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助攻下中國集成電路有望彎道超車 2021集成電路市場前景預測分析

2020-12-12 中商情報網

中商情報網訊:受益於集成電路產業加速向中國大陸轉移,集成電路進口替代也將加快步伐。自2011年以來,中國集成電路行業銷售收入增速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集成電路產銷雙雙快速增長

新冠疫情衝擊下,全球經濟陷入了二戰以來前所未有的衰落,但在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國新冠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集成電路行業幾乎沒有太多受到疫情衝擊。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為5905.8億元,同比增長16.9%。

數據來源:半導體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細分行業來看,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銷售收入為2634.2億元,同比增長24.1%;集成電路晶圓製造業銷售收入為1560.6億元,同比增長18.2%;集成電路封測業銷售收入為1711.0億元,同比增長6.2%。

從產量來看,2020年1-10月全國集成電路產量為2113.9億塊,同比增長15.5%,前十月國內集成電路產量比去年全年產量還要多。在疫情下,我國集成電路產量保持快速增長,體現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極強的韌勁。在國家新基建及相關政策激勵下集成電路市場需求依然龐大,甚至持續增加,疫情下,中國集成電路行業「危"與「機」,本土集成電路企業應該抓住機遇,實現彎道超車,迅速搶佔國內市場,半導體國產化機遇前所未有。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集成電路出口規模不斷攀

出口方面,作為全球電子製造產業鏈的一部分,我國與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協國家產業聯繫密切,相關產品如集成電路等進出口規模不斷攀升。2020年1-10月中國集成電路出口量為2114億塊,同比增長19.6%。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資料庫

從金額方面來看,2020年1-10月中國集成電路出口金額為93085.68百萬美元,同比增長12.4%。

行業未來發展前景

1、政策鼓勵和支持 刺激集成電路市場需求

近年來,我國相繼出臺了一系列規範集成電路行業發展的政策。針對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國家加強了集成電路行業監管,提高行業進入門檻,鼓勵資金雄厚的企業進入,開拓企業創新能力,給予稅收優惠,把責任明確到責任主體,提高安全質量,加大監管力度,推動行業規範化。另外,在國家新基建及相關政策激勵下集成電路市場需求,保證集成電路市場需求

2、集成電路加速國產化行業前景可期

自中美貿易戰打響之後,我國對於國外進口集成電路的依賴度降低,對於自主研發的集成電路需求顯著上升,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集成電路銷售金額達到7562.3億元,同比增長16%。在政策支持、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需求三重影響下,未來中國集成電路行業將保持上升趨勢。

3、國內市場客戶資源豐富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本土電子產業成長迅速,已成為電子產品生產製造大國,本土晶片設計企業的技術能力和市場能力迅速發展壯大,截至2019年11月,中國本土晶片設計公司已達1,780家,成為公司最主要的目標客戶群。相對於海外競爭對手,國內企業更加貼近、了解本土市場,能夠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提供充分的服務支持,可以穩步佔據供應鏈的關鍵位置;另一方面,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能夠與本土電子產品製造企業在企業文化、市場理念和售後服務等方面更能相互認同,業務合作通暢、高效,形成了密切的且相互依存的產業生態鏈。

4、貼近集成電路產業鏈的地緣優勢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已獲得長足發展,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舉足輕重,集成電路產業鏈的晶圓代工製造與晶片封裝、電子終端產品分別集中於國內的華東、華南地區,目前中國大陸最主要可量產的晶圓代工基地集中在華東,包括中芯國際、上海華力、華虹半導體、臺積電和華潤上華等;長電科技、通富微電等是以華東為中心的封裝基地,這些企業為國內晶片設計公司提供專業的晶圓代工和封裝代工服務。

5、技術研發優勢

我國在行業內具備一定的技術研發優勢,擁有較強的自主研發測試方案的能力。高效、專業的測試方案需要企業具備深厚的技術底蘊和經驗積累,我國較早實現了行業內多項領先技術產品的測試量產,在給客戶提供關鍵技術測試方案上具有突出表現,為客戶搶佔市場先機及提升競爭力提供有力保障。

