮系統的動態性能

  關鍵詞:魯棒H 控制器設計;磁懸浮小球PID動態性能

  *文章部分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673166)和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2017JJ4022和2018JJ4070)資助。

  0 引言

  磁懸浮技術是一種先進的技術,現如今磁懸浮技術在迅猛的發展。近幾年來,磁懸浮列車在我國交通運輸中佔據了重要地位,很多種磁懸浮列車模型被提出[1] 。與其他技術相比,磁懸浮技術量具有損耗低,成本低的特點,發展這項技術符合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2] 。磁懸浮系統是一種典型的非線性,開環不穩定的系統。磁懸浮控制算法的研究已經引起了技術界的關注。為了更好地研究磁懸浮系統,通過實驗室磁懸浮小球裝置來進行研究。對於磁懸浮小球控制算法,傳統的有PID控制[3] 、串級控制 [5] ,這些控制算法不能很好地滿足系統的動態性能的需求。而現代控制算法中,魯棒控制算法 [4] 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很好地滿足系統的需求。

  1 磁懸浮小球的工作原理及數學模型的建立

  1.1 磁懸浮小球的工作原理

  磁懸浮系統的組成主要包括五大部分:電磁鐵、位置傳感器、功率放大器、控制器以及被懸浮對象。系統組成部分如圖1所示:

  磁懸浮系統主要是利用的電磁鐵來實現被懸浮對象在平衡位置的懸浮,位移傳感器主要是獲得鋼球的位置信號,該信號作為控制器的輸入信號經過控制算法計算出相應的輸出控制信號,控制器輸出的控制信號經過功率放大器轉變成控制電流,從而使鋼球在電磁場中獲得磁力來保證小球處於平衡狀態。

  1.2 磁懸浮系統的數學模型

  磁懸浮系統 [9] 中的電磁力主要是通過電磁鐵採用電流勵磁方式,再配合磁懸浮小球的導磁特性,在空間構成磁力線迴路而產生的。

  磁懸浮系統的電磁鐵磁路如圖2所示。

  分析磁路,列出物理表達式:

  其中

  根據安培環路定理可得:

  其中,N為線圈匝數; I 為線圈電流;X為氣隙間距;l fe 為鐵芯迴路的平均長度:S(A)為鐵芯的截面積

  根據式子(1)~(3)可以得到

  根據磁場能量求出電磁力:

  將非線性系統線性化,可以得到被懸浮對象的狀態空間數學模型:

  2 磁懸浮系統的魯棒H ∞ 控制器的設計

  2.1 設計原理

  魯棒控制算法 [7-8,15] 是一種現代控制算法,是利用這種算法設計的控制器能夠使系統在外界幹擾的情況下還能保持穩定性。在20世紀80年代初,Zames最先用語言描述了其的基本概念 [5] ,自此 H 控制器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下文主要利用魯棒 H 控制方法來進行磁懸浮系統控制器的設計。

  本文進行 H 控制器設計的時候,主要通過選擇合理的加權函數來進行,選擇的加權函數需要滿足系統的動態性能指標以及穩態性能指標。 H 加權靈敏度的選擇問題可用圖3表示:

  其中,r為參考輸入;e為誤差,u為控制輸入, y為輸出,y= [yyyc ]T,其中 W 1、W2、W3 是3個要設計的加權靈敏度函數。

  定義3個傳遞函數:

  其中, L=GF,F為魯棒控制器;G為磁懸浮系統的開環傳遞函數;S為靈敏度。靈敏度越小意味著磁懸浮系統的誤差e越小;令T=I-S,定義為補靈敏度,T的大小直接影響著系統的穩定性。在進行控制器設計的時候,主要是權衡T與S。

  2.2具體的設計步驟

  在進行磁懸浮控制系統設計時,設計的核心是保證系統在增加控制器之後不僅能滿足系統的穩態性能,還能使函數P的無窮範數最小。

  根據加權靈敏度函數的框圖(圖3),得到 H ∞ 加權混合靈敏度 [11] 問題的標準框架為:

  其中u=Fe。

  系統的增廣對象模型為

  令:

  進行加權函數選擇時,需要滿足以下要求:

  1)W 1 函數的選擇要求

  也就是 W 1 要有低通濾波特性,根據磁懸浮實際的系統分析,系統幹擾一般發生在低頻段,為了更好地保證系統魯棒性,要使S的增益加大,同時還要保證 W 1 的截止頻率 ω 1 小於 W 3 的截止頻率 ω 3

