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聰表面處理網:1 酸洗鈍化處理方法比較
不鏽鋼設備與零部件酸洗鈍化處理根據操作不同有多種方法。
2 酸洗鈍化處理配方舉例
2.1一般處理
(1)酸洗藥劑HNO36%~25%+HF0.5%~8%(體積分數);溫度21℃~60℃;時間按需要;或藥劑檸檬酸銨5%~10%(質量分數);溫度49℃~71℃;時間10min~60min。
(2)鈍化藥劑HNO320%~50%(體積分數);溫度49~71℃;時間10min~30min;或溫度2l~38℃;時間30min~60min;或藥劑HNO320%~50%+Na2Cr207H2O22%~6%(質量分數);溫度49℃~54℃;時間15min~30min;或溫度21℃~38℃;時間30min~60min。
(3)除鱗酸洗藥劑H2SO48%~11%(體積分數);
溫度66℃~82℃;6寸間5min~45min;及藥劑HNO36%~25%+HF0.5%~8%(體積分數);溫度21℃~60℃;或HNO315%~25%+HFl%~8%(體積分數)。
2.2膏劑法處理
(1)以廣州石化尿素不鏽鋼新設備內表面焊縫及母材鈍化和維修表面打磨焊縫的局部鈍化為例酸洗膏:25%HNO3~+4%HF+7l%冷凝水(體積分數)與BaSO4,調至糊狀。鈍化膏:30%HNO3或25%HNO3+1%(質量分數)K2Cr2O7與BaSO4調至糊狀。塗覆表面5~30min,用冷凝水衝洗至pH=7,對單臺設備也可採用噴灑雙氧水的化學鈍化法。
(2)以上海大明鐵工廠專利m為例。酸洗鈍化膏:HNO38%~14%(作鈍化劑);HFl0%~15%(作腐蝕劑);硬月S酸鎂2.2%~2.7%(作增稠劑)硝酸鎂60%~70%(作填料,提高粘附力與滲透性);多聚磷酸鈉2.3%~2.8%(作緩蝕劑);水(調節粘度)。
2.3電化學法處理將待處理的不鏽鋼工件作陽極,控制恆電位進行陽極化處理,或者將不鏽鋼工件先作陰極,控制恆電位進行陰極化處理,再將不鏽鋼工件作陽極,控制恆電位進行陽極化處理,並繼續改變其恆電位進行鈍化處理,電解質溶液均採用HNO3。經這樣處理後,不鏽鋼鈍化膜性質得到改善,耐蝕性能大大提高。點蝕臨界電位(Eb)提高約1000mV(在3%NaCl中),抗均勻腐蝕性能提高三個數量級(在45℃的20%~30%H2SO4中)。
3.不鏽鋼酸洗鈍化的應用範圍
3.1不鏽鋼設備製造過程中的酸洗鈍化處理
3.1.1切削加工後的清洗及酸洗鈍化
不鏽鋼工件經切削加工後表面上通常會殘留鐵屑、鋼末及冷卻乳液等汙物,會使不鏽鋼表面出現汙斑與生鏽,因此應進行脫脂除油,再用硝酸清洗,既去除了鐵屑鋼末,又進行了鈍化。
3.1.2焊接前後的清洗及酸洗鈍化由於油脂是氫的來源,在沒有清除油脂的焊縫中會形成氣孔,而低熔點金屬汙染(如富鋅漆)焊接後會造成開裂,所以不鏽鋼焊前必須將坡口及兩側20mm內的表面清理乾淨,油汙可用丙酮擦洗,油漆鏽跡應先用砂布或不鏽鋼絲刷清除,再用丙酮擦淨。不鏽鋼設備製造無論採用何種焊接技術,焊後均要清洗,所有焊渣、飛濺物、汙點與氧化色等均要除掉,清除方法包括機械清洗與化學清洗。機械清洗有打磨、拋光與噴砂噴丸等,應避免使用碳鋼刷子,以防表面生鏽。為取得最好的抗腐蝕性能,可將其浸泡在HNO3和HF的混液中,或採用酸洗鈍化膏。實際上常用械清洗與化學清洗結合起來應用。
3.1.3鍛鑄件的清洗經鍛鑄等熱加工後的不鏽鋼工件,表面往往有一層氧化皮、潤滑劑或氧化物汙染,汙染物包括石墨、二硫化鉬與二氧化碳等。應通過噴丸處理、鹽浴處理以及多道酸洗處理。如美國不鏽鋼渦輪機葉片處理工藝為:鹽浴(10min)→水淬(2.5min)→硫酸洗(2min)→冷水洗(2min)→鹼性高錳酸鹽浴(10min)→冷水洗(2min)→硫酸洗(1rain)→冷水洗(1min)→硝酸洗(1.5min)→冷水洗(1min)→熱水洗(1min)→空氣乾燥。
