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一項報導指出,世界億萬富翁的年紀呈逐步年輕化趨勢,截止到目前為止,一個年僅22歲的少女成了年紀最小的有錢人,這個名叫Kylie Jenner的年輕人以10億美元的身家被指出是白手起家的榜樣人物,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話題,引起了很多人評論。
首先是背景調查,少女有個很顯赫的家族,再者這年紀太小了,和白手起家這個詞進行搭配,很快就讓很多人坐不住了。
「有這樣的家族還能是白手起家?」
「都2020了,怎麼還有人相信白手起家的故事?」
「我酸了,太強了,差三歲,可銀行卡只有幾塊錢!」
類似上述的評論一條接一條的出現在評論區,我們不難發現,這個和物質相掛鈎的內容著實刺激到了大家,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人比人氣死人,這差距也太大了,看著評論區閃現的太多不可能和絕不相信,我們不禁要深思一個問題,那就是你為何會有這麼強烈的反應呢?
可能在大家的思想意識當中,要錢沒錢、要物沒物、左右無靠、四六不沾這樣的人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才算白手起家,如果不是就是個偽命題一樣,只要稍微有些許的幫助和其它不完全靠自己的事就是不符合大眾審視要求的。
也難怪大家會有這樣的想法,前些年的成功學滿街跑,大受歡迎,在一個一個名人案例面前,很多人都深受鼓舞,然而突然某一天突然發現很多人的成功完全不是那麼回事,要麼是有個有錢的老丈人,要麼是自己爹媽很有影響力,可這些都沒提,很隱晦的隱藏了,於是就有了哪有什麼白手起家?都是騙人的!
結合上面這些,我不相信就有了市場和理由。
我們說,時代是在逐步的發展變化的,很多人都說為啥現在沒有了那麼多大賢,連科學家之類的都沒有什麼特大成就,簡言之能人變少了。那是因為時代背景不同,文化水準也發生了質的改變,都是有身份證的人,對著理論誰都不服誰,何況還有沒理辯三分的諸多因素,加之這些年利益、物質的地位深入人心,所以很多事就變得極其複雜。這個大環境下,有時一件事一句話都會讓你做出調整,這就是顯著的特徵。
思想的開放,文化的傳播,都有著足夠的影響力。譬如西方國家最愛嘗試和做實驗,這些年我們看過了太多的不勝枚舉的案例,有很多是對人格、人性以及發展的概括總結,因為被打上了研究的標籤,所以更有說服力。某動畫片的臺詞很有代表性,很多很多的人都會覺得認同和貼合實際。這句臺詞是怎麼說的呢?
銀行家的孩子未來還是銀行家,醫生的孩子未來還是醫生,政客的孩子未來還是政客
凡事都怕對號入座,一分析一總結,感覺真的那麼回事,於是乎當下的實踐分析學成了深入人心的內容。
但是,我們下面要說說敲黑板的重點了。
如果深信臺詞所言,給你帶來的是什麼樣的變化呢?
1、增加壓力
凡事要想讓人信服,總要拿出一些實例,一對比一分析,再結合自身情況,運氣不好再碰一些釘子,就會將壓力加身,因為很多事感覺就是給自己量身定製的一樣,壓力雖然有時能帶給人動力,但有時也能壓垮人。
2、形成暗示
世界上有很多的心理學研究,如果對一些現狀和事實深信不疑,就會無形的形成一種暗示,潛意識裡的思想對人的各方面活動都有著很大的約束,暗示的效果越明顯就會對自己的成長做出局限性的規劃勾勒。
3、遞進因果
在壓力和心理暗示的雙重作用下,很多認識就會發生扭曲,格局就會發生改變,進而把自己困擾自己的因形成自己埋下的果,很多人年紀輕輕就把自己的未來看透了,也找不到發展的方向,這就是一種遞進因果。
為什麼人家年輕當億萬富翁的事會影響你?
其實,我們前面說了那麼多,已經算是有答案了。
1、反差因素
舉個簡單小例子,你學習成績差,被媽媽數落,又聽到她誇自己同學如何如何好,那麼你心裡很可能已經把這個同學一併給恨透了,這是多麼普遍的一個共性問題!
所以,當別人取得異常的成就時,你心裡酸,這麼說一點也不為過,因為人就怕互相比,如果大家混的都不如我,可能你會樂開花,但如果是相反的結果呢?
2、認識固化
教育有個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讓你學會辨識和分析,但很多人出了校門已經不會活學活用,一旦某個中心思想和自己形成默契,引起共鳴,那麼就會成為自己的偏執。
3、心理作用
這裡所指的心理作用其實很簡單,那就是不服氣,有啥了不起的,不就是有個好爹嗎?如果被刺激到的人沒這麼想過,那才奇怪!甚至於另一種思考就是,如果換成我,我比她還要出色,這種心理在當今社會真的是非常普遍。
總結
說了這麼多,只想說一件事,不管前面提到的人家是不是白手起家,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你沒擺上明面的內容,這一點你必須有個正確判斷。如果給你一個完全相同的環境和身份,你能不能做到?哪怕你繼承了什麼?哪怕餡餅砸中了你,但你能不能形成應有的成果呢?
現實不是寫小說,故事也只能是故事,不利用點什麼,完全靠自己?叫天天應,叫地地靈,如意如意,隨我心意?怎麼可能呢?看再多動畫片和小說也沒用的,能利用任何能利用的資源,這也是能力的一部分。
另外那種換位假想,也只能是假想,有能力的人即便破產給他機會也很大可能東山再起,換成好吃懶做的人,你給他一定的錢也有可能馬上花光。
所以說決定人行進腳步的還是思想意識,不能固化也不能過於拘泥,成功學雖然不被認可了,但其它學說也不能阻礙你的成長啊!
如果看到開篇的話題,不酸也不跟著起鬨,正在努力前進的人,那麼即便依然比不過人家,也會有個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