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聯會最新調查顯示,逾九成受訪學校有學生退學,以幼稚園情況最嚴重,逾半數已退學跨境生的家長表示會安排子女返內地上學。教聯會促教育局加強支援,助跨境生安全回港接受教育。
基於疫症緩和,教育局早前宣布各級學校將分階段恢復面授課堂,但停課期間不少學校陸續收到退學申請,本港退學潮問題顯現。為了解學生退學趨勢及跨境學童家長對香港教育的意見,教聯會在本周一至周三以問捲成功訪問了231名校長/副校長,其中包括88間幼稚園、117間小學、24間中學及兩間特殊學校。調查中大部分受訪校長/副校長表示,學校出現收生人數下降的情況,擔心香港縮班殺校潮重臨。
學校憂縮班殺校潮再臨
調查顯示,逾六成受訪學校本學年收生人數出現下降,且逾七成學校表示若疫情持續,退學情況會進一步惡化。其中,屯門、元朗、北區、荃灣及葵青區的幼稚園及小學面對最嚴重的退學壓力。對於退學學生的去向,過半數受訪學生表示將轉讀內地學校,約三成是轉到外國學校。
教聯會認為,香港疫情與社會事件雙重影響,致家長作出轉向內地或移居海外的決定,教育局需要推出各種措施,重建家長對香港教育的信心;亦希望教育界同工能夠秉持專業,以學生利益為福祉,繼續為香港優質教育服務。
倡政府支援助學童回港
至於跨境學生調查方面,教聯會成功收回2223份有效問卷,超過一成半受訪者表示,如果疫情持續會考慮向香港學校申請退學。家長又反映進行網上學習時遇到不同方面的困難,如家居環境不利學習等。
小六跨境生家長廖女士告訴大公報記者,教科書與數碼問題是孩子在深圳上網課的最大困難:內地網絡使用授課軟體始終不順暢,教科書的運送又面臨種種郵寄過關限制。廖女士直言多次萌生讓孩子轉回內地讀書的念頭,但亦擔憂內地課程與香港不同,導致孩子轉校後無法順利銜接。
針對相同情況,教聯會呼籲教育局加強對跨境學童的網上學習支援,並儘快與內地當局協調,讓跨境學童於安全的情況下回港接受教育。
林翠玲認為政府有必要派員到中小學進行統一檢測,守護師生健康;而六歲以下幼稚園學童無法透過核酸檢測的方式採集樣本,更需要政府援助引入其他採樣方法,如糞便檢測,以加強校園防範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