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生「退學潮」!逾半返內地讀書

2020-09-20 港澳灣那些事兒

教聯會最新調查顯示,逾九成受訪學校有學生退學,以幼稚園情況最嚴重,逾半數已退學跨境生的家長表示會安排子女返內地上學。教聯會促教育局加強支援,助跨境生安全回港接受教育。



基於疫症緩和,教育局早前宣布各級學校將分階段恢復面授課堂,但停課期間不少學校陸續收到退學申請,本港退學潮問題顯現。為了解學生退學趨勢及跨境學童家長對香港教育的意見,教聯會在本周一至周三以問捲成功訪問了231名校長/副校長,其中包括88間幼稚園、117間小學、24間中學及兩間特殊學校。調查中大部分受訪校長/副校長表示,學校出現收生人數下降的情況,擔心香港縮班殺校潮重臨。

  

學校憂縮班殺校潮再臨

  

調查顯示,逾六成受訪學校本學年收生人數出現下降,且逾七成學校表示若疫情持續,退學情況會進一步惡化。其中,屯門、元朗、北區、荃灣及葵青區的幼稚園及小學面對最嚴重的退學壓力。對於退學學生的去向,過半數受訪學生表示將轉讀內地學校,約三成是轉到外國學校。


教聯會認為,香港疫情與社會事件雙重影響,致家長作出轉向內地或移居海外的決定,教育局需要推出各種措施,重建家長對香港教育的信心;亦希望教育界同工能夠秉持專業,以學生利益為福祉,繼續為香港優質教育服務。

  

倡政府支援助學童回港

  


至於跨境學生調查方面,教聯會成功收回2223份有效問卷,超過一成半受訪者表示,如果疫情持續會考慮向香港學校申請退學。家長又反映進行網上學習時遇到不同方面的困難,如家居環境不利學習等。


小六跨境生家長廖女士告訴大公報記者,教科書與數碼問題是孩子在深圳上網課的最大困難:內地網絡使用授課軟體始終不順暢,教科書的運送又面臨種種郵寄過關限制。廖女士直言多次萌生讓孩子轉回內地讀書的念頭,但亦擔憂內地課程與香港不同,導致孩子轉校後無法順利銜接。


針對相同情況,教聯會呼籲教育局加強對跨境學童的網上學習支援,並儘快與內地當局協調,讓跨境學童於安全的情況下回港接受教育。


林翠玲認為政府有必要派員到中小學進行統一檢測,守護師生健康;而六歲以下幼稚園學童無法透過核酸檢測的方式採集樣本,更需要政府援助引入其他採樣方法,如糞便檢測,以加強校園防範疫情。

