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必修1(第一章和第二章)知識點梳理

2021-02-16 團團化學
高中化學必修1(第一章和第二章)知識點梳理

1.混合物的分離

①過濾:固體(不溶)和液體的分離。

②蒸發:固體(可溶)和液體分離。

③蒸餾: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的分離。    

④分液:互不相溶的液體混合物。

⑤萃取:利用混合物中一種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裡溶解性的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從它與另一種溶劑所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來。

【例題1】現有三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鈉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⑧氯化鈉和單質碘的水溶液,分離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確方法依次是 (  C  )

A . 分液、萃取、蒸餾   B.  萃取、蒸餾、分液

C . 分液、蒸餾、萃取  D.  蒸餾、萃取、分液

2.粗鹽的提純

(1)粗鹽的成分:主要是NaCl,還含有MgCl2、CaCl2、Na2SO4、泥沙等雜質

(2)步驟:

①將粗鹽溶解後過濾;

②在過濾後得到粗鹽溶液中加過量試劑BaCl2(除SO42-)、Na2CO3(除Ca2+、過量的Ba2+)、NaOH(除Mg2+)溶液後過濾;

③得到濾液加鹽酸(除過量的CO32-、OH-)調pH=7得到NaCl溶液;

④蒸發、結晶得到精鹽。

加試劑順序關鍵:Na2CO3在BaCl2之後;鹽酸放最後。

【例題2】 為除去粗鹽中的Ca2+、Mg2+、SO42-以及泥沙等雜質,某同學設計了一種製備精鹽的實驗方案,步驟如下(用於沉澱的試劑稍過量):

(1)判斷BaCl2已過量的方法是                     。

(2)第④步中,相關的離子方程式是                 。

(3)若先用鹽酸再過濾,將對實驗結果產生影響,其原因是        。

答案:(1)取上層清液,繼續加BaCl2,無沉澱產生

(2)Ca2+CO32-=CaCO3↓ 、    Ba2++CO32-=BaCO3↓

(3)若過濾前加鹽酸,前面所生成的沉澱會被鹽酸溶液重新變為離子進入溶液

(3) 蒸餾裝置注意事項:

  ①加熱燒瓶要墊上石棉網;

  ②溫度計的水銀球應位於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

  ③加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

  ④冷凝水由下口進,上口出。

(4) 從碘水中提取碘的實驗時,選用萃取劑應符合原則:

①被萃取的物質在萃取劑溶解度比在原溶劑中的大得多;

②萃取劑與原溶液溶劑互不相溶;

③萃取劑不能與被萃取的物質反應。

【例題3】閱讀、分析下列兩個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物質

熔點/℃

沸點/℃

密度/g·cm-3

溶解性

乙二醇( C2H6O2)

-11.5

198

1.11

易溶於水和乙醇

丙三醇(C3H8O3)

17.9

290

1.26

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回答下列問題(填寫序號):

A. 蒸餾法B. 萃取法C.「溶解、結晶、過濾」的方法D.分液法

(1)將純鹼從氯化鈉和純鹼的混合物中分離出來,最好應用___。

(2)將乙二醇和丙三醇相互分離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__。

答案:C   A

3.離子的檢驗:

①SO42-:先加稀鹽酸,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澱,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Ba2++SO42-=BaSO4↓

②Cl-(用AgNO3溶液、稀硝酸檢驗)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澱不溶解,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或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Ag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澱生成,則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Ag++Cl-=AgCl↓。 

③CO32-:(用BaCl2溶液、稀鹽酸檢驗)先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澱,再加稀鹽酸,沉澱溶解,並生成無色無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則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例題4】對於溶液中某些離子的檢驗及結論一定正確的是(C  )

A. 加入碳酸鈉溶液產生白色沉澱,再加鹽酸沉澱消失,一定有Ba2+

B. 加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澱產生,再加鹽酸,沉澱不消失,一定有SO42-

C. 加入足量稀鹽酸,無明顯現象,再加入氯化鋇溶液後有白色沉澱產生,一定有SO42-

D. 加入稀鹽酸產生無色氣體,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變渾濁,一定有CO32—

4.5個新的化學符號及關係



【例題5】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A  48g O3氣體含有6.02×1023個O3分子

B  常溫常壓下,4.6gNO2氣體含有1.81×1023個NO2分子

C  0.5mol·L-1CuCl2溶液中含有3.01×1023個Cu2+

D  標準狀況下,33.6LH2O含有9.03×1023個H2O分子

【例題6】設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

    A.通常狀況下,NA個Cl2分子的質量是71g

    B.通常狀況下,NA個C02分子的體積約是22.4L  

    C.100mL0.1 mol/L的H2S04溶液中H+的個數是0.2NA

    D.若lgN2含有m個分子,則NA =m/28   

【例題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C )

