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花卉:從一枝獨秀到多元發展

2020-12-20 中國園林網

中國園林網3月26日消息:花卉產業是雲南省的重點產業之一。經過多年發展,雲南花卉產業從鮮切花一枝獨秀走向多元化發展的良好格局,規模產量穩步增加,品種類型豐富多樣,科技創新全國領先,社會化服務配套完善,生產主體和科技隊伍日益壯大。截至2018年,雲南鮮切花產量連續25年保持全國第一,已成為全國大花蕙蘭產銷中心,盆栽玫瑰、多肉植物等適合大眾消費的小型盆花快速崛起。 

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至今,以滇池沿岸為中心,雲南鮮切花不斷發展壯大,逐漸從滇中地區擴展至紅河、玉溪、楚雄等多個州、市。目前,全省規模化、標準化種植的品種逾千個,玫瑰、康乃馨、洋桔梗、繡球等鮮切花「新四大花旦」,每一種都佔到了全國70%以上市場份額。

2012年以後,全國盆花種植南移,雲南快速成為轉移的承接中心,盆花產業發展迅速,總產值超過鮮切花,湧現出愛必達、真善美等眾多優秀企業。就單品而言,大花蕙蘭、盆栽玫瑰、多肉植物已成為盆花三大拳頭產品,其中大花蕙蘭年產量達560萬盆,佔全國總產量的90.3%,規模和質量已超韓國和日本;多肉植物盆栽規模已超過山東、福建等省;盆栽玫瑰年產量4000萬盆,佔全國總產量的80%以上。

藉助厚實的產業基礎和優越的氣候條件,雲南以鮮切花為主的花卉種苗產業發展喜人,康乃馨、菊花等種苗實現了規模化和標準化生產,英茂康乃馨、虹之華菊花、明珠百合等品牌已深入人心。雲南生產的菊苗年產量超3億株,除滿足國內需求外,還大量出口,種苗出口量佔我國同類產品出口總量的90%以上。虹之華園藝公司出口日本的菊花種苗超過荷蘭皇家範贊旦(巴西)公司,成為日本菊苗最大進口供應商。

雲南的加工用花卉包括食用、藥用、工業和其他用途花卉,2018年總面積為106.6萬畝,其中食用和藥用花卉規模最大,佔加工用花卉總面積的71.6%,達76.3萬畝,產品主要有玫瑰、萬壽菊、鐵皮石斛等,生產區域覆蓋全省16個州、市,重點分布於曲靖、紅河、楚雄、大理、保山。食用花卉以玫瑰為主,全省食用玫瑰種植面積達9.1萬畝,終端產品以鮮花餅、醬料為主,玫瑰鮮花餅還是遊客到雲南旅遊必購的特產之一。

以花卉為主要元素的旅遊項目在雲南日漸興起。近幾年,雲南花卉旅遊迅猛發展,呈現出3種類型。一是以薰衣草等單一色調或鬱金香等球根類花卉為主打品種,上百畝連片種植,形成規模宏大、色彩豔麗的花海景觀;二是依託公園、旅遊區的優勢,結合園林景觀,配置各類花草打造的傳統花卉文化節,如昆明金殿茶花節、昆明黑龍潭杜鵑花海、大觀公園荷花節等;三是依託公司已有花卉生產基地,在原有食用玫瑰、綠化觀賞苗木等基地上,引入旅遊資源和理念進行稍加改進的綜合性花卉旅遊。

昆明虹之華、大理遠益、昆明花仙子等傳統花卉企業積極探索發展新思路,依託大面積花卉生產基地,利用眾多花卉種質資源優勢,以及生產基地與城市之間的區位優勢,啟動花卉旅遊項目,舉辦花卉文化旅遊活動,帶動了二、三產業發展,典型代表有麗江花花色玫瑰莊園、安寧八街玫瑰採摘區等。此外,在一些旅遊資源較好的地區,一些有實力的企業和投資商啟動建設了一大批以花卉為主題的旅遊項目,目前已建成運營的有大理雲上花海、彌勒太平湖森林公園、東方韻莊園等項目,騰衝、曲靖等地也正在規劃建設。

