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最光榮。
又是一年「五一」國際勞動節,紅五月的勞動者之歌又將奏響。
在「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之際,為弘揚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澎湃新聞特別推出上海一線優秀勞動者的先進事跡。
這些一線勞動者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充滿激情,用任勞任怨和無私奉獻詮釋著勞動之美。在疫情期間,他們放棄休息、加班加點、不計得失,為打贏抗疫阻擊戰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這個屬於勞動者的神聖節日裡,澎湃新聞謹以此向廣大勞動者致敬!
王曙群
王曙群。新華社 資料圖
王曙群,上海航天設備製造總廠有限公司班組長。他從事航天裝配生產一線工作30多年,練就了一手「精、新、準、快」的絕技絕活。
他與對接機構相伴16年,攻克異體同構周邊式對接機構研製難題,經歷7次飛行試驗,助力神舟、天宮、天舟圓滿完成13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使中國成為繼俄羅斯之後第二個掌握對接機構裝調技術的國家。
他善於探索創新,一次次突破技能分水嶺,攻克了多項關鍵技術瓶頸。他牽頭研發了50多臺套專用裝備,獲得5項國家發明專利。他帶領團隊完成嫦娥三號、嫦娥四號巡視器結構機構和移動分系統總裝,使中國成為世界首個實現月背軟著陸巡視探測的國家。
為儘量減小疫情對生產任務可能帶來的影響,王曙群縮短春節假期於1月27日返滬,同時協助企業動員離滬職工儘快返滬。
從2月7日開始,王曙群始終保持帶頭復工,協調解決復工、防護、出行等各類需求,合理安排型號生產任務,實現防疫與科研生產進度兩不誤,保證企業2月20日全面復工。
徐敏
徐敏 人民網 圖
徐敏,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管局註冊許可分局(外商投資企業註冊分局)黨總支副書記、三級高級主辦。從事企業註冊登記工作20多年,她始終帶頭奉獻,助力企業創新創業,服務區域改革發展。
2018年「徐敏創新服務工作室」揭牌。兩年來,徐敏帶領工作室的註冊許可業務骨幹,秉承甘當服務企業「店小二」的原則,走訪孵化器平臺40餘家,服務企業1000餘戶,不斷加大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服務力度,努力創建創新服務企業的品牌。該工作室於2019年11月被命名為第九批「上海市勞模創新服務工作室」。
在疫情高發期間,徐敏帶領工作室成員積極協調為防疫物資生產經營企業辦證開始綠色通道,並在公眾號發布辦理證照的要求,有效解決了企業生產經營上的各種需求,也為防疫物資儘快進入市場做好了第一道服務保障工作;進入復工復產階段,為解決企業由於交通受限而造成的材料原件獲取難問題,運用遠程身份檢驗、手機微信視頻等多種手段,幫助企業完成重要變更登記,確保企業在非常時期能夠正常復工復產。
謝邦鵬
謝邦鵬在搶修現場查閱圖紙。 國網上海浦東供電公司供圖
謝邦鵬,國網上海浦東供電公司張江科學城能源服務中心主任兼數據管理組組長。
他奮戰於基層電網運檢與客戶服務最前線,依託勞模工作室平臺帶領青年員工積極開展科技創新工作,共開展創新課題40餘項,發表EI、核心期刊等收錄的中英文科技論文20餘篇,獲得專利授權50餘項,成果獲省部級及以上獎項20餘項,並通過傳、幫、帶,為公司長遠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梯隊保障。
目前,作為新時期基層能源服務模式創新的先鋒官,他正帶領團隊奮鬥在上海智慧城市能源雲平臺建設與應用的最前沿,努力實現客戶服務、工作效率雙提升,並開拓綜合能源、數據服務等新市場,探索能源轉型的「張江模式」。
謝邦鵬在疫情初期,就仔細排摸轄區內20多家醫療防護用品生產企業等的生產用能情況,實時跟進企業情況。為同時打贏防疫和復工復產兩場戰役,謝邦鵬和團隊基於智慧城市能源雲平臺進行大數據分析,及時反映企業復工情況和區域經濟活躍度及未來發展潛力,支撐政府科學研判和決策。
張文宏
張文宏。 人民視覺 資料圖
張文宏,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感染科黨支部書記。
作為一名臨床專家,張文宏針對感染病領域廣大患者和國家需求,針對難治性和危重的感染性疾病,開展長期的探索,在近年的每場感染性疾病的重大戰役中,總是奮不顧身鏖戰在最前沿。
作為感染科主任,他牽頭國家臨床重點專科、上海市重中之重感染病臨床中心、上海市振龍頭騰飛計劃重點專科、復旦雙一流學科、地方高水平大學建設學科支持,華山醫院感染學科在中國醫院最佳專科排行連續9年蟬聯第一。
在阻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工作中,張文宏擔任上海市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在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參與救治確診病人、為上海市的防控工作出謀劃策、參加國家衛生健康委的督導指導外省防控工作,在院內帶領華山醫院感染科承擔發熱門診和發熱留觀病房的主要工作,同時堅持通過「華山感染」公眾號撰寫科普文章,向公眾普及相關知識,獲得良好社會效應。
周新
上海支援武漢醫療隊醫師組組長周新 新華網 圖
周新,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學科帶頭人。
