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關係惡化,中文課被澳洲年輕人紛紛棄選,中文課真的不重要麼

2020-09-03 長居澳洲的小雪梨

澳洲很多的華人家長非常喜歡把自己的孩子送去上中文課,因為覺得漢語不能因為定居國外就被遺忘。所以很多澳洲籍的孩子們,會被家長送去學習中文課。

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抗拒學習中文課,因為他們覺得中文太難學了,尤其是一些澳洲高中生因為可以選擇喜歡的課程去修,他們都在選擇VCE第二語言課程時,放棄了中文課。

再加上最近中澳關係惡化,澳洲學生對中國文化和漢語的學習激情更是逐漸消退。

有一些學生本來是計劃去中國學習漢語,增強文化交流,但是因為疫情也只能擱淺。畢竟學漢語也需要練習,就像我們學英文需要在母語環境下多交流一樣。

當然也有人為了漢語學習,因為熱愛中國文化,堅持留在中國。他們堅持留在中國,繼續學習中國文化。

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的發展有目共睹。而中澳之間的貿易關係,如果有中文的加持,那將會更加方便。學習中文可以增強文化間的交流,能夠更好的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

如果你的孩子生在國外,你會送他們去學中文麼?

相關焦點

  • 澳人學中文比例大幅下降!中澳關係陷入僵局或是主因!
    隨著中澳關係陷入僵局,有消息指出,澳洲學生學習中文的比例正在快速下降! 有人指出,考慮到目前澳洲和中國外交關係的持續僵持,這是一個特別令人不安的信號。 從事澳中關係數十年研究的Jocelyn Chey,對於澳人學習中文人數降低的變化表示,儘管與她開始學習中國時相比,現在的大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如今學習普通話的澳洲年輕人卻面臨著一系列新的挑戰。
  • 中澳關係惡化!中國細數澳洲14「罪狀」!莫裡森否認拒絕道歉!
    近年,澳中關係因多領域出現摩擦而惡化,包括澳方對國內中國影響力的打擊、中國在澳投資以及澳大利亞呼籲對新冠疫情來源進行獨立調查。中國列出一系列澳大利亞的「罪狀」,要求澳洲政府採取行動阻止兩國關係惡化。澳洲則拒絕向中國道歉。澳洲總理Scott Morrison否認了澳大利亞外交政策的制定是聽命於美國的批評。他說「澳大利亞是一個主權國家,我們是根據國家利益作出決定。」
  • 中澳關係惡化!中國細數澳大利亞 14「罪狀」!澳大利亞拒絕道歉
    華輿訊 據今日阿德萊德報導,近年,澳中關係因多領域出現摩擦而惡化,包括澳方對國內中國影響力的打擊、中國在澳投資以及澳大利亞呼籲對新冠疫情來源進行獨立調查。中國列出一系列澳大利亞的「罪狀」,要求澳大利亞政府採取行動阻止兩國關係惡化。
  • 這件事凸顯出中澳關係的惡化程度,澳洲內政爭論責任歸屬
    【本報駐澳大利亞特約記者 魏 來 本報特約記者 王 逸】「澳大利亞前政府總理特恩布爾和副總理喬伊斯、澳安全機構應為煽動反華情緒和毒化中澳關係負責」——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12日發表對澳前貿易部長安德魯·羅布的採訪,展開了有關「誰毒化了中澳關係」的爭論。
  • 中澳關係緊張之際,澳洲貿易部長被辭退,民眾:最該走的是莫裡森
    據環球時報報導,在中澳關係緊張之際,澳洲重要高官被辭退,原本擔任貿易部部長的伯明罕已經離職,莫裡森任命了另外一位貿易部部長。中澳貿易關係正在面臨考驗,而伯明罕的表現顯然讓莫裡森政府失望,在他任上,多種澳洲商品被我國退貨,出口貿易遭遇了嚴重打擊。
  • 反華議題上多次力挺澳洲,如今想當中澳關係調解人,紐西蘭夠格嗎