隨著現代花卉產業的發展,花卉生產融入旅遊元素,而旅遊又為花卉銷售帶來人氣,所以當前很多企業在生產基地建設方面都在考慮三產融合發展,集生產、旅遊、科研、科普等功能於一體的生產基地越來越多。

在消費增長、生產成本增加、產品質量提升等多重因素作用下,雲南花卉行情近幾年穩中有升。鮮切花均價從2016年的每枝1.7元漲至2018年的1.9元;盆花年底熱銷,產銷兩旺;食用玫瑰等加工用花卉原材料價格平穩,高品質產品供不應求。

近幾年,雲南鮮切花從行情走勢看,一是行情波峰增多,谷底收窄抬高,價格區間縮短,基本保持平穩;二是淡季不淡,低中有高。前些年,每年的3月-5月、7月-8月都是傳統的淡季,現在這些月份並不「淡」,甚至還會出現若干個小高峰。究其原因,主要是在電商的拉動下,鮮切花消費快速延伸,家庭配送呈現較明顯的增長態勢,使得「淡季不淡」逐漸成為常態。

推薦閱讀:

「深圳紅」奪新優花卉頭獎

粵港澳大灣區·2019深圳花展舉行 千餘花卉品種亮相

新疆和布克賽爾縣:花卉基地溫室裡春意盎然

消費升級驅動花卉產業加快轉型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相關焦點

  • 雲南宜良大力發展花卉苗木行業
    在宜良,花卉銷售主要以自產自銷為主,部分大專業戶聯合組織在縣花卉協會的引導下進行營銷,鮮切花主要到呈貢鬥南花市銷售,綠化苗木以中小規格的銷售勢頭較好,主要銷往省內及省外部分地方,在注重生態環境的今天,花卉苗木,特別是綠化苗木的銷售量日趨增大。
  • 鮮花王國的鮮花路:探訪雲南昆明鬥南花卉市場
    在鬥南背後, 2018年前三季度,雲南全省花卉種植總面積達158萬畝,全省鮮切花總產量達80.5億支,花卉綜合總產值386億元,從業人員上百萬。  2018年12月17日,《No.1亞洲花都——昆明鬥南花卉產業發展口述史》(以下簡稱《口述史》)出版發行,這本由昆明市文史研究館編撰的圖書與安徽小崗村農村改革口述史一起,被中央文史研究館列為改革開放40周年口述史叢書全國重點選題並收藏。
  • 「雲南花卉產業集群—雲花品牌打造項目」國際花卉新優品種推介會...
    11月26~27日,由雲南省農業農村廳主辦,開遠市人民政府、雲南省花卉技術培訓推廣中心承辦,紅河州農業農村局協辦的「雲南花卉產業集群—雲花品牌打造項目」國際花卉新優品種推介會,旨在推進雲南花卉產業集群建設,擴大國內外花卉界交流合作,強化「雲花」品牌打造。
  • 走進雲南昆明 鬥南花市花卉交易市場
    中國園林網7月10日消息: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長江經濟帶沿線重慶、四川、貴州、雲南等11省網信辦共同協辦的「共舞長江經濟帶——探訪長江經濟帶區域協同生態發展之路」網絡主題活動探訪團7日走進雲南昆明,探訪亞洲的花卉交易市場鬥南花市。
  • 雲南昆明建設花卉特色小鎮:「花越賣越好,生活也越來越好」
    下午4點多,雲南昆明鬥南花卉市場人頭攢動。此時,正是鬥南最熱鬧的時候。滿載著鮮花的車輛,從四面八方的村寨向這裡匯聚。全國近七成鮮切花在鬥南交易。在鬥南花卉市場,華明升守著一個盆栽商鋪,耐心地給顧客講解著不同植物的種植方法。上世紀80年代末,華明升引進並種出了雲南第一盆康乃馨。2002年,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正式在鬥南落成開拍,拍賣出的第一號競品鮮切玫瑰也出自華明升之手。從一名普通的農民成長為高級農民技師,華明升見證了鬥南花農30多年奮鬥的歷程。
  • 雲南花卉網英文版備受外商關注
    浙江園林網3月16日消息:為更好宣傳雲南花卉產業,擴大雲南花卉產業在國際的影響力,雲南省花卉產業聯合會經過一年的精心準備,於去年年底正式開通了雲南花卉網英文版。
