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美國制裁的77個實體裡面,其中大部分為中國船舶製造企業、高校以及個人等。中芯國際,大疆創新,同方威視,中交建,北京理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天津大學, 中船旗下包括701所在內的幾十個研究所,天津諾思,以及其他公司和個人。
這一批制裁的名單是截至目前為止,最大範圍的一批,目標已經不是某幾個特定科技領域了,而是對中國整個科技研發體系的全面封殺與遏制。目前美國的實體清單已涵蓋超過275家中國企業及關聯公司,包括華為及其150家關聯機構、中興通訊、海康威視。
意思就是說,在科技研發領域,只要是你中國冒尖的,或者是有潛力的研發單位,管你是高校,還是企業,先全部通通制裁了再說。
寧可錯殺一千,也不能放過一個,這就是美國當前對中國的科技霸權體現。
一、美國為什麼不制裁BAT?
其實很簡單,美國制裁BAT不划算。因為BAT更多的是在人們吃穿住行方面的應用創新,沒有涉及到太多的核心科技研發,從威脅程度來對比,不是很高。如果制裁了,會讓很多美國人的生活、工作、購物受到影響。當然也會遭到不少美國民眾的反對與抵制,之前美國也想制裁微信海外版,但是最後還是放棄了。
再加上,BAT都是在美股上市的企業,美國投資人的利益這個還是需要得到保障的。
至於BAT會不會被制裁,我想如果美國不改變當前全面抑制中國發展的冷戰思維,BAT遲早也會要上榜的,只不過目前有更優先的目標排在前面而已。
二、美國為什麼還不制裁清華北大?
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始建於1911年,校名「清華」源於校址「清華園」地名,是清政府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其建校的資金源於1908年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
清華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高校, 位列國家「雙一流」A類、「985工程」、「211工程」,入選「2011計劃」、「珠峰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為九校聯盟(C9)、松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亞洲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清華—劍橋—MIT低碳大學聯盟成員、中國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技術研究的基地,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
北京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選「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為九校聯盟、松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京港大學聯盟、亞洲大學聯盟、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東亞四大學論壇、國際公立大學論壇、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成員。
清華北大的研發實力強不強,請大家來自行腦補。
其實美國不是不想制裁清華北大,而是暫時不敢制裁。因為清華北大在國際上,其實就相當於中國的臉面。直接制裁清華北大,就相當於跟中國直接撕破臉,會產生多大的後果,沒有人知道,所以美國也是投鼠忌器。
沒有人知道清華北大什麼時候會上榜,但是如果美國繼續推行新冷戰思維的話,那麼遲早會有上榜的一天。清華北大上榜的那一天,就是中美「全面脫鉤」的一天。
很多網友可能對清華北大有所誤會,其實如果沒有清華北大,就沒有如今中國的科技局面。中國第一代,第二代很多的科技先驅前輩都是出自清華北大。不可否認,當初西方國家的科技確實比中國強太多,而他們又對我們中國進行嚴密的技術封鎖。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主要的方式就是派大量的優秀學生過去留學深造,然後等待他們回來報效祖國。
當然,有一部分人迷失了,選擇了不回來,對於這個我們確實不能強求,人各有志,強扭的瓜也不甜。但是整體而言,大部分的人還都是回來了。
可惜,現在這個「漏洞」也逐漸被歐美國家慢慢關閉上了,歐美一些國家已經對來自中國的留學生進行專業與研究課題限制了。美國有一股聲音說出了他們的心聲,那就是中國留學生選擇學習莎士比亞就可以,如果選擇理工類的就不行。
三、為什麼最近美國針對我們中國的制裁那麼猛烈?
我想,美國是被最近中國的科技爆發給刺激到了,比如中國的嫦娥五號的成功返回,美國NASA的那股酸味,整個地球上的人類估計都聞到了。
嫦娥五號的兩項技術,美國又是羨慕,又是忌憚不已。分別是太空無人自動對接技術,返回地球的打水漂技術,這是我們的獨門秘籍。美國目前還實現不了,所以只能幹瞪眼的份。最後發現拿我們中國沒有任何辦法,於是就只能拿一堆中國企業來制裁出氣了。
最後,引用金庸《倚天屠龍記》的「九陽真經」的一句話:「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
今天,中國人要自信一點,堅定走好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