相關焦點

  • 跨境學童現退學潮:港澳籍學生可在深圳積分入學
    然而據港媒報導,受內地政策的改變,允許無深圳戶籍的香港學生在深圳讀書,於是香港有不少學校都出現了跨境生退學潮,甚至有學校還出現學生整體流失率高達72%的情況。所謂跨境生,即「雙非兒童」,指的是父母皆非香港人,卻在香港出生、具有香港戶籍身份的兒童。正是由於這樣「尷尬的身份」,雙非兒童既無法成為香港人,也難以像正常的內地孩子一樣在內地求學。
  • 香港暫停內地自由行籤證 大幅縮減與內地跨境交通
    香港特區政府28日宣布,為降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在本地社區爆發的風險,香港將推行一系列防疫措施,進一步減少兩地人員跨境流動,包括暫停「自由行」籤證、減少跨境交通服務、關閉口岸等,直至另行通知。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經過與中央的協調,內地將首先停止發放49個城市的「自由行」籤證,目前內地訪港的「自由行」旅客佔入境人數的一半,此舉可大幅減少內地到港人士。
  • 香港教聯會:六成港校收生人數下降 幼兒園退學最嚴重
    中新社香港9月17日電 (王嘉程)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教聯會)17日公布一項關於香港中小學及幼兒園的調查,指近六成受訪學校本學年收生人數下降,有27%反映校內有跨境生已申請退學。調查顯示,今年2月至今,有超過九成學校有學生退學,當中以幼兒園情況最為嚴重。香港中小學及幼兒園將於9月23日起分階段恢復面授課堂,但停課期間,有不少學校陸續收到退學申請。
  • 30000跨境學童每天為求學奔波 香港教育比內地好那麼多?
    跨境學童的產生,少部分是因為隨著深港經濟互動增加,一部分香港居民雖然來深圳居住,但為了孩子有更好的教育,仍然會選擇將孩子留在香港讀書。更多的跨境學童來自「雙非」或者「單非」家庭,也就是父母有一方或者雙方都沒有香港戶籍。
  • 跨境學童料增七成 香港北區幼兒園明年學額爆滿
    中新網5月26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導,來港產子的內地孕婦2005年起暴增,香港教育界預計新學年跨境學童將大增七成,至約1萬人,跨境學童接受香港幼兒教育可申請「萬元學券」,更增加香港幼兒園的吸引力,有北區幼兒園因取錄八成半跨境學童而「爆棚」,甚至連2009-2010年學額已近乎爆滿。
  • 內地生在香港求學是怎樣的體驗?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目前在香港中文大學就讀工商管理學士綜合課程(IBBA)二年級的本地生Sarah張莉儀說起自己中學時從老師口中聽來的的對當時內地生的印象:「(老師)他對我們說,那些來香港讀書的內地生真的好優秀,是天之驕子,就是天才那類人……他們真的很厲害。」
  • 子女變跨境學生 香港"雙非"家庭轉回內地戶籍難(圖)
    子女變跨境學生 香港"雙非"家庭轉回內地戶籍難(圖)香港文匯報圖  原標題:子女變跨境學童 港「雙非」家庭稱轉回內地戶籍難    中新網7月3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在深圳求學的港生中,為數不少來自「雙非」(父母均非香港永久居民)家庭。因為文化差異、社會輿論和教育壓力「夾擊」,這些家庭醞釀著離開香港的念頭。
  • 在香港讀書還是重返內地?20萬雙非家庭的艱難抉擇
    2001年,「莊豐源」案的勝訴為內地孕婦赴港生子提供了法律依據。1997年在香港出生的莊豐源,祖籍廣東,父母前往香港探親時生下他。根據當時的法律,莊豐源並未取得香港居住權,面臨遣返。後來他的祖父申請司法覆核,終於在2001年勝訴,最終為莊豐源取得了永久居港權。2003年,香港向內地開放自由行,內地待產孕婦得以進入香港。
  • 香港學生:「在內地讀書很充實!」 願意赴內地升學港生人數持續增長
    近年,越來越多香港學生選擇到內地升學,他們期望藉此拓寬視野,並為未來發展鋪路,其中就包括在廣州中山大學修讀考古專業的港人黃諾晴。  「在這裡讀書感覺很充實,最開心是可以經常參加學校舉辦的考察活動。」今年讀大三的黃諾晴告訴記者,在內地讀書期間曾到過北京、上海、西安、敦煌、青海、桂林等地考察學習,了解國情。