為了使每個病人能夠健康生活,周新傾注滿腔的熱忱和畢生的心血,40餘年來始終堅守在呼吸臨床一線,用他的高尚醫德和精湛醫術,守護著眾多呼吸道患者的健康,用他的精深造詣,拯救了數以萬計危重患者的生命。
在「非典」等非常時期,他衝鋒陷陣,義無反顧,用一己專業特長,守護城市的公共衛生安全,對上海重症非典患者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救治。
2009年甲型H1N1流感肆虐,他又身先士卒投入到這場不見硝煙的戰鬥中,成功救治國內首例重症甲流患者,並協助指導本市及外省市多家醫院搶救重症甲流病人,為上海和全國的甲流防治作出了重大貢獻。
2020年作為首批上海援鄂醫療隊醫師組組長,千裡馳援武漢,再次衝在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第一線。
蘇嶸
蘇嶸 資料圖
蘇嶸,徐匯區田林街道長春居民委員會黨總支書記。
多年來,蘇嶸始終把服務社區和群眾視為己任,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她的入黨誓言。她先後擔任了錦馨苑居民區、田林五六七居民區和長春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每一個居民區都是矛盾比較多的「硬骨頭」。
她始終把一顆心撲在社區工作中,總結出「五多」:工作多做點,責任多擔點,為人多想點,凡事多讓點,力量多聚點,走到哪兒都能得到居民的真心擁護。
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蘇嶸臨危不亂、果斷處置,對上海最早的確診案例做出了及時妥善的安排,她放棄休息、加班加點、不計得失,第一時間帶頭排查、帶頭消毒、帶頭宣傳、帶頭做好心理疏導,把社區建成了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
陳貞
陳貞 「話匣子」微信公眾號 圖
陳貞,上海華東醫院護士長。她長期從事重症患者護理崗位,以高超的護理技術,全心全意服務患者。
她和其護理團隊在救治「最美司機」劉銀寶的過程中,不僅配合醫生挽救了他生命,更是通過無微不至的精心護理,使昏迷了60多天的劉銀寶甦醒。
在搶救 「5.16長寧區昭化路廠房坍塌」事件傷員中,她幾天幾夜不回家,參與搶救重症傷員。
陳貞在本次抗擊新冠病毒肺炎中主動報名,第一批馳援武漢,擔任第一批醫療隊臨時黨總支第七黨支部書記。在武漢金銀潭醫院ICU,一般每名護士負責3名病人,陳貞同志要負責6名。普通護士一周工作24小時,陳貞主動工作84小時,她承擔了病房患者氣管插管、深靜脈注射等最有可能感染、最危險的工作。
高波
高波 資料圖
高波,上海邊檢總站上海機場邊檢站十五隊隊長,在浦東國際機場口岸管控工作中做出了積極貢獻。特別是在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慶和第二屆進博會期間,他帶領上海市勞模創新工作室——「高波證研創新工作室」共查獲非法出入境案件100餘起160餘人次,排查變換身份在逃人員信息150餘條,成功處置了「8.15」調包偷渡、騙取某發達國家電子籤證出境等典型案件,成功查獲疑似危安人員入境,獲上海市副市長龔道安的批示肯定。
他參與編寫《世界各國驗訖章彙編》、《出入境證件鑑別術語彙編》等專業書籍,參編並審核出入境證件鑑別教材,參與設計研發出入境證件大數據軟體,為提升全國出入境證研水平和口岸安全貢獻了力量。
在口岸疫情防控工作中,高波主動作為、盡職盡責,連續奮戰在執勤一線,全面排查梳理出入境人員信息,為處置應對涉疫人員、保障上海市聯防聯控單位開展針對性的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信息支撐。
鬱非
鬱非 資料圖
鬱非,上海第一食品連鎖發展有限公司南京東路旗艦店「壹食壹品」、「一盒上海」專櫃組長。
她用創新的服務手法為顧客提供溫馨優質服務,她提出的「4S工作法」在門店一線營業員中得到了普遍推廣,顧客滿意度得到大幅提升。
在上海全力打響「四大品牌」建設的當下,鬱非聚焦「上海購物」和「上海服務」,致力於激發老字號新活力,帶領勞模工作室團隊,推動第一食品自有品牌創新發展,取得了年銷售規模超8000萬元的良好業績,公司入選首批「上海禮物—優選經營店」。
在疫情防控期間,她白天持續奮戰在一線,下班後還努力收集各類防疫知識和信息,及時轉發給一線員工。
她帶領工作室成員對門店的保供商品一一核實產品庫存,保障集團系統的糧油產品穩定供應;把保供商品堆放在醒目位置,確保消費者進來就能買到需要的商品;每日檢查各類產品檢驗檢疫證明,確保食品的安全性;每日做好個人、商品、貨架的衛生清潔,使每一位來店的顧客放心購、安心購、稱心購。
陸忠明
陸忠明 閔行報 資料圖
陸忠明,大金空調(上海)有限公司首席技師。
通過不懈努力奮鬥,他從一個務農農民成長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頭人,承擔著公司一千五百多套生產設備的日常運行維護工作,同時還是公司生產設備節能、技術攻關、技術創新及員工技能培訓的領軍人物。他堅守崗位十幾年如一日,用實際行動踐行「勞動最光榮」,無論年三十還是年初一都能在車間和設備現場看到他的身影,兢兢業業,任勞任怨。
他自主研發替代進口設備關鍵部件18項,節約經費606萬元/年,減少設備故障時間2400分鐘,提高生產效率產值3500萬元/年;節能減排創新12項,節約經費156萬元/年;技術創新3項,節約經費50萬元/年,每年為公司安全培訓3000人次,同時還為社會免費提供安全培訓。
在疫情期間,為保證企業復工復產,陸忠明主動報名帶隊加班加點,如期完成春節前餘下設備工事,為公司2月10日復工保證了設備正常運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