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題論文計劃】專題四:後真相

2022-01-02 覓遊新傳考研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7月29日,我們開展了今年暑期重磅公益活動——【覓遊真題論文計劃】,將真題與論文結合在一起學習,學習的方向更加清晰明確。真題論文計劃我們共分了八個專題,內容涵蓋了國際傳播與講好中國故事、短視頻、娛樂文化、以及必不可少的經典理論的新變化等。整個活動包括論文、真題、特訓生的思維導圖以及lulu學姐的論文解讀音頻。每周一三五早上學姐們都會將論文發到社群,讓同學們自主學習並打卡,每周二四六將音頻和思維導圖上傳到小打卡上以供同學們借鑑學習(音頻也會上傳到喜馬拉雅FM:覓遊新傳考研)。每周周末晚上與同學們展開討論、進行思維的碰撞,一起做真題。

(掃碼關注,碎片化時間學習!)

經過這四個專題,已有5000餘人加入了我們真題論文計劃,截止目前已有1.9萬篇日記,同學們將自己的筆記、思維導圖以及論文總結髮布到小打卡,互相點評鼓勵,適度的產出更加有助於對知識的理解。

 

後真相一詞於2016年入選英國《牛津字典》年度詞彙,定義是「訴諸情感與個人信仰比陳述客觀事實更能影響民意的種種狀態」。從「小鳳雅事件」到重慶公交墜江事件,輿論背後的巨大波動反映著公眾面對輿論事件時的不理性。「我們並不是先理解後定義,而是先定義後理解 。」公眾的情緒滋長影響著現時的輿論形態,衝擊著主流媒體輿論引導的常態。 伴隨著社交媒體的興起,輿論主體呈多元化趨勢,普通民眾成為輿論的生產者和推動者。由其自身媒介素養能力和刻板印象心理決定的表達的盲目性和偏執性,導致輿論的產生更具突發性。輿論的發展也因普通民眾的情緒影響更具動態性。 
輿論事件隨著時間的推移數次反轉,真相逐漸浮出水面。後真相時代,公眾的理性被情緒「把持」,不願意相信媒體對事實的報導,並用情緒去抗爭。公眾不在乎事實真相是什麼,他們只關注自己的聲音能否發出,能否引起其他網絡社群的關注。 新媒體環境下,各方觀點蜂擁而出。公眾選擇尋找相同或相近觀點的公眾抱團取暖,並在這一過程中強化自身觀點和立場。當自身觀點與群體觀點不一致時,迫於群體壓力,公眾才可能改變自身觀點,也就是說,這一輿論觀點 在群體壓力中再一次得到加強。 在公共治理中,公眾長期對公共事物存在疏離感,在輿論事件中也是如此。公眾僅僅是以看客的身份「觀賞」事情的發生,這導致公眾在輿論的表達上越發大膽,「娛樂」 輿論事件、以主觀臆斷推測事件等引發輿論事件在網絡上 的「狂歡」,輿論的理性程度大幅下降。 輿論社交媒體導致信任異化,使得主流媒體出現信任危機。主流媒體輿論引導仍然以傳統媒體為「主戰場」,「兩微一端」打配合。媒介與公眾接近率不高,同時,這種形式的傳播態的特徵也導致了主流媒體輿論引導的困境。主要體現在引導不及時、渠道不暢通、將解釋權讓渡給社交媒體,同時社對公眾缺乏吸引力,致使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效果不佳。 那麼如何進行輿論引導就是主流媒體面臨的難題,最重要的就是,主流媒體改變傳播語態的現實必然性。傳播語態即傳播者說話的態度,傳播語態集中反映在 傳播語言中,直接決定著傳播效果。年輕一代人在社會生活中產生了眾多文化符號,主流媒體要想進行有效的輿論引導,必須改變傳播語態,放棄教育姿態,適應年輕一代的文化特點。換句話說,只有在主流媒體和年輕人之間重建理解、信任和共通的意義空間,年輕一代才會主動和主流媒體進行互動交流。 以親民內容拉近公眾距離,傳播事實真相,疏解公眾情緒。後真相時代中,主流媒體告知公眾的事實真相被情緒所「掩蓋」,繁文冗雜、嚴肅正統的傳播內容對公眾的吸引力不高,如何讓真相重現化解公眾的負面情緒值得思考。再加之前文提到的年輕一代已經逐漸成為媒介消費的主力軍這一現象,主流媒體輿論引導的內容方面則應更為親民。