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毛木耳」圓了兗州80後農民夫妻的「致富夢」

2020-12-25 齊魯網

中國山東網濟寧1月22日訊 (通訊員 李敏) 1月17日清晨五點鐘,正值一年最寒冷的時節,在兗州區小孟鎮郭戶村村北的毛木耳種植大棚裡確是一派熱鬧、繁忙的景象。在大棚外面,工人忙著將毛木耳培養菌袋從高溫滅菌池裡取出,在大棚裡面,工人們則有條不紊的將菌種一一放入菌袋。

菲陽食用菌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小孟鎮郭戶村村民祝興葉介紹說「毛木耳與我們常見的東北黑木耳不一樣,毛木耳表面長滿了白色的絨毛,葉片比黑木耳要厚一些,大小也比黑木耳要大很多。毛木耳口感比較脆、爽口,一般家庭裡食用的不多,主要用於餐飲業、食品加工及醫藥行業。」談起毛木耳的種植周期及銷路,祝興葉胸有成竹「冬天裝袋發酵,入春能出木耳,一直到中秋節前後能收七茬。主要銷往福建、河南、浙江等省,最近幾年銷路一直不錯。」另一邊,祝興葉的妻子潘教粉則忙著給工人們準備一天的夥食。

回鄉創業,初涉「毛木耳」種植

小孟鎮郭戶村村民祝興葉與妻子潘教粉是一對普通的「80後」農民夫妻。早些年前,祝興葉與妻子在寧夏打工,雖然收入也不少,但是離家太遠,想家、想孩子成了夫妻倆的「心病」,能在家門口創業兼顧照顧家庭成了他們的一個「夢想」。

2014年初,夫妻倆決定回鄉創業,聽鄒城的朋友提起種植毛木耳是一項投資小、保收益的創業項目,他們當即前往魚臺、嘉祥及江蘇豐縣的毛木耳種植戶那裡參觀學習。2014年9月,夫妻倆在外地毛木耳種植戶的指導下建成了兗州區第一處毛木耳種植大棚,兩個大棚共佔地兩畝多,種植毛木耳12萬袋。2015年,毛木耳全部售出,除去原料、設備及人工費,純收入是11萬元。

創業遇難題,鎮政府遞「定心丸」

2017年4月,小孟鎮組織畜禽養殖戶、種糧大戶等二十餘人去鄒城、魚臺參觀考察食用菌行業。在看到外地食用菌種植較好的市場前景後,祝興葉決定進一步擴大毛木耳種植規模。經過初步估算,大約需要50萬的資金投入,夫妻倆拿出多年的積蓄、又向親戚朋友借了一些才湊了35萬,還剩15萬元的缺口讓祝興葉有些發愁。

5月份,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祝興葉來到鎮政府尋求幫助,小孟鎮經管站等相關部門積極幫他辦理了創業貸款業務。2017年7月份,祝興葉成功領到了15萬元的貼息貸款,資金到位後,毛木耳種植大棚很快就由兩畝擴建為六畝。10月份,兗州區科技局的技術員來到祝興葉的毛木耳種植大棚,為他帶來了更為科學的技術指導。「有了政府的幫助與指導,就像是給了我們一顆『定心丸』」,祝興葉激動地說。

帶動鄉鄰增收,共圓「致富夢」

2016年12月,祝興葉夫婦倆註冊成立了兗州區菲陽食用菌專業合作社。2017年與嘉祥縣可嘉食用菌研究中心合作,共同研究食用菌開發生產及種植技術的創新。2017年11月份,祝興葉參加了山東省食藥用菌產學研合作暨科技精準扶貧項目推介會,在了解到食用菌行業較好的發展前景及廣闊銷路之後,祝興業更堅定了通過毛木耳致富的決心。

合作社成立以來,在祝興業的帶動下,小孟鎮又發展毛木耳種植戶3家,建起種植大棚4個,共十餘畝,每畝地預計增加收入4萬餘元。帶動周邊村莊勞動力100多人就業,其中包括吸納5戶貧困戶到合作社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年人均增加收入5000元左右。

「目前合作社有兩個毛木耳大棚,種植面積6畝,今年裝了36萬個菌袋,大概3月份,就可以開始採摘了,每袋產幹木耳三兩,如果還像去年的價格,收入個30多萬不成問題。現在政策好,要技術有技術,要資金有資金,要銷路還有銷路,讓俺在家門口圓了創業致富的夢想。」樸實的祝興業樂呵呵地說。