A. SO2的摩爾質量為64g                     

B. 氣體的摩爾體積約為22.4L/mol

C. 12g12C中所含碳原子數即為阿伏加德羅常數

D. 4gNaOH溶於1L水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1mol/L

【例題8】實驗室常用鹽酸的質量分數為36.5%,密度為1.20g/㎝3。

⑴此濃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是多少?(列式計算)

⑵配製100mL3.00mol/L的鹽酸,需以上濃鹽酸多少mL  ?(列式計算)

⑶用濃鹽酸配製該稀鹽酸需要以下哪些步驟(按操作順序填寫序號):               。

①計算 ②裝瓶③用50 mL量筒量取一定體積的濃鹽酸④洗滌⑤移液⑥稀釋⑦定容⑧搖勻

答案(1)12mol/l

(2) 25ml  (3)13654782

5.分散系

(1)分散系組成:分散劑和分散質,按照分散質和分散劑所處的狀態,分散系可以有9種組合方式。

(2)當分散劑為液體時,根據分散質粒子大小可以將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濁液。

6.膠體: 

(1)常見膠體:Fe(OH)3膠體、Al(OH)3膠體、血液、豆漿、澱粉溶液、蛋白質溶液、有色玻璃、墨水等。

(2)膠體的特性:能產生丁達爾效應。區別膠體與其他分散系常用方法丁達爾效應。

膠體與其他分散系的本質區別是分散質粒子大小。

(3)Fe(OH)3膠體的製備方法:將飽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繼續加熱至體系呈紅褐色,停止加熱,得Fe(OH)3膠體。

【例題9】下列關於膠體和溶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C  )

A.向煮沸的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飽和溶液製備Fe(OH)3膠體

B.布朗運動是膠體粒子特有的運動方式,可以據此把膠體與溶液、懸濁液區分

C.膠粒帶有電荷,但是整個分散系仍是電中性的

D.膠體粒子很小,可以透過半透膜

【例題10】溶液、膠體和濁液這三種分散系的根本區別是( B)

A.會不會產生丁達爾效應      

B.分散質粒子大小

C.能否透過濾紙或半透膜  

D.是否均一、穩定、透明

7.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電解質:在水溶液裡或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

非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狀態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如:酒精[乙醇]、蔗糖、SO2、SO3、NH3、CO2等是非電解質。)

8.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相關性質

(1)電解質和非電解質都是化合物,單質和混合物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

(2)酸、鹼、鹽和水都是電解質(特殊:鹽酸(混合物)電解質溶液)。

(3)能導電的物質不一定是電解質。能導電的物質:電解質溶液、熔融的鹼和鹽、金屬單質和石墨。

電解質需在水溶液裡或熔融狀態下才能導電。固態電解質(如:NaCl晶體)不導電,液態酸(如:液態HCl)不導電。

溶液能夠導電的原因:有能夠自由移動的離子。

電離方程式:要注意配平,原子個數守恆,電荷數守恆。如:Al2(SO4)3=2Al3++3SO42-

【例題11】下列物質中,能夠導電的電解質是( B )

A.Cu絲

B.

熔融的MgCl2

C.

NaCl溶液

D.

蔗糖

【例題12】一化學興趣小組在家中進行化學實驗,按照圖1連接好線路發現燈泡不亮,按照圖2連接好線路發現燈泡亮,由此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  C )


A.NaCl是非電解質

B.NaCl溶液是電解質。

C.NaCl在水溶液中電離出可以自由移動的離子。

D.NaCl溶液中水電離出大量的離子

9.離子反應:

(1)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生成沉澱、生成氣體、水。

(2)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寫、拆、刪、查)

①寫:寫出正確的化學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②拆:把易溶的強電解質(易容的鹽、強酸、強鹼)寫成離子形式,這些物質拆成離子形式,其他物質一律保留化學式。

③刪:刪除不參加反應的離子(價態不變和存在形式不變的離子)。

④查:檢查書寫離子方程式等式兩邊是否原子個數守恆、電荷數守恆。

10.常見易溶的強電解質有:

三大強酸(H2SO4、HCl、HNO3),四大強鹼[NaOH、KOH、Ba(OH)2、Ca(OH)2 (澄清石灰水拆,石灰乳不拆)],可溶性鹽

11.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看幾看)

