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網訊 初夏的杭州,草木蔥蘢、生機盎然。5月7日至20日,宿遷市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在浙江省委黨校舉辦,宿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企業和社會組織工委書記龔和出席開班儀式,要求大家珍惜機會、勤學善思、嚴格學風。此次培訓旨在近距離學習浙江精神和寶貴經驗,提升宿遷市中青年幹部深入領會「兩山」理論、推進綠色發展的能力水平。兩周時間裡,來自全市三縣兩區和部分市直機關的45名學員,帶著求是求實求知的強烈渴望走進課堂,專家授課、現場教學、頭腦風暴……使大家腦洞大開,受益匪淺。
領會「兩山理論」 學習浙江精神
浙江省是全國創新發展、綠色發展的先行者。早在2005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到安吉縣天荒坪鎮餘村村調研,首次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隨後,習近平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欄目發表《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的評論,對這個論斷進行了系統闡述。十多年過去了,浙江省以十年磨一劍的定力,堅持以「兩山」發展理論開展浙江美麗鄉村建設,使浙江的農民和農村成為「兩山理論」的最大受惠者。
此次課程安排最大的特點是課堂講什麼,現場就看什麼。既安排了「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樹立『兩山』強烈意識與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兩美浙江」等當前最熱門的理論課程,又組織了赴義烏、浦江、桐廬等地切身感受貿易改革、美麗鄉村建設、電商發展、產業轉型過程中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生態與經濟融合共進的好理念、好思路、好做法,對貫徹落實「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理念,推動生態經濟區建設,推動生態富民具有很強的借鑑性,進一步深化了學員們對「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的直觀認識和現實感受。
在學習討論中,學員們一致認為,浙江人善於「無中生有」,敢於「小題大做」,「求真務實、誠信和諧、開放圖強」的浙江精神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值得好好學習、借鑑。
市紀委案件管理室主任許曉光感慨浙江的「三精」:一是精準。政府精準定位自身職能,該管的管,該放的放。二是精明。吳越文化與楚漢文化之間,前者善賈,後者崇義,浙江人有善於經商的好基因。三是精細。浙江基層黨建和社會管理工作相當精細,如「濱湖晴雨工作室」,有效化解了基層矛盾。
「浙江精神體現在堅韌和堅守的品質。縱觀浙江的產業,義烏小商品市場、紹興的紡織、嵊州的領帶、海寧的皮革、嘉善的木業、溫州的皮鞋,哪個產業不是經歷了10年以上的堅守?」泗洪縣委辦主任孫建開宗明義。
宿城區政府辦主任張勝則認為,更讓他印象深刻的是浙江人審時度勢、遵循規律,敢想、先做,快人一拍、領先一步的精神。比如環境治理、城市管理、產業發展等多個方面都勇當先導。
車門鄉黨委書記包麗梅感覺到,浙江做事規劃性很強,充分考慮經濟社會效益;靈活性很強,打破常規,改革創新,敢於擔當,服務型政府體現得淋漓盡致。
發揮比較優勢 建設生態宿遷
當前,雖然宿遷經濟發展水平和蘇南相比明顯落後,但也有蘇南無可比擬的優勢,貫徹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關於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部署,發展生態經濟,建設好江蘇生態大公園,可謂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一方面,宿遷被讚譽為「華東的一塊淨土,黃淮海地區最大的氧吧。」5月10日,蘇北發展座談會在宿遷召開,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宿遷的關心支持,尤其是李強書記明確宿遷市作為蘇北地區設區市中唯一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的試點,明確在基本運轉和社會建設剛性支出中給予財力補助支持。
談到宿遷生態經濟發展,大家躍躍欲試——
市商務局的王暉認為,生態經濟是一個綜合體,要有理念的轉變、規劃的堅持、可持續的發展。在宿遷園區建設上,我認為首先要提高單位要素的產出。
在鄉鎮工作的陸振強調,特色小鎮規劃,要找準定位,避免「同質化」;要科學選點培產業,提升「增長點」;要以文化支撐增內涵,強化「軟實力」,提升文化形象和品位;要通過特色挖掘、品牌塑造,彰顯「競爭性」。
從事幹部工作的楊光利說,生態經濟發展,沒有固定的模式,宿遷的發展需要我們大膽思考。在未來的工作中,也考驗我們幹部的理念、方法和擔當精神。
……
浙江發展生態經濟的工作實踐,總結得很成體系,在學習的時候不能斷章取義,也不能照搬照抄。如何將在浙江所學、所思應用到宿遷生態經濟建設實踐上,需要我們始終牢固樹立「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營造環境就是創造生產力」的理念,圍繞「不比高樓大廈,但比綠化美化」「不比城市形態,但比環境生態」的城市發展策略,突出特色打造、科學功能分類,建設好城市功能類、田園綜合類、休閒農業類特色小鎮。需要我們按照蘇北發展座談會的要求,圍繞「江蘇生態大公園」的發展方向,堅持生態優先,突出抓好特色小鎮、生態經濟等重點工作,打通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康莊大道,走出一條以生態經濟推進工業化,實現農村城鎮化、城市現代化的成功之路。
促進學習交流 擔當發展使命
事有所成,必是學有所成。培訓班學員是全市優秀中青年幹部代表,也是宿遷未來發展的中堅力量。
由於工作任務繁重,平常主要靠單位集中學習和自學,很難有整段時間系統學習,這次到培訓班學習,為學員們提供了難得的充實和提高的機會。在分組討論中,學員們共同探討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以心交心,促進了解,深化情誼,在共同的研究探討中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增強了工作的預見性。培訓邀請了浙江省內知名的專家教授,授課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規劃、生態、環保,改革、發展、穩定等諸多領域,信息量大,啟發性強。既有基層治理理論,又有經濟社會發展實務;既有國內動態分析,又有國際形勢研究;既有領導者自身建設方法,又有應對媒體等溝通協調技巧等內容,符合宿遷市情,貼近工作實際,對學員今後開展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同時,本次學習中,學員們不論從學習生活到文體活動,還是從現場教學到分組討論,始終以良好的精神狀態、飽滿的學習熱情全身心投入。從嚴、從實、從緊的學員管理,淬鍊了思想,砥礪了精神,轉變了作風,讓學員們更加注重學習思考、更加注重規矩規範、更加注重嚴謹務實,也激勵他們以更加彭勃的熱情和實幹的作風,投入到未來的工作中。
沭陽縣潼陽鎮黨委書記張巖表示,要牢記和落實好市委書記魏國強提出的四個方面十二條「軍規」,突出生態和富民兩個重點,在實踐中要把握兩點:「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做好精品;「天下難事必作於易」,立足資源稟賦和能力現狀,從容易的抓起,做一件,成一件,久久為功。
培訓提供了平臺,學習成為了紐帶。昨天,大家從各自崗位匯聚一堂;今天,在此孜孜不倦汲取發展的能量;明天,將從這裡出發,帶著新的力量,向著強富美高新宿遷出發!(陳小波 楊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