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書單君 書單 收錄於話題#書單觀點15個
這是丁真爆火的第二十天。
雙十一當天,因為一個不到10秒的視頻,丁真開始走進公眾視野。
就在昨天,他剛剛接受了央視的採訪,繼續為家鄉做宣傳。
對於他的爆紅,有人說是因為他帥氣的長相,有人說是因為他氣質獨特,「野性與純真並存」。
這兩者固然是丁真走紅的重要原因,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因為長相與氣質突然走紅的素人有很多,為什麼只有丁真的熱度可以持續走高,並且眼看著還會繼續火下去?
這個問題的答案,離不開丁真背後的「推手」。
放心,我說的不是娛樂公司的經紀人,但是這個「推手」,比經紀人更厲害。
他們就是四川甘孜的扶貧人員和基層幹部。
就是因為他們的當機立斷和正確選擇,丁真才沒有像其他網紅那樣曇花一現。
我們先把時間線拉回到十幾天之前,在沒有進入「國家隊」時,他其實是被「惡意消費」過的——
視頻出圈之後,當時拍丁真的攝影師立馬就拉著他,用自己的號開了直播。
對漢語和漢字都不太熟悉的丁真,主要依靠攝影師的翻譯,才能跟網友交流。面對鏡頭的他,拘謹又侷促,一直說「謝謝」。
而另一邊的攝影師則忙著撈打賞:
「大家多刷刷禮物,刷得多了就告訴大家丁真的地址和聯繫方式。」
「能不能送一些貴的(禮物)?」
「刷禮物刷到前三名的,可以免費獲得丁真的聯繫方式。」
很多網紅公司也聞風而動,準備高薪籤下他,甚至還傳出他要參加選秀節目的八卦。
可以想像,連漢語都說不好的丁真,如果真去參加選秀,除了外貌,幾乎沒有其他優勢,大家對他的熱情很快就會消耗殆盡,轉移到下一個「帥哥」身上。
幸虧,這時候「國家隊」出手了。
讓我們看一下四川基層幹部的行動效率:
最晚11月18日,四川理塘縣國資委下屬國有公司——理塘文旅公司確認和丁真籤約。丁真成為四川理塘旅遊宣傳大使。
11月19日,丁真開通抖音帳號,粉絲現在已達三百多萬。
11月21日,丁真開通新浪微博,23日,丁真的小馬珍珠開通微博。兩個帳號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按照丁真的意願發布消息。
11月25日,丁真在微博上發布了四川旅遊宣傳片《丁真的世界》,全方位展示他家鄉的藍天白雲、雪山草原。
11月26日,甘孜文旅趁熱打鐵,發布了以藏族姑娘視角,拍攝的另一條旅遊宣傳片《這是我的世界》。丁真則參加了理塘的旅遊推介會,「歡迎大家來理塘玩」。
11月27日,因為丁真一句「最想去的地方是拉薩」,兩大官微開始聯動,西藏日報說「歡迎到西藏」,四川日報回應「玩夠了就回家」。
11月28日,全國範圍內的搶人大賽開始,各地官微紛紛邀請丁真去自己的家鄉做客,形成「丁真效應」。
11月29日,理塘文旅公司總經理接受採訪,表示「丁真,暫拒綜藝邀請」。
無論是決定籤約、拍攝宣傳片還是各種微博宣傳,這些其實都需要時間考慮和各種審批。
但是,這次四川的基層幹部,展現了他們驚人的判斷力和行動力。
丁真的走紅是偶然,但有了這些人在背後努力,這種爆發才能成為一種必然。
而這些努力其實早有端倪,微博博主@盧詩翰就提到了一件事:
今年6月份左右,作家@桑格格在微博私信經常收到一些風景照片。開始她還以為是哪位熱愛旅遊的讀者發的,後來才發現,這些照片似乎都是同一個地方。
經過聊天才發現,對方名叫任敏,92年的,在四川做一些扶貧工作,從2017年一直幹到現在。
因為工作的時候總是背著一個雙肩包,所以被當地稱為「背包書記」。
任敏很喜歡桑格格的書,後來還給她寄了很多高原特產:犛牛肉、綠蘿花、雪菊、貝母、黑枸杞等等。
桑格格收到後發現,這些產品的設計,都是她找人做的,不輸於大城市的水準,很有年輕人的朝氣。而且這些東西銷量很好,今年村裡的特產,已經賣完了。
<因為擔心打擾任敏,原博已刪,也請大家看到後不要給任敏發私信>
一個92年的「背包書記」,能把當地的特產推廣到這個水平,桑格格覺得很感動。
而這個年輕人,就是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濯桑鄉下汝村第一書記,任敏。
理塘,就是丁真所在的那個縣。
這個地方在今年二月份剛剛實現脫貧,今年還舉辦了倉央嘉措詩歌節、文化旅遊節賽馬等活動。
也就是說,其實在丁真走紅之前,當地已經有很多像任敏一樣的基層幹部,在默默努力,用盡各種方式發展當地的經濟了。
理塘很幸運,能有丁真這樣一個自帶流量的「網紅」;丁真也很幸運,因為既懂網際網路,又能正向營銷的理塘幹部,簡直是最厲害的「經紀人」。