  • 雲南2017文博會:「花卉+」讓鬥南鮮花精彩綻放
    8月10日至14日,創意雲南2017文化產業博覽會在昆明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作為省級創意文化產業園區,鬥南·花花世界代表呈貢區參加本次文化產業博覽會,以「綻放中的鬥南」為主題,展現亞洲花都花卉、文創及旅遊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獨特魅力。本次文博會呈貢區展會由呈貢區文產辦、鬥南國際花卉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主辦,鬥南國際花卉產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承辦。
  • 去雲南不要忘記去花卉市場,這裡的花既多而且便宜到你想不到
    雲南是一個大熱的旅遊城市,很多人嚮往大理的蒼山洱海,嚮往麗江的古城與豔遇。而雲南素有植物王國之稱,各種花卉數不勝數,而雲南昆明的鬥南花市也是相當出名的。不妨在離開雲南之際,去花市逛一逛,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 雲南10佳茶葉 花卉 蔬菜 水果 ...
    雲南10佳茶葉 花卉 蔬菜 水果 中藥材品牌公示~》鮮嫩的野生菌生態的瓜果蔬菜嬌豔的鮮花回味無窮的雲南咖啡和茶……在你心裡雲南最有特色的農產品是什麼?也許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第十三屆中國昆明國際農業博覽會。
  • 亞洲花卉科創谷落戶雲南玉溪 助推「雲花」轉型升級
    亞洲花卉科創谷落戶雲南玉溪 助推「雲花」轉型升級 2017-09-與傳統的花卉產業園區不同,該項目將打造集新品種研發、花卉種植、採後處理、B2B和B2C網絡銷售平臺為一體的鮮花供應鏈綜合體,助推雲花轉型升級。資料圖 連片荷花開得正盛。 蔣雪林 攝  雲南是亞洲最大花卉出口基地。近年來,雲南的花卉產業規模不斷壯大。雲南省農業廳廳長王敏正此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儘管雲南花卉產業有良好的發展基礎,但依然需要持續轉型升級、提升檔次。
  • 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雲南展園開建 雲花含苞待放滬上
    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花卉協會、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定於2021年5月21日—7月2日在上海市崇明區舉行,展會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為單位。中國花卉博覽會每四年舉辦一屆,已成為我國規模最大、檔次最高、影響最廣的國家級花事盛會,被譽為中國花卉界的「奧林匹克」。雲南省花卉產業聯合會作為歷次參展籌備的實施單位,均給予了高度重視。
  • 昆明宜良縣大力發展花卉產業 種花得「金」
    中國園林網8月12日消息:宜良縣改善投資環境,積極支持花企、苗農大力發展花卉苗木產業。截至目前,全縣以匡遠鎮、蓬萊鎮、北古城鎮、湯池鎮為重點的花卉苗木種植面積從2003年的2025畝發展到1萬多畝。
  • 全國鮮花看雲南 雲南鮮花看鬥南
    夜幕下的鬥南花卉市場,人山花海,卻是一片繁忙景象。「雲南有約132萬畝鮮花種植,總產值488億元。」誰料想,小小的鮮花,竟能迸發出如此大的商機。這是昆明產業發展的真實寫照:依託本地特色,立足當地優勢,從小產業裡尋覓大商機。日前,「共舞長江經濟帶——探訪長江經濟帶區域協同生態發展之路」主題活動正在進行,記者走進雲南昆明,探尋這座「春城」的協同發展之道。
