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中午,獨居的鄒小姐照例點了離家很近的一家牛肉粉。基本上以往都是12元的消費,這次送來的店家小哥要收13元。小哥解釋:外賣打包盒漲價咯,一個光是成本都要拼6角多,所以我們現在外賣要加收一元。
鄒小姐遇到的外賣打包盒加收一元並不是個例,家住噴水池附近的鄧先生就發現,平時常點的一家燙菜店,之前並不收取餐盒費,但最近都要收取2元的餐盒費。「一個餐盒兩元,還是挺貴。」
貴陽粉麵店打包盒另外收費已很普遍
記者走訪發現,目前一些粉面小吃店收取打包餐盒費的情況也越來越普遍了。
劉阿姨昨天中午在花果園給老伴點了一份燉雞飯,標價13元一碗的燉雞飯,因為餐盒費加上一元,劉阿姨支付了14元。「老闆說塑料打包盒要收另外1元,最近漲了不少,不收錢一天下來還是有點吃不消。我想到塑料打包盒質量好點,就還是選擇了多加1元。」
記者在小十字周圍走了一圈,發現大多數的商家都會在使用外賣打包盒時加收1元錢。少部分的商家沒有收取這個費用。
小十字某家腸旺面的老闆告訴記者:「外賣的話可以選紙碗不要錢,要塑料打包盒就要加1元。」老闆建議記者還是選擇塑料打包盒好點,因為腸旺麵湯多,油大,用紙盒的話時間久了,湯容易漏。
民生路上有家砂鍋粉的老闆說辭也是如此,「你可以自願選擇嘛,我們不強求,要塑料的就要加收1元。我們家的外賣打包盒是1500ml的,最近一件貨漲了40塊錢勒,現在進貨成本都要7角多了。」
隔得不遠的一牛肉粉員工也同樣抱怨:「曉得是搞哪樣哦?上周我們外賣盒子的供應商拿盒盒過來,說是現在一件漲40元,喊我們記好帳。」
貴陽打包盒批發價格上漲30%左右
原本外賣打包不加收餐盒費的幾個粉麵店都表示,這波漲價讓一個外賣打包盒的成本到了4~7角,如果還是繼續不收費,一天200碗左右的外賣量算下來,一個月也不是小數目了。
記者今天早上走訪了幾家一次性用品商店,商家均表示,近期塑料打包盒價格漲得有點快,「大概從4月10號後開始的,廠家通知說要漲價了,漲幅大概是15~30元一件不等,基本上每個型號漲價在30%左右。」
記者詢問一個經常光顧的黃姓商家,他無奈地說:「我前天才拿的貨,1000ml規格的,一件貨漲了30元,大規格的漲價還更多。上遊批發商說是因為pp原材料最近缺貨導致的。但現在疫情後,我們生意還沒恢復到以前,怕影響生意,所以更是不敢給餐盒另外收取費用了。」
在某電商平臺上,記者詢問了幾家批發打包盒的一次性用品店,幾個客服都坦言,打包盒價格確實漲價了,「親,近期原材料暴漲,全國市場上的餐盒價格都普遍上調。」
生產打包盒的材料也是生產熔噴布的材料
一位市場上經營一次性用品批發店的店家向記者介紹,他們家目前售賣的三個廠家都是貴州的廠家,三家質量差不多,價格區別也不大。「差不多漲了一個多星期了嘛,一件貨漲15-30元。」
這位批發商舉例,比如規格1000ml的、一件貨300個,漲價前零售價格是95~100元,「現在漲價後的價格就是125~130元」。
此外,她也坦言漲價的一個主要原因,「原材料上漲,不要說打包盒,現在連塑膠袋、保鮮膜這些要用到PP材料的都在漲價」。
據相關行業垂直媒體報導,以前8000元/噸的原材料價格,已經漲至2萬-3萬元/噸。記者也在其他官方媒體的報導中看到,最近,包裝袋、包裝盒的原材料漲了將近3倍。
網上相關信息顯示,生產打包盒所用的PP材料(一般指聚丙烯),也是生產熔噴布的原材料。而熔噴布,正是生產口罩要用到的核心材料。
目前這個特殊時期,大批量的口罩生產都要用到PP材料。在原材料漲價以及材料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餐盒廠家提高了出廠價格。另外,據媒體報導,有些餐盒廠家因為原材料短缺已經不再接單,也有一些廠家直接轉型做起了口罩。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