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媒體報導,儘管英國的退休福利優厚,大多數拿著退休金的老年人有養老的能力,但是最近一項調查顯示,英國的老年人中繼續工作的大有人在,70歲以上仍然工作的人數將近50萬,也就是說,現在大約每12名70歲以上老人中就有一人仍在工作,十年前70歲以上老人工作比例僅為1/22。數量如此龐大的老人留在職場,有著多種深層次原因。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英國私營就業網站「少休息」調查發現,將近50萬名70歲以上老人仍在堅持工作,比10年前增加了28.5萬。根據調查,堅持工作的老人視工作性質和個人情況選擇全職或是兼職工作,也就是每周工作一到三天,僱主有權決定是否僱傭老年職員。
「少休息」就業網站是一個為50歲以上人群提供擔任志願者和付費工作的平臺,其創建者斯圖爾特·劉易斯說:「先前調查顯示,50歲以上人群是推動英國就業增長的一個動力,而我們在深度調查中發現,70歲以上老人留在職場的人數迅速增多,他們也為經濟發展作出了顯著貢獻。」
英國擁有優厚的退休福利,但是有關部門的調查也發現,部分退休老人的經濟條件仍然堪憂。英國獨立老齡人協會主席凱薩琳·西摩爾指出,65歲以上老人中堅持工作的,6人中大概有一人需要這份收入來維持生活,其中女性堅持工作的人數是十年前的131%。她說:「60歲至70歲的老人繼續工作,一個重要原因是經濟上的壓力,有些老人能領到的退休金數量太少,而他們需要錢來購買食品、交房租和取暖費等。」經濟學家斯蒂文·克拉克抱怨說:「英國政府對退休金的關注和改革沒有做到位,也沒有認真參考其他國家的政策,因而造成了部分老年人仍在貧困線上掙扎。」
不過,即使一些生活尚可的老年人也面臨著壓力。例如,當家裡喜添孫輩時,很多祖父母會按照傳統給孩子存點錢作為禮物,如果孫輩眾多,那麼負擔可想而知。有些老人認為,與其省吃儉用降低生活質量,不如趁身體還好,重新工作來積攢這部分額外的支出。
76歲的老人艾莉森想給小孫子買一架鋼琴作為生日禮物,不過她一點都不擔心費用問題,因為她退休後一直在超市裡當收銀員,早已把這份收入存了下來,隨時可以拿出來購買想要的禮物,她認為自己也給晚輩樹立了個好榜樣,只要有能力就應該努力工作,用自己掙到的收入去消費。
勞動力不足和技術人才短缺也使得英國的僱主們儘量挽留已經退休的老人。近年來的統計發現,英國本地參加工作的年輕人數量已經不足以替代退休老人的數量,因此僱主們很大程度上依賴從其他歐盟國家進口的勞動者。
而現在隨著英國「脫歐」進程起伏不定,就業市場隨時變化,僱主們越來越認識到,老年勞動力也是不可低估的力量,就對老人採取了更加包容的態度,僱傭越來越多的老人,為他們提供彈性工作制,讓他們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面對人力和技術市場的需求,老人完全有能力填補相應的空缺,運用他們多年積累的經驗、耐心和知識,給人們提供特殊的服務。
82歲的麥可·蘇斯拜15年前就退休了,可是他才歇了四個月,就再度走出家門找到了一份兼職工作。
現在他在醫院擔任病患助理,這份工作堪稱醫生與病人之間的橋梁,協助雙方溝通交流,並且肩負著安撫患者和家屬的責任,特別是當有嬰兒出生、病人亡故以及發生其他重大變故時,他作為重要社工,守護並且安撫眾人情緒,讓醫護工作能夠平穩有效地進行。
視各家醫院的具體需要,老麥可一般每周工作兩到三天,他說:「我的年齡根本不是問題,我覺得自己和20年前一樣健康。年齡有時也是我的優勢,很多人願意聽從我的安排和講解,他們知道我擁有足夠的經驗和知識。」
在某種行業工作多年的老人通常對行業前景以及公司的發展情況都極為熟悉,對各種困境和險情的解決方式也瞭然於胸,如果遇到生產困難、拓展方向、客戶合作、債務危機以及人事衝突等方面的問題,他們會憑藉自己的經驗,給掌權者和執行者提出寶貴的建議和方案,作為解決當前難題的參考。
在日常工作中,很多老年工作者也會運用自身的知識、經驗和能力,將負責的工作做得很好。在一家蘋果公司銷售店擔任客服指導的皮特·艾倫是位70歲的退休高中教師,雖然現在「果粉」主要以年輕人和中年人為主,但銀髮的皮特老人反而是銷售店裡最受歡迎的技術指導。
因為他不僅耐心十足,而且經驗豐富,能夠很快地找出客戶的問題所在,然後用深入淺出的語言給予解答,讓客戶滿意而歸,所以皮特得到的評分總是店裡最高的。皮特老人說:「這份工作簡直太棒了,讓我感到自己又受到了重用。只要身體允許,我將繼續工作下去。」
當老人身體健康、精神矍鑠,家庭裡的各種事情都不足以佔去大部分精力的時候,他們多數會選擇重返工作崗位。很多老人會選擇自己熟悉的公司和工作,但是即便如此,他們還是要面對巨大的職場挑戰。當然,有些能力出眾的老人會很快接受新鮮事物,適應工作節奏。
英國《每日電訊報》認為,如今的老年人不願意早早地守著電視機,無所事事地過完漫長的後半生。在65歲以上的年齡群中,15%的男性老人和8%的女性依然活躍在工作崗位上。他們把退休後的這段時間稱為「學習和人生的第三個階段」,可見他們並沒有放棄追求新技術和新生活,也不想放慢學習的速度。
70歲的安吉麗娜·洛做了幾十年的人事管理工作,73歲的丈夫是石油公司的工程師,兩人退休後都選擇了重返職場。安吉麗娜說:「你不知道退休的生活會有多長,不知道你的健康能保持多久,唯一知道的是,在你還力所能及的時候,仍舊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仍舊可以與社會同步。」
安吉麗娜重新回到了老本行,並且學會了使用網絡來完成工作,她說:「我最初進入職場時,我手邊只有鉛筆和電話,那時候的工作方式和今天完全不一樣,很難想像我現在不會使用電腦將會是什麼樣子。如果我現在不工作,就會與現代社會隔絕,不可能學到這麼多東西,不可能知道世界的發展。慶幸的是,公司還允許我自主掌握工作時間,這樣的彈性規劃或許會讓我能夠再工作十幾年。」
安吉麗娜根據自己的情況分析了大公司願意聘用老年人的原因。她說:「大公司對老年職工是很歡迎的,老年職工有豐富的工作經驗,擁有年輕人所沒有的處理突發問題的能力,工作態度認真,而且願意重返職場的老人大多數有著良好的人際關係和合作精神,比如我與同事就配合得很好,相處融洽,很少發生糾紛。哪位老闆不希望如此呢。」
英國對老人繼續工作的需求不斷增長,而在吸引和鼓勵老人發揮「餘熱」方面,政府和私營企業都十分盡力。
□只要到了退休年齡,老人就可以一邊領退休金,一邊接受工作收入,絕不因此延後退休金發放;
□鼓勵老人留在崗位上,任何人不得有年齡和工資歧視;
□工作時間視實際情況和需要靈活掌握,不要求固定,也可以將一份工作分為幾個人共同負責;
□鼓勵老人創業,挖掘他們的潛能,發揮他們的長處;
□鼓勵老人向年輕人傳授經驗、心得,激發老年人的幹勁,並及時進行表揚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