  • 內地學生香港代購:讀書為了將來,代購為了現在
    但近年來,政策收緊,香港出現假貨風波,市場中又有各類跨境電商的強勢加入。學生港代們的境遇變得不那麼樂觀了。去香港讀書,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學生的選擇。據統計,去香港讀書的內地生,每年都有近2000人的增幅。伴隨著消費升級,人們比從前更喜歡買有品牌保證的東西,赴港學生做代購,受到了信任和追捧。
  • 在香港讀書雙非兒童轉學回內地 家長稱有錢生沒錢養
    仇偉對媒體表示:「自從決定在香港生下香香,我很努力,但就是不能維持好這個家。」 他說,特別是香香讀書以後,家裡就充滿著埋怨,爭吵。 曾經覺得很美 五年前,仇偉夫婦剛生下香香的時候,他們覺得一切都很美好。 2003年,仇偉和伊秋紅從安徽到深圳打拼,三年後,開了自己的陶瓷店。
  • 57歲「三屆視帝」返港探望與前妻所生兒子,曾被指拋妻棄子遭否認
    現年57歲的三屆視帝羅嘉良自與內地女星蘇巖結婚後一直定居北京,超過10年。但近日有指羅嘉良因急病由北京返港治療,更被多次發現秘密出入癌症醫療中心!港媒聯絡上嘉良,對於傳患癌並現身醫療中心一事,他承認曾前往這裡:「我是去找朋友,順便做核酸檢測,見一見醫生,我現在在深圳喇!」被問到是不是患癌?
  • 香港中學首年接獲內地生申請入學 當插班生處理
    部分英中校長表示,除了港生為英中「爭崩頭」外,首次有內地生加入戰團,孩子的父母均為內地人,但擁有香港居留權。內地生加入了「過江龍」競爭,相信港生要入讀英中更非易事。單是沙田蘇浙中學及沙田培英中學,就分別有逾220人及154人叩門,場面熱鬧,其中更有內地學生,前來與港生「一決高下」。   兩校分別表示,首年接獲內地學生申請入學,這些學生父母均非港人,但擁有居港權,人數共有5至6人,父母來自深圳、上海等地,並就讀內地的國際學校,可見屬中產家庭。其中一名內地生家長向記者表示,因為自己要留港工作,故希望孩子可以南下讀書。
  • 港媒圖解:內地客熱衷的香港藥品 「炒藥潮」言過其實
    人民網8月16日電 據香港大公網報導,香港是名不虛傳的購物天堂,內地客赴港購物種類明目繁多,藥品也在其列。15日,記者走訪落馬洲口岸的多家香港藥房發現,胃仙-U、黃道益、虎標油、蜆殼胃散等港版常備保健藥最吃香,前來光顧的多為內地旅客。
  • 張俊勇代表關注香港內地教育學制銜接:省第一可申請到港讀書
    四、父母一方擁有香港身份證,但子女在內地出生,而其子女在香港又未居滿七年,仍擁有內地戶籍,則不可以以香港文憑成績報考內地大學,須報考內地高考並按得分進入內地大學。因此,張俊勇就香港與內地教育學制銜接提出以下建議:一、解決內地學生到香港插班降級的建議。
  • 港生今年報讀內地高校逾萬人!一起看看錄取分數
    點擊播放 GIF 0.0M教養女王 國際教育專家根據新華網報導,中國教育留學交流中心日前公布了港生報讀內地高校的最新數據,2020年有>3993名應屆香港中學畢業生通過文憑試(DSE)報讀內地院校,通過港澳臺僑生聯招考試報讀的有2650人,通過北大、清華、暨大等6所個別院校招生計劃報讀並已錄取的有4135人,各個渠道人數總計逾萬人。
  • 內地家長申請港幼兒園露宿公園 中介收萬元代辦
    南都訊 記者文婷 何薇 發自香港 香港北區幼兒園搶學位潮持續火熱。上水區有幼兒園僅有數十個學位,昨日上午卻引來逾1500名家長領取表格,排隊當中大部分為內地家長,有深圳雙非學童家長提前3天已到場通宵露宿排隊,更有不少中介收過萬元代辦,也有人以800元兜售籌號。
  • 媒體:港女扎堆北嫁內地男圖的啥?
    香港統計局日前發表的《香港人口趨勢1986—2016》報告顯示,香港女性嫁內地男性的數字從1986年的675宗,激增至2016年的7626宗,升幅達11倍之多,佔整個香港與內地跨境婚姻的比例從4.1%飆升至33.3%,顯示跨境婚姻已出現結構性改變,港女北嫁從「新聞」變成「平常事」。
  • 對標離島免稅品定價 跨境電商分羹海南免稅購物潮
    對標離島免稅品定價 跨境電商分羹海南免稅購物潮 2020-10-04 15:58:23 :孫靜波 責任編輯:孫靜波   中新社三亞10月4日電 (記者 王曉斌)在自貿港政策帶動及「消費回流」影響下,海南興起免稅購物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