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每一個孩子 江蘇全面推廣困境兒童「四色保護法」

2020-12-25 華夏經緯網

  10月19日-20日,省民政廳在泰州召開全省困境兒童精準排查和保障現場會。記者採訪獲悉,在泰州、鹽城和南京先行試點的「四色保護法」將困境兒童分為「紅黃藍綠」四類,按照不同等級精準對接、溫暖服務,給困境兒童一個安全光明的童年。

  「大數據+鐵腳板」,不漏一人

  12歲的濤濤家住泰州市姜堰區,不幸經歷父親、爺爺、奶奶相繼去世。姜堰區民政局兒童福利科科長李小娟得知後,多次聯繫濤濤的母親,無奈其母拒絕承擔撫養義務,濤濤成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

  「經濤濤本人及其遠房親屬同意,民政局為濤濤找到一戶失獨家庭作為寄養家庭,這對夫妻的職業分別是教師和公務員。」李小娟說,他們對濤濤很好,還能輔導學習,濤濤重新有了一個溫暖的家。

  經過精準排查,泰州市發現困境兒童存在父母失聯、棄養、吸毒、遭受家暴、輟學流浪、發生意外事故、行為和精神異常等情況,而且困境兒童的生存狀況一直處於動態中,需要不斷跟進排查。但民政等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坦言,由於困境兒童的判別界限比較模糊,準確分類困難,部門職能難以分清,保障涉及多種類型,部分基層工作人員對落實困境兒童政策常常感到「茫然」。

  省民政廳副廳長王小華表示,要保護好這些兒童,需要變「被動受理申請」為「主動發現幫辦」,推動生活、監護、教育、衛健、醫保、司法等權益保障政策全面落地,並形成長效機制。在此過程中,政府、家庭和社會的力量都不可或缺。省委常委會將「排查解決重病重殘困境兒童保障不到位問題」列入全省工作要點。

  我省首先將泰州、南京和鹽城作為試點。以泰州為例,當地動員98名鄉鎮兒童督導員、1819名村(居)兒童主任、22933名網格長和網格信息員,對6類困境兒童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的綜合方法顯示了成效,歷時近一年,泰州準確掌握困境兒童總數為10367人,新增4319名困境兒童。

  民政部兒童福利司副司長倪春霞表示,當前兒童福利工作正處於由傳統救助向現代福利轉型的過渡期,這就要求兒童保障方式由溫飽型轉向發展型,將兒童利益最大化。她希望江蘇為全國兒童福利工作探索更多經驗。

  「四色法」準確歸檔動態追溯

  記者在姜堰區張甸鎮兒童關愛之家的檔案柜上看到,當地每一名困境兒童都有一個文件夾,並貼上「紅黃藍綠」不同顏色。「四色風險防控體系」具體為:紅色需要緊急幹預、黃色需要兜底、藍色需要關愛、綠色是普通兒童。

  3歲的明明經排查,被列入困難程度最高的「紅色」級別。明明的家庭有多名智力殘障者,但明明及其母親的戶口居住地和戶籍地分離,導致低保「漏報」。由於家庭缺乏合適的語言環境,明明近3周歲還只會講單個字詞。經社工排查比對,明明屬於監護人無力履行監護職責的兒童,家庭也沒有申請保障的意識,於是緊急為他申請困難兒童保障。

  張甸鎮黨委書記張承介紹,進入「四色」檔案庫後,明明除每月領取困境兒童生活保障金外,還被納入張甸鎮為困境兒童特製的「成長禮包」項目和「安居夢」計劃等。鎮民政部門為明明匹配了愛心媽媽,改善其語言環境,明明的保護等級也從「紅色」降為中低風險「藍色」,社工還定期介入密切關注他的生活情況。

  當地精心定製的工作手冊與風險評估量表顯示有:兒童的身體狀況、精神狀態、學習情況;監護人的各項信息;每次信息採集的變化等,每一個風險評估項的政策口徑、注意事項、分析要素、匹配情形等都可追溯。

  泰州市民政局副局長孫雷介紹,泰州為每個困境兒童配置了一個關愛二維碼,一旦情況有變,工作人員可實時掃碼更新。目前,泰州1萬多名困境兒童的排查結果、問題需求等都已錄入資料庫,各類信息一目了然。

