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寶寶,你們家這兩天天氣好嗎?八八在大降溫的廣州,凍成了一條狗......
冷成這樣,迫切需要看點勵志故事打打雞血啊!於是八八翻啊翻,翻到了上周「天天向上」節目,汪涵正在介紹節目嘉賓楊採鈺的學霸故事:中學留美、大學上了北影,現在又考上了哥倫比亞大學的碩士生。
汪涵問楊採鈺:這個是不是特別難考?楊採鈺一臉矜持地說:還挺難考的。我是有史以來第三位被這個系錄取的中國人。
妹子膩害啊!大家都知道哥大牛X,她再加上這麼一句話,逼格簡直嗶嗶嗶往上直升有木有!
楊採鈺接著說:通過了三輪面試,最後我是唯一一個亞洲人。請看跟她一起上節目的網紅馮提莫,那膜拜的眼神......
八八正想啪啪啪鼓掌,驅驅體內的寒氣。但又轉念一想,這麼高逼格的事兒還是自己先研究研究,再來鼓掌也不遲哇。
無巧不巧,高逼格他叔高曉松,這兩天也曬出了一條跟美國名校有關的微博,宣布在哈佛大學入職成為研究員。
不出所料地引來了迷妹們如滔滔江水的敬仰!
一片跪拜大神的氣氛中,也有質疑高曉松「裝過了」的聲音。
到底這兩位曬出的頂尖牛校學歷和職位,逼格如何呢?在我國娛樂圈,明星用洋名校的金字招牌提升逼格這事兒啊,有你想不到的悠久傳統。
不過啊,裝逼有高下之別,真假之分。八八今天就來跟大家嘮一嘮,娛樂圈明星留洋逼格指南。
——我是藤校情結的分割線——
咱們先來說說楊採鈺考哥大的事兒吧!這個名字可能還有很多人不太熟悉,八八來喚醒一下大家的記憶:《芳華》裡,黃軒扮演的「活雷鋒」劉峰因為暗戀文工團女兵林丁丁,情不自禁抱了她一下,結果毀了一生。
扮演林丁丁的就是楊採鈺。
另外,2015年劉亦菲的乾爹陳金飛跟小女友在街上公開激吻,這位小女友,也是楊採鈺。陳金飛和楊採鈺相差30歲,她在微博上曬出合影並配上電影《我是殺手不太冷》的臺詞,表示兩人是真愛。
關於楊採鈺和劉亦菲之間的是是非非,乃至有沒有引人聯想的瓜葛,跟本文關係不大,八八也不想引來粉絲囉嗦歪樓,就不說那方面的事了。
撇開「乾爹」「女友」等頭銜不論,劉亦菲和楊採鈺是陳金飛先後培養的兩名藝人,這點總沒錯吧。前一陣劉亦菲拿下好萊塢影片《花木蘭》這塊大餅,以經紀人身份出來代她發言的,還是陳金飛。
八八覺得特別有意思的是,陳金飛跟好些望子成龍的中國家長一樣,有揮之不去的「藤校情結」,執著地要以常春藤名校的學歷提升旗下藝人逼格。
按劉亦菲自己的說法,她1997年就跟著媽媽去美國求學了。當時她10歲,應該還在念小學,後來中學也在美國讀。
劉亦菲15歲回國拍《金粉世家》成名後,網上出現了一篇號稱是她美國鄰居寫的文章,初步展示了蹭名校顯逼格大法怎麼玩。
按常理來說,劉亦菲當時已經紅了,標題應該往她的名氣和美貌上做文章。可這篇文的標題,劈頭先來一句「與哈佛才子青梅竹馬」。
再往下看才發現,原來劉亦菲剛到美國時功課跟不上,老師找了個華裔男生幫她。好多年後,這枚男生考上了哈佛......
可能陳金飛也覺得用這種方式拉上關係,實在不能滿足心中的藤校情結。於是劉亦菲19歲從北影畢業後,又出現了她遠赴美國去上學的新聞。
接著劉亦菲向媒體透露,她考的是耶魯大學戲劇系,過了二試。
08年時,她表示自己已經在耶魯大學學習了。
但不久後,因為拿到《功夫之王》女一號的角色,劉亦菲決定暫時擱置讀書計劃,先回國拍戲。
本來吧,這事到此也就告一段落了。雖然沒拿到耶魯的學歷,但曾經考上,就很不容易很值得驕傲了呀!