    中澳關係遇冷,澳洲損失嚴重自疫情爆發後,澳洲不僅沒有正確看待疫情問題,還盲目跟從美國發表錯誤的反華言論,借疫情問題對中國進行汙名化,澳洲國內也出現了極端的反華情緒,兩國關係也因此跌入了谷底。中澳關係遇冷,首先影響的就是兩國間經貿往來,澳洲經濟損失嚴重。要知道,原本中國可是澳洲重要的出口國之一,涉及的商品包括農產品、葡萄酒、鐵礦、煤炭等。但由於澳方一再地觸及中國底線,做出損害中方利益的舉動,中方也採取了必要的反制措施,對違反法律法規的進口商品出臺了必要的限制和處罰措施,澳媒體卻稱這是中方的報復行為,渲染兩國的對立情緒。
  • 為恢復中澳關係?6795億商品或被「替代」,澳洲緊急更換貿易部長
    在中方政策和乘虛而入的競爭對手雙重壓力之下,澳大利亞眼瞅著自己最大的「金主」——中國越走越遠,開始著急於恢復以往的中澳經貿關係。 此外,還有澳洲的多種商品(龍蝦、鐵礦石、銅)正在面臨被替代的風險。 有分析指出,如果事態不控制,將有6795億元的商品面臨「替代」的危險。
  • 中澳旅遊年催熱黃金澳洲遊
    澳洲的醫療養老遊等新興旅遊模式開始逐漸興起。北京中國國旅聲稱,澳大利亞在治療心臟病等方面具有世界先進水平,一些醫療保險公司正在聯繫兩國大使館,希望促成更多中國人赴澳進行醫療旅遊。此外有些企業藉助中澳的反季特點發展候鳥式養老旅遊,而澳大利亞也有老人願意到反季節的中國待上幾個月。
  • 蔡英文「表態」中澳關係,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醉酒」發文
    編輯:小馬今年來,中澳關係持續降溫,民進黨在中方限制澳大利亞紅酒的關頭放開對澳大利亞紅酒的進口,顯然是蔡英文授意。很明顯,在中澳對抗中,蔡英文作為中國的一位地區領導人,卻毅然站在了支持澳大利亞的一方,這無疑是為本就持續惡化的兩岸關係火上澆油,也讓不甚樂觀的中澳關係變得更加複雜。除此之外,在近日頻頻登上各大社交媒體熱搜的「澳大利亞駐阿富汗士兵屠殺當地平民」事件中,臺灣部分政客似乎僅僅因為想要擺出和大陸對抗的姿態就站在了澳大利亞那邊,這引起了島內外輿論的普遍討論。
  • 中澳關係惡化,想要取代中國市場,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中澳關係惡化,想要取代中國市場,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中澳關係惡化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比起中國的忍讓,澳大利亞是步步緊逼,而中國也對澳大利亞進行了經濟制裁。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發文關於需要更多代替市場,澳大利亞是否能夠找到合適的市場?
  • 中國再度出手,一個新決定讓澳方措手不及,開始呼籲改善中澳關係
    其中很多的西方國家也是中國的重要的夥伴,澳大利亞就是這當中的一個。我國對於澳大利亞來講是很重要的,因為中國為澳洲提供了廣闊的市場,讓很多的澳洲的企業賺足了錢,中國是他們的最大的合作商,但是澳洲的政府似乎不以為然,將本有的局面打破了,澳洲一再的損害中國的國家利益,對中國的內政也在插手,打壓中國的企業,面對這樣的情況,中國當然不會予以忍讓,如今中國再度出手,一個新的決定讓澳大利亞措手不及,政府開始呼籲改善中澳之間的關係。
  • 澳洲2大行業損失或達3000億,澳媒看清現實,期待中澳關係拐點到來
    在中澳關係不和和疫情反彈的加持下,澳大利亞在失去大量中國留學生的同時,也失去了中國遊客的青睞,這對澳大利亞的產業經濟造成了極大的衝擊。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澳大利亞媒體開始認清事實並呼籲兩國關係拐點的到來。
  • 中方善意提醒,卻被澳洲當作驢肝肺,莫裡森:將堅持自我不懼威脅