用接地氣的語言代替指示性語言,增加內容的暖色 調,適時融入網絡語言和符號,以圖片、視頻、H5 等形式,讓主流媒體形象「軟」下來,加強公眾對引導內容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 ,主流媒體還應在「 軟 」與「 硬 」中尋找平衡,不能因「軟」而失了主流媒體的權威地位。 馬克思主義奠基人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輿論反映了「公眾心理的一般狀態」而社會輿論是一種「普遍的、隱蔽的和強制的力量」。馬克思指出,報刊不僅是「社會輿論的產物,同樣地,它也製造這種社會輿論」。在當下的社會語境下,中國正處在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是各種社會問題和矛盾的多發期。這一時期,迫切需要媒體發揮輿論監督功能,對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跟蹤監測,向決策者和社會公眾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社會公眾也對媒體輿論監督寄予了很高期待。馬克吐溫曾有句舉世聞名的名言:「謊言跨越半個地球的時候,真相還在穿鞋」,這句話強調了闢謠的難度和滯後性。「後真相」時代,社群和圈子成為謠言傳播的基本單元,情感要素成為謠言傳播的基本動力,傳統的基於個體傳播、事實訴求的闢謠手段的效力在不斷消解,「後真相」時代的闢謠必須要變被動為主動、變內容識別為圈群識別和情感識別、變各自為戰變社會化綜合治理。 第一點就是,變被動為主動:闢謠關口前置化,在網絡闢謠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難題,即謠言發布時閱讀者眾多,闢謠時很多人看不到,形成了傳謠與闢謠的信息曝露不對稱現象。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成熟,網絡闢謠越來越呈現出新的 發展方向。我們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識別,也可以利用謠言的傳播時滯,及早切段傳播路徑。第二點是,變內容識別為圈群識別與情緒識別:為重點人群畫像。對公共帳號進行認證身份的明確標示,警惕「謠言營銷」號和現象的蔓延。 目前,新技術平臺層出不窮,不同的數據藩籬使得網絡闢謠基本上是各個平臺孤軍作戰。因此,首先需要構建網絡闢謠的多元主體平臺。網絡謠言的治理目前多是以平臺企業和政府為主, 社會第三方等資源介入其中的比例不高,未來需要在政府主導層面,形成數據平臺方-企業-專家-高校-政府等五位一體的多元主體平臺,實現網絡闢謠的社會化和無影燈效應。同時,要加強預防式科普宣傳,全面提升民眾識謠、辨謠的素養。加強日常的預防式科普宣傳,尤其是針對敏感人群的通俗易懂的謠言傳播,加強專業俗語的「轉譯」能力,注意方式方法的革新和改進,學會講故事,避免簡單的說教和告知,強化闢謠的情緒化引導,改變目前的知識堆砌和過於理性的狀況,充分利用傳媒的影響和傳播渠道。除了要了解後真相相關的理論,與之相關的案例例如「重慶公交事件」、「中國遊客瑞典遭粗暴對待事件」、「王鳳雅事件」、「德陽女醫生自殺事件」、「80後白髮書記」這些事件都需要大家進行積累。

 

經過社群小夥伴們對這三道題目的投票:

什麼是輿論,新聞媒介與輿論引導之間有什關係?——2019華東政法大學

 

談談你對後真相的理解,媒體和公眾的應對措施——2019復旦大學
後真相的特徵和對傳播的影響與挑戰——2018年北京大學
我們選取了1、什麼是輿論,新聞媒介與輿論引導之間有什關係?——2019華東政法大學作為我們的專題討論題目。

一群人的自律對抗一個人的懶散沒有浮誇只願將這一份腳踏實地感染給你這個暑假,和我們一起——擁抱盛夏,光速成長——

覓遊大型公益活動【真題論文計劃】進行中!

