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抗戰系列中的經典作品,那《亮劍》絕對榜上有名,這部劇可以說是史上少有的精良之作了,豆瓣評分高達9.4分,由此就能看出大家對於這部作品的喜歡。不過《亮劍》在拍攝期間由於經費不足,也鬧出了不少笑話,尤其是群演不夠,結果各處都能見到一些極為熟悉的群眾演員,十分的有趣,不僅如此,其中還有不少有意思的穿幫鏡頭,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呢?
比如張桐扮演的魏大勇,這個角色在剛出場時,他的介紹是國軍第27師中士班長,後來他加入獨立團後,趙剛卻稱他以前是中央軍七十二師的,看來趙剛對於魏和尚一點也不了解呢。這個魏和尚的個人介紹前後不一致,如果小夥伴們沒注意的話,可能會就此就錯過了吧?其實魏和尚還好,只是被改了師,但下面這位可直接就被改了姓了呢。
大家還記得解放戰爭之後,李雲龍的麾下王有勝守物資的時候,被幾個士兵打了一頓嗎?當時對方長官的介紹中清楚地寫著師長李慄,結果李雲龍來了之後,卻稱呼他為「老張」,看來李雲龍和對方真的不熟呢,要不然怎麼不記得對方的姓名呢?也有小夥伴說,李雲龍是想用「張冠李戴」這個成語來諷刺對方搶自己的勝利果實,但是不要忘了,劇中的李雲龍是個粗人,沒上過學,大字不識幾個,如果讓他用成語的話,那就有點不符合人設了呢。
還有更有趣的一幕是,在一次作戰會議上,居然出現了怡寶,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廣告植入嗎?當時看到這一幕也真是很想笑了呢,不過也有小夥伴說:李雲龍打仗那麼辛苦,喝瓶怡寶怎麼了?也是,人家平時都是喝酒的,偶爾喝點礦泉水也可以的吧。
其實不只是這些,這部劇中還有不少穿幫鏡頭,比如牆上的「辦證」字樣,還有包裹上的「豐臺區」等等,不過雖然有一些小細節上的失誤,也不妨礙這部劇成為大家心目中的經典。對此大家怎麼看呢?歡迎留言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