①看是否符合反應事實(能不能發生反應,反應物、生成物對不對)。

②看是否可拆。

③看是否配平(原子個數守恆,電荷數守恆)。 

④看「=」「↑」「↓」是否應用恰當。

12.離子共存問題

(1)由於發生複分解反應(生成沉澱或氣體或水)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沉澱:AgCl、BaSO4、BaSO3、BaCO3、CaCO3、Mg(OH)2、Cu(OH)2等。

生成氣體:CO32-、HCO3-等易揮發的弱酸的酸根與H+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H2O:①H+和OH-生成H2O。②酸式酸根離子如:HCO3-既不能和H+共存,也不能和OH-共存。如:HCO3-+H+=H2O+CO2↑, HCO3-+OH-=H2O+CO32-

(2)審題時應注意題中給出的附加條件。

①無色溶液中不存在有色離子:Cu2+、Fe3+、Fe2+、MnO4-(常見這四種有色離子)。

②注意挖掘某些隱含離子:酸性溶液(或pH<7)中隱含有H+,鹼性溶液(或pH>7)中隱含有OH-。

③注意題目要求「大量共存」還是「不能大量共存」。

【例題13】能正確表示下列化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的是(D)      A.氫氧化鋇溶液與硫酸的反應OH-+H+ = H2O

B.澄清的石灰水與稀鹽酸反應 Ca(OH)2 + 2H+= Ca2+ + 2H2O

C.銅片插入硝酸銀溶液中Cu + Ag+ = Cu2++ Ag

D.碳酸鈣溶於稀鹽酸中CaCO3+2H+=Ca2++H2O+CO2

【例題14】下列各組離子反應可用H++OH-H2O表示的是(D  )

  A.氫氧化鋇和硫酸      B.氫氧化鐵和鹽酸

  C.醋酸和氫氧化鈉       D.硫酸氫鈉和氫氧化鈉[來【例題15】與在酸性溶液中發生如下反應:

則中M的化合價是( D  )

A.+1      B.+3    C.+4       D.+6

13.氧化還原反應

(1)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有電子轉移(包括電子的得失或偏移)。

(2)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徵:有元素化合價升降。

(3)判斷氧化還原反應的依據:凡是有元素化合價升降或有電子的轉移的化學反應都屬於氧化還原反應。

(4)氧化還原反應相關概念:

還原劑(具有還原性):失(失電子)→升(化合價升高)→氧(被氧化或發生氧化反應)→生成氧化產物。

氧化劑(具有氧化性):得(得電子)→降(化合價降低)→還(被還原或發生還原反應)→生成還原產物。

【注】一定要熟記以上內容,以便能正確判斷出一個氧化還原反應中的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氧化劑、還原劑在反應物中找;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在生成物中找。

14.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判斷

(1)根據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在同一氧化還原反應中,

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

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

15.如果使元素化合價升高,即要使它被氧化,要加入氧化劑才能實現;如果使元素化合價降低,即要使它被還原,要加入還原劑才能實現;

【例題16】 實驗室中可用如下反應製取氯氣:2KMnO4+16HCl(濃)=2KCl+2MnCl2+5Cl2↑+8H2O,此反應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D )

A. Mn元素被氧化    B. HCl全被還原

C. Mn失電子    D. 被氧化的HCl佔全部HCl的5/8

【例題17】下列化學反應中,屬於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B )

A.Na2CO3+CaCl2===CaCO3↓+2NaCl

B.Fe+CuSO4===Cu+FeSO4

C.2NaHCO3Na2CO3+CO2↑+H2O

D.CaO+H2O===Ca(OH)2

【例題18】根據下列反應判斷有關物質還原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A)

①H2SO3+I2+H2O═2HI+H2SO4

②2FeCl3+2HI═2FeCl2+2HCl+I2

③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


A

H2SO3>I﹣>Fe2+>NO

B.

I﹣>Fe2+>H2SO3>NO


C.

Fe2+>I﹣>H2SO3>NO

D.

