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介紹一下作者:一個老玩家及二次元愛好者。寫下本文的目的就是從個人角度簡單的聊一下任天堂相關的歷史,如果各位同好願意花上一點時間來了這個詞眼「Nintendo」的話,本人不勝榮幸。筆者水平一般,能力有限,文中看法皆為主觀看法,和其他個人,集體無任何關係。若有疏忽誤漏,還望各位大佬指正。(本文內容為筆者手敲原創,請勿轉載)
上一章說到1996年,N64發售不利,任天堂陷入危機,但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拯救任天堂的卻是一群可愛的小精靈。1996年田尻智在宮本茂和任天堂的幫助下完成了《寶可夢紅.綠》的開發,該遊戲登錄GB後令人意外的一炮而紅,隨之而來的影視作品,周邊,TCG卡牌等等在全世界取得了恐怖的熱度和反響。
寶可夢
任天堂甚至製作了《寶可夢.藍》作為當時的周邊獎品,後來因為實在有太多粉絲想要這份遊戲,於是《寶可夢.藍》又作為強化版發售了,在海外發售的就是紅藍版本,為了配合深受歡迎的皮卡丘和寶可夢動畫,任天堂又發售了資料片《寶可夢.黃》,寶可夢動畫的主角小智和他的勁敵小茂,其實就是暗指田尻智和宮本茂。
寶可夢初代
玩家和粉絲們的熱情遠超任天堂的預期。寶可夢初代在粉絲的瘋狂購買下銷量達到了可怕的3140萬,算上後來的寶可夢黃1460萬份的銷量,總和銷量達到了4500萬。日本和歐美瘋狂的粉絲們排隊買周邊,買遊戲,買卡牌,瘋狂的關注寶可夢動畫,漫畫,電影。
這個96年才誕生的新IP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壯大起來,眾多大牌公司參與運營。時至今日,寶可夢已經形成了一種文化,一種符號。這個IP也發展成了世界第一盈利娛樂IP,總創收近千億美元。綜上所述,遊戲福利克給爺爬。
前有俄羅斯方塊,後有寶可夢,再加上任天堂其他強力的第一方和第三方陣容,Gameboy摧毀了所有的挑戰者,也挽救了在主機市場沉淪的任天堂。
黃皮耗子和大號黃皮耗子
寶可夢是一個非常神奇強大的IP,遊戲這種產物,自誕生以來,就一直會遇到不允許被拿上檯面的問題。有的媒體曾經認為遊戲是「精神毒品」,有的家長則認為遊戲是「洪水猛獸」。寶可夢這種從誕生於遊戲,擴散到各個領域,融入生活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遊戲也是一種作品形式,融入各行各業是最理想的存在形態。
前幾個月,宮本茂在接受FAMI通採訪的時候說過,迪士尼可以做到讓家長允許孩子看迪士尼的動畫電影,如果任天堂做不到讓家長放心與孩子玩任天堂的遊戲,那麼,任天堂將永遠沒有機會挑戰迪士尼。
或許有的玩家會覺得遊戲應該形成一個專業,硬核的討論環境,但是嘗試把遊戲做成一種範規模IP,讓更多的人了解他們,讓這些經典角色走向大眾又未嘗不可呢?在這方面,個人覺得寶可夢正在邁出探索的步伐。
寶可夢劍/盾
1998年世嘉Dreamcast(簡稱世嘉DC)發售,因為其主機表面有一個螺旋狀的花紋,神似蚊香,國內也稱其「蚊香機」,因為世嘉SS在日本市場不敵SONY,在美國市場不敵SONY和任天堂,世嘉只得提前打出次時代主機。
世嘉DC是世界上第一臺128位的遊戲機,是的,你沒有聽錯,當PC在前幾年才完全普及了64位CPU和64位處理系統的時候,1998年陷入「數位魔咒」的世嘉已經把遊戲機的處理器幹到了128位了。