  • 雲南鬥南花卉市場:富了花農 旺了產業 醉了遊客
    雲南鬥南花卉市場:富了花農 旺了產業 醉了遊客中國園林網9月7日消息:「這百合真漂亮,太長見識了。」8月29日上午10點,在雲南昆明鬥南花卉交易市場裡,來自四川的遊客小李一邊給一支「八頭百合」照相,一邊激動地說。其實記者也是第一次見到這種一根莖上開8朵花的百合,每朵花都開得特別飽滿,仿佛每一片花瓣上都注滿了生命力一般。正盯著入神,一輛垃圾車從我身邊經過,這哪裡是垃圾車,分明是花車——裡頭全是五顏六色怒放的鮮花,要我說,收拾收拾都能賣出去。「這都不算好的,好的夜裡就賣出去了。」
  • 一枝獨秀不是春 百花齊放春滿園 蘇州彩民喜獲雙色球獎金786萬多元
    當期雙色球頭獎14注,其中10注為一等獎特別獎,單注獎金為961萬多元(含派獎300萬元),這10注一等獎特別獎花落5地:江蘇5注,安徽1注,江西1注,雲南1注,陝西2注;另外4注為一等獎普惠獎,單注獎金為786萬多元(含派獎125萬元),這4注一等獎普惠獎花落4地,北京1注,江蘇1注,安徽1注,貴州1注。當期我省喜中的6注一等獎分別來自於鹽城市和蘇州市。
  • 柳州:到2020年花卉產值將達18億
    柳州市花卉協會會長隆長蓮介紹,正因為柳州有比較優越的氣候、地理環境,所以絕大部分花花草草都可以在柳州種植。說到這裡,可能有些人有疑問:為何我們平常去花鳥市場買玫瑰、萬年青等,店主均介紹這些都是從雲南等地運過來的呢?其實這個並不奇怪,柳州也能種玫瑰,在太陽村等地就有,不過一方面是數量少,另一方面本地種出來的玫瑰品質比不上雲南等地的玫瑰,以致本地種玫瑰的花農非常少。
  • 從「鬥南小村」到「鬥南花市」!兩大央媒共同聚焦雲南鮮花產業發展路
    數據顯示,2019年雲南花卉種植總面積達175.6萬畝,同比增長2.5%;花卉總產值達751.4億元,同比增長42.9%,增幅創十年之最。改善交通,物流網絡越來越發達除了環境和氣候優勢外,交通基礎設施短板的不斷補齊也是近年來雲南鮮花產業取得長足發展的重要原因。
  • 勤學進取興雲花|「雲南花卉產業集群項目助農培訓大講堂」馬龍站...
    雲南網訊(記者 顧禎)12月17日,鄉村振興 科技興花——「雲南花卉產業集群項目助農培訓大講堂」第五期在曲靖市馬龍區開講,培訓邀請了五位知名花卉技術專家,現場約150名來自馬龍區及其周邊地區的花農、花卉種植企業參與了培訓,曲靖市馬龍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朱雲波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鮮花盛開的村莊--走馬雲南鬥南花卉市場
    佔地十畝的花卉市場上出售著各種色彩繽紛的鮮花,而周圍的土地上,滿目都是盛開的鮮花和含苞欲放的花骨朵。   距昆明二十多公裡的鬥南花卉市場是全國規模最大、交易量最大的花卉市場。據花卉市場旅遊接待部經理畢波介紹,每天從這裡銷往海內外的鮮花有二百八十多萬枝,交易額達一百五十萬至二百萬人民幣。
  • 雲南:鬥南花卉精品體驗區對外開放 昆明人有新玩處了
    對於為何入駐鬥南花卉精品體驗區,昆明市仁人安生趣科技有限公司馬顥原如是說。帶著兒女從主城區驅車趕來做手工皂的陳芬介紹,主城區除了吃喝玩樂外,沒有更好的玩法。而在鬥南,不僅可以讓孩子DIY鍛鍊動手能力,自己還可以去學著調製花飲、花酒,好玩的同時,更能學到東西,這樣的鬥南很有意思!在鬥南花卉精品體驗區,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玩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