詳戳:【專題熱點論述班】衝刺奔跑100天,高分上岸!

相關焦點

  • 專業課複習計劃、資料的獲取和真題的利用
    趕在暑假的尾巴上,應各位小可愛的期待,果哥整理的專業課計劃來了!研究真題題型,制定學習計劃和學習方式;③研讀真題出題方式,找出題老師的出題方式和套路;④通過做真題套卷,鍛鍊輸出能力;這個過程往往貫穿專業課複習的好幾輪,從真題中來,最終到真題中去。
  • 古靈閣二期班|媒介融合專題試聽
    我們知道你在此時翻開真題,仍然會有許多知識點讓你憂心或迷茫。在8月份,我們推出了考新聞熱點班——古靈閣一期。報名渠道開啟後,火爆程度超過了我們的預期。為把控課程質量,我們緊急決定定時關閉報名通道。而後很多老鐵找到我們,說錯過了報名,並建議我們開二期班。
  • 【真題計劃英語】專題一:閱讀理解
    【真題計劃英語】專題一:閱讀理解本專題主要要求對閱讀理解中的記敘文文體有一個總體的了解和把握。
  • 真題演練:談談「後真相」時代如何理解新聞真實?
    上期真題「後真相時代」與「新聞真實」真題:結合具體案例,談談「後真相」時代如何理解新聞真實?院校:中國傳媒大學年份:2019年真題分值:考生回憶,原始分值為50分難度:★★★★☆維基百科這樣描述後真相時代的傳播環境 : 雄辯勝於事實,立場決定是非,情感主導選擇。這對以「探尋真相」為立業之基的新聞業的挑戰是根本性的。
  • 如何查找論文和讀論文
    作者 | 麟趾編輯 | 熱熱本文為 新聞傳播考研真題與真相在知網上也可以通過下載和引用量來判斷一篇論文的性價比。如果有目標學院的學長學姐的論文包是最好不過的啦。我的論文主要都是來自學長學姐們的論文包,這樣就節省了自己篩選的時間。對於論文,我建議是要分專題來整理,這樣方便後期查找,就像這樣:
  • 考研真相or黃皮書?英語真題到底該用什麼?
    快暑假了大家的基礎複習也要結束了哈所以最近挺多學生都在問真題的事情聽到最多的就是英語真題選《考研真相》還是《黃皮書》了!,重點突出;考研真相價格是60左右,黃皮書價格70左右(參考官網)內容①基礎知識考研真相是第一個把真題進行「逐句精講」的,簡單句用文字註解,長難句採用了圖示法
  • 如何用《考研真相》精讀真題?
    五月做真題來得及嗎?應該怎麼做?就來說一說這幾個問題。五月開始做考研英語真題時間完全夠。不信來給你算一下:我們以真題書《考研真相》為例~英語真題主要刷4篇常規閱讀,大概三遍。新版真題書一共收錄20年真題,也就是2001-2020。
  • 李良榮教授談:後真相的「前世今生」
    2004年,拉爾夫•凱斯以「後真相政治」揭示了通過網絡輿論影響或操控民意的美國選舉政治的新動向。同年,美國記者埃裡克•阿特曼在《總統們說謊時》一書中提出「後真相總統制」的概念,認為總統出於實用目的,以「誤導性言論」在「後真相政治環境」中管治國家事務。2010年,大衛•羅伯茨將「後真相政治」視作一種新的政治文化,即「媒體報導、公眾輿論與政策討論完全脫鉤」。
  • 考研英語複習計劃,真題按這4步走,逆襲60沒問題的!
    在告知你考研英語複習計劃前,你要知道一點是,考研初試會在你大四12月份進行。也就是說,從你大三下學期的2月份到大四12月份,會是一個完整的複習時間段。考研英語複習計劃,就從這個完整的時間段入手,先分成4個階段,再逐個做出詳細規劃。
  • 喻國明最新論文考點分析!手把手教你看論文答真題/網傳06
    暑假的黃金時期已過四分之一,各位考研er的複習進度要抓緊了。在過完基礎書目,整理好筆記之後,要開始看論文了。但還是有小可愛反映不知道怎麼看論文?看哪些論文?最簡單和高效的一個思路是用真題來看論文、按專題來看論文、看學界大佬的論文!
  • 2020年北師大行政管理考博參考書真題及導師熱點預測
