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小鮮@基層之治】以高質量現代民政建設 描繪民生溫暖底色

2020-12-23 鎮江金山網

金山網訊 近年來,鎮江市民政系統緊緊圍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大局,不斷強化「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理念,充分發揮好民政的兜底性、基礎性作用,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現代民政建設,把民生底線兜得更牢、基本服務做得更優、治理基礎夯得更實,努力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步子更穩、成色更足、質量更高,交出了一份沉甸甸暖融融的民生答卷。

為老人們提供助餐服務

老有所養、老有頤養

截至2019年底,鎮江市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73.2萬人,佔比達27.1%,其中,65周歲以上老年人口53.3萬人,佔比達19.7%,分別高於全省、全國5個和7個百分點,老年人基數呈逐年遞增態勢,人口老齡化程度日趨加快。養老事關千家萬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一環。今年11月,鎮江市被民政部、財政部評為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成果驗收特別優秀地區,並獲中央財政資金獎勵。

在政策體系方面,鎮江市民政局以破解養老服務重點難點問題為突破口,將養老服務業發展規劃納入「十三五」專項規劃,出臺了《關於進一步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政策文件20餘個,構架起養老服務事業和產業的「四梁八柱」,實現了保障性兜底養老服務向普惠性社會化養老服務的轉變。

老人們豐富的文化生活

在設施供給方面,鎮江市政府連續多年將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列入民生實事項目,累計建成街道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28個,老年人助餐點400多個,累計提供助餐服務逾100萬人次。今年,全市新建100家標準化及以上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超額完成既定目標任務。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基本實現全覆蓋,「網際網路+智慧養老」服務模式全面推行。為緩解養老床位「一床難求」現象,鎮江市持續優化養老基本公共服務結構,目前全市養老機構床位數達2萬張,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41張,其中社會力量舉辦或運營的床位佔比達75%,護理型床位佔比超過60%,基本滿足全市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需求。

管理服務方面,鎮江市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受到省民政廳充分肯定,消防審驗專項整治工作圓滿完成,疫情期間養老機構實現「零感染」,有力保障了服務對象的入住安全。農村敬老院「公建民營」實現有效突破,特困供養對象生活環境和服務質量得到明顯改善。養老機構綜合責任險覆蓋率達100%,有效保障了養老機構的良性發展。連續10年實施養老護理員免費培訓工程,累計培訓1萬人次,護理員隊伍專業化、規範化水平持續提升。

疫情期間發放「愛心大禮包」

對於老年人的福利優待方面,政府購買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對象由60周歲以上困難老年人進一步擴大至80周歲以上全體老年人,老年人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免費家政服務、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等居家上門服務。每年為全市10萬餘名高齡老人發放尊老金約7700萬元,百歲以上老人的尊老金標準達400元/人/月。60周歲以上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政府統保率達100%,「安康關愛行動」走在全省前列,五年來累計賠付4.19萬人次,賠付金額達6575.87萬元。今年,還為2000餘戶低保等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實施了「菜單式」居家適老化改造。

困有所助、弱有所扶

全面小康是惠及全體人民的小康,保障各類特殊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是底線任務,也是民政部門的基本職責,是解決貧中之貧、困中之困的必然要求。近年來,鎮江市民政局不斷強化底線思維,全面建立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協調機制,完善了低保、醫療救助、臨時救助、困境兒童分類保障等惠民政策,全方位託起困難群眾「穩穩的幸福」,確保他們在全面小康的路上不掉隊。

溫情家訪工作人員上門採集信息

近年來,鎮江市兜底保障水平穩步提高,在全省第3家實現大市範圍內的城鄉低保標準一體化。低保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790元,較2015年和2014年分別增長29.5%和36.2%,保障標準位居全省第五。與「十二五」期末相比,城市特困人員集中和分散年供養標準分別增長46.22%、130.7%,農村特困人員集中和分散年供養標準分別增長53.5%、68.85%。

隨著兜底保障水平的提高,社會救助改革成效也日漸明顯。鎮江市在全省率先建成社會救助「雲」平臺,通過對「房子、車子、票子」等402項信息數據的跨部門核對,精準救助水平大幅提升。全省率先完成社會救助申請「只需跑一次、無需開證明」改革,有效破解社會救助申請「證明材料多、經辦周期長、群眾獲得感不強」等突出問題,並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開展「溫情家訪」,拓展救急難工作新渠道,實現主動救助及時高效,該舉措榮獲全省高質量現代民政建設十大創新成果。

「揚帆馨港 築夢成長」關愛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暑期夏令營

在兒童和殘疾人福利保障方面,鎮江市保障制度不斷完善。建立健全了殘疾人專項福利制度,五年來累計發放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約7.8億元、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1.07億元,6個精神障礙康復社區服務點建成投入運營。建立困境兒童分類保障、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等政策體系,嚴格落實困境兒童基本生活費補貼自然增長機制,市區集中、分散供養孤兒標準分別提高至2553元/人/月、1915元/人/月。建成9家省級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之家」,「關愛陣地+社會組織+志願者服務」實現常態化運行。全省首家實施散居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2+2」結對幫扶模式,共同為特殊兒童群體撐起一片藍天。(俞鎮 範海罡)

