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風送爽,丹桂飄香,伴隨著第36個教師節的喜慶氣息,新邵縣200名(小語、小數、體育、美術)四坊鄉村教師歡聚在新邵八中多媒體報告廳,隆重進行「國培計劃(2020)」新邵縣鄉村教師工作坊(A485-A488)開班典禮暨第一次線下集中研修活動。作為一名與教師節同齡的老教師(我於1985年參加教育工作),能再次有幸參加這種上檔次的研訓,我倍感欣悅,倍加珍惜。研修之餘,頗感收穫滿滿,啟發多多。
9月上午8時30分,四坊學員準時從四面八方集結於八中多媒體會議室。主持人熱情洋溢地講話拉開了開班典禮的帷幕,為把更多的時間留給授課專家,教育局與進修校領導發言及指導言簡意賅,坊員心領神會。開場轉瞬即過,這讓我深會到研訓時貴如金。
研訓的第一場講座是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繼教院長、國培主任、二級教授曾小玲的《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她的講授雖沒有高大上的深奧理論,但帶給會場的是鴉雀無聲,帶給學員的全神貫注地思聽。她以自身為例,引領學員志存高遠,樹立目標;告誡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主體和兩翼便是教學、讀書和寫作。中國是詩的國度,文的天堂,五千年的文明燦若星河,浩如煙海,文質兼美、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歷久彌新,散發著永恆魅力。毋庸置疑,教師的閱讀,無論是在學習語言、品味內涵、鑑賞藝術、培養審美情趣、提高人文素養方面,還是在陶冶高尚情操、涵養生命氣象、傳承中華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等方面,都有著獨一無二的價值和意義。閱讀更要讀懂、讀透,即著眼於文本,反覆誦讀、細細品讀,跟隨詩文的節奏、內容、意境、情感,走進作者的心靈世界,如痴如醉,不能自拔。用聯繫的、發展的眼光來研讀,通過聯想、想像、比較、引申、拓展等方法,結合思想觀念、創作心境,全面、深入地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現實和作者的情感主旨;同時還要融入自我的體驗,對接生活,聯繫現實,做出自己的判斷和評價,獲得新的感悟、思考和啟示。而寫,是讀的延伸,是厚積薄發…… 曾教授對坊員(教師)的讀寫講授 ,讓我茅塞頓開,啟發 大 。
深悟了讀與寫的辯證關係。曾教授談到教研,在這方面我就更汗顏了,平時參與了一些活動,也純粹是應付。她還教我們如何網上查選教參資料,如何投稿,如何更好地提高其他的專業能力,跟對團隊,注重借勢、借智、借力的重要性,促進自我提升,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不斷的去充實自己,要學會四個尋找,兩種思維模式等,讓我們受益匪淺。
「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邵陽教科院副院長鄒金芳在他的《立足平凡崗位,成就幸福人生》講座中說到,教師是平凡的人,卻可以成就不平凡的人,因為我們所研究教育的對象是人,我們看似不起眼的工作,卻是非常有意義的,所以要求我們做最好的自己。他強調「想像力」即創造力,沒有想像力的老師怎麼能教出有想像力的學生。教師也應該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增長見識和自信。鄒院長這種「放眼看世界,平凡人做不平凡事。」的教育理念警醒著我們教師教書育人的職責。
下午,四個工作坊的學員分開研習,A486小數鄉村教師工作坊學員在輔導員周劍鋒老師帶帶領下,我們一起玩猜謎語和奇數偶數遊戲,一起唱我們的坊歌《奔跑》,一起跳拍拍手舞,讓我感受到了坊學習的溫馨與幸福,也讓我們體會到人在一起是團隊,心在一起是力量。
唐福秋坊主一如既往地給我們學員先後解讀了《研修手冊》與《高年級數概念「五五式」結構化設計》。讓我們都明確了學習的目標、內容與意義。坊主的引領、指導,讓我明確了此行的方向、任務。還有班主任陳品珍的召集、組織、考勤、陪伴,給我們以莫大的支持與服務,解除了我們細瑣的後顧之憂,讓我們學得快樂、安心。
總之,領導的關愛,專家的講授,坊團隊的引領,坊員的互幫互助,我們的第一次研修學習收穫頗豐,幸福滿滿。我們都打心底表示情摯的感謝!我們將以刻苦研修的實際行動感恩所有人對我們的關愛關懷。我們更會記住鄒金芳教授的幸福寄語:始終保持對教育的熱愛和激情,善於從平凡、平淡的教育教學生活中捕捉幸福、發現「美好」。
【來源:縣教育局】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