平心而論,雖然世嘉對這個處理器的挖掘依然不夠,但是世嘉DC的硬體表現絕對是可圈可點,並且DC還開創式的添加了一塊網絡晶片,這塊晶片也讓主機遊戲的聯機合作變成可能。DC乃至NGC和XBOX初代出的最大的問題還是在軟體層面上,沒有足夠的第三方支援成了這三家的通病。
DreamCast蚊香機
2000年SONY的次時代機器PlayStation2面市,該主機一問市就獲得了玩家的追捧,銷量一路高歌,這也導致了世嘉DC敗退,自此DC成了SEGA主機的絕唱。2001年世嘉宣布不再製作主機硬體,庫存的200W臺DC也以1W日元的白菜價全部拋售,老御三家的一名退場。
Xbox初代 外號「兇盒」
同時,2001年微軟發布初代Xbox,正式進入主機市場,新御三家三足鼎立形式形成,直到2002年,緩過神來的任天堂才發布了新主機NGC,雖然NGC性能強大,無耐市場已經所剩無幾了,DC退場,Xbox和NGC在半程入場的情況下都沒有撼動PS2的地位。PS1時期積累的玩家和第三方陣容,還有抓的恰如其分的市場時機,讓PS2輕鬆贏下戰爭。
NGC
NGC機身小巧,機能強大,可惜市場的天平早已傾斜。當時CAPCOM的著名製作人三上真司稱讚NGC機能強大,並一連給NGC開發了幾個獨佔遊戲。這裡就是大名鼎鼎的絕對獨佔的《生化危機4》梗了。
生化危機4
三上說過生化危機4如果不是NGC獨佔就把自己的頭砍下來,生化4的發布會連宮本茂都到場祝賀。然而因為銷量不佳,CAPCOM把連同生化4在內的其他幾款遊戲都移植到了其他平臺,而三上也因此被CAPCOM革職,後在2006年和同樣被CAPCOM革職的神谷英樹,稻葉郭志成了白金工作室。而白金工作室現在和任天堂依然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
NGC和初代Xbox銷量只有2000多萬,而PS2的世界銷量則是1.59億,SONY毫無疑問連續的贏下了兩次戰爭。
Playstation2
因為NGC的失利,任天堂再次陷入了危機,而這個時候站出來的還是掌機。
2001年,任天堂發布了GameBoy的後繼機型---GameBoyAdvance,簡稱GBA。
GBA比GB更小,更便攜,但是本身的性能在當時的便攜端是非常高的,加上GB的遊戲IP運營,GBA自然也獲得了廣大玩家的青睞,GBA上也誕生了無數後來任系掌機平臺的遊戲IP。
GBA的世界總銷量有8100W臺,雖然看起來比GB的1.2億臺還是少了很多,事實上任天堂的下一代掌機NDS在2004年就發售了,如此短的主打周期就賣出了8000多萬臺,個人認為GBA取得的成績對比GB毫不遜色。
GameBoyAdvance
和GB一樣,GBA後繼也發售了改良機型GBASP和GBM,GBA的火爆遠超任天堂預期,一經發售就進入了長期缺貨的狀態,任天堂對如此的市場狀況也深感意外,以至於20年來第一次因為商品缺貨而向玩家們發布道歉聲明,向消費者保證將加班加點力爭儘快補足貨源。
當時在國內擁有GBA的小夥伴可以說比擁有PS2的還要多,火焰紋章、高級戰爭、星之卡比、寶可夢、惡魔城、黃金太陽、逆轉裁判、塞爾達傳說、洛克人、銀河戰士、鑄劍物語、牧場物語等等等等。有太多太多耳熟能詳的遊戲陪我們躲在被窩裡渡過了一個又一個夜晚。
GBA火焰紋章-烈火之劍
順帶一提,其實早在那個時候,任天堂就進入了中國市場。任天堂和中國神遊IQue公司合作發售了神遊N64和GBA,並且發行了正版漢化遊戲,包括之後的NDS,3DS都發售了神遊正版。但是因為當年國內版權意識的缺乏和任天堂對於中國市場的陌生,這些神遊機的銷量非常低。同時本地化完成的遊戲也屈指可數,即使很多人買了正版遊戲機,依然選擇購買燒錄卡或者盜版遊戲卡。