  從「保生存」轉向「重發展」

  興化市民政局在一次困境兒童免費體檢中發現,男孩琪琪體形異常,前胸凹陷,肩膀前伸,是一種名為漏鬥胸的畸形體態。先天的身體缺陷讓琪琪非常不自信,不愛講話,神情木然。琪琪的姑姑介紹,那次體檢後,民政部門就安排孩子在省人民醫院做矯正手術,孩子治好了病,醫療費幾乎全部由政策兜底。回訪發現,恢復健康的琪琪臉上擁有了同齡孩子應有的天真笑容。

  數據顯示,今年7月1日提標後,江蘇集中養育孤兒基本生活補貼標準達到每月2527元,散居孤兒基本生活補貼標準1800餘元,增長幅度分別達到8%和11%。僅從溫飽角度看,基本生活補貼也許夠了,但兒童的成長還離不開醫療、教育,需要綜合發展。

  泰州市高港區女孩君君12歲時父母不幸身亡,君君一時難以接受,漸漸變得孤僻,成績也一落千丈。從去年初開始,專職社工熊化婷每月到君君家探訪一兩次,幫她輔導功課,陪她聊天說話。君君逐漸敞開心扉,變得開朗了,學習成績也不斷提升。這是當地民政部門採購的社會組織「伴同行」項目推出的一項服務內容。

  在泰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記者見到正在教興趣班孩子們畫畫的熊化婷。她說:「這個興趣班有27個孩子,只有個別來自困難家庭。因為孩子們的心理非常敏感,活動如果貼上『困境兒童』的標籤,會傷害他們的心靈,因此一般都是整個班一起來參加興趣活動。」

  大量案例表明,對困境兒童來說,只發放基本生活補貼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通過多種途徑,解決其監護環境、生活照料、心理關愛、教育輔導等問題,目前這部分工作資金缺口較大。

  此次會議明確要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組織慈善供需對接等各種形式,我省將大力培育未保類社會組織,引導各地充實專項資金,「蓄水養魚」。2021年底前,全省村(居)兒童主任、鎮(街)兒童督導員及兒童服務類專業社工,資格認證率要達到30%;2025年底前,要全部完成資格認證。在設區市,我省將全面推進兒童福利機構服務轉型,至少要打造1-2個集養、治、教、康於一體的區域性兒童福利機構。在縣區一級,要確保有一個開展兒童福利保障的實體機構,面向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做好指導、摸排、探訪、幫扶、照料等服務。(唐 悅 劉 春)

 