可是較真的網友們,卻挖地三尺地跑去查了耶魯戲劇學院在校生名單,還寫了信去耶魯問有沒有錄取過劉亦菲,結果都是查無此人。
後來劉亦菲粉絲反駁稱:劉亦菲只是說過了二試,並沒有說自己被錄取啊。她說了因為要拍《功夫之王》,放棄求學計劃。所以查在校生和錄取名單都沒有她,她並沒有說謊啊。
這事吧,最後就成了個羅生門。就算劉亦菲粉絲說的沒錯,但耶魯求學這一系列新聞稿,顯然是陳金飛用來提升藝人逼格的營銷手段,卻變成一地雞毛,只能總結為一次失敗的裝逼行動啊。
裝逼失敗怎麼辦?估計陳金飛的人生座右銘,是: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他又找到了一個中學去美國留學、大學在北影上學的女孩,這個女孩就是楊採鈺。
楊採鈺09年在美國上了一陣學的時候,網上出現了這樣一篇文章。
從上面這篇文章到後來的一系列通稿來看,楊採鈺在學業上的形象,完全是往劉亦菲升級版的方向打造的。
中學時代,她在美國念的是一年學費4.6萬美元的聖地莫斯女子學校。
考上北影時的通稿是,已經被南加州大學、波士頓大學等五所名校錄取,卻選擇回國。
前年跟黃子韜演出電影《夏天十九歲的肖像》,通稿裡喊出了「哥大學霸」的口號,宣布她已經被哥大錄取,「將因此成為內地新生代女演員中的高學歷第一人」。
楊採鈺在網上曬出了哥倫比亞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八八仿佛聽到了陳金飛得意的笑聲:哼,你們這次沒啥可質疑的了吧?
確實,楊採鈺被哥大錄取這事有通知書為證,清清楚楚沒得黑。妹子憑自己的努力和實力上了名校,值得點讚。
這本來是件特別好的事兒。可是啊,採鈺妹子這句低調又奢華的炫耀:我是歷史上第三位被該系錄取的中國人;還有那句,第三輪面試時是唯一的亞洲人,讓八八腦海裡的雷達「嗶」了一下。
真的特別像劉亦菲當年描述自己美國學校的措辭:「一個全部是白人的學校」。
問題是,現在哪所美國名校裡沒有中國人啊......知乎上還曾經有這麼個問題:如何看待哥倫比亞大學被中國學生「佔領」這一現象?問題描述中說,哥大最近一屆畢業典禮上,就有近600名中國畢業生。
楊採鈺說她是有史以來系裡錄取的第三個中國人,哪個系呢?她說是戲劇系。
於是八八在腦海裡搜了搜記憶庫,想起綜藝節目「一站到底」辦過一次世界名校爭霸賽,再一查,果然有枚選手就是從哥大戲劇系碩士畢業的。
這個名叫田弘毅的小夥子2013年被哥大錄取,2016年畢業,現在是賴聲川的助理。
哇塞,按楊採鈺的說法,田弘毅應該是史上第二位甚至第一位被哥大戲劇系錄取的中國人了!哥們太實誠了吧,這麼了不起的事,怎麼節目上完全沒說?
八八又查了下,田弘毅寫過一篇關於哥大學習經歷的文章。裡面介紹說,哥大的戲劇系分成六個專業:編劇、導演、表演、舞臺監督、戲劇製作/劇院管理、戲劇構作。
於是八八再查了查,網上曾有新聞的哥大戲劇系中國學生真不少啊。比如戲劇系編劇專業碩士畢業的這位。
又比如戲劇系導演專業碩士畢業的這位。
周沫被錄取時,自豪地說是第一個被哥大戲劇系錄取的在校生。她是09年被錄取的,比田弘毅早,比朱宜晚。光看他們仨,八八已經搞不明白楊採鈺哪個「歷史上第三個中國人」是怎麼算出來的了。
而且這還只是21世紀、上過新聞的幾位。可想而知沒上過新聞、乃至20世紀的哥大戲劇系中國畢業生,總數只會更多。
莫非,楊採鈺說的不是整個系,而是她那個專業?於是八八仔細看了看她貼出來的錄取通知書,上面寫的是「戲劇系表演專業」(the Theatre MFA program, Acting program)。
可是,上戲這位同學也被哥大表演專業錄取為研究生了呀。人家可沒說是史上第二個被錄取的中國人......