3.2新裝置投產前的酸洗鈍化處理許多大型化工、化纖、化肥等裝置的不鏽鋼設備與管道在投產開工前要求進行酸洗鈍化。雖然設備在製造廠已進行過酸洗,去除了焊渣與氧化皮,但在存放、運輸、安裝過程中又難免造成油脂、泥砂、鐵鏽等的汙染,為確保裝置與設備試車產品(尤其是化工中間體及精製品)的質量能夠達到要求,保證一次試車成功,必須進行酸洗鈍化。H2O2生產裝置不鏽鋼設備與管道,如投產前必須進行清洗,否則若有汙物重金屬離子會使催化劑中毒。另外,如金屬表面有油脂與游離鐵離子等會造成H2O2的分解,劇烈放出大量熱,引發著火,甚至爆炸。同樣對氧氣管道來說存在微量油汙與金屬微粒也可能產生火花而發生嚴重後果。
3.3現場檢修中的酸洗鈍化處理在精製對苯二甲酸(PTA),聚乙烯醇(PVA),腈綸,醋酸等生產裝置的設備材料中,大量使用奧氏體不鏽鋼316L、317、304L,由於物料都含有Cl-、-、SCN-、Br甲酸等有害離子,或由於汙垢、物料結聚,會對設備產生點蝕、縫隙腐蝕與焊縫腐蝕。在停車檢修時可以對設備或部件進行全面或局部酸洗鈍化處理,修復其鈍化膜,以防局部腐蝕擴展。如上海石化PTA裝置乾燥機的不鏽鋼管子更新檢修及腈綸裝置的不鏽鋼換熱器檢修等均進行過酸洗鈍化。
4.4在役設備除垢清洗石油化工裝置中的不鏽鋼設備,尤其是換熱器,經一定時間運行後,內壁會沉積各種汙垢,如碳酸鹽垢、硫酸鹽垢、矽酸鹽垢、氧化鐵垢、有機物垢、催化劑垢等,影響了換熱效果,並且會造成垢下腐蝕。需要選擇合適的清洗劑進行除垢,可採用硝酸、硝酸+氫氟酸、硫酸、檸檬[page]酸、EDTA、水基清洗劑等,並添加適量的緩蝕劑。除垢清洗後,如需要可再進行鈍。化處理。如上海石化PTA、醋酸、腈綸等裝置的不鏽鋼換熱器均進行過除垢清洗。
4.不鏽鋼酸洗鈍化的注意事項
4.1酸洗鈍化的前處理不鏽鋼工件酸洗鈍化前如有表面汙物等,應通過機械清洗,然後除油脫脂。如果酸洗液與鈍化液不能去除油脂,表面存在油脂會影響酸洗鈍化的質量,為此除油脫脂不能省略,可以採用鹼液、乳化劑、有機溶劑與蒸汽等進行。
4.2酸洗液及衝洗水中Cl-的控制某些不鏽鋼酸洗液或酸洗膏採用加入鹽酸、高氯酸,三氯化鐵與氯化鈉等含氯離子的侵蝕介質作為主劑或助劑去除表面氧化層,除油脂用三氯乙烯等含氯有機溶劑,從防止應力腐蝕破裂來說是不太適宜的。此外,對初步衝洗用水可採用工業水,但對最終清洗用水要求嚴格控制滷化物含量。通常採用去離子水。如石化奧氏體不鏽鋼壓力容器進行水壓試驗用水,控制C1-含量不超過25mg/L,如無法達到這一要求,在水中可加入硝酸鈉處理,使其達到要求,C1-含量超標,會破壞不鏽鋼的鈍化膜,是點蝕、縫隙腐蝕、應力腐蝕破裂等的根源。
4.3酸洗鈍化操作中的工藝控制硝酸溶液單獨用於清除游離鐵和其它金屬汙物是有效的,但對清除氧化鐵皮,厚的腐蝕產物,回火膜等無效,一般應採用HNO3+HF溶液,為了方便與操作安全,可用氟化物代替HF。單獨HNO3溶液可不加緩蝕劑,但HNO3+HF酸洗時,需要加Lan-826。使用HNO3+HF酸洗,為防止腐蝕,濃度應保持5:1的比例。溫度應低於49℃,如過高,HF會揮發。
對鈍化液,HNO3應控制在20%~50%之間,根據電化學測試,HNO3濃度易產生點蝕,HNO3濃度也不宜大於50%,但小於20%處理的鈍化膜質量不穩定,要防止過鈍化。用一步法處理除油酸洗鈍化,雖然操作簡便,節省工時,但該酸洗鈍化液(膏)中會有侵蝕性HF,因此其最終保護膜質量不如多步法。酸洗過程中允許在一定範圍內調整酸的濃度、溫度與接觸時間。隨著酸洗液使用時間的增長,必須注意酸濃度和金屬離子濃度的變化,應注意避免過酸洗,鈦離子濃度應小於2%,否則會導致嚴重的點蝕。一般來說,提高酸洗溫度會加速與改善清洗作用,但也可能增加表面汙染或損壞的危險。