NO>Fe2+>H2SO3>I﹣

【例題19】有0.1 mol /L的Na2SO3溶液30 mL,恰好將2×10-3 mol的還原,則元素X在還原產物中的化合價是  (   D  )

A.+1     B.+2    C.+3    D. +4

【例題20】一定條件下硝酸銨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5NH4NO3=2HNO3+4N2+9H2O,在反應中被氧化與被還原的氮原子數之比為         ( A   )

A.5∶3    B.5∶4     C.1∶1    D.3∶5

【例題21】下列反應中屬於氧化還原反應,且水既不作氧化劑又不作還原劑的是(  B)

A.SO3+H2O=H2SO4

B.Cl2+H2O=HCl+HClO

C.2F2+2H2O=4HF+O2

D.2Na+2H2O=2NaOH+H2↑

【例題22】填空題

(1)請用雙線橋法表示反應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電子的轉移情況,並回答下列問題:

標雙線橋: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該反應的氧化產物是        。

若有1mol KMnO4參加反應,轉移的電子的物質的量是     ,被氧化的HCl的物質的量是        。

(2)氮化矽(Si3N4)是一種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與焦炭在高溫的氮氣流中製得:

   SiO2+    C+   N2   Si3N4+    CO

① 配平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將化學計量數填在答題卡相應的橫線上);② 該反應的氧化劑是         

 答案:(1)(2分)

      Cl2     (1分) ,   5 mol (1分) ,  5 mol(1分)

(2 )①  3,6,2,1,6  (2分)②  N2(1分)