相關焦點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用「烹小鮮」的匠心 築牢「基層治理」之魂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用「烹小鮮」的匠心 築牢「基層治理」之魂人民論壇網  作者:孫雲鹿  2020-09-30 精心搭配「烹飪菜餚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常州:「法治」護航鄉村振興高質量
    近年來,常州市司法行政、組織、農業農村、民政等部門根據省市的相關要求,落實普法責任、強化資源整合、敢於先行先試,以「民主法治示範村」建設為載體,持續開展法律護農進萬家行動、建設全域法治書屋、組織「兩委」幹部法治輪訓等活動,積極指導扶持基層在自治、法治和德治「三治」融合方面大膽探索、勇於創新。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動漫說理」杭州人幸福的「密碼」是什麼?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杭州已經多次被評為全國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那麼,杭州人幸福的「密碼」是什麼?近年來,杭州市提出了打造「全國數字治理第一城」建設目標,搭建「城市大腦」讓杭州更智慧、更宜居。目前,杭州城市大腦通過理念驅動推動數字賦能,圍繞解決城市治理、民生服務方面的痛點難點問題,已建成11大系統48個應用場景。可以看到,杭州城市大腦的建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擺在中心地位。來源:人民論壇網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杭州:數字賦能下的智慧城市服務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人民論壇網9月26日訊(張堯)9月22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網絡理論傳播局)主辦,中央政法委員會宣傳教育局協辦,江蘇、上海、浙江、江西、湖南、貴州六省市網信辦和人民論壇網共同承辦的「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在江蘇蘇州舉行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鎮江:提升「民生溫度」 答好「民生考卷」
    金山網訊 「民生溫度」是群眾利益,要時刻居首。民生實事項目是一張「大考卷」,必須從細處著眼、小處著手、實處著力。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動漫說理」智慧城市如何讓城市更聰明?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智慧城市系統可以運用多種信息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轉的關鍵信息,從而對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多種需求做出智能響應,實現城市的智慧管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互聯、智能和開放共享的智慧城市建設,能夠讓「城市病」消弭於無形,讓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幸福。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尋寶奇遇記——上海篇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尋寶奇遇記——上海篇 2020-12-22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民有所呼 我有所應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如何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體現著基層社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來源:長城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啟東:「千條線」納入「一張網」,網格化...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啟東:「千條線」納入「一張網」,網格化管理激活「末梢神經」 2020-12-19 11:32:10 來源: 啟東日報 近日,啟東市寅陽鎮農武村第一網格網格長在巡查時發現一名行為異常的女子,上前詢問發現其目光呆滯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蘇州吳中太湖新城:新家園「心」治理
    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新時代是奮鬥出來的。在保護工地建設者生命安全的同時,開展工程質量安全宣傳、監管、評比活動,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牢記初心,以高質量黨建推進高質量工程;以高質量服務活動溫暖人心,凝聚力量助力安全工程建設。第四,「匠心工程」築造新城品質。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人民城市為人民」 解鎖城市幸福密碼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時,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設發展依靠誰、為了誰的根本問題。歷史與現實都充分證明,城市建設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人民是城市建設的主體。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常州:穩住民生「基本盤」 智慧大救助...
    秉持「民政愛民 民政為民」基本宗旨,近年來,江蘇省常州市民政局,加快現代信息技術在社會救助領域的運用,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總要求,以建設和試點推廣智慧大救助服務平臺為抓手, 橫向與14個救助部門協同,縱向逐步實現市、轄市(區)、鎮(街道)、村(社區)四級聯動,穩住民生「基本盤」,切實把保基本民生工作落到實處
  • 習近平:治大國如烹小鮮
    原標題:◎內蒙古自治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治大國如烹小鮮 這樣一個大國,這樣多的人民,這麼複雜的國情,領導者要深入了解國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自覺,要有"治大國如烹小鮮"的態度,絲毫不敢懈怠,絲毫不敢馬虎,必須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 堅定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引推動民政教育高質量發展
    一、深刻認識民政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高質量發展和提高教育質量作出系列重要批示指示、提出明確要求,為民政教育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一是民政教育高質量發展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必然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民政工作關係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黨建引領 激活社會治理「紅色動能」
    「借用過母嬰室,明亮整潔很貼心,工作人員很溫暖,設施也很贊。」「急救箱裡的藥品很全,傷口得到了及時處理,非常感謝,點讚!」……在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區艾溪湖溼地公園,遊客們對天鵝湖畔的「洪城紅·溫暖家」紅色驛站讚不絕口。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金堡鎮開展禁毒及防範邪教宣傳活動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金堡鎮開展禁毒及防範邪教宣傳活動發布時間:2020-12-07   作者:蘭宏旭   來源: 本站原創   瀏覽次數:
  • 湖南省現代民政研究院正式成立
    11月28日,湖南省現代民政研究院成立儀式在省民政廳舉行,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傑秀、湖南省民政廳廳長唐白玉為湖南省現代民政研究院揭牌。成立儀式由廳巡視員鄧磊主持。湖南省現代民政研究院是湖南民政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推動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 四川新聞 | 烹好「大國小鮮」看城鄉基層治理宜賓樣本
    ,如烹小鮮。基層社會治理是多年來的「老問題」,也是時代背景下的「新考卷」。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提高社會建設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如何在治理中掌握好火候,「烹飪」出幸福味道?今天,就跟隨記者走進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宜賓。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社區治理要以黨建為根人民為本
    9月22日以來,「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走進蘇州、上海、義烏等地,進行實地調研,深入了解各地在社區建設和公共服務方面的積極探索與實踐,為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提供經驗。以高效服務便利社區生活 走進蘇州工業園區景城民眾聯絡所,「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標語映入眼帘。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江西上高:「祠堂說事」打造基層治理新模式
    近年來,江西省宜春市上高縣以「祠堂說事」為載體,大力推行「有事到祠堂說,有理到祠堂講,有糾紛到祠堂調」的基層治理模式,實現了自治、德治、法治「三治」的有機融合。「祠堂說事」由理事問事、群眾說事、及時辦事和定期評事四個環節組成,「說」就是敞開天窗說亮話,「辦」就是馬上辦,既辦村裡的大事,也幫村民解決生活中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