  2)W 2 函數的選擇

  在進行 W 2 函數選擇的時候,主要是根據控制信號(加)的大小來進行選擇的。

  3)W 3 函數的選擇

  W3應該具有高通特性,也就是上升的速率要比較大,以此來實現系統的高頻抗幹擾的特性。

  在進行加權函數設計的時候,一般滿足以下的形式:

  根據上述要求,選擇加權函數為:

  根據上述推導,通過MATLAB命令得到系統魯棒控制器的傳遞函數為:

  魯棒控制器的脈衝傳遞函數為:(其中採樣時間T為0.0013s)

  3 系統仿真

  3.1 系統參數確定時的仿真

  通過MATLAB/Simulink仿真模塊對系統進行模型的建立與仿真。為了驗證魯棒控制器的優越性,將其與傳統的PID控制 [12-13] 進行對比,建立的模型如圖4所示:

  注釋:在進行PID參數選擇的時候,採用臨界比例度算法,首先令K i = 0,K d = 0,令K P =1,不斷調節K p,當Ku(kp ) = −0.586的時候,系統出現臨界等幅震蕩,臨界震蕩的周期 T = 0.1s 。再經過微調得出PID控制器的3個參數。

  仿真結果如圖5所示:

  通過上PID以及魯棒控制器仿真結果的分析與計算,得到如表1所示的指標。

  從表1可知:與傳統的控制器相比,應用魯棒控制器調節時間指標與超調量指標都優於PID控制器。

  為了更好地驗證魯棒控制系統的穩定性,改變系統參數磁懸浮小球的質量來進行系統的仿真與分析:

  將磁懸浮小球的質量由46g換為40g,則系統的狀態方程變為:

  不改變PID參數以及魯棒控制器參數,得到仿真波形如圖6所示。

  分析仿真圖形,得到PID與魯棒控制器的動態如表2所示。

  從表2分析:當參數發生變化的時候,魯棒控制器的動態性能優於PID控制器的動態性能。

  3.3系統外加幹擾時

  給系統在3s的時候外加一個階躍幹擾信號,PID控制器與魯棒控制器的仿真波形如圖7所示。

  根據圖7分析,當外加幹擾的時候,魯棒控制器相對於PID控制器來講,能使系統在很短時間內恢復穩定。

  4 結論

  磁懸浮系統是一種強非線性,建模困難的一種系統,並且系統的運行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幹擾。本文主要就這些問題進行了分析,對磁懸浮系統進行建模,並且設計了一種 H ∞ 魯棒控制系統。實驗分析表明,當系統參數改變時,魯棒控制器比PID控制器動態性能更好;當系統受到外界幹擾時,魯棒控制器系統也能夠迅速地回到穩定值。

  參考文獻

  [1] MEINS J, MILLER L, Mayer W. The high speed Maglevtransportation system TRANSRAPID[J].IEEE Transactions onMagnetics,1988,24(2):808 811 − .

  [2] 王義進,席文明.磁懸浮球控制系統的設計研究[J].計算機測量與控制,2007,15(5):608 634 − .

  [3] 劉恆坤,郝阿明,常文森.磁懸浮系統的非線性PID控制[J].控制工程,2007,14(6): 653 656 − .

  [4] 趙正黎,於惠鈞,張發明,等.基於模糊 PID 控制的直流電機調速系統[J]. 湖南工業大學學報,2015,29(2):38 43 − .

  [5] 嶽婷婷,石紅瑞,曹南.基於 H = 最優靈敏度的串級控制研究與應用[J].石油化工自動化.

  [6] ZAMES G.Feedback and Optimal Sensitivity:Modelreference transformations, multiplicative semi-norms, andapproximate Inverse[J].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Control,1981,36(1):301 320 − .

  [7] STEPHEN C,Paschall II.design,fabrication,and controlof a single actuator magnetic levitation system[D]. Texas A andM University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2002.

  [8] 曹廣忠,潘劍飛,黃蘇丹,等.磁懸浮系統控制算法及實現[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9] 劉克平,吳建軍. H = 魯棒模糊控制在磁懸浮球系統中的應用[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4):366 370 − .

  [10] 黎恆,肖伸平.磁懸浮系統的滑膜變結構魯棒控制器設計[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2014, 28(1):58 61 − .

  [11] 程武山.智能控制理論方法與應用[M].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12] 劉金琨.先進PID控制MATLAB仿真[M].北京: 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

  [13] 張靜,馬俊麗,嶽靜,等.MATLAB在控制系統中的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

  [14] Yan L.Suggestion for selection of maglev option forBeijing-Shanghai high-speed line[J].IEEE Transactions on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2004,14(2):936 939 − .

