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天王劉德華上了熱搜,他先是發了一張沒有濾鏡的照片,隨後秒刪,又重新發了一張。
即使加了濾鏡,也難掩歲月的痕跡,這時候大家才想起:我們的華仔已經59歲了。
兩年前,劉德華準備了一連20場的香港演唱會,但是在唱到第13場的時候,他突然對著臺下的妻女說:「我真的唱不了,不好意思!」
劉德華淚灑現場,哽咽著說:「醫生建議我不要再唱,但我真是不捨得。我不想大家聽我這樣的聲音、看這個演唱會,但我沒有辦法,所以我唱完這首歌《如果有一天》要停止了!」
記憶中英俊瀟灑的華仔,終究還是敗給了歲月,誰看了,不感慨一句:歲月無情!
那場演唱會結束後,劉德華就消失在了公眾視野裡。偶爾出現的消息,都和女兒有關。
陪女兒自拍;
參加女兒幼兒園的畢業禮。他坐在看臺上,滿臉笑容,一臉寵溺的表情。
當他看到女兒拿到了畢業證書時,還興奮地站了起來。
女兒劉向蕙今年8歲,之前劉德華為了防止媒體過度曝光女兒,一直將她保護得很好。
劉德華坦言自己是個女兒奴,他疼女兒已經疼到了遭周圍朋友的吐槽的地步。
周潤發笑稱劉德華成了女兒奴:「3點起來做早餐,5點送女兒上學。人生最大包袱是女兒。」
劉德華一臉幸福地笑著說:「你這話我沒法接。」
在對女兒的教育上,劉德華有自己的想法:「父母的教育方式非常的重要,如果找不到正確的方式方法,那麼對於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可能是錯誤。」教育孩子需要方式,需要「心計」,需要「打磨」。
劉德華51歲才做爸爸,對女兒寵愛但不溺愛。
據香港的媒體報導,為了挑選到適合女兒的幼兒園,劉德華做了大量的考察,還親自陪女兒到不同的幼兒園面試。
他認為幼兒園不是貴就一定好,關鍵在於教育理念和培育模式。
讓孩子上幼兒園的最大目的,不在於享受生活,而在於有機會與同伴交往、互動,學習除了與家人以外的人相處之道、生活技能等知識。
當星二代都扎堆入讀天價貴族學校的時候,劉德華卻不選名牌學校也不把她送到國外讀書,而是安排女兒入讀香港一家傳統學校——香港德望幼兒園。
校訓:「你是希望」。
劉德華參加一次訪談節目,被問及孩子教育問題時,劉德華的回答出乎意料:
「我專門給她選了一家不用考試的學校,不用考試,所以就沒有考試成績!」
不用考試,不代表他不重視女兒的素質和能力的培養。
教女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雖然小,但不意味著什麼都要幫忙去解決。
所以劉德華在女兒很小的時候,就親自教導女兒穿鞋、綁鞋帶,讓女兒意識到,有些事情,自己也可以學,也會做。
自己的生活,不是爸媽的,也不會是傭人的。
高質量的陪伴
劉德華很注重和女兒相處的時間,當女兒不開心時,會及時開導她,讓女兒有個快樂的童年。
但是孩子在成長的路上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煩惱,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看透孩子的心理,對症下藥。
幫助孩子正當釋放壞情緒、培養健康心態,我建議大家給孩子看看這套韓國「暖心」情緒繪本—《小燈泡情緒管理繪本》8冊。
這套書圍繞著生氣、害怕、悲傷、嫉妒、孤單等8種情緒,展開一系列故事,讓孩子隨著小主人公們一起經歷每一種情緒體驗的產生和變化,提高情緒認知與管理能力。
這套繪本受到了很多媽媽和孩子的喜愛,並被許多繪本館、幼兒園作為兒童情緒管理的經典讀本來做分享。
故事溫暖動人是一方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小燈泡錫系列繪本」是由韓國國家青少年精神輔導中心特別策劃,匯集了韓國一線兒童文學作家、插畫家。
他們作為專業的兒童心理學專家,將引導孩子心理發展、情緒轉變的技巧,融入一個個溫情動人的生活故事、生活情境之中。
通過故事來教孩子如何正當釋放不良情緒,培養孩子健康快樂的心態,給孩子一段幸福積極的成長時光。
作者們抓住了這個階段孩子的心理認知特點,巧妙地運用了恰當的繪畫語言,將那些抽象的、看不見的「情緒」轉化為可以看見和感受到的視覺體驗。
用溫柔的畫面,喚醒孩子內心對於幸福的感知。
當你生氣時,憤怒就像是躲在你心裡角落的大猩猩,不斷膨脹、壯大,最後變成了一隻很大、很可怕的紅色大猩猩!
這種生動的表達方法,憤怒將不再是無法逾越的大山,孩子們也更願意去接近、了解自己的憤怒情境,一步一步地克服它。
當你有嫉妒情緒時,可能會控制不住自己甚至會不小心傷害到別人,這時候應該面對自己的壞情緒呢?把嫉妒轉變成積極的能量呢?