    然而,不知悔改的澳洲政客一邊砸中國鍋還一邊要吃中國飯,特別是近期中國海關檢測力度加大後,澳洲產品紛紛被拒之門外,澳政府和澳媒火上加油稱「又一澳產品被中國盯上了」、「這是中澳關係下的又一犧牲品」。儘管如此,中國仍然以禮相待,甚至在想辦法解決日益惡化的中澳關係。事實卻是,澳洲將中國的好意看成了威脅。
  • 中澳關係持續走低,找誰負責?中外交部給出答案:解鈴還須繫鈴人
    【編輯/作者 祁連軍武欄目 天光/小灰灰】前言:中澳關係成為了大家關注焦點,因為澳大利亞政府一些不實言論,讓澳大利亞多個產業遭到了中方限制。原本中澳關係非常親密,中國也是澳洲最大貿易出口國,每年能夠給澳洲帶來巨大經濟收益。如今中澳關係持續走低,找誰負責?澳大利亞政府發表不實言論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從年初開始就在跟隨美國搞事,美國在南海舉行軍事演習,澳大利亞方面立馬派出軍艦予以配合。甚至還限制中方華為以及中興等企業在澳洲開展5G項目建設,公然對中方企業說不。
  • 「中澳關係的歷史、現狀和未來」國際研討會在北大舉辦
    9月21至22日,「中澳關係的歷史、現狀和未來」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大學陳守仁國際研究中心舉辦。本次研討會由北京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與在華澳大利亞研究基金會合作舉辦,澳大利亞駐華大使孫芳安(Frances Adamson)與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吳志攀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中澳爭端「白熱化」,或將出現3種結局!哪種可能性最大?
    而中國也一直願意推動兩國關係向前發展,2014年兩國便建立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2015年中澳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籤署,可見中國與澳大利亞是有過蜜月期的。然而近年來,澳大利亞在華為5G、新冠疫情等問題上屢屢做出「錯誤舉動」,使得中澳關係迅速惡化,直到最近的「漫畫事件」之後,兩國關係可謂跌入谷底。
  • 中澳關係跌到谷底,中國市場遭其同盟國瓜分,澳媒:真的值得嗎?
    澳洲媒體報導,隨著中澳關係的惡化,中國也因澳大利亞的紅酒事件對澳洲實行了徵收關稅的懲罰。對此,中國的市場份額也被澳大利亞其他同盟國瓜分。長時間以來,澳大利亞對中國的貿易主要由鐵礦石支撐,並因此得到了澳大利亞大多數人的支持。
  • 為什麼又開始惡化中澳關係?
    儘管中方多次表達反對和抗議,但澳方立場看上去十分堅定,甚至不惜惡化中澳關係。其實,澳大利亞一直以來都是經濟上看中國,政治上跟美國走。整個一三姓家奴。 如果把美國比作世界警察, 那澳大利亞就是最叫得最歡的那條狗,警狗。
  • 澳中關係或有改變?澳洲態度大轉彎,用中文寫「澳大利亞歡迎你」
    作者:影覓編輯:枯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澳大利亞對華態度十分不友好,無論是對疫情開展"獨立調查"還是香港國安法,澳大利亞選擇與美統一戰線針對中方。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澳大利亞國內歧視華人、華僑和中國赴澳留學生行為層出不窮。
  • 中方叫停澳洲又一商品進口,澳官員要求必須解釋:憑什麼不買!
    【編輯/作者 祁連軍武欄目 天光/魔魔】 前言:近年來,隨著澳洲跟隨美國不斷發表不當對華言論,導致中澳關係走向不大好,如果澳大利亞依然對自己行為視而不見,自我感覺似乎太良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