之後,神遊公司因為入不敷出宣告停止代理國行任天堂機器,而任天堂也全資買下神遊公司,現在神遊是任天堂的子公司,主要負責任天堂遊戲漢化,NS上有很多第一方,第三方遊戲就是他們負責漢化。如今任天堂和騰訊合作再度進入中國市場,衷心祝願任天堂這次可以在中國走的更遠。
神遊GBA
關於神遊的失敗原因,網上有很多的討論和說法,筆者在這裡也簡單闡述一下自己的看法:神遊代理任天堂相關產品的時候正是國內正版遊戲市場最卑微的時候,神遊N64隻賣幾百塊,遊戲統一價48元一個,但是那個時候並沒有多少國人會買正版,ps2,gba什麼的通通燒錄卡或者盜版,PC端也是盜版碟橫行。
有人說神遊公司缺乏自主遊戲創作,其實不然,即使神遊做了相關自主研發什麼的,筆者也不認為能取得多少回報。往前倒幾年國內PC端有好幾個國內公司打出了優秀的作品,結果這些作品都銷量慘澹公司倒閉,甚至這些遊戲國外的正版銷量比國內還多。只能說神遊董事長顏維群博士海外闖蕩不知國內市場行情。
神遊顏維群博士
顏維群博士屬於真真正正的大佬,管理界與科技界大牛。任天堂N64,NGC和Wii三代主機圖行晶片都有他的團隊參與開發,這個團隊後來也被ATI公司拿下,而ATI則是被AMD公司收購。
在當時,神遊公司財務,發布,定價等等都完全不受任天堂控制。而且顏博士個人實力也不容小覷,那個時候代理那些機器和遊戲能成功引入國內想必也能說明一些東西。像他這種人都沒啃下的硬骨頭,肯定不是我們這些後來的小輩胡說如果什麼什麼之類的倆句就能解決的問題。只能說當時的市場大勢就是這樣,多說無益。
神遊N64
經歷了N64和NGC兩次主機失敗和兩次掌機勝利後,讓任天堂明白了兩個道理,第一:決定一臺遊戲機銷量的往往不是這臺機器的性能,消費者關心的往往是你這臺機器有多便宜,買了你這臺機器究竟能玩到多少好玩的遊戲。第二:第三方廠商是應該爭取的資源,任天堂應該改變和他們談話的方式,但是為了防止第三方廠商不確定性帶來的影響,任天堂應該全力增強自己的軟體開發實力。
任天堂的IP「天團」
任天堂大力擴大自身第一方開發力量,並且積極投資吸收「第二方」開發公司,甚至連第二方這個名詞都是任天堂為此發明的。我們今天能看到任天堂眾多的第一發開發組和第二方開發團隊,都是得益於此。任天堂如今的開發實力有目共睹,打上了這三個字的遊戲就是質量和銷量最好的保證。
這章我們講完了任天堂的掌機發力和策略轉變,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章分解。
歪談時間:世嘉蚊香機是世界上第一臺128位處理器的遊戲機,這是一臺誕生在20多年前對標競爭者64位主機的產品,這個數字是其他對手的兩倍。然而當時業界的「數位魔咒」的影響力卻遠遠不止如此。
雅達利出產的遊戲機最開始都以數字命名,Atari2600,Atari5200,Atari7800,
之後雅達利改變了這命名模式。在第三章中,我簡單了提到了雅達利出產的掌機雅達利山貓,是的,雅達利之後的機器都以貓科動物命名。山貓,山貓二代,1993年,雅達利發售了一臺全新的主機,取名「美洲豹」,這臺主機的位數是64位,要知道同期的SFC和MD還是16位主機,雅達利直接爆了對手4倍的數字。
那個時候,廠商們瘋狂的吹噓位數,世嘉MD登錄美國後的主打宣傳就是MD是16位機,而NES是8位機。雅達利美洲豹的廣告乾脆直接寫成「數一數」,意思是他們的機器位數是對手的4倍,然而這個4倍主機的畫面表現也沒比MD和SFC來的好多少,遊戲陣容還十分拉胯,最後美洲豹給了雅達利「4倍暴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