當你失去心愛的東西或受委屈時,悲傷的情緒就會產生,幸好這樣悲傷的時刻,有媽媽一直陪伴著我……
這些場景我們好像經常在生活中遇到,卻往往並不在意,其實這些正是我們幫助孩子學會認識並接納自己的情緒的好機會。
我們並不能隨時感知孩子內心的「暴風雨」,也不能永遠做他們的保護傘,但可以在孩子全心全意依賴我們的時候,引導他們感知我們無盡的愛慢慢學會內心強大,情緒穩定,更加豁達地認識這個世界。
01
2~6歲是性格養成關鍵期,
會影響孩子一生的性格品性
很多兒童心理學家都指出,2~6歲是孩子性情培養的關鍵時期,人一生中80%~90%的性格特徵、志向理想、生活方式,都是在這個階段成型的。
這個階段的孩子像「潮溼的水泥」一樣,擁有很強的可塑性,過了這個時期,「水泥」會慢慢凝固,孩子的基本性格慢慢固定下來,再想有大的、徹底的改變是很難的!
著名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曾在她的講座中也說過:6歲以前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
孩子3歲時,自我意識逐漸形成,這個時候的孩子就像一塊海綿,迫切地吸收著外界環境給予的各種刺激,而這種刺激主要以家庭刺激為主。
在孩子性格成長的關鍵期,情緒管理繪本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性格和習慣,因為繪本中每一個故事都有它的教育意義,可以讓孩子在故事中感受不同情緒,感受情緒的來源,以及情緒轉變的過程。
「小燈泡系列繪本」的每個故事,都有明確的主題意義,它包含了孩子真實生活場景中常常會產生的情緒,這些情景你家孩子或許正在經歷。
書中涵蓋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性格問題,包括膽小害怕、內向害羞、愛發脾氣、不自信、沒有安全感等等。
02
一套暖心的情緒故事繪本
一趟治癒孩子負面情緒的溫情之旅
情緒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東西,對於6歲以前的孩子來說,他們主要的認知方式是感性的,而非抽象的。
所以,父母們與其給孩子講一大堆道理,還不如給孩子講一個故事更實用。故事,是孩子認知世界的方式。
孩子們在聽故事時,常常能在腦袋裡浮現故事的情景和細節,所以通過故事形式傳達給孩子的教育,能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小燈泡情緒繪本」就是一套「用故事裝著情緒教育」的書,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共鳴和認同感,從而幫助孩子理解父母的話語背後傳達的教育道理和意義。
比如很多孩子都會怕黑,對神秘的黑夜有一種自然恐懼,或者會害怕自己腦海中想像出來的怪物……
有時候不管我們怎麼安慰勸說,都不能打消孩子內心的「恐懼幽靈」。
但在故事中,孩子們卻能隨著畫面,盡情地宣洩自己心中的害怕,無論是害怕黑夜、害怕媽媽不在還是害怕小夥伴嘲笑自己,都是沒關係的。
通過故事讓孩子認知情緒,接納自己的情緒,是管理情緒非常重要的環節,很多時候正是我們的「不接納」,才導致孩子的情緒積壓。
比起「逃避情緒」,更重要的是教會孩子怎麼理解情緒、處理情緒;當情緒出現的時候,你怎麼帶著孩子,把這種「失敗」變成一次彼此理解的機會。
孩子難過時,傷心哭泣時,請給他一個擁抱,讓孩子說出悲傷的原因,這些都有利於將負面情緒排解。
不能刻意迴避悲傷情緒,經歷過悲傷,表現出悲傷,並能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這些故事不但可以增進親子關係,更能刺激孩子們的語言發展,刺激視覺的發展,而這些方面的改變,都是在不斷的閱讀中悄悄的發生著改變,是潤物細無聲的。
03
直抵心靈的韓式溫情
畫面特別有感染力
這套繪本的畫風溫馨淡雅,我特別喜歡,每次陪孩子捧著書閱讀時,總能從畫面中感受到柔軟暖心的力量。
作者顯然花費了很多巧妙的心思在書的畫面和色彩之中,色彩、畫面配合文字,描述著孩子情緒的變化。
當你耍脾氣時,畫面中會有一圈生氣的小怪獸,仿佛正昭示著周圍的人:我在生氣,快來哄我!
當你害羞時,會想像自己變得很小很小,最好縮到一個小小的角落裡,誰都看不到;
當老師總是誇讚同桌寫的字好看,而我努力地練習,還是寫得歪歪扭扭時,我的心變得越來越小了;
當你心情不太美妙時,總是懶洋洋的,對什麼都沒有興趣,不知道怎樣才能讓自己快樂起來。
這些畫面是如此的真實、生動,就好像每個孩子在生活中那樣,畫面感染著孩子的情緒,也引導著他們理解不同的情緒。
04
精緻印刷,
給孩子美好的閱讀體驗
這套書從封面設計到整體的裝幀印刷,都非常生動,有時候光看封面的故事,孩子就能很好地想像出這本書是在講什麼情緒~~
比起複雜的文字來說,這樣感染力強的畫面,更容易讓孩子理解故事中的情緒。
書的內頁全部採用了優質銅版紙,耐磨耐翻,孩子很喜歡拿著自己最喜歡的那本故事翻來覆去地看。
這套書性價比也非常高,一套8冊,原價96元,度小店秒殺價39.8元/套!數量有限,點擊下面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