此外,無論那篇《花季少女的留美生涯》,還是北電期間的人物檔案,都說楊採鈺的國籍不是中國,而是泰國。
網上還有不靠譜傳言,稱楊採鈺是被泰國人收養的孤兒,那應該是源自她英文名Oraphan與孤兒拼寫相近衍生的誤傳吧。她曬過童年照片,母親跟她很像,穿戴也一副家境優越的模樣。
只是,一位泰籍人士自稱被某校某系錄取的第三個中國人,這是怎麼個說法捏......如果泰籍華人算中國人,美籍華人、新加坡華人等都算吧。光是去年烏鎮戲劇節上,各團隊中哥大戲劇系畢業的外籍華人就有好幾位呢。
在劉亦菲身上試驗失敗的洋名校逼格營銷大法,到了楊採鈺的2.0版,修正了許多bug,不再閃退而是運行基本穩定。只是啊,某人總是忍不住要在事實基礎上強行抬高逼格,讓本來挺好的一件事又變得經不起推敲和細看。
其實楊採鈺實打實的成績和才藝,已經足夠優秀。本來就是閃光少女,何必非得誇大成極光,才覺得滿意呢?
——我是半世紀前的分割線——
香港地區的明星中,讀英國名校的很多。比如宣萱和李治廷,都是頂尖名校帝國理工學院畢業。但是他們傻傻不懂逼格大法,記者崇拜地問李治廷在牛校有啥牛X事跡,李治廷實誠地答:很自卑,功課好難跟,差點想退學......
可能因為英國的風氣偏保守內斂,也可能因為好萊塢電影和美劇的影響更深入人心,我國娛樂圈人士想借洋名校提升逼格的,大多還是首選美國。其中受歡迎程度高居榜首的,就是哥大。
我國明星對哥大的青睞源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到半個世紀前。
五六十年代紅極一時、奪得四屆亞洲影后的邵氏明星林黛,就曾在事業如日中天時突然推掉所有片約,申請進入哥大,在戲劇系和語言系所旁聽。在哥大圖書館前跟智慧女神像合個影,逼格和洋氣指數瞬間壓倒了其他明星!
進修期間,林黛聘了一名美國女士當貼身私教,隨時隨地練習英語口語。現在明星們的很多排場啊,其實都是前輩玩剩下的。
不過林黛這逼格滿滿的留洋經歷背後,是一個跟電視劇版《我的前半生》相似度很高的狗血故事。
這個故事中的「賀涵」,是老牌影星周璇前夫嚴華的堂侄嚴俊。嚴俊30年代是上海灘小有名氣的電影小生,50年代在香港轉型做導演,成了邵氏公司大腕。
林黛是桂系軍閥李宗仁身邊要人程思遠的女兒。雖然父親大名鼎鼎,但她生在戰亂之際,童年顛沛流離,少女時代跟著家人到香港,家裡經常窮得揭不開鍋。
美女總是不愁沒有出頭之日的。林黛17歲為影樓拍的照片被長城電影公司老闆發現,籤下了她,卻遲遲不給拍片機會。林黛失意下吃安眠藥自殺,被嚴俊送進醫院救了條命。他幫林黛跳槽,還拍了部《翠翠》令她一舉成名。
嚴俊無疑是個有才的男人,他不但是《翠翠》的導演,還在片中一人分飾兩角,上面那張劇照裡就是他化老妝演翠翠的爺爺。對於比他小17歲的林黛來說,嚴俊就是人生導師般的存在,兩人很快變成一對情侶。
可是林黛和嚴俊這段感情沒能開花結果,和他一起走進禮堂的變成了林黛閨蜜、另一名當紅女星李麗華。關於這段三角戀的時間線,說法不一。有人說李麗華是小三插足,有人說嚴俊是和林黛分手後才和李麗華成了一對。
此外,嚴俊跟李麗華相識其實比林黛更早,當年是李母嫌他窮棒打鴛鴦,兩人各自另覓愛情,多年後兜兜轉轉又走到一起。
就在嚴俊跟李麗華舉辦盛大婚禮這天,林黛宣布暫別影壇出國深造。娛記們這邊要跟婚禮,那邊又要撲到機場去拍林黛,忙得不可開交。港媒當天的標題起得很有畫面感:林黛「帶著淚眼登機,開始環遊世界」。