[責任編輯:楊凡、王慧]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7-3366066,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7-3366066,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祝興葉:毛木耳讓我圓了家門口致富夢
    生產出的毛木耳主要銷往福建、河南、浙江等省,最近幾年銷路一直不錯。」祝興葉的妻子則忙著給工人們準備一天的夥食。回鄉創業,初涉毛木耳種植小孟鎮郭戶村村民祝興葉與妻子潘教粉是一對普通的「80後」農民夫妻。早些年,祝興葉和妻子在寧夏打工,收入雖然不少,但是離家太遠,家和孩子成了夫妻倆的「心病」,常常夢想有一天能在家門口創業,兼顧事業和家庭。
  • 毛木耳滯銷大學生村官求助
    懇請幫幫農民兄弟,幫他們打開銷路。」近期,漳州東嶼村的大學生村官林碧惠,通過省科技廳農牧業科中試基地給本報寫來了一封求助信,希望本報「海都農家樂」助力該村的毛木耳銷售。往年這個時候,該村1000多萬斤毛木耳已經銷售過半,而今年,該村毛木耳銷售不到1/10,按此情況預估,今年村裡毛木耳滯銷量將十分巨大。
  • 河南鎮平馬莊:小小雙孢菇,託起致富夢
    河南鎮平馬莊:小小雙孢菇,託起致富夢 2020-12-22 1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西中陽縣:發展木耳產業 圓了貧困戶致富夢
    山西中陽縣:發展木耳產業 圓了貧困戶致富夢發布時間:2020-12-04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寒冬時節,走進山西省呂梁市中陽縣黑木耳種植基地,工人們正在木耳棚內對廢菌棒進行拆除,並裝車進行集中處理,為明年的種植黑木耳打基礎。
  • 福安葡萄:「甜蜜果」圓了致富夢
    籃筐裡的「寶石」(蔭亮/攝)「90後」返鄉創業大學生陳壇祥,談起父輩的葡萄事:「我家1993年就開始種葡萄了,那時葡萄種植起步階段,村裡葡萄的收益明顯高於水稻。到葡萄收穫的季節,有種葡萄的都要全天候守著葡萄園,飯由家人送,晚上竹床罩上蚊帳,在園子裡睡,就怕有人來偷葡萄。」這些苦,在葡萄賣出的一刻也就甜了。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七十一)巧手編織幸福路 攜手共圓致富夢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七十一)巧手編織幸福路 攜手共圓致富夢 2020-09-14 18: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80後女子返鄉創業,一年做2萬斤手工小點心,成就致富夢
    安康寧陝縣江口鎮,80後馬莉辭掉大城市工作,回家鄉秦嶺小鎮做手工點心已整整11年,當初誰都不看好的小點心,成就了馬莉的致富夢,一年做2萬斤點心,純收入超10萬元。馬莉做的是當地的傳統清真點心,皮酥、餡足,口感軟酥香甜。
  • 廣西打造「八桂月嫂」等勞務品牌 助農民工實現「致富夢」
    廣西打造「八桂月嫂」等勞務品牌 助農民工實現「致富夢」 2016-03-18 21:59:55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南寧3月18日電(記者 黃豔梅)廣西南寧市上林縣農民石施梅
  • 雲南鎮沅縣九甲鎮和平村 哀牢山村圓了致富夢
    近年來,鎮沅縣緊緊抓住產業這個「牛鼻子」,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逐步形成了「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產業發展格局,通過黨建引領,開創哀牢山農民講習所,以扶貧車間模式助農增收,產業扶貧託起了群眾的致富夢。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和平村黨總支帶領全村幹部群眾,把一個「一窮二白」的貧困村,建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產業興旺村。
  • 黑木耳毛木耳地耳 三種木耳功效不同