來源:新華網   來源:新華日報

相關焦點

  • 「四色保護法」,為困境兒童送上「光明的童年」
    近日,江蘇召開全省困境兒童精準排查和保障現場會,推廣在泰州、鹽城和南京先行試點的「四色保護法」,通過將困境兒童分為「紅黃藍綠」四類,按照不同等級精準對接、溫暖服務,給困境兒童一個安全光明的童年。
  • 為困境兒童打造溫暖的家 !江蘇已建成600多家兒童關愛之家
    截至去年底,江蘇共有1403.8萬兒童,其中53.634萬是困境兒童,約佔兒童總數的3.8%。近年來,江蘇大力推動兒童「關愛之家」建設,省政府連續三年將建設兒童「關愛之家」列為辦實事工程。目前已建成418家,今年又新建200家。如何有效運營600多家兒童關愛之家讓其切實發揮作用,為兒童提供多樣化服務?
  • 為穗困境兒童開啟嶄新的2021!廣州啟動「暖心惠童」系列關愛活動
    有兒童保護領域專家表示,這些孩子面對的不僅僅是因困境產生的經濟困難,還有困境給身心健康帶來的種種影響,這些都將在一個孩子的成長路上形成一系列負面的連鎖反應。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廣州正通過政社聯動,發動社會力量組建「精準幫扶資源聯合體」,為困境兒童提供專業化、個性化、多樣化服務,通過精準到戶的方式陪伴困境兒童學會如何直面身心障礙,今年以來已開展活動52場、個案輔導102次。
  • 課題 周 婷:四色學習單: 讓小班閱讀教學從兒童出發
    四色學習單誕生於閱讀課堂,引發了閱讀教學的悄然變化,促進了小班閱讀課堂向理想化的境地邁進,讓「每一個」兒童的閱讀時間更充足,閱讀情態更主動,閱讀過程更生動。四色學習單充分彰顯了小班閱讀教學「適應每一個,激活每一個,發展每一個,快樂每一個」的價值追求。
  • 變粗放救助為精準施策 泰州建立兒童「四色風險防控體系」
    關愛保護困境兒童,摸清底數是前提。今年,省民政廳在泰州等地開展困境兒童精準排查和保障試點,要求主動發現、精準保障。經過先行先試,我市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建立了「四色風險防控體系」。所謂「四色風險防控體系」,是指根據兒童的生活環境、家庭狀況、行為風險等,將所有兒童分為「紅、黃、藍、綠」四個等級。紅色風險等級最高,需要緊急幹預;黃色意味著要做好兜底保障;藍色意味著需要關愛;綠色則意味著風險較低,只需經常了解情況。怎樣準確評定困境類型、風險等級?
  • 「寒冬送溫暖 把愛帶回家」 黑龍江關愛留守、困境兒童在行動
    為使廣大兒童度過一個安全、文明、祥和、溫暖的假期,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良好氛圍,黑龍江省婦聯積極響應全國婦聯部署,在全省開展「寒冬送溫暖,把愛帶回家」雙萬結對寒假特別行動,各地婦聯上下聯動,廣泛動員各類志願者與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結對關愛,幫助廣大兒童和家庭學習法治安全知識,樹立良好家風。
  • 冬日暖陽 愛心傳遞——鄭州「關愛睏境兒童」在行動
    寒冬到來,冷風淋漓,12月12日下午,二七區蜜蜂張街道辦事處和平新村社區聯合鄭州市二七區沐芳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開展了「冬日暖陽,愛心傳遞」關愛睏境兒童「護童行動」,為王松毅、王爍宇、劉津菲三位困境兒童送上愛心和關懷,讓他們感受到了濃濃的暖意。
  • 讓困境兒童健康快樂成長!德州302個「壹基金溫暖包」開始發放
    12月4日,2020年壹基金溫暖包計劃德州市發放儀式上,6名受捐助兒童代表誠懇地話語感動了在場許多人。今年9月,德州市志願者協會發起了「壹基金溫暖包」壹家人溫暖德州項目,聯合全市五家志願服務組織通過騰訊公益平臺上線籌款302個溫暖包,每個溫暖包價值365元,年底前由各縣(市、區)團委組織志願者分批次為「希望小屋」、「陽光助殘」和「牽手關愛」等共青團幫扶的困境兒童發放,將覆蓋全市所有已建成「希望小屋」,讓孩子們在關心關愛中快樂成長、溫暖過冬。
  • 河南嵩縣:為困境兒童撐起一把大傘
    日前,河南嵩縣民政局為確實把兒童關愛工作落到實處,開展了「冬日暖陽,愛心傳遞」關愛睏境兒童「護童行動」,該局利用河南省民政廳「三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支持計劃服務項目購買的專業社工服務為契機,搭建為嵩縣困境兒童提供專業社工服務平臺,利用專業服務為困境兒童送上愛心和關懷,讓他們感受到了濃濃的暖意。
  • 榆次區教育局與中維陽光教育基金會啟動「關愛睏境兒童與困境兒童...
    本報晉中消息 為及時向榆次轄區內部分建檔立卡、低保家庭、殘疾、特困供養等困難學生家庭傳達溫暖和關懷,送上新年的問候和祝福,1月3日,榆次區教育局與山西省中維陽光教育發展基金會,啟動「中維陽光點亮新希望——關愛睏境兒童與困境兒童牽手過大年」公益活動。
  • 「團爸團媽計劃」:讓困境兒童獲得持續性的幫扶
    一般來說,困境兒童都面臨生活和心理問題的雙重困擾,尤其是心理上由於缺少家庭關愛和溫暖,長大成人後大概率會成為冷漠的人。「團爸團媽計劃」在給予資金資助的同時,更注重心理上的援助以及在社會上的自立,包括節日假期問候、日常走訪交流,甚至將來這個孩子畢業找工作,都會得到團爸團媽的幫助,這種長期的愛的連結和溫暖,可以喚醒孩子們內在的自我價值。