於是才有了林黛手捧書卷,在哥大圖書館門前留影的那一幕。
這位傳奇女星帶著情傷留洋,除了逼格還收穫了情郎。滇系軍閥龍雲的五公子龍繩勳當時也去美國留學,本來打算進西點軍校,卻因醉駕撞死人被逮捕,家裡給他賠了一大筆巨款,終於免了牢獄之災被驅逐出境。
如今有些富二代去留學,學問沒收穫半點,倒是花天酒地闖禍後巨款保釋的財力震驚了洋人,原來這也是前輩玩剩下的啊。
可嘆的是,龍繩勳的父親龍雲可不是一般的軍閥。
抗戰時期他沒有躲在西南邊陲享受安樂,而是撥出六個旅和十二個團的兵力,組建成第六十軍出滇抗日。還在資金技術設備統統缺失的情況下,奇蹟般地用八個月修建成滇緬公路,使中國不至於被日本孤立。
有這樣的英雄老子,龍繩勳卻給慣成了花花公子。不過他和林黛這樁婚姻堪稱門當戶對,當初林黛以情場敗將的姿態離開香港,回來時已經成了名門媳婦,也算揚眉吐氣。
婚後不久,林黛拿下第三個亞洲影后寶座;第二年,又收穫了第四座。此後林黛懷孕,她飛到美國紐約生產,讓兒子龍宗瀚一出生就取得了美國國籍。原來赴美生子這招,前輩們也早就玩過了......
不管按哪種世俗標準來看,林黛都是妥妥的人生贏家吧!可是風光背後,常有別人看不見的千瘡百孔。
龍繩勳花心傳聞不斷,林黛常為此氣惱。某天她正生氣,又被導演罵:你神氣什麼,早就走下坡路了!林黛氣得回家開了煤氣又吞安眠藥。從留下的遺書看,她原本不是真想死,但龍繩勳太粗心,發現不對時已無力回天。
從林黛開始,女星或名媛、網紅到哥大鍍金時,順帶收穫一個老公,簡直成了傳統。楊瀾在哥大攻讀國際傳媒碩士學位時,認識了正在美國的吳徵。
奶茶妹妹章澤天跟劉強東的姻緣,據傳也開始於哥大校園。
不造為啥,靠哥大提升逼格的明星們,卻老把這塊金字招牌搞得撲朔迷離。楊瀾老公吳徵後來被質疑學歷造假,連帶著楊瀾曾「被美國三大電視網爭相邀請」以及「擔任哥大校董」等說法也遭質疑。
楊瀾辯稱以上這些都不是他們說的,而是網絡誤傳的二手資料,「我們沒有騙過任何人」。
章澤天在美國的學校,也被網友「揭發」並非哥大,而是巴納德學院。
2013年王力宏在微博上公開女友:她的名字是李靚(jing)蕾,今年27歲,目前在哥倫比亞讀研究所。
李雲迪馬上也發了一條微博:我的那個她叫田霏25歲,哥倫比亞金融數學畢業,去年相識,很善良!
......這是哥大的招生廣告嗎:想嫁給偶像?請上哥大!可是認真的網友們,真的跑去查這兩位女友在哥大的記錄了。這一查,又是撲朔迷離~~
李雲迪那位田霏,原來跟章澤天一樣是巴納德學院的;而王力宏那位李靚蕾,網友用盡各種方法終於在某所猶太私立學校名錄上查到她,推測她只是在哥大掛名做研究。
也就是說,兩位喧囂一時的「哥大女友」,其實都不是哥大的。
如今王力宏跟李靚蕾婚也結了娃也生了,李雲迪跟田霏卻是情況不明。不知啥時候,他悄悄地把那條公布戀情的微博也刪了。
明星留洋,大多求的是逼格。怎樣的學校才能起到這樣的作用呢?國內大眾知名度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指標。
裝逼,講究的是雲淡風輕。如果你讀了所牛校,卻得唾沫橫飛說到青筋暴起,親戚朋友才大概明白它有多牛,對裝逼界人士來說就太失敗了啊。只要你輕輕說出一個名字,周圍的人就秒變星星眼,那才有逼格嘛。
中國家長崇拜的常春藤名校,自然是逼格界閃閃發光的旗幟。但八所藤校之中,獨獨哥大備受我國娛樂界人士青睞,這是為啥捏?