相關焦點

  • 高中數學: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冊1~5章知識點!附高考學霸手寫筆記
    童鞋們好哇,學姐今天心情很是不好,總覺得最近有點墮落,自知又不自省,希望泥萌要時時清醒,目標明確學姐本文為高中數學基礎不好的童鞋們帶來了高中數學: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冊1~5章知識點!(期末考和高考將至,考試前複習基礎知識是最重要的,這個資料高一和高三複習都能用哦)下面就是學姐帶來的高中數學: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冊1~5章知識點!
  • 人教A版高中數學必修1第三章《函數的應用》思維導圖
    高中數學必修和選修課本共計13本,通常兩年內學完,平均一年6本,每學期3本。每本平均三到四章,每學期5個月,大約半月學完一章。而高考總複習的時間則更為寶貴,如果高考一輪複習的時候,在基礎知識模塊,大家還需要消耗大量時間去翻看教材顯然得不償失。當然,我們並不是說教材不重要,相反,教材非常重要。
  • 高中化學必修1重難點記憶框架
    《必修1》第一章:從實驗學化學第一節:化學實驗基本方法第二節: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 (重點,難點) 分析:這章重難點在於物質的量相關的公式推導和應用,特別要注意公式的應用條件和範圍第二章:化學物質及其變化第一節:物質的分類 第二節:離子反應(重點,難點)第三節:氧化還原反應(重點,難點) 分析:本章第一節物質的分類是後面學習化學方程式的基礎,掌握好了物質的分類,根據物質的通性來記化學方程式會方便很多
  •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
    中國教育在線高中頻道為廣大高中生整理了高中物理知識點,供參考。>>>高中物理必修一各章知識點匯總<<<第二章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實驗: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進行實驗處理數據
  • 人教A版高中數學必修1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數(I)》思維導圖
    高中數學相比於初中數學來說,難度係數提高了不少,內容容量大了很多,所以,高中數學的學習和初中數學的學習還是存在很大差距的,有些人初中數學經常滿分,到高中時,卻發現數學怎麼就不一樣了。其實根本原因在於大家不夠重視,還以為高中數學像初中數學一樣,靠平時聽下課就能夠拿高分了。
  • 高一化學必修一第一章知識點(從實驗學化學)
    高一化學必修一第一章知識點(從實驗學化學) 2013-08-31 17:00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新東方網整理
  • 高中化學選修三第一章知識點,基礎通關篇,列印下來背
    總的知識點比較少,但需要記憶的東西偏多。有考察21~30號元素的電子排布式,有考察雜化類型和結構形狀,3種雜化類型背下來就好了,有晶胞計算,第一個空根據晶胞圖寫出化學式,第二個空求距離或者求密度。考的題型還是比較簡單,很容易拿分,但是不容易拿滿分,知識點比較碎,需要結合思考。
  • 必修一化學期末考試複習第一章必考考點匯總和詳解
    從本次課程開始,我們將為大家總結必修一化學相關的考點了,希望大家能夠好好學習本次課程。課程目錄1.1 化學實驗考點匯總和解題技巧1.2 第一章必考四個公式詳解:三大技巧教你輕鬆拿下四個公式,輕鬆入門必修一化學1.3 經典例題詳解化學實驗必考內容和答題技巧
  • 高中化學必修2重難點記憶框架
    高中化學《必修2》>第一章: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第一節:元素周期表第二節:元素周期律(重點,難點)第三節:化學鍵分析:這章的學習重難點是根據元素周期律推斷某元素的第二章:化學反應與能量第一節:化學能與熱能第二節:化學能與電能(重點,難點)第三節: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重點,難點)分析:本章的所有知識點都是高考的一個重點和難點,第1節「化學能與熱能」會為高二選修
  • 2021考研政治毛中特知識點梳理(第二章)
    2021考研政治毛中特知識點梳理(第二章)  摘要:2021考研政治毛中特分值24分,分量與馬原同等重要,毛中特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緒論;第二部分是毛澤東思想概論;第三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高中生物:必修一重點知識歸納——第一、二、三章
    今天大師給大家帶來了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二、三章知識總結!更多初中、高中知識乾貨,關注我哦,每天都會更新!第一章 走進細胞第二章、組成細胞的分子>第二節第四節: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
  • 教研分享系列41 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節實驗課怎麼上?
    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節實驗課如何上?各位同仁先回顧一下自己上課的情景,再思考這個問題,會有什麼感受呢? 不知道同仁的感受如何,反正我是五味雜陳。我教了三輪,共上了20次課(第一輪,四個班,後面兩輪各三個班,每一屆都是課堂上預演一次,實驗室分組實驗一次,總共20次課),但對這節課效果始終感到不滿意,對不滿意之處的反思,自然有自己課堂教學水平的原因,還有來自學生的原因,所以就會有五味雜陳之感受。 課堂教學的複雜性,真正熱愛研究課堂教學的老師都會體驗到這一點。正因為其複雜,所以按下不表。下面僅僅從文本視角來分析這節課的居位和作用。
  • 高中化學 選修3 第一章 第一節 第二課時 §1.1.2 原子結構
    需要相關課程的ppt課件和學習資料可以聯繫彭老師微信plshxk007或QQ 2452398450彭老師化學課免費同步公開課講解計劃
  • 高中物理17級必修2微課100-10[必修2-第五章 曲線運動-課時4 圓周動(1)]
    往期課程:高中物理必修2 第1節:第五章 曲線運動-課時1 曲線運動(1)高中物理必修2 第2節:第五章 曲線運動-課時1 曲線運動(2)高中物理必修2 第3節:第五章 曲線運動-課時1 曲線運動(3)高中物理必修2 第4節:第五章 曲線運動
  • 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高中化學必背知識點
    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高中化學必背知識點高中化學有哪些必考的知識點?必修一化學在高考中佔據多大的比重?必修一化學有哪些常考的知識點?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高中化學必背知識點》,僅供參考!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一、 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和程序1.
  • 高中物理必修2 第13節 第五章 曲線運動-課時5 向心加速度(1)
    往期課程:高中物理必修2 第1節:第五章 曲線運動-課時1 曲線運動(1)高中物理必修2 第2節:第五章 曲線運動-課時1 曲線運動(2)高中物理必修2 第3節:第五章 曲線運動-課時1 曲線運動(3)高中物理必修2 第4節:第五章 曲線運動-課時1 曲線運動(4)高中物理必修
  • 2021考研政治毛中特知識點梳理(第五章)
    2021考研政治毛中特知識點梳理(第五章)  摘要:2021考研政治毛中特分值24分,分量與馬原同等重要,毛中特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緒論;第二部分是毛澤東思想概論;第三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連載分享】人教必修第一冊第二章ppt課件和word學案及練習及考題等系列打包下載
    【另一套下載】人教必修第一冊第一章ppt課件和word學案及練習及考題等系列打包下載2.【下載】人教版必修第一冊第一章第一節課件+學案+練習3.【下載】高一必修第一冊人教版資源包(課件+習題+學案+講解+答案)      以下內容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這裡僅是轉發分享,若有侵權請告知,我將刪去連結!
  • 【數學必修第一冊】1.4 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
    最新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1-5目錄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1第一冊(2019新版)(普通高中教科書)課本目錄如下:第一章 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 人教版高中數學選修目錄人教版高中數學選修1-1目錄· 第一章 常用邏輯用語· 1.1 命題及其關係· 1.2 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 1.3 簡單的邏輯聯結詞· 1.4 全稱量詞與存在量詞· 第二章 圓錐曲線與方程
  • 首發整理《2019新版人教A版高中數學必修第一冊》全部知識點匯總
    2019新版人教A版高中數學必修第一冊全部知識點匯總目錄:第一章 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1.1 集合的概念1.2 集合間的基本關係1.3 集合的基本運算1.4 充分條件、必要條件1.5 全稱量詞與存在量詞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數、方程和不等式2.1 等式2.1 等式性質與不等式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