    ,比如材料審核標準,複試面試評分標準,論文要求,教育背景等。2、不管是博士考試還是申請考核制,論文都是硬實力。所以有讀博意向的碩士期間一定要不遺餘力發論文,出科研成果。沒有論文目前看來講可輔助空間太小。3、名校博導名額緊張,基本都是1-2個。
  • 「高考歷史小論文」總結分析+真題訓練(附小論文近五年真題)
    歷史試卷裡有一道大家看了就瑟瑟發抖,平常練習也不願動筆的題目——歷史小論文。小論文題到底怎麼答才算規範呢?小論文題怎樣才能讓批卷老師眼前一亮?今天學姐給同學們總結了【高考歷史小論文】總結分析+真題訓練(附小論文近五年真題),不會寫小論文的童鞋一定要看完!
  • 2021廣東選調生面試真題及答案_廣東選調生專題
    廣東選調生考試網提供以下選調生考試快訊信息:2021廣東選調生面試真題及答案_廣東選調生專題,更多關於廣東省選調生考試錄用管理系統,選調生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廣東選調生考試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 高考歷史小論文專題:答題技巧指導+題型分類+真題演練(含答案)
    高考試卷中的歷史小論文題,一般有兩種類型,一是史論題,要求考生證明某一歷史觀點是正確的或者是錯誤的;二是史料題,要求考生從給出的史料中提煉出文章的主題,然後自擬標題,謀篇布局,撰寫論文。作為高考新題型,立意高、題型新,在高考中屬於難度大得分低的試題,考查了高考的四大能力、五大素養!是不折不扣的壓軸題。
  • 論文|2017CIKM-Network Embedding專題論文分享
    原標題:論文|2017CIKM-Network Embedding專題論文分享 導讀: ACM CIKM 2017全稱是The 26th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 科研論文與工作總結到底有什麼區別
    這個概念中的科研活動是一個重要概念,所謂科研活動就是以科學的方法探尋事物規律和真相的研究過程。(二)所謂工作總結,即工作進行到一定階段,停下來,對前一段工作進行系統回顧,梳理歸納工作中的經驗,查找工作中的問題,對下一階段工作進行展望的寫作體裁。還可以這樣理解這個概念,「總」是匯總,梳理;結就是得出結論、經驗。
  • 2020年12月英語四級寫作試卷真題解析(鄭州新東方)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真題解析>四級解析>正文2020年12月英語四級寫作試卷真題解析(鄭州新東方) 2020-12-13 18:47 來源:
  • 專題研究類MBA論文怎麼寫?
    MBA論文可分為專題研究類、調查研究類、案例分析類、企業診斷類四種類型。雖然其論文格式要求大體一致,但它們的寫作側重點各有不同,那麼,專題研究類MBA論文怎麼寫呢?  所謂專題研究,顧名思義,就是對「專題」的「研究」。專題研究,即是對典型、特殊、有代表性問題的專業、深入探討。那麼,具體什麼樣的課題才算是專題研究呢?
  • 2020年北科大管理科學與工程考博參考書真題及導師熱點預測
    花半個月時間收集全資料後,應擬訂一個大致的複習計劃,內容包括時間和進度安排、複習方式、自查形式等等。這裡需要注意的是1)時間上,專業課的複習要留有充足的時間,越往後複習密度應逐漸力口強。(2) 精力安排要詳略得當。一般要求複習教材內容至少三遍。第一遍,對教材有一個大致的把握,這本教材談了哪些方面的問題,相互之間是什麼樣的邏輯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