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世上的事總也說不準,比如一向牢固的婚姻出現了危機,一直恩愛有加的夫妻,某一天一方突然提出要離婚。
丈夫因別人懷了自己娃提離婚,妻子拿出一張紙讓他崩潰
有對夫妻因為一直沒能要上孩子,就決定丁克一生。夫妻兩人日子過得平穩安妥,做丈夫的卻總覺得少了點激情。後來丈夫在四十來歲的時候出軌,本想著只是作為調劑,誰想到女孩鬧到家裡來,說是懷了他的孩子。聽到自己有孩子,他心動了。
權宜之下,他跟妻子提出離婚,聲稱自己因為妻子不能生育承受了很多外界壓力和白眼,如今已經受夠了。最後他說「我想當爸,你不能滿足我這個心願,那我只能選她,為了孩子我也得名正言順地娶她」。妻子什麼也沒說,籤好離婚協議後,額外給他一張紙。看到那張紙,他崩潰了。
為什麼呢?因為那張紙是他的不育證明,根據上面的時間顯示,正是多年前兩人四處求醫做檢查的那段時間。
一張紙,讓丈夫明白了妻子的善意隱瞞和對自己的愛,同時也明白了情人的背叛。說什麼有了自己的孩子,其實是「喜當爹」啊。男子找到妻子,跪求複合。鏡子碎了粘好尚且有裂痕,何況是容不下一絲雜質的感情?
故事說到這裡,讓人唏噓的同時又引人深思。
現實中這樣的事情並非特例。即便沒有丈夫出軌這樣的狗血劇情,不少夫妻離婚也源於不能生孩子,而且多是妻子不能生。那些丈夫不能生育的,偏偏不少女人是可以接受的。
那麼就有這麼個問題:
為什么女人能接受丈夫不育,丈夫卻很難接受妻子不孕?
①傳宗接代的本能
男女雙方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差距,主要是因為男方有傳宗接代的本能。如今是父系氏族社會,家裡的男性是「一家之主」。
孩子繼承父親的姓氏,娶妻生子後,下一代依然繼承父姓,這就使得父系的姓氏一代一代傳下來,謂之「傳宗接代」。如果男性無法擁有孩子,相當於這一支家族斷了根,是男性很難接受的。即便他自己不在乎,父母也會給他施加壓力,讓他離妻再娶。
我身邊就有真實例子。男方是獨生子,家庭條件優越,女友不被家裡人認可,因此懷了孕也被迫打掉。
後來男孩一再努力,終於可以將女孩娶回家。但婚後幾年夫妻無論怎樣也要不上孩子,一檢查,是女方打tai後留下的後遺症。她已經不能生育了。
這可怎麼辦,男方是獨子,家產又豐厚,沒有孩子是萬萬不行的。在父母的施壓下,女方選擇離婚,男方另娶。這下男方父母滿意了,因為老張家終於不至於「絕後」了。
②男權思想的影響
因為目前社會是以男性為大,因此處處都以男性為先。「生不出孩子」在男人看來是很沒面子的事情。如果是因為自己不能生,倒也罷了,可若是因為妻子不能生,很多男人心有不甘,因為自己明明有這個能力。這樣的家庭,如果男性不是對妻子有強烈的愛,恐怕早早就找人另生了。
不要孩子的夫妻,到了四十來歲,婚姻要經歷一個坎兒
不要孩子的夫妻分為被動不能生,和主動不要兩種。文章開頭的事例其實給主動不要孩子的丁克族提了醒。夫妻倆如果主動丁克,到了40來歲,女人的生育能力直線下降,偏偏男人的繁殖欲望愈演愈烈。多數丁克族婚姻要經歷這麼一個坎兒:丈夫反悔想生娃了,妻子的身體卻懷不上。
於是不少夫妻因此做試管嬰兒,跑各家醫院,有的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得娃,夫妻倆皆大歡喜,婚姻繼續延續下去。更多時候兩人即便盡力也不能如願得子,丈夫就會見異思遷,另娶年輕女子結婚生子,留得前妻孤身一人。
因此,夫妻不管出於什麼原因決定不要孩子,都要考慮到有生育能力的一方變卦的可能,提前做好風險防禦。當然因為生育年齡受限較多的是女性,這其中更要仔細考慮的也是她們。
【話題討論:你會和沒有生育能力的人結婚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