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這個劇名,還以為是動作片,甚至有種不好的預感,就是山寨一類的。沒想到看幾集之後,推翻了之前的想法,這套《限定24小時》不僅與想像中的不一樣,還頗有驚喜。
從題材上而言,該劇屬於青春喜劇的範疇,從其中人設上就能看出,男主角安定是廢柴發明家,心儀女神婉晨,卻有個亦敵亦友的個富二代黎昕,依照傳統故事發展,屌絲逆襲的案例不勝枚舉,該劇貌似也不例外,其實無可厚非,這樣是最能調動觀眾的方式,屢試不爽。
但真正有趣的是故事的內核,就是「擬人化」的設定。
這裡的「擬人化」並不是我們常說的修辭手法,而是有點類似於日漫中「艦娘」的感覺,把軍艦變成一個個小蘿莉,不但萌化而且符合各自的特點,在這個萬物皆可萌,萬物都可擬人化的大前提下,《限定24小時》的特色正因如此,而且將如此二次元風格的概念,引入真人劇集中,不得不說腦洞之大,且膽魄之高。
PS,看了之後,查了一下資料,原來是漫改劇,改編自《限定24小時!安定博士和他的僕人們》,怪不得如此二次元化。
劇中,男主角具備了「觸物為人」的能力,家中的物品都變成了活生生的人,這些物化人不只性格古怪,而且身懷絕技,但每次只能出現24小時,這個的設定,別說看得新鮮,聽上去也新鮮。
其實,這樣的設定並非來自於日漫,歸根結底是我們幼時頭腦幻想中的產物。就像我們小時候幻想衣櫥中有怪物一樣,有些孩子也會幻想自己的玩具都活了過來,著名的《玩具總動員》靈感正是如此,而且之所以讓人產生這樣的想法,除了童真之外,一切還在於孤獨。而本劇的起因正是由此而來。
試想同類宅男逆襲的作品,男主角再怎麼齷蹉,也絕對是「一個好漢三個幫」的, 比如這裡作品的鼻祖《電車男》,沒人幫你成長走出桎梏,你逆襲個屁啊。而本劇中的主角安定,從內到外還真就是一個人,開場就設定了父母雙亡,生活在孤島上的超級「天煞孤星」。這樣一來,讓該劇角色「觸物為人」的效果更有說服力,因為幫助男主角完成任務的,就是各種物品的擬人化之後的「朋友們」。
所以也就不難發現《限定24小時》的用心良苦的,舊瓶裝新酒的模式,卻用這樣非常腦洞大開的形式進行包裝,時長陪伴你左右冰冷冷的東西,變成了有血有肉的人類,頓時新鮮感十足,也更加引人好奇。
別看是充滿童話色彩的故事,在現實中也不大可能遇到這等「好事」,但對片中年輕人的心態反映,是真實的,以至於到了最後,我們對這個「不真實」的故事,反而覺得真實可信。這就是在生動有趣的情節之下,對當代年輕人的真實描寫。
一場意外帶來的強行搭夥,懵懂宅男安定帶領物化小夥伴:霸氣姐們莎布爾、電腦物化人英特爾、馬桶物化人九牧等等個性十足的角色,開啟了打敗富二代,追求女神的任務模式。這幾位角色,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因為他們各自代表了我們在當年生活和學習中,最常見的集中類型,我敢說就片中這些角色,諸位生活中都能遇到。只不過為了強調人設,將角色身上的個性化特徵強化,而顯得更加富有喜劇色彩。諸如本片的主角與兩位女主角,不就是書呆子、女漢子、女神的配置嗎?還有出謀劃策的英特爾是軍師的職能,馬桶物化人九牧竟然擔綱了後勤的功能。
在整體輕鬆幽默和極具反差效果的設定之下,基於角色的真實感,在這個陰差陽錯的故事中,造就了大量喜劇效果,男主角安定呆萌追女,馬大哈英特爾對女漢子莎布爾「霸王硬上弓」般的調教,同時身邊多位「甘草」綠葉大加襯託,還有物化人限時24的存在感,讓該劇的故事格外有趣。
所以《限定24小時》第一季一口氣看下來,給人的感覺,該劇好似一場春夢,但在這個不現實的春夢之中,人物是真實的,情感也是真實的,再加上李宏毅、潘霜霜、李浩男等角色精彩的演出,能把這場春夢渲染的足夠有趣且真實。
而在此基礎上,富二代黎昕與安定陰差陽錯的同時愛上手紙姑娘莎布爾,這個大膽的設定無不讓該劇在主題上走的更遠,就好比如科幻片《她》那樣的主題,人機戀的深層含義,本劇在這部分領域也進行了相應的探索,人與物化人,甚至說物品之間的情感,讓人更加期待他們之間這樣跨越物種的情感該何去何從。同時該劇的另一條線索,神秘獵人追殺物化人的主線,讓物化人的陰謀和危機也被逐漸拉開帷幕,也讓該劇在內容上顯得豐富多彩。
不過該劇最可貴之處就是,並沒有虛情假意的追求地氣,反而通過這樣別具一格的「擬人物化」按核定,達到「不真實」效果下來,隨著故事的發展,各位就會發現,這明明就是一場春夢,卻是那樣的真實,美夢成真?可遇不可求,但貴在這個夢的「真實」,要好過無數虛情假意的美夢成真。
《限定24小時》在騰訊視頻第一季全部上線,雖然可能有些名不經傳,但內容上讓人耳目一新,單憑這個設定就令人叫絕,在這個浮躁的商業化市場上,這樣小巧精緻且頗有想像力的劇集,有望成為爆款,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