  • 麒麟區:法治宣講 護航成長 關愛保護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
    珠江網訊(記者 王吉飛)11月12日,麒麟區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政策宣講進村(居)」活動在麒麟區太和街道開展。結合參會人員的工作、崗位職責,徐律師還從社會角度對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保護提出建議。她提出,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了相關組織和個人的報告義務,有權勸阻、制止或者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關部門提出檢舉、控告。針對未成年人性侵害及性騷擾案件,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對性侵害、性騷擾未成年人等違法犯罪行為,學校、幼兒園不得隱瞞,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教育行政部門報告,並配合相關部門依法處理。
  • 守護童年感受溫暖,武漢中心城區首個困境兒童之家成立
    這是武漢市中心城區首個困境兒童之家成立以來,開展的一次「守護童年」活動。城市困境未成年人,多是因家庭貧困導致生活、就醫、就學困難,以及因家庭監護缺失或監護不當陷入困境的未滿18歲的未成年人。為了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良好氛圍,近日,熱心公益事業的千穗嵐公益組織聯合江岸區民政、婦聯、司法和二七街道等部門,以及家庭教育機構聯合成立了困境兒童之家。
  • ——陝西西安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紀實
    母親2015年因家庭矛盾離家出走,父親鄧宏濤長年外出打工,兩個孩子無人照顧。  沒戶口、上學難、沒醫保、事實無人撫養,小鄧姐弟倆的困境,在摸底排查中被兒童主任發現。隨後,臨潼區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為他們解決了戶口和上學問題,還幫他們辦理了醫保。
  • 2020感恩節:書法家、女企業家攜手關愛失親困境兒童
    這個冬天,讓失親的困境兒童,擁有一件自己心愛的羽絨服!料峭十一月,淮安市女企業家協會、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女企業家協會、劉淮書法作品陳列館,熱情吹響集結號,聯袂舉行關懷失親困境兒童之書法作品義賣義買活動。
  • 讓關愛和陪伴,溫暖兒童
    為進一步健全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機制,讓關愛和陪伴溫暖冬日裡孩子們的心靈,台州市民政局以「開發兒童救助保護綜合服務平臺、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關愛兒童成長」為針為線,編織起一張幸福的網,在台州上下營造出關心兒童救助保護、陪伴孩子健康成長的和暖氛圍。打造冬天最溫暖的聲音你知道「12349」嗎?
  • 困境家庭殘疾兒童,快來全託康復
    承文菊 徐雲敏 劉國慶  購買服務關愛睏境兒童  啟動儀式上,常州市民政局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常州全面推進困境未成年人「合力監護、相伴成長」專項行動,全力打造「常州市未成年人社會救助保護平臺」,有效發揮未保中心陽光驛站的陣地作用,全市1051名留守兒童的監護責任實現全覆蓋,815名困境兒童全部得到妥善安置。
  • 端州區「愛心父母牽手困境兒童大聯盟」,我們期待你的加入!
    當您用心呵護孩子的成長,在家共享天倫的時候,您是否發現在我們身邊生活著一個特殊群體——困境兒童,因為家庭貧困、父母死亡或離異、父母長期在外務工而留守農村、跟隨父母外出務工而流動漂泊以及父母雙方或一方在押服刑等,他們面臨著生活失助、安全失保、學業失教、情感失缺等困難。每一個兒童都是國家未來的建設者,都應該受到愛護和珍視,保護兒童是每一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 兒童安全座椅全面推廣 孩子王推出Kiddy等品牌
    兒童安全座椅全面推廣 孩子王推出Kiddy等品牌來源:聯商網2014-03-03 14:07  聯商網消息:近期,「兒童安全出行」的話題進入了公眾的視野,相關的法律法規呼之欲出。上海市已率先一步對兒童安全座椅立法,新的法規於3月1日起正式實施,法規明確指出,父母、其他監護人、其他成年人攜帶未滿4歲的孩子乘坐家庭乘用車,應當配備並正確使用兒童安全座椅。
  • 一片紫蘇葉情暖千萬家 蘇州這個公益組織為困境兒童帶去愛與希望
    中國江蘇網訊 「感謝朱阿姨,我們差點因為一時衝動給孩子造成一輩子的傷害」。這是一對因為瑣事爭吵而欲離婚的夫婦給朱惠琴和團隊調解員發來的微信。朱惠琴和她的「家和婚姻家庭公益輔導社」正是在用自己的耐心與愛心為「家庭」這個社會的最小細胞單元縫補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