4.4不鏽鋼敏化條件下酸洗的控制某些不鏽鋼由於不良熱處理或焊接造成敏化,採用HNO&HF酸洗可能會產生晶間腐蝕,由晶間腐蝕引起的裂縫在運行時,或清洗時,或隨後加工中,能夠濃縮滷化物,而引起應力腐蝕。這些敏化不鏽鋼一般不宜用HNO3+HF溶液除鱗或酸洗。在焊後如必須進行這種酸洗,應採用超低碳或穩定化的不鏽鋼。
4.5不鏽鋼與碳鋼組合件的酸洗對不鏽鋼與碳鋼組合件(如換熱器中不鏽鋼管子、管板與碳鋼殼體),酸洗鈍化若採用HNO3或HNO3+HF會嚴重腐蝕碳鋼,這時應添加合適的緩蝕劑如Lan-826。當不鏽鋼與碳鋼組合件在敏化狀態下,不能用HNO3+HF酸洗時,可採用羥基乙酸(2%)+甲酸(2%)+緩蝕劑,溫度93℃,時間6h或EDTA銨基中性溶液+緩蝕劑,溫度:121℃,時間:6h,隨後用熱水衝洗並浸入10mg/L氫氧化銨+100mg/L聯氨中。
4.6酸洗鈍化的後處理不鏽鋼工件經酸洗和水衝洗後,可用含10%(質量分數)NaOH+4%(質量分數)KMnO4的鹼與高錳酸鹽溶液在71~82℃中浸泡5~60min,以去除酸洗殘渣,然後用水徹底衝洗,並進行乾燥。不鏽鋼表面經酸洗鈍化後出現花斑或汙斑,可用新鮮鈍化液或較高濃度的硝酸擦洗而消除。最終酸洗鈍化的不鏽鋼設備或部件應注意保護,可用聚乙烯薄膜覆蓋或包紮,避免異金屬與非金屬接觸。對酸性與鈍化廢液的處理,應符合國家環保排放規定。如對含氟廢水可加石灰乳或氯化鈣處理。鈍化液儘可能不用重鉻酸鹽,如有含鉻廢水,可加硫酸亞鐵還原處理。酸洗可能引起馬氏體不鏽鋼氫脆,如需要可通過熱處理去氧(加熱至200℃保溫一段時間)。
5.不鏽鋼酸洗鈍化質量檢驗由於化學檢驗會破壞產品的鈍化膜,通常在樣板上進行檢驗。方法舉例如下:
(1)硫酸銅滴定檢驗用8gCuSO4+500mLH2O+2~3mLH2SO4溶液滴入樣板表面,保持溼態,6min如內不出現銅的析出為合格。
(2)高鐵氰化鉀滴定檢驗用2mLHCl+1mLH2SO4+1gK3Fe(CN)6+97mLH2O溶液滴在樣板表面,通過生成藍色斑點的多少及出現時間的長短來鑑定鈍化膜質量的好壞。
多功能不鏽鋼酸洗劑,有甲、乙兩組分,甲組分含有硫酸60~80%和硝酸20~40%,乙組分含有鹽酸70~90%和LK型緩蝕劑10~30%,甲組分和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甲90~98%、乙2~10%一般將製件浸入硫酸等的水溶液,以除去金屬表面的氧化物等薄膜。是電鍍、搪瓷、軋制等工藝的前處理或中間處理(一)利用酸溶液去除鋼鐵表面上的氧化皮和鏽蝕物的方法稱為酸洗。氧化皮、鐵鏽等鐵的氧化物(Fe3O4,Fe2O3,FeO等)與酸溶液發生化學反應,形成鹽類溶於酸溶液中而被除去。酸洗用酸有硫酸、鹽酸、磷酸、硝酸、鉻酸、氫氟酸和混合酸等。最常用的是硫酸和鹽酸。酸洗工藝主要有浸漬酸洗法、噴射酸洗法和酸膏除鏽法。一般多用浸漬酸洗法,大批量生產中可採用噴射法。鋼鐵零件一般在10%~20%(體積)硫酸溶液中酸洗,溫度為40℃。當溶液中含鐵量超過80g/L,硫酸亞鐵超過215g/L時,應更換酸洗液。常溫下,用20%~80%(體積)的鹽酸溶液對鋼鐵進行酸洗,不易發生過腐蝕和氫脆現象。由於酸對金屬的腐蝕作用很大,需要添加緩蝕劑。清洗後金屬表面成銀白色,同時鈍化表面,提高不鏽鋼抗腐蝕能力。(二)為了消除硅藻土載體表面吸附,減少色譜峰拖尾,載體在使用前需進行酸洗或鹼洗處理。酸洗是把載體用6mol/L鹽酸浸煮2h或濃鹽酸加熱浸煮30min,過濾,用水洗至中性,烘乾。
責任編輯: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