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年,忙於工作,陪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學習教育孩子的時間也越來越少,而兒子在一天天長大,問題也是日積月累的,越來越多。孩子喜歡尖叫、容易生氣、喜歡討價還價不配合、想要得到什麼就哭鬧不止……很是頭大!
面對這麼多問題,我常常使用的應對方式是:
如果他是哭或尖叫,我經常會不耐煩地大聲吼:「別哭(尖叫)了!再哭(尖叫)給我出去!」
當他跟我討價還價時,我總是簡單一句:」不行!「
這樣下去,覺得孩子越來越難纏,孩子馬上一年級,我意識到,是時候調整一下我的策略了,於是我開始向優秀的書本尋找答案。《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負責任的孩子才能長大》、《家有頑童:如何把難纏的孩子培養成才》這些書籍都給我很多啟示,前面也寫了幾篇文章,介紹了這些方法的精華。感興趣的可以關注,翻到最近一個月的文章查閱。
今天介紹《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中情感引導具體方法,文末還給了實施情感引導的些小竅門,並且試用了一下,覺得效果很不錯。
01 什麼是情感引導
情感引導就是讓孩子從出生之日起,就懂得自身情感的重要意義,能夠識別和利用不同的情緒,並且可能管理自己的情緒。
它的本質就是允許和鼓勵孩子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意見。
它的前提是對孩子的愛和同情。可能你會說,世上哪有父母不愛孩子的?這是為人父母的天性。然而我認為了,這世界上,真有不怎麼愛自己孩子的父母。不然為什麼還有那麼多拋棄自己孩子的事件?為什麼還有那麼多虐童事件?有人給自己不愛的理由還找一個藉口叫:「累覺不愛。」
也許是生活的壓力,也許是父母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也許是這孩子真的太難管了,所以有那麼多悲劇。
如果你覺得你還不夠愛孩子,那麼請讀一讀這段話:
你問我出生前在做什麼,我答我在天上挑媽媽,看見你了,覺得你特別好,想做你的兒子,又覺得自己可能沒那個運氣,沒想到,第二天一早,我已經在你肚子裡。——《挑媽媽》
《不體貼的父親》裡那位父親,總是因為小事對孩子大發雷霆的,而他的孩子呢,卻依然跑過來勾著他的脖子說晚安。
所以孩子眼裡的爸爸媽媽,無論你對他做了什麼,你還是他的依靠,他的最愛。你有什麼理由不愛孩子呢?孩子的所有問題,只是你自己的問題罷了,好好反省吧!
02 情感引導的關鍵步驟
一、播下種子
要讓孩子知道在特定的情況下會發生什麼事情,以及你對他的要求是什麼?比如打算帶孩子去吃飯,那麼要在早上就提起這個事情:「今天晚上爸爸媽媽要帶你們去飯店吃晚餐,你們明白我們要去做什麼嗎?也就是說,我們一家人要在包間裡坐著吃東西,你們不可以大喊,也不可以亂跑哦!」
二、觀察和判斷
觀察的目的在於體察孩子的需要,例如,他是不是餓了,渴了,累了或者是太興奮了?不乖的行為往往是表達這些基本需求的手段。一旦滿足,他們很快會恢復正常。
關注孩子的行為,她在什麼情況下最容易煩躁吵鬧或者沮喪,孩子的個性是怎樣的,什麼樣的事情最讓他不滿?