  [15] 張士勇.磁懸浮技術的應用與發展[J].工業儀表與自動化裝置,2003(3):63 65 − .

  作者簡介:

  李亞琦(1993—),女,碩士,研究方向:人工智慧。

  秦斌(1963—),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智能控制,過程控制。

  王欣(1971—),女,博士,教授,複雜工業過程建模與優化控制。

  本文來源於科技期刊《電子產品世界》2019年第10期第37頁,歡迎您寫論文時引用,並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基於矢量控制的高性能異步電機速度控制器的設計
    可靠性和實時性是對控制系統的基本要求,最初的電機控制都是採用分立元件的模擬電路。隨著電子技術的進步,以脈寬調製(PWM)為基礎的變頻調速技術已廣泛應用於電機控制中。在數位化趨勢廣泛流行的今天,集成電路甚至電機控制專用集成電路已大量應用在電機控制中。特別是最近幾年興起一種全新的設計思想,即基於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的硬體實現技術。
  • 13個基於PID控制器的設計實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0117.htm  PID控制的原理及常用口訣總結  基於AT89S51單片機的PID溫度控制系統設計  本文對系統進行硬體和軟體的設計,在建立溫度控制系統數學模型的基礎之上,通過對PID控制的分析設計了系統控制器
  • 基於FPGA的磁浮軸承控制系統研究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3435.htm1 磁軸承控制系統 磁軸承控制系統的研究一直是磁軸承技術研究的熱點和難點,磁軸承控制系統一般包括無接觸的位移傳感器、功率放大器、控制器和電磁激勵器(即電磁線圈和轉軸)四部分。
  • 基於PID算法的速熱式飲水機控制器設計
    針對目前市場上的速熱式飲水機存在的溫度控制問題和幹燒現象,設計基於STC1 5F204單片機的溫控系統,以水箱水溫、出水水溫、電源電壓和水流量為反饋量的PID控制,結合外圍控制電路,實現對飲用水的快速加熱和水溫的控制。重點介紹了控制器硬體電路的設計和工作原理以及程序的結構和實現。
  • 基於DSP的NNC-PID控制器電液位置控制系統實現
    因此,對電液系統的控制一直是一個複雜控制系統問題。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0814.htm  常規PID控制器具有結構簡單、參數意義明確、控制的動態和靜態特性優良等特點。
  • 基於Fuzzy-PID的陀螺儀溫度控制系統設計
    所以溫度控制系統的設計應保證加熱和保持充入陀螺部件的液體的常值工作溫度為70±0.2℃,因為在這個溫度上陀螺球體具有中性浮力。  ---傳統控制方法(包括經典控制和現代控制)在處理具有非線形或不精確特性的被控對象時十分困難。而溫度系統為大滯後系統,較大的純滯後可引起系統不穩定。大量的應用實踐表明,採用傳統的PID控制穩態響應特性較好,但難以得到滿意的動態響應特性。
  • 基於SAIA PCD控制器的二次網供熱控制系統
    2 二控制系統總體設計 供熱系統[1]由熱源、管網、熱力站、熱用戶組成,如圖1所示,一次管網與二次管網是兩個獨立的循環網絡,一次網的進水由熱源提供,在換熱器內進行能量交換,電動三通閥設在板式換熱器一次側進水管上,通過調節電動三通閥開度來調節換熱器的進水量,從而調節二次網供水溫度。
  • 基於JTAG邊界掃描方式的重構控制器的設計
    重構控制器硬體系統組成  本文介紹一種基於「ARM處理器+FPGA」架構的重構控制器,重構控制器中的FPGA能夠根據ARM處理器傳送來的命令,對目標可編程器件JTAG接口進行控制,並模擬JTAG接口中TAP狀態機產生激勵信號(TMS、TDI、TCK序列),向目標可編程器件的JTAG接口提供所需的激勵,使目標可編程器件內的TAP狀態機進行狀態轉換
  • 基於微控制器的web伺服器設計
    基於WEB方式和SNMP方式是目前兩種流行的網絡管理方式。本文介紹了基於RABBIT 2000微控制器,不帶作業系統的嵌入式WEB伺服器的設計,並且介紹了基於ARM7TDMI處理器,及其接口電路的硬體電路與軟體的設計,本系統成本低廉,用戶通過WEB瀏覽器就可以管理設備。
  • ABS控制器開發裝置系統與設計