6、人才優勢

我國擁有多名在集成電路測試行業從業經驗長達十餘年的資深技術人員和專業的集成電路測試方案開發團隊,構成國家技術研發的核心支柱力量,利於組建專注於當前和未來集成電路行業高端製程、高端封裝、高端應用的晶片產品做前瞻性測試研究的先進技術研究院。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集成電路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十四五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服務。

相關焦點

  • RISC-V是中國集成電路領域彎道超車的機遇?
    打開APP RISC-V是中國集成電路領域彎道超車的機遇? 智芯融 發表於 2020-12-14 10:57:16 集成電路是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而在集成電路的產業鏈中,處理器晶片(CPU)毫無疑問是一座必須攀越的高峰
  • 2020-2026年中國集成電路設計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報告
    **年,在國家一系列政策密集出臺的環境下,在國內市場強勁需求的推動下,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整體保持平穩較快增長,開始迎來發展的加速期。在**-**年,中國集成電路產量整體呈上升趨勢,**年產量同比增長16.7%,**年和**年分別為14.4%和5.3%,**年其產量和增長速度達到最高,分別為1034.83億塊,同比增長19.3%.
  • 集成電路產業所得稅減免政策發布 六股有望受益
    汽車電子化率提升,車載 CIS 充分受益據 Global Market Insights 預測,2019~2030年全球汽車電子市場年複合增長率預計達到 7%,其中亞太地區會達到 8% (主要來自中國市場的增長),2030年汽車電子全球市場規模預計達到 6,450億美元。
  • 集成電路行業報告
    同時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驅動下,高端供給能力的提升,每年2000億美元以上的進口市場份額也將給進口替代帶來巨大市場空間。無論從國家安全還是經濟發展角度出發,集成電路製造行業都是一國發展重心。因此世界上主要國家都把加快發展集成電路製造產業作為搶佔新興產業發展的制高點,投入了大量創新資源。
  • 全球與中國混合集成電路板行業發展回顧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
    三、保守預測:歐美印度等地區在第二季度末逐步控制住COVID-19疫情、且今年秋冬不再爆發    四、悲觀預測:COVID-19疫情在全球核心國家持續爆發直到Q4才逐步控制,但是由於人員流動等放開後,疫情死灰復燃,在今年秋冬再次爆發    五、COVID-19疫情下,混合集成電路板潛在市場機會、挑戰及風險分析第二章 Covid-19對全球與中國主要廠商影響分析
  • 中國集成電路供不應求 待長期耕耘
    劉賢 攝(經濟觀察)中國集成電路供不應求 待長期耕耘中新網重慶12月10日電 (記者 劉賢)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2020年會暨重慶集成電路產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10日在重慶舉行。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旺盛的需求長期存在、亟待提高供給能力,這成為專家和行業領軍企業高層的共識。
  • 2020年中國集成電路設計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簡版)
    一、行業分類集成電路按其功能、結構的不同,可以分為模擬集成電路和數字集成電路兩大類。模擬集成電路又稱線性電路,用來產生、放大和處理各種模擬信號(指幅度隨時間變化的信號,例如溫度、壓力、濃度等)。而數字集成電路用來產生、放大和處理各種數位訊號(指在時間上和幅度上離散取值的信號)。
  • 集成電路產業鏈深度報告:製造、封測、設備、材料
    全球市場預將擴張,國產替代持續推進:根據 SIA 預測,1987-2018 年全球半導體市 場規模呈波動性擴張趨勢,在 2019 年市場規模小幅萎縮後,2020-2021 年應屬於下 一半導體市場上行周期的開端。
  • 集成電路產業的第三次國際轉移,中國如何把握機會?
    ◆ 分析稱,當前中國的集成電路產業迎來黃金機遇期:  摩爾定律逼近物理極限,產業從技術驅動轉向應用驅動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高地——無錫調研採訪了解到,在市場需求牽引和政策與資本的支持下,國內集成電路發展勢頭良好,已建成齊全的產業鏈。同時也面臨高端產品對外依賴度較高、人才短缺及產業集中度不高等需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 美國制裁升級,國內政策同時出臺,集成電路2021看點何在?
    今年國內不斷推出扶持半導體產業政策,同時市場也給予了比較熱情的回應。工信部數據顯示,10月,電子器件製造業出口集成電路產量同比增長20.4%。1-10月,電子器件製造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8%,利潤同比增長49.8%。1-10月,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4.3%,增速同比加快2.6個百分點。
  • 2020年版中國電子信息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2020年版中國電子信息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對電子信息市場的分析由大入小,從宏觀到微觀,以數據為基礎,深入的分析了電子信息行業在市場中的定位、電子信息行業發展現狀、電子信息市場動態、電子信息重點企業經營狀況、電子信息相關政策以及電子信息產業鏈影響等。