他們從一開始就是互相成就的關係,這從丁真籤訂的合同就能看出。
一般的經紀公司都是儘量壓榨員工,多參與分成,但丁真得到更多的,是幫助。
他籤訂的合同有兩份:一份是勞務合同,一個是代理合同。
用公司副總高曉平的話說:
「勞務合同大致就是他需要為理塘和甘孜的旅遊出力,每個月有五險一金,3500元。」
許多網絡紅人只能有一時的熱度,而這份合同這保證了丁真的基本生活,而且相對穩定。
「代理合同的大概就是我們公司代理他的著作權、肖像權,去幫他爭取一些利益。外面的公司要找他首先要經過我們把關,看看哪些是騙他的,哪些是真實的?以此來保障他的權利,但是我們不參與任何的分成,不與他爭利,直播間刷的禮物這些都是他的。」
公司不僅不拿分成,還會幫丁真把關,保護他的利益。
暫時不讓他參加綜藝,是因為擔心過度消費會毀了他。「別人會彈吉他彈鋼琴,他會什麼?放牛。這對他不公平。」
所以別人火了去直播帶貨,丁真火了卻被「抓」去讀書。
這種截然不同的態度,讓書單君想起了「小馬雲」——他們都是因為外貌走紅,卻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五年前,因為撞臉馬雲,8歲的範小勤頓時成了網紅,被網友稱為「小馬雲」。
他走紅之後,很多人都來分一杯羹:
鎮上的一家奶粉店送來了500元現金,想請「小馬雲」代言;
一家小家電企業送來水壺、電飯鍋,拉著「小馬雲」在產品前合影;
深圳一位老闆則計劃花1000元購買範小勤的頭像,作為他的網上訂餐店的商標……
一時之間,這個貧困家庭的普通孩子,成為很多人眼中的搖錢樹。
當時,「小馬雲」的父親堅持讓他繼續讀書,後來一個自稱「世界第一華人催眠大師」的人,把孩子接到河北讀書,還安排了保姆和「師姐」照顧他。
「小馬雲」的父親很感激這位「大師」,卻沒想到這個大師一直在幫孩子對接媒體,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範小勤更是很少出現在學校。
<2020年元旦,小馬雲被帶去參加某活動,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
但抖音上,關於「小馬雲」的視頻卻在持續更新,大師試圖把他打造成「公益愛心童星」「鄉村貧困學生代言人」「企業家小馬總」等等,但似乎並不太成功。
去年年底,見到「小馬雲」的村民發現,他變胖了,「皮膚白裡透紅,不像馬雲了」。
不像馬雲的「小馬雲」究竟路在何方,失去「大師」的扶持後,這個孩子還能否回歸正常的生活呢?
這一切都是未知數。
這幾年,像「小馬雲」這樣曇花一現的素人網紅太多了:
被浴室玻璃割傷手,上1818黃金眼維權的小張;
紋眉失敗,卻意外走紅,登上各大綜藝的小吳;
因為外貌出眾,登上熱搜的「吹頭小哥」……
網際網路的發展加速了走紅的速度,讓普通人也能被「看見」。
可問題是,普通人能否接住這個從天而降的「餡餅」——大部分人都不能,所以他們往往選擇經紀公司。
但是,很多經紀公司都太著急了,他們急著掙錢、急著趕風口,急著用成熟的套路迅速包裝好一個「商品」,然後馬上賣掉他。
很多人一提營銷會很反感,就是因為看多了這些「套路」,技巧太多,反而會讓人失去最本真的東西。
但其實營銷本應該是一個中性詞,它指的是「發現、創造並滿足對方需求,同時獲取利潤的過程」。
說白了就是各取所需,酒香也怕巷子深。
可惜很多時候,公司為了縮短盈利周期,把人當成了「快銷品」——在最短時間內,壓榨出最大的利潤,然後再開始下一輪壓榨。
丁真的例子之所以特殊,就在於他讓我們看到了網紅正向的打開方式——流量如流水,只要被正確引導,也成為正能量。
在丁真成為理塘的旅遊形象大使後,當地的機票和酒店預定數量,得到了大幅增長,這對當地經濟文化的帶動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在理塘基層幹部的支持下,丁真最大程度上保留了自己的生活狀態,而且生活品質得到了提升。
他一邊學習,一邊工作,既是宣傳四川旅遊文化的代言人,也是那個希望自己的小馬能跑第一的少年。
誠然,不是每個素人在走紅後都能得到「國家隊」的青睞,但這種雙贏的立場和長遠眼光,卻是值得經紀公司,以及每個人學習。
早在幾十年前,藝術家安迪·沃霍爾就預言,「在未來社會,每個人都能出名十五分鐘」。
原來我以為這句話的重點是「每個人」,後來才發現,是「十五分鐘」。
那麼,「十五分鐘」之後,又該何去何從呢?
原標題:《到底誰才是丁真的「幕後推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