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落網。
紅網時刻常德8月24日訊(通訊員 塗定平 唐彩虹)近日,常德市桃源縣公安局的微信公眾號和官方微博同步發出一條題為「桃源警方鍥而不捨抓獲潛逃27年的命案逃犯」的消息,看到這條消息,已經退休多年的原桃源縣公安局副局長李嶽忠長籲了一口氣:這個追逃接力終於結束了!
小村突發命案
1993年10月18日,桃源縣陬市鎮戴家口發生一起命案。當晚8時左右,村民熊某和戴某等人在一起打跑鬍子娛樂,兩人發生糾紛爭吵繼而扭打,熊某拿出隨身攜帶的水果刀將戴某刺傷後逃走,戴某在送往醫院的路上死亡。
案情並不複雜,作案對象很明確,眼前的主要工作就是立即找到熊某,時任刑偵隊長的李嶽忠迅速做了部署。第二天天未亮,各小組報告沒有發現熊某的蹤跡,但是,查明熊某出逃時,身上有兩百多元錢,分析搭車出逃的可能性最大。
一夜未睡的民警又擴大了搜索範圍,趁早趕到漆河汽車站、常德汽車北站、桃源汽車站等地守候。幾天後,刑警們帶回一些與熊某相關的物品,從村裡撤了回來。不久,專案組也解散了,但追逃工作並沒有結束,民警向周邊發出了協查,布下了眼線,一有線索立馬組織力量調查。
追逃成了接力
鬥轉星移,刑偵隊更名為刑事偵查大隊,刑警和派出所民警換了一批又一批,追逃接力一棒又送一棒,從單打獨鬥的追逃到全國聯網的網上追逃及全國統一的追逃清查行動和「清網行動」,從傳統的走訪調查到各項新技術的應用……當年參與辦案的民警大都退休了,個別的還離開人世。但是,為了追逃,桃源刑警下了大力:每一名逃犯都落實一名局領導負責,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抓捕熊某的責任領導就是分管刑偵的局領導,責任單位就是刑偵大隊。
新的刑事技術讓追逃不再接力
2019年底,刑偵大隊副大隊長張璇把新推廣的一門刑事技術用到命案積案逃犯的追捕上,其中,對熊某就篩查出近10個疑點很高的對象,刑警們帶上相關材料,奔赴全國各地,對這10名對象逐一展開調查。
7月26日,兩人來到湖北松滋市,對第八個嫌疑對象袁某展開調查,當地派出所民警說:「袁醫生是從某省遷過來的,開的是針灸館。」原來,袁某1995年從西部某省遷到湖北松滋,並在此成家立業,一直從事針灸行業,很少外出。
當天上午,黃昌輝就和張璇跟著當地派出所民警一道來到袁某針灸館「調查遷入人口信息」了。看袁某臉部輪廓和出逃前的熊某十分相似;聽袁某和派出所民警的對話,黃昌輝和張璇還是聽出了陬市鎮上街的口音。
袁某的疑點迅速上升!民警提取了袁某相關物證,飛速送往常德市公安局刑科所檢測,同時「請」袁某到派出所配合調查。當天下午6時,檢測結果出來:此袁某和彼熊某是同一個人!這時,參與「調查」了多半天未做聲的黃昌輝和張璇用桃源陬市口音發聲了:「我們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公安局民警,知道千裡迢迢來找你是為何事嗎?」沉默了片刻,袁某(熊某)長嘆了一口氣說:「我全交待。」這個27年的追逃接力至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