八八想了想,大概是這幾個原因吧:首先,名氣最大的耶魯哈佛太難考了,其他幾個學校名字又不太響亮,你說上了達特茅斯學院誰知道牛?當然不如中國學生錄取率更高、還有附屬學院等各種名目可以矇混過關的哥大。
此外,有幾個明星能宅在小鎮做學問呢?不管為生活、為拍拖還是為演戲機會,還是得選大城市啊。地處紐約的哥大,自然擁有先天優勢。
除了紐約,很多明星會選擇洛杉磯。因此雖不是藤校、但全美排名頗高的南加州大學,也漸漸成為娛樂圈逼格界的熱門選擇。前幾年董卿「出走疑雲」鬧得沸沸揚揚,最後央視聲明,她是去南加州大學當訪問學者。
董卿2015年7月回國,2016年被媒體拍到帶著個一歲左右的男童逛商場。所以,她究竟是偽裝進修赴美生子呢,還是讀書和生娃一起在美國辦了,至今是個不解之謎。
在南加大畢業的明星還是不少的,比如拿了雙學位的侯佩岑,讀到機械工程碩士的郭靄明,還有大一在紐約帕森斯學院讀設計,大二轉到南加大的陳妍希。
有時候,洋名校帶來的除了逼格,還有意想不到的人脈。前年陳妍希跟陳曉大婚,賓客中名人云集。其中一位,是十世班禪大師的女兒仁吉旺姆。原來,她跟陳妍希在美國求學期間曾是室友。
出過什麼牛人,是很多人選擇名校時考慮的因素之一。出了一個李安的紐約大學電影學院,就是我國娛樂圈人士近年來鍾愛的逼格選擇。在這裡畢業就可以掛出「李安同門師妹/弟」的大招牌,比如《無問西東》的導演李芳芳。
更牛的是張藝謀女兒,拿著李安的親筆推薦書進紐大,讀完紐大又去哥大讀研。
看完這些娛樂圈人士名校鍍金之選,會發現高曉松的「哈佛研究員」,還真是走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逼格路線啊。
別人都曬跟學校標誌性建築的合影,他曬的是電腦搜索屏幕。
別人自稱某某名導演某某名演員的校友,他曬的是「孫中山先生的英文字比林語堂先生漂亮」。
立刻顯得逼格比別人高出幾個level有木有!
不過也有大V跑出來質疑高曉松,認為他表面雲淡風輕,卻是個裝逼心機婊:
1.只是作為門檻很低的研究人員進入哈佛,卻把職位翻譯成研究員,誤導群眾;2.在電腦搜索屏幕上不經意地曬出faculty字樣,這會讓英文水平一般的人誤以為是「本校教職工」,但在該處其實只是某某學院的意思。
一些認真的八卦群眾上哈佛官網查了高曉松的職稱,可能翻譯為部門助理更準確,不過這個職位也屬於教職工,不算冒充。
爭議比較大的,應該是「研究員」這個翻譯吧。其實很多路人看到這個詞也沒多想,以為只是普通的研究人員。但在中國學術界,研究員就是教授級別的正高級職稱。
八八覺得吧,職位啥都是虛的,到名校深造後有啥長進和貢獻才是最重要的。在當今的娛樂圈環境下,還有明星願意花時間去讀書,有人肯表態:「在哈佛認真做點研究,努力做一個較好的知識分子」,已經很讓人欣慰了。
看看考上頂級牛校柯蒂斯、卻放棄不讀的歐陽娜娜,就可以知道對於大多數明星來說,名校學歷哪有趁年輕撈錢重要啊。一片「加油,鹿小葵」的喧囂聲中,還有人肯喊:加油上哈佛哥大!就算有點小心機,也值得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