如果孩子玩某個玩具遇到難題的話,一定要陪他一起玩。引導他去掌握方法,不要直接告訴他答案,或者乾脆代勞。
三、聆聽
良好的聆聽,不僅意味著要注意孩子所說的話,也包括觀察他的肢體語言。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一書有這樣一句至理名言:「先聽後說。」
現在很多家長忙於自己的事情,常常因沒有耐心而忽略了孩子的問題,或才表面在聽,實際上心不在焉,這是非常不好的榜樣。
四、體察並理解孩子的感受
孩子遇到讓她情緒激動的狀況時,或者他表現不好的時候,他最需要你去接受並回應他的感受。
這樣的好處是,可以擴充他們的情緒詞彙量。比如,你的孩子因為別人對他惡言相向,而很生氣時,你可以對孩子說:「 我知道你在生氣,你需要媽媽幫助嗎?」他們會很快記住,哦,原來這就是生氣啊。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別的孩子聽,絕對不能把情緒發洩到另一個孩子身上。
五、同情
把自己放在他的角度上去思考,而不是輕視他的感受,或者試圖轉移她的注意力,她的消極情緒會更快的消失。
當我們大人自己感到有人理解我的時候,就不會那麼有敵對情緒,也更願意和人去交流。孩子也一樣。
03 情感引導是否奏效?要活學活用
前面說了我家孩子是非常難纏的一個孩子,如果沒有好的方法,估計家裡就一直要雞犬不寧了。
昨天晚上我試用了一下情感引導來對付他的哭鬧不止,可以說效果還是很好的,但我並沒有完全照搬書本,一起來看一下。
今天是一年級新生導訓的日子,是他第一次進入一年級教室。
這幾天,我提前和他制定好每天的作息計劃。8:30之前要上床,認會字,然後聽會故事,爭取9點睡覺。
昨晚上床之前,我跟寶貝說:「明天有新生入學導訓,今天晚上要早點睡,明天要早點起來哦。」(提前告知)
9點以前,所有事項都進行得挺順利,按時完成了。到了9點我熄了燈該睡覺了,他開始鬧:「爸爸時候回來?」也許他是緊張,因為明天就要開始一年級了,之前他很少有這種情緒,只要我陪著就睡著了。
當我告訴他爸爸要加班,而且沒有說什麼時候會回來,他立刻大哭起來。我告訴了爸爸,爸爸馬上跟我們視頻,說:「兒子,我馬上就回來了,你去小個便,讓媽媽幫你擦一下淚水和身上的汗,然後馬上睡吧。」
掛了電話他還是哭,我帶他去衛生間小便,擦汗,然後溫柔地跟他說:「寶貝,我知道你想爸爸了對不對?你喜歡爸爸,爸爸不在身邊,你睡不著對不對?」(表示同情)
他說:「是的。」
我說:「可是爸爸工作也很忙,沒有辦法一下子就到家,該怎麼辦呢?「(引導他想解決辦法)
他說:「那你給我講你小時候的事,我就很快睡著了。」
我說:「這沒問題啊。你躺好,我馬上跟你講。」
於是,我就把我小時候的事,一個個講給他聽,大概十來分鐘的樣子,他就睡著了。
總結一下,我使用到的招數有:
一、提前告知我的要求,就是9點前要睡覺,明天有新生入學導訓課。
二、他哭鬧的時候我並沒有發火制止他哭,而是表示同情他想爸爸、沒有爸爸睡不著的事實。
三、引導他想辦法,怎麼解決怎麼才能睡著這個問題。還好他很配合,立馬就想到了方案。
我想我是合理地運用了書中所用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又照顧了寶貝的情緒。因為理論要聯繫實際,每個孩子的情況不一樣,每一件事發生的場景不一樣,我們掌握其中精華,臨時選擇合適的方案就可以了。
解決問題的前提,是愛和同情。
04 小貼士:如何避免衝突,搞定不配合的孩子
情感引導運用的場景,一般是在事情發生之後。其實我們應該更關注有沒有預防措施,避免孩子不配合? 下面主要介紹一個小貼士:用玩具或者手偶來贏得孩子的合作。
0-7歲的孩子的想像力正在蓬勃發展,相對於父母的指揮來說,他們更容易接受最心愛的玩具所發出的指令,你可以充分利用這種心理。
我家有一隻人人都喜歡的毛絨犀牛,經常充當我的代言人。每當孩子們不樂意打掃他們的房間的時候,我都假借犀牛來說:「孩子們,你們的媽媽已經把洗澡水放好了,如果你們再不把房間打掃乾淨的話,她就要開始發牢騷了。」聽到犀牛這麼說,孩子們會開懷大笑,然後很聽話地去打掃。
The End
作者簡介:煒瑋媽媽,二寶媽媽,一個是學霸,一個是學渣,一個是女孩,一個是男孩。不同的教育育兒乾貨將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