    平常買回家的黑木耳一般都是幹的,泡發、開水焯燙後食用更安全,夏季食用與蒜泥、辣椒涼拌即可。   地耳補鐵、鈣。地耳的耳片捲曲、厚而有層次,呈黑褐色或黑色,因常與髮菜結伴生長,並稱為「姊妹菜」。雖然地耳總體營養價值比黑木耳差些,但它的胺基酸含量高於黑木耳,且富含多種維生素和鋅、鐵、鈣等礦物質,是缺鈣症和缺鐵症的補充食物。
  • 臨川唱凱鎮:小小藤椅點燃貧困戶的致富夢(圖)
    因為他知道,這300多米的距離,是他擺脫貧困,點燃致富夢的希望。 劉夥龍學習編制藤椅(鄒寬 攝)  夫妻殘疾 低保勉強度日  劉夥龍是臨川區唱凱鎮蔡家村貧困戶,因小時候生病,造成身體殘疾、手腳不便。  隨著孩子的長大,和父母年齡變大,本就勞動能力不強的夫妻倆,在缺少父母的幫襯下,肩負起養育孩子的責任困難重重。劉夥龍說:「我和妻子勞動能力差,基本沒有什麼收入,靠著低保養活自己。現在孩子大了,上學需要錢,家裡一度陷入困境。」
  • 毛木耳銷售火爆 再調1.5噸來
    昨日許多市民都是一大早來排隊,購買毛木耳木耳做的饅頭讓老人嘗了又嘗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海都網記者 章微 阮韻晨/文 王浩志/圖) 漳州東嶼村大量白背毛木耳滯銷,大學生村官林碧惠求助,本報聯手省科技廳一起助農幫農。
  • 你會辨別毛木耳與黑木耳嗎?木耳還有這3種美味吃法~
    2、松仁毛木耳材料:毛木耳、粟米油、蠔油、蔥、松仁、冷開水適量。做法:(1)將毛木耳用清水泡發好。泡好後用水衝洗乾淨,瀝乾,放入盤子裡待用。3、毛木耳燒豆腐材料:豆腐300克、毛木耳50克、蔥、姜、蒜、豆瓣醬,植物油、耗油、白糖、澱粉、食鹽等。做法:(1)將毛木耳用水泡發後清洗乾淨、將豆腐切成薄厚均勻的小塊。
  • 毛木耳出耳期的管理,看過之後就明白怎麼做了
    毛木耳又叫做黃貝木耳,它與黑木耳的功效相同,都可以清肺止咳、活血化瘀。毛木耳的烹飪做法多樣,可以涼拌,可以清炒,也可以用來煲湯,受到很多人的喜歡,因此它的市場需求很高,引來不少人種植。但是它的種植技術並不簡單,尤其是在它出耳期,很多種植戶都管理不好。那麼毛木耳的出耳期應該怎麼管理呢?
  • 大木耳,小木耳,細木耳,毛木耳,滿屏的木耳你分的清嗎?
    那麼細木耳就是指的黑木耳,只是說法不一樣,細木耳相對的就應該是毛木耳,毛木耳背部絨毛多,而且葉片超大,四川一帶一般叫大木耳,所以和黑木耳中葉片較大的大木耳有著很大區別 ,別搞錯了,還有叫「火鍋木耳」「黃背木耳」,因為四川吃火鍋,整串串用的比較多,毛木耳質地硬,口感是很脆,似海蜇皮吃起來嘎吱響,價格相對細木耳要便宜很多,所以很多作假的就是買這種木耳染色成黑木耳販賣。
  • 河北80後農民自製飛機上天了,網友:農民也能造飛機感覺很好笑
    這位大小夥今年33歲,名叫解保剛,家住河北景縣廟鎮八裡屯村,他可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但他與其他農民有有很大的不同,他是一個有理想的農民,雖然他只有初中水平,但從小他就有一個夢想:要像鳥一樣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最後,他的夢想終於成真了。
  • 東方中學,你在兗州給我站住!
    但兗州這所成績斐然的初中,幾乎沒有給學生補課,沒有上過晚自習,卻依然是家長們搶破頭都想把孩子送進去的學校。兗州區東方中學創辦於1996年,原是一所民辦性質的學校,兼備初中高中中考補習(現僅設初中),學校原位於新世紀路與九州大道西北角(原兗州駐軍所在地),現位於繁華的建設東路和中御橋路東北角。
  • 雲南會澤縣寶雲街道 特色產業託起貧困群眾「致富夢」
    原標題:雲南會澤縣寶雲街道 特色產業託起貧困群眾「致富夢」   雲南省會澤縣寶雲街道立足良好氣候、水源等資源優勢,大力培育發展特色種植和養殖
  • 水蛭養殖:80後小夥子的致富夢
    最近,家住平湖市新倉鎮中華村的80後小夥孫微格外忙碌,因為他所養殖的水蛭正處在育苗期。每天一早,吃過早飯、套上雨靴後,他總是第一時間趕到養殖場裡,仔細地查看水池溫度,觀察水蛭產卵情況,將褐色桌球大小的水蛭卵小心翼翼地轉移至育苗池。  說起水蛭,很多人都會感到噁心或恐怖,但在孫微眼中卻是寶貝。
  • 華胥鎮種植戶周忠彥平菇種植圓了自己致富夢
    用農業產業園了自己的致富夢。 走進平菇大棚內,記者看到周忠彥一家人正端著筐子在菌棒之間忙碌地採摘著。 據種菇人周忠彥介紹,他們家是山陽人,他和哥哥與姐姐三家人,從三四年前來到華胥鎮宋家村後開始種植平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