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就停經了這正常嗎?應該怎麼辦?你或許真不知道,今天相關專家帶各位一起了解一下。50歲停經是屬於正常的停經年齡,根據已經有的統計顯示,我國女性平均絕經年齡是在49.5歲,部分的女性可以早至40歲左右,當然也可以晚至近60歲左右。
面對停經,大家需要的是正確的認識,切不可偏聽偏信或者是過度的焦慮。我們對停經的判斷,主要就是採用的倒推法,從末次月經之後一年之內仍然沒有月經的出現,而且排除妊娠或者是相關疾病等影響的這一可能,才可以被臨床診斷為停經。
停經是女性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隨著女性年齡的不斷增加,女性卵巢功能就會逐漸的減退,從而就會引起自身體內激素水平的下降。
如果當身體卵巢功能衰竭之後,也就會出現停經的情況。停經的出現,這其實也就意味著女性生育能力的喪失,這也是女性由成年過度至老年的一個比較特殊的階段。
而且絕經指的是月經永久性的停止,由卵巢功能衰退之後雌激素下降從而引起的,這也是女性必經的一個生理現象。
但是絕經的診斷有著非常嚴格的標準,並非停經幾月就可以診斷為絕經,而其臨床的診斷標準為:末次月經之後12月之內依然無月經出現,而且排除妊娠這一可能性,才可以臨床診斷為絕經。
因此,如果最後一次月經出現在50歲,在接下來的12月時間之內均無月經發生的情況之下,在51歲的時候才可以確定已經絕經。
絕經之後,由於雌激素逐漸降低並且維持在比較低的水平,因此會對女性帶來多方面的影響,畢竟女性在絕經前後的一段時間之內,由於自身體內激素水平的下降,也會導致一系列的生理或者是心理上面的改變,這也稱為圍絕經期症候群。
隨著月經的停止,女性在外貌上面也會逐漸的趨近於老年,皮膚也會變得比較的鬆弛,頭髮也會逐漸的變白,乳房也會逐漸的下垂,外陰也會逐漸的萎縮。
接下來我們就詳細的說一下具體的影響是什麼?
1、泌尿生殖道的症狀:絕經之後雌激素水平的變化失去了對陰道、尿道的保護與調節的作用,而且非常容易出現泌尿生殖道的萎縮,容易反覆發生尿路的感染,可能會出現排尿的困難、尿急以及尿痛等相關的症狀;
由於雌激素下降之後陰道難以維持酸性的環境,同時也比較容易發生陰道的感染,同時很有可能還會出現陰道的乾燥,從而影響夫妻的生活。
2、心腦血管類的疾病:絕經之後由於自身雌激素水平的不斷下降,女性容易發生糖、脂代謝的紊亂,可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病變,可引起頭頸部的動脈、心臟冠狀動脈狹窄,或者是形成動脈斑塊。
如果當動脈狹窄到不可以為我們身體的心臟或者是腦組織供血,或者是動脈斑塊破裂誘發血栓的形成,則可能還會發生心肌梗死、腦梗死等心腦血管類的疾病。
3、骨質疏鬆:絕經之後由於自身的骨吸收大於骨的形成,因此女性骨量就會快速的丟失,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症。
根據統計有所發現:50歲以上的女性之中超過50%左右的人群很有可能會發生絕經之後 的骨質疏鬆,通常發生於絕經後5-10年左右。發生骨質疏鬆後女性更加容易發生骨折,同時也比較容易出現全身多處關節的疼痛,因此嚴重的影響絕經之後的生活。
那麼應該如何正確地預防嗎?
在生活方式上面,重在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以減輕對心腦血管類系統的影響,建議進食全穀物纖維的食物,增加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量,儘量低糖、低脂、低鹽類的飲食,每日糖分攝入應該低於50g,油脂攝入不要超過30g。
儘量少吃動物性類的油脂,鈉鹽攝入不超過6g,同時戒菸限酒,酒精攝入不應超過15g,主要是以減輕對血糖、血脂、血壓等相關指標的影響,延緩心腦血管類的病變,建議每周堅持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
有助於改善自身的心腦血管功能,同時保持比較充足的飲水量。由於雌激素降低可能會導致肌少症,因此建議每周進行2-3次的抗阻運動,以增加身體的肌肉量與肌力。
在藥物的幹預上面,由於上述的症狀為雌激素降低所導致的,因此雌激素治療可以改善相關的症狀,其中包括緩解潮熱、改善泌尿生殖道的症狀、預防骨質疏鬆等。
但是在使用雌激素治療以前,應該排除使用雌激素的禁忌症,而且部分的疾病需要慎用雌激素,因此並非所有的女性均可以啟動雌激素的治療。
沒有相關禁忌症而且具有雌激素治療指針的女性,應該儘早的啟動雌激素的治療,60歲以下而且絕經之後10年之內使用雌激素治療可以顯著的獲益。
60歲以上、絕經超過10年的女性使用雌激素治療可能會帶來不良的事件。
比如:增加冠心病與腦卒中的風險,影響認識功能從而增加痴呆的風險。因此,雌激素治療應該在相關專科的醫師指導之下進行使用。