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2月1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長期以來,消防隊伍作為同老百姓貼得最近、聯繫最緊的隊伍,有警必出、聞警即動,總是奮戰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由於我國國情和災害事故特點,為構建新時代國家應急管理體系,今年4月應急管理部掛牌成立,其中涉及到公安消防和武警森林兩支部隊近20萬武警官兵轉制。這不僅僅關係到國家應急救援工作體系高效運轉,消防隊伍的穩定也與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息息相關。
組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對於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高國家應急管理水平和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副局長魏捍東做客央廣中國之聲《今天我值班》,介紹有關情況。
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副局長魏捍東做客央廣中國之聲《今天我值班》(央廣記者柴婧 攝)
魏捍東介紹,冬春季節歷來是火災的多發時期,冬春火災有幾個特點:一是這兩個季節火災多發,從以往的數據看要比夏秋季節高出30%到40%;二是重大火災多發,近年來冬春的重大火災平均要佔到全年總數的60%多;三是住宅火災亡人總量大,能佔到火災亡人總數的75%左右;四是人員密集場所發生大火最多,近年來發生的重大火災中,有約70%發生在人員密集場所,主要分布在勞動密集型企業、公共娛樂場所、商市場和「三合一」場所;五是電氣原因引發火災佔比最高,近三成的火災是電氣設備故障、電氣線路短路、使用加熱電器產品不慎等原因引發,尤其57%的重特大火災是電氣原因引起的。
魏捍東表示,冬春火災防控工作看起來確實形勢比較嚴峻,任務也比較繁重,首先要堅持政府主導。推動地方各級政府切實把冬春火災防控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強組織領導、指揮調度和檢查督導,統籌推進工作落實。第二要堅持綜合治理。有關部門加強行業消防管理和火災防範,強化協作配合,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技術等手段,集中整治一批火災隱患和消防安全違法行為。第三要堅持單位主責。各社會單位嚴格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健全組織機構,嚴格管理制度,建強應急力量,強化培訓演練,落實安全自查、隱患自除、責任自負。第四要堅持群防群治。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加強屬地管理,將消防安全納入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工作內容,整合發揮基層力量作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消防安全治理格局。第五就是要堅持從嚴問責。有關部門加大執法力度,強化事前、事中監管和問責,推動隱患整改;嚴格事故查處,按照「四不放過」原則,依法依規追究火災事故單位、主管部門和有關負責人的責任。
有關如何防範火災,魏捍東介紹,一是社會單位火災防範方面。社會單位如何依法落實消防安全的主體責任,確保本單位、本場所消防安全。簡單來說就是「六個一」,即開展一次消防安全自查,列出一份隱患整改清單,向社會作出一次整改承諾,對消防設施進行一次維護保養,組織一次全員「一懂三會」培訓,開展一次應急演練。特別是對於人員密集場所,不能採用易燃可燃裝飾裝修,不要出現佔用、堵塞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問題;大型商業促銷活動舉辦單位要嚴格用火用電安全管理,嚴格規範臨時布展,落實現場看護措施。對於建築工地和生產企業,要重點對施工現場、員工集體宿舍、生產車間、物流倉庫等重點部位進行消防安全自查,重點查改使用易燃可燃保溫材料、違規留宿人員、違規動火動焊等行為。
二是社區農村火災防範方面。街道辦事處、鄉鎮政府要開展「城中村」、群租房、「三合一」場所、老舊小區、連片村寨消防安全檢查,重點糾治違規住人、違規用火用電、電動車違規停放充電等問題。居(村)民委員會、物業管理單位要組織開展可燃物清理工作,落實「三清理」,即清理村(居)民樓院、樓梯、走廊、陽臺等區域可燃雜物,清理居(村)民樓院電動自行車等交通工具違規存放充電隱患,清理電纜井、管道井等豎井防火封堵不嚴以及堆放可燃雜物問題。居(村)民家庭要進一步增強冬春季火災防範意識,要注重可燃物清理,及時清洗抽油煙機,清理樓梯間、走到過道及室內陽臺可燃雜物;注重用火安全,特別是廚房內起火後要正確使用滅火方法,不臥床吸菸,教育兒童不玩火,節日期間做到安全燃放煙花爆竹;注重用電安全,購買和使用合格家用電器,不私拉亂接電線,不超負荷用電,使用後及時切斷電源,取暖設備與可燃物保持安全距離,不在建築內、房間內違規停放電動自行車並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