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說道:「精三分,傻三分,留下三分給兒孫。」
這幾句話演變至今,是想說明,一個人不能太「貪」,利益相交的時候,不僅能夠看出一個人的人品,也能暴露一個人的貪婪。尤其是當下的嫁娶大喜,婚姻,似乎慢慢成為很多女人滿足金錢利益的工具,結婚前的一道道「流程」,看似加重了男女結婚的莊重,實則扭曲了婚姻的本質,因為在很多女人的心中,彩禮的多少,成為男方娶媳的姿態和誠意。
誠然,這是不公平的,單純的感情不應摻雜任何的東西。要明白一點:真正幸福的婚姻,是因為相愛,才會有物質上的給予,而絕非因為金錢物質,才肯去愛。
結婚的儀式感,無可厚非,畢竟結婚,是我們一輩子的大事,但是這種儀式感的標準,並不能用金錢去衡量,應該是雙方家庭對結婚這件事的重視程度。金錢上的往來,也一定是基於男女雙方的需要和禮節,並非滿足女方內心「貪婪」的理由。
現實中,因為「錢」而鬧到悔婚的男女,不在少數,今天給大家說說我身邊比較特殊的一件事。阿東南方人,今年24歲,原本兩個月後的十一期間結婚,可就在訂婚當天,發生了一件十分不愉快的事,也直接導致他和未婚妻分手散夥。
阿東的身世頗為悽涼,3歲時父親去世,5歲時母親離家出走,從小到大,一直都是姐姐照顧著,後來,姐姐出嫁成家,阿東缺少情感上的關懷,生活之處盡顯重情重義,對未婚妻唯命是從,對朋友厚道講義氣,因為自卑,因為害怕失去,所以他只有緊緊地抓牢。
阿東人生的第一次改變,是遇到了未婚妻。在此之前,阿東不善言語,和異性交談幾句都會紅著臉低著頭,和未婚妻相愛以後,他在感情中找到了自我,並且能夠圓滑地處理人情世故,也正是因為她,阿東才有了結婚的想法,才敢去渴望家庭的溫暖。
工作多年的他,一向勤儉節約,不抽菸不喝酒,該花錢的時候不小氣,該節約的時候絕不浪費。和未婚妻結婚一事,他早就準備好了十萬塊錢的彩禮,前幾天訂婚當天,他拿出十萬現金遞給了未婚妻的父母。
「阿姨,叔叔,這十萬塊錢算是我的一點心意,也希望二老能夠成全我和您閨女的婚事,自古嫁娶給彩禮,這是應該的,還望笑納。」
作為一個晚輩,這麼說已經很客氣了,更何況,阿東不靠父母能夠支撐這樁婚事,在年輕人當中算是榜樣。於情於理,他的這份聘禮夠有誠意了,只是未婚妻和家人似乎有點不滿意了。
「咳咳,親愛的,你第一次見我爸媽,難道沒有點表示嗎?」未婚妻低聲地說著。
阿東頓時疑惑了,不是已經給了十萬嗎?還要什麼錢?這是結婚,又不是賣閨女,看著女方一家人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他有點不耐煩了。
「阿姨,您二老什麼意思,能明說嗎?」
「你第一次見我爸媽,難道不給見面禮嗎?這十萬隻是彩禮錢,一碼歸一碼,我嫁給你,流程一樣都不能省,見面禮我和爸媽商量了,就給六萬吧。」未婚妻大言不慚地對阿東解釋著。
阿東蒙了,他感覺被眼前的這個女人給套路了,第一次聽說女婿給未來丈母娘見面禮,就算見面禮,那也是長輩給晚輩。未婚妻家裡人這麼做,明擺著就是為難,結婚這麼大事,阿東誠意滿滿,畢竟他是真的愛未婚妻,可是未婚妻的家人就是利用了他「重感情」的弱點,進行各種理由的強行要求,未婚妻認定阿東不會和她分手,女人嘛,想要嫁得體面一點這沒錯,可是用這一招來玷汙純潔的愛情,是不是有點不近人情?
男人終歸有自己的底線,再三思考後,阿東亮出了自己的底牌。
「愛嫁不嫁,不嫁拉倒!以為我好欺負,我是愛你,但是,並不意味著我可以失去自己的原則來接受這樁婚事,你們眼裡看到的全部都是錢,哪裡還在乎我們多年的感情?」
阿東說完這番話後,要回了給出的十萬禮金,然後扔掉帶來的禮品盒,扭頭就離開了。可能在許多人看來,阿東的魯莽和草率,並不是上上策。雖然後來阿東有些後悔了,可一想到未婚妻家人的「貪婪」,他內心充滿了絕望,一向重感情的他,同樣也不希望他和未婚妻的婚事,充斥著雜質,未婚妻在金錢上的貪婪,讓阿東在感情上感受到了落差,他以為的愛情,他渴望的婚姻,被婚前的這些「世俗」一點點地揭開現實的面紗。
他願意迎合現實的世俗,但絕不接受婚姻的詬病。愛就是愛,不存在什麼先決條件,所謂的彩禮,只能表達一個男人想要結婚的誠心,和作為嫁娶當中的一種禮儀,並不是女方謀取私利的藉口,更不是女方要求「你愛我」的荒唐理由。
事事太過於精明,就容易沒有朋友,尤其是在婚姻中,在過於計較,只會得不償失。
事情的最後,未婚妻妥協讓步,一分錢的見面禮也不要,寒心的阿東,儼然沒有了當初想要娶她的決心。
到底是阿東矯情,還是他們的感情原本就很脆弱?各位朋友,你們怎麼看?歡迎留言評論,點讚轉發。
(圖片來自Pexels,個人觀點不喜勿噴,關注我,用情感的文字讀懂每一份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