    摘要: 本文詳細闡述了一種基於單片機的ABS控制器開發裝置的設計。其中,控制器(即電控單元,ECU)是整個ABS的控制核心,也是ABS開發過程中的主要關鍵。傳統的ABS開發過程需要大量的整車道路試驗來驗證ABS的控制軟體功能,受人力和物力的限制,使得ABS的開發周期相當長。
  • 基於多傳感器的智能溫控風扇調速控制器設計
    編者按:  摘要:文中設計了一個基於多傳感器的自動識別溫控調速風扇控制器,解決風扇因晝夜不同、溫度不同時的自動控制問題。文中從系統總體設計、溫控調速的硬體設計、智能溫控的軟體設計等方面闡述了基於多傳感器的單片機智能控制風扇系統。
  • 基於雙模糊控制的溫度控制系統研究
    但在一般的模糊控制中,沒有考慮常規模糊控制器不同時具備在偏差大時快速跟蹤,在偏差小時精確定位的問題,而且這兩個要求是相互矛盾的,並發生在不同的時域。另外,也沒有考慮常規模糊控制穩態精度不高且穩定性難以保證的問題。基於以上分析,本文在分析常規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算法的基礎上,設計了帶有自調整因子的雙模糊控制器。
  • 基於參數自整定模糊控制技術實現電機軟啟動控制系統的設計
    基於參數自整定模糊控制技術實現電機軟啟動控制系統的設計 蘇亮,廖力清,凌玉 發表於 2020-12-17 10:29:17 1 引言 三相異步電機應用廣泛
  • 基於單輪車輛懸架的Fuzzy-PID控制器設計和仿真
    了基於單輪車輛主動空氣懸架的Fuzzy-PID控制器,並對Fuzzy-PID控制的單輪車輛主動空氣懸架進行Matlab建模和仿真試驗。關鍵詞:車輛工程;汽車行駛平版性;模糊控制;Fuzzy-PID控制器;主動懸架 隨著高速公路的日益發展,人們對汽車高速行駛時平順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越來越高。良好的車輛懸架系統可以有效地降低由於路面不規則激勵造成過大車體加速度,使車輛具有良好的行駛平順性和安全性。自主動懸架的概念提出以來,人們已經探求用各種控制理論算法設計主動懸架控制器。
  • 基於STM32微控制器處理先進電機控制方法
    本文將探討基於ARM的標準微控制器如何在一個被DSP和FPGA長期壟斷的市場上打破複雜的控制模式,我們將以意法半導體的基於Cortex-M3 內核的STM32系列微控制器為例論述這個過程。 首先,我們回顧一下電機控制的基本原理。在電機控制系統內,為什麼處理器非常重要?我們為什麼需要非常好的計算性能?
  • 基於單片機的模糊控制系統
    採用傳統控制理論,不管是用經典控制理論還是用現代控制理論來設計一個控制系 統,都需要事先知道被控對象的精確數學模型。然而,在許多情況下被控對象(或生產過程)的精確數學模型很難建立;像建材工業生產中的水泥窯、玻璃窯,化學 生產中的化學反應過程,食品生產中的發酵過程,還有眾多爐類的熱處理過程。
  • 實時T-S型模糊控制器設計及其在CAN總線控制系統中的應用
    摘 要: 本文提出了一種實時模糊控制算法,並應用到基於CAN總線的運動控制系統中,且給出了系統的整體結構和現場控制單元的設計方案。實驗結果表明,該控制系統具有實時性強、響應速度快、精度高的特點,在現場控制中有效可行。
  • 交流電機控制系統的控制算法綜述
    目前,模糊控制在交流控制領域的應用研究取得一些成果,但仍存在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如基於模糊控制的交流控制系統的穩定性分析,如何保證系統的穩定性;模糊控制規則難以確定,對不同的電機和運行環境,模糊規則需要分別設計;缺乏系統而有規律的模糊規則設計方法等。
  • 基於LIN總線的車用無刷直流電機控制器設計
    作者設計基於LIN總線的無刷直流電機控制器,該控制器以文獻中介紹的MC68HC908MR16單片機、PC33896前置驅動器、MC33399LIN收發器為核心構成2 基於LIN總線的無刷直流電機控制系統?
  • 基於JTAG的調試器、接口及控制器等經典設計匯總
    本文介紹基於JTAG的調試器及接口設計,供大家參考。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7832.htm  基於Flash和JTAG接口的FPGA多配置系統  本文選用大容量NOR Flash存儲器來存儲配置碼流,並利用JTAG接口完成配置碼流下載的FPGA多配置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