  • 2020年全球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報告
    (二)2019年美國公司佔全球集成電路市場總量的55% 中國佔5%2019年全球集成電路產業中,美國公司依然處於主導地位,市場佔有率達到55%,韓國佔21%,歐洲佔7%,中國臺灣佔6%,日本佔6%,中國佔5%。
  • 集成電路設計迎新契機
    據中證網綜合報導,在國務院印發《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的推動下,晶片業將成為行業投資的重點。知名調研機構TrendForce日前發布報告稱,未來武漢新芯將募集約240億美元打造中國存儲晶片產業基地,武漢將成為中國存儲晶片產業的重點區域。隨著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的扶持,國內集成電路產業集中度正持續提高。
  • 2020-2026年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現狀調研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預計到**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市場規模將有望突破10萬億元大關。  2020-2026年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現狀調研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是對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提出論點、分析論據,進行論證。
  • 國內首個集成電路指數發布,產業風向標誕生
    在新冠肺炎疫情深度衝擊和全球技術價值鏈調整的大背景下,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正在經受前所未有的外部衝擊和挑戰,價值鏈重塑也為自主可控留下了可以想像的巨大產業空間。市場亟需一個基於中國自身的集成電路指標全景圖,對投資機會、市場需求和前景趨勢進行研究和研判。
  • 2020年中國機器人現狀調研及市場前景走勢分析報告
    《2020年中國機器人現狀調研及市場前景走勢分析報告》主要研究分析了機器人行業市場運行態勢並對機器人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報告首先介紹了機器人行業的相關知識及國內外發展環境,並對機器人行業運行數據進行了剖析,同時對機器人產業鏈進行了梳理,進而詳細分析了機器人市場競爭格局及機器人行業標杆企業,最後對機器人行業發展前景作出預測,給出針對機器人行業發展的獨家建議和策略。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機器人現狀調研及市場前景走勢分析報告》給客戶提供了可供參考的具有借鑑意義的發展建議,使其能以更強的能力去參與市場競爭。
  • 集成電路行業三大趨勢分析:發展「芯」技術的機遇已經來臨
    中國是全球重要的集成電路市場。經過多年的改革開放,招商引資,中國的集成電路市場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同時,隨著科技與經濟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我國對集成電路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外企引領高水平,中國大陸產品有望追趕。目前市場上利用延續摩爾發展的產品有 CPU、 內存、邏輯器件等,這些產品佔集成電路整個市場的 50%。從各大廠商所公布的數據來看,中國臺灣臺積電和韓國三星兩家公司已具備 7nm 晶片量產的能力,這兩家公司在 2018 年晶圓代工全球市場份額分別為 54.39%和 14.40%。
  • 2021-2027年中國多晶矽行業供需形勢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本報告從以下幾個角度對多晶矽行業的市場需求進行分析研究: 1、市場規模:通過對過去連續五年中國市場多晶矽行業消費規模及同比增速的分析,判斷多晶矽行業的市場潛力與成長性,並對未來五年的消費規模增長趨勢做出預測。
  • 2021年中國汽車電子晶片產業鏈及市場投資前景深度分析(附概念股)
    隨著汽車智能化不斷發展,汽車電子晶片也在不斷升級,汽車半導體市場不斷擴大。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汽車半導體市場規模為611.6億元,同比增長15.6%。2019年,汽車半導體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超700億元。在新能源汽車快速推廣及智能汽車不斷發展的利好下,汽車半導體市場將保持增長,預計2021年將超1000億元。
  • 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可享稅收優惠 2018年集成電路設計十大企業排行榜
    稅收優惠政策無疑利好集成電路設計產業。近些年來,在國家政策扶持以及市場應用帶動下,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保持快速增長,繼續保持增速全球領先的勢頭。受此帶動,在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中,集成電路設計業始終是國內集成電路產業